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与管理现状

目前,由于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市场发展,人们对于鱼、虾此类的水产品需求量逐渐增多,渔业捕捞行业也逐渐增多[1]。但是,过度的海洋捕捞以及人为导致的水体污染致使世界范围内的渔业资源情况均出现明显的下降。从联合国的粮食及农业组织上评估结果来看,当前全球中拥有评估信息的五百二十三个鱼类种群的百分之八十已经被完全开发或者是过度开发、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海洋鱼类种群,尽快恢复海洋生态平衡以及恢复渔业资源,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系列化的渔业管理制度和策略[3]。增殖放流技术的出现不但有助于恢复海洋生态环境,并且可以有效缓解当前渔业资源短缺的问题。

1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主要功能

2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现状

2.1渔业资源种苗繁育技术现状

2.2放流品种的选择情况

水生鱼类资源增殖放流的品种挑选首要就是选择原种,不能选择杂交物种、转基因物种以及外来物种等等品质不纯的品种。在此方面,特别要提出的就是,选择外来引进品种进行放流要十分的谨慎。再者,应该挑选种苗培育技术较好,可以完成多量培育,并且成本较低、成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高的品种。由此才能够缩减放流区域的生物链,提升放流区域的鱼类资源数量。

2.3种苗放流规格情况

决定放流区域的最佳种苗大小是保障放流质量的关键基础。放流规格比较大的种苗得到的成活率会比较高,不过成本也比较高。从客观理论上看,最适应的种苗规格应该是放流入海后存活情况较好最小体长种苗。各种鱼类品种,个体差别适合放流的种苗大小是不同的。即便是同种鱼类,所在区域不同,适合放流的种苗大小也很可能不同。因此,应该进行多次实验和实践之后再决定最佳的种苗放流规格。

3渔业资源增殖放管理现状

3.1增殖放流有着一定的盲目性

尽管对渔业资源进行增殖放流能够在很多程度上恢复水生生物资源的平衡,但是出现反作用的情况可能性也是较大。放流之后生态出现失衡,物种关系出现破坏,原来生物种群受到威胁的情况在国内和国外也都曾发生过。从国家政府层面还没有针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情制定相应具体的政策和规定。在挑选合适的放流物种,决定放流物种种苗规格等等方面依旧有着一定的盲目性,使得水生生物多樣化以及水域环境质量的潜在问题日渐显著。

3.2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评价增殖放流成效是放流工作当中关键的环节,不仅能够让增殖放流工作责任方展开成本效益分析,获得精准的成本效益消息,与此同时还可为之后改善放流措施、落实适用化管理带来关键的参考数据。不过,中国在水域鱼类生物的标记以及回捕上的经验较少,选择的放流品种上,大多数都没进行标记,加之标记的设备以及技术都比较的落后,导致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研究难度加大,效果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3.3增殖放流的配套措施仍需增强

在无法高效控制外在因素干扰的状况之下,只是凭借增殖放流是不能够达到渔业资源恢复的目的的。比如在进行增殖放流的过程中,没有相应有效的配套保护措施,没有专门的机构来进行管理,通常会因为过度捕捞以及海水污染等致使天然水域的生态环境出现恶化以及渔业功能出现减化,由此对放流的种苗带来威胁,最后严重影响放流的成效。除此之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如果缺少政策制度保护,是不能建成长效保护机制的,偶尔性的增殖放流活动对于恢复渔业资源起不到较大的帮助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事业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当前,中国各地组织进行渔业资源增殖工作依旧欠缺科学、健全的规划,放何种苗,以及放多少如何放,放之后的成效如何等等都欠缺科学的指导规范。因此需要不断的健全和完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以及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机制,科学合理评价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成效,使得有效的增殖放流得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少龙,胡学敏.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019年深圳湾海域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J].中国经贸,2019,(11):110-114.

[2]付贵权,高海涛,肖海斌,等.澜沧江土著鱼类叉尾鲇人工繁殖鱼苗野化及放流关键技术研究[J].水产养殖,2019,(8):29-32,35.

[3]倪静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和管理现状研究进展[J].水力发电,2015,41(5):55-58,66.

[4]冯晓婷,杨习文,杨雪军,等.基于微卫星标记对长江江苏段鳙增殖放流效果评估[J].中国水产科学,2019,26(6):1185-1193.

THE END
1.2024年中国海洋渔业市场现状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当前中国海洋经济回升向好,海洋渔业增加值稳步提高。中商产业研究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海洋渔业深度分析及产业发展风险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4618亿元,同比增长3.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将增至4820亿元。数据http://www.fmiri.ac.cn/info/1016/27090.htm
2.拓展渔业增收增效空间渔业良种不断取得新突破,南美白对虾家系育种几个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黄鳍金枪鱼国内首次实现人工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深远海养殖等养殖模式不断推广。现代渔业加快发展,休闲渔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实施“伏季休渔”“十年禁渔”“增殖放流”“海洋牧场”等休禁渔措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得到初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826707108952205&wfr=spider&for=pc
3.淡水渔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8篇(全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增殖工作,先后组织了科技人员进行全国性大规模大范围的渔业资源考察、调查及长江、珠江、黑龙江的“三江”考种,并在大中型湖泊水库和江河进行了人工放流与移植和增殖工作,已获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后,政府又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与渔业有关的法规和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4lsrlzb.html
4.守护绿色江河!佛山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再出发为进一步推进佛山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营造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6月1日,佛山在南海区丹灶镇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举行了2024年佛山市江河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为“养护江河渔业资源 童心助力‘百千万工程’”,由佛山市农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czMzcxOA==&mid=2651648267&idx=1&sn=efcdc2fdb15ac62a039a3077ec7312ae&chksm=844619f2b33190e4644622607ec76e15b92d559fa0bce5320f2d0797ff87d798411168606a52&scene=27
5.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管理的分析研究近年来,我国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成效显著,但在基础研究,实施管理机构、放流规范、放流效果评估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放流工作的实际效果,制约了该项工作的发展。通过对我国目前的增殖放流管理现状和我国增殖放流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今后我国渔业增殖放流管理的完善方向,并初步构建了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SDB201105019.htm
6.长江鱼类生物学与渔业研究现状生境破碎化和萎缩、资源过度开发、水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是威胁长江鱼类种群的主要原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长江鱼类及其渔业的生物学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为保护长江鱼类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来,闭泉、鱼类保护区、人工增殖放流、生态修复、渔业管理和国际合作等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对长江鱼类的研究并不能https://zhuanlan.zhihu.com/p/62244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