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过不断的改革、整顿与发展,我国奶牛养殖业稳步推进升级转型,并取得了显着成效。从奶牛存栏量来看,近年来我国奶牛存栏数量不断下降,2018年下降至1038万头,同比下降3.9%,2019年我国奶牛存栏量或将跌至1000万头。
虽然我国奶牛存栏数量下降,但牛奶产量并未受到影响,据统计,截至2020年上半年我国牛奶产量为1431万吨,同比增长7.9%,增速创下了近四年的新高,符合行业预期,国内牛奶供应趋紧的局面渐趋改善。
我国牛奶的主产地主要分布在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山东、河南、宁夏、新疆等地,其中内蒙古牛奶产量约占我国牛奶总产量的18%;黑龙江与河北分别占据了15%与13%。
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整体素质明显增强,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奶牛平均单产7.8吨,同比增长0.4吨。
三、中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分析
我国奶业主产区总共参测牛数100.5万头,占全国总参测牛数的79%,2019年我国参测比例最高的地区是河南省,达到61%,较高的还有河北46%,黑龙江30%,山西与宁夏均为29%。
三、奶牛养殖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四、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优质饲草业,降低奶牛养殖饲料成本
饲草料的投入是奶牛养殖环节的重要成本构成。大力发展优质饲草业,推进奶牛养殖配套和饲草料种植高效衔接,就地就近实现饲草料的保障供应,是降低奶牛饲养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2、加强奶牛良种繁育与供应,提高奶牛生产效率
奶牛良种化水平是影响奶牛单产的重要因素,加强奶牛良种繁育与供应,是提高奶牛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笔者建议基于当前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建立全国层面的奶牛良种繁育大数据平台,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大力引进和繁育良种奶牛,打造国家级核心育种场或育种群,提高良种繁育与供应能力及奶牛生产效率。如短期内可以按照奶牛养殖不同区域特征,构建三大奶业产区(西北、中原、东北)的奶牛良种繁育数据平台,完善不同区域的奶牛良种繁育体系。
3、加大奶牛养殖污处理利用,突出绿色生态养殖
奶牛养殖规模化发展在满足人们对奶产品基本数量需求的同时,所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加大奶牛养殖污处理利用,提高规模养殖场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已成为我国奶牛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
4、优化奶源布局,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我国奶牛养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建议在巩固发展东北和内蒙古产区、西北产区、华北和中原产区,推动上述主产省(区)率先实现奶业振兴的同时,积极开辟南方产区,稳定大城市周边产区,优化调整奶源布局。在养殖规模方面,各地区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支持奶农向家庭牧场、奶业合作社转型升级,加强养殖者标准化养殖培训,加大现代化生产机械和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完善奶牛保险等金融扶持政策,稳定奶牛养殖者的生产收益预期,提高奶牛养殖积极性。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