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林草局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生态环境、林业和草原厅(局、委),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林业和草原局:

湖泊、水库等大水面,是我国内陆渔业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水面渔业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水域生态文明、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推动产业融合、促进渔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加大,大水面渔业发展空间大幅萎缩,发展方式亟待转型升级。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亟须大力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根据大水面生态系统健康和渔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展渔业生产调控活动,促进水域生态、生产和生活协调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践行“两山”理论,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满足人民对优美水域生态环境和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为目标,有效发挥大水面渔业生态功能,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渔业资源合理利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水域生态保护和渔业生产相协调的大水面生态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渔业的生态功能,科学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加强水域环境保护。兼顾大水面在防洪、供水、生态、渔业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一水多用、多方共赢”,推进水域共享共用共治。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渔业资源禀赋、水域承载力、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需求等情况,科学布局、分类施策,坚持“一水一策”,合理选择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方式。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强化模式提炼,推动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完善生产经营体系,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坚持质量兴渔、三产融合。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提升水产品品质,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质量效益。发挥大水面渔业优势特点,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休闲渔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大水面生态保护与渔业发展实现充分融合,渔业在水域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明显提升,大水面生态渔业管理协调机制更加完善,优质水产品比重显著提高,产业链有效拓展延伸,形成一批管理制度完善、经营机制高效、利益联结紧密的生态渔业典型模式,基本实现环境优美、产品优质、产业融合、生产生态生活相得益彰的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格局。

二、强化统筹布局,推动协调发展

(四)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保障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空间。统筹环境保护与生产发展,对于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发展渔业的区域,要严禁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允许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区域,要准确把握政策要求,合理发展生态渔业,防止一刀切、不加区分地禁止所有渔业活动。要依法加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按照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要求,落实水产养殖业发展空间。完善重要养殖水域滩涂保护制度,严格限制养殖水域滩涂占用,严禁擅自改变养殖水域滩涂用途。依法开展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依法核发养殖证,保障养殖生产者合法权益。以空间规划为依据,科学合理设置大水面生态渔业必要的设施,统筹协调大水面渔业生产与航运、水生态环境及鱼类生殖洄游等方面功能。

(六)以严格资源管理为基础发展传统捕捞渔业。传统捕捞生产要严格按照《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要求,实施船网工具控制指标管理,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和捕捞限额制度。执行长江流域重要水域禁止“生产性捕捞”的有关规定,针对以特定资源利用、科研调查和苗种繁育等为目的的捕捞,要制定专门办法进行专项管理。除自然保护区的原住居民可开展生活必需的传统捕捞活动外,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开展捕捞生产。要在明确种群动态、资源补充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开展定额、定点、定渔具渔法和定捕捞规格的精细化管理。

(七)以科学合理为前提发展网箱网围养殖。要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根据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布设网箱网围,合理控制养殖规模和密度,加快推进网箱粪污残饵收集等环保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支持同一水体不同区域采用轮养轮休养殖模式。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开展网箱网围养殖,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发展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应投喂利用率高、饵料系数低的高效环保饲料,鼓励发展不投饵的生态养殖,严禁非法使用药物;经营主体应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分析,防止污染水环境。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开展网箱网围养殖,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允许原住居民保留生活必需的基本养殖生产,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

三、完善经营管理机制

(十一)推进高质量融合发展。利用好大水面景观资源,充分挖掘大水面生态渔业的文化内涵,积极发展休闲渔业,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垂钓、观光、餐饮、康养深度融合。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旅游、垂钓、餐饮等业态的发展不破坏大水面生态环境。在有条件的大水面临近区域积极发展生态水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水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开发方便快捷的水产加工食品和具备当地特色的旅游“伴手礼”产品,发挥水产品加工业“接一连三”作用。搭建产品展示平台,加强大水面生态渔业产品宣传推介,支持申请创建大水面绿色有机水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区域公用品牌。

四、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十五)加强宣传推广。依托行业组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推广机构和有关企业,加强大水面生态渔业科普宣传,打造一批大水面生态渔业样板,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大水面生态渔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带动先进经营理念、模式、技术的推广应用。

THE END
1.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总体恢复向好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总体恢复向好 本报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郁静娴)近日,农业农村部会同水利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3年)》(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指出,近年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以十年禁渔为重点的长江大保护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221380914128058&wfr=spider&for=pc
2.生态淡水渔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生态淡水渔业代表了一种特定的渔业方式,它主要在淡水水域,如湖泊、河流和水库中进行养殖和捕捞活动。这一概念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与传统的渔业实践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生态淡水渔业中,水体的健康和生态平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渔业资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UyODU1OQ==&mid=2649206074&idx=1&sn=8f7607d591d48f86fa9f3b517b55e910&chksm=8635fbba4b358823850f9a83758a0f7ebc349669f0077b038f5353709c980089c0bcea4e6667&scene=27
3.第一章渔业增殖资源学.ppt我所讲授给你们的只是大海中的 第二章 渔业资源增殖场的环境 第一节 潮间带与浅海 第二节 海洋水文 第三节 海洋化学 第四节 海洋基底的性质 第一节 潮间带与浅海 潮间带是指落潮时定期暴露于空气中,而涨潮时又淹没于水中的沿岸区。 潮间带具有岩岸、沙滩和泥滩,甚至是珊瑚礁和红树林等多种生态系统。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728/5341224140001303.shtm
4.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绍兴新闻联播 00:00 00:14 0 33 0 456 速度自查!你买的冲锋衣,可能是假的 宁波21岁女孩被曝做隆鼻手术后死亡,当地卫健局回应 马斯克对他喊话:立即辞职 大范围传播木马病毒!微信紧急提醒 速度自查!你买的冲锋衣,可能是假的 宁波21岁女孩被曝做隆鼻手术后死亡,当地卫健局回应 打开APP https://m.shaoxing.com.cn/p/2778033.html
5.农业部关于加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渔业主管厅(局),各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各水产高等院校,各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单位: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水工建设、围湖造田以及过度捕捞等原因:我国渔业资源处于严重衰退状态,严重影响到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各地组http://www.yidu.edu.cn/103240/detail/article/5776bee3ede4fe1a8d3dc551.html?org=103240&uorg=999999
6.深圳增殖渔业资源,助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6月6日,由深圳市海洋发展局主办、深圳市渔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深圳市2024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全国放鱼日)暨全国水产科技周启动仪式,在深圳盐田水产码头举行。本次活动共放流了90万尾真鲷鱼苗和花尾胡椒鲷鱼苗、500万尾长毛对虾苗,放流鱼虾苗均经过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检疫合格。活动还放流了1只玳瑁和2只海龟(https://www.dutenews.com/n/video/8223181
7.中国渔业增殖放流问题及对策研究国内渔业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放流资源跟踪评估不到位 随着增殖放流工作的深入,增殖放流效果评估需求越来越迫切,我国学者开展了不少相关研究,目前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普遍围绕鱼苗生长发育、品种资源贡献以及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展开。由于放流鱼类与自然增殖鱼类不易区分、标志放流鱼类回捕率低且变化悬殊http://www.yc6318.cn/sgrz/aritcle19628.html
8.防城港市开展2022年度渔业资源补偿增殖放流活动4月29日,由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北部湾港防城港码头有限公司主办,防城港中港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富群海水种苗繁殖有限公司协办的2022年度渔业资源补偿增殖放流活动在防城港渔澫港区第五作业区进港航道工程举行。 当天下午15点30分左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箱箱鱼虾被放流大海。据了解,此次增殖放流各类苗种http://cms.fcgtvb.com/posts/2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