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行业面临政策模糊床位紧张等难题养老养老院老龄化

人生就像列车,人到晚年,终于可以卸下重负,轻装生活。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延续之前的轨道,而不是急转直下,脱轨坠落。不过,能安顿“不脱轨”晚年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

改革开放30年后,不少中国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有着比过去更高的期待:手脚灵便时,可以四处旅游而不是抱着电视机打瞌睡;行动不便后,可以得到专业的照护而不是苟延残喘、失去尊严。总之,更多人对晚年有着种种憧憬,而这些憧憬都围绕着一个目标——让老年生活延续既有的生活品质和习惯,而不是急转直下。

不过,中国现有的养老服务,还未能跟上老人观念的变化,养老服务产品的单一性,让很多老人的愿望,还无法实现。

一个标本

如果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扮演的陈太太活到今天,一定是眼前周老太这个样子:烫过的短发精心梳理过,嘴唇微描,黑框眼镜边嵌着金色的装饰,宝蓝色羊绒衫,白色丝巾,整洁而端庄。说起话来,周老太虽然南腔北调——广东口音、上海话、普通话、英文混杂,但语调是一致的不紧不慢。人生走到周老太这样的阶段,酸甜苦辣尝过,已经没什么好着急的了。

周老太舞姿翩翩,这是她每隔一天就要参加的活动。舞厅就在3号楼一楼,离她居住的公寓,不过三五分钟的路。舞厅从上午9点开放到11点。跟专门的舞厅相比,这里陈设十分简单,不过,只要舞曲响起,周老太还是很快沉浸到那绵软的旋律中。

坐在一旁的一位老先生,正在翻看周老太带来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背景是香港一处海湾,戴着墨镜和宽边遮阳帽的摩登女人,坐在游船上,嘴角上扬。那是30多岁时的周老太,由于从事金融业,她游走世界。

周老太是上海人,多年工作在海外,如今子女也有定居海外的。问起她的先生,周老太回答:“Passaway。”先生的过世让周老太倍感寂寞,上海的儿子家她又觉得不自在,在朋友的推荐下,她住进老年公寓。

周老太一年多前搬进亲和源老年公寓,一个人居住一套70平方米的套房。在这个老年社区,很多邻居与周老太一样,主动选择到老年公寓生活。吸引老人们住进这里的原因,首先是硬件设施符合他们的需求,并配有医疗服务。但更加重要的是,在这里,邻居们有着类似的特征。对于这里的居民来说,跟什么人住在一起,非常重要。

与周老太跳舞的老先生,是一位退休医生,老先生老两口一起住在公寓里,老伴蔡阿姨告诉记者:住了两年多,从未在走廊里听人大声喧哗,更别说吵架。蔡阿姨觉得,虽然收费较贵,但环境让他们称心。

亲和源老年公寓住户的构成,被王波总结为“三高”——高知、高干、高富。其中,退休的工程师、教授、医生、官员,占社区居民的大部分,记者在采访中,随机与六七位老人聊天,就遇到了2名退休医生。

王波是亲和源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谈起亲和源“高端”的定位,他纠正记者说,他们追求的“高端”,并不单纯用钱来衡量,公寓现有的居民,也并非社会上“最有钱”的人,公寓的目标消费者,是那些观念更加开放,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对晚年生活品质要求更高的人。

蔡阿姨就从不甘心平淡的人生,年老后,她也不希望终日守着电视机,混混沌沌度日。蔡阿姨从小爱好体育,最辉煌的经历,是退休后骑行自行车数千公里到达新疆克拉玛依。蔡阿姨丧偶多年,几年前,有人为她介绍了同样丧偶的退休医生。结婚后,为了更加自在地享受晚年的“二人世界”,他们搬进老年公寓。

蔡阿姨的老伴原本内向喜静,如今也被“传染”,体育、舞蹈一样不落。为了跳舞,一向保守低调的老先生,买了一双锃亮的舞蹈专用皮鞋。

如果老人喜欢其他活动,社区还开办了书画教室,定期有老师指导,钓鱼、摄影、西洋音乐赏析……老人喜好的娱乐,社区几乎都能提供,而报刊室、咖啡厅,则为那些愿意安静独处的老人,提供了方便。

被观望的市场

营业4年,亲和源老年公寓现在共有住户400多户,800多人。虽然入住人数并不是很多,但这家养老公寓的名声却很大。

事实上,面对中国迅速老龄化的现实,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商业资本,都把养老产业视为“朝阳产业”,一致认可这个产业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中高端的养老机构,存在较大的消费需求。但是,政策的模糊和老人的观念,让从业者对这个市场保持着谨慎的观望态度。

在中国,进入养老机构或者养老社区,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仍是所有养老选择中的“下策”。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只有在儿女身边,才能算幸福晚年。有的子女,也把送老人进入养老机构,当做颜面扫地的事。中国老人另一个固有的观念是,尽可能将财产留给后代,而不舍得动用积蓄安享晚年。

相较于上海大多数养老机构每月收费3000元左右的水平,亲和源堪称“奢侈”,不过,在中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有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老年人群,正在壮大,投资者越来越看好高端养老市场的潜力。

相比老人的观念,更让从业者心存担忧的是政策的模糊。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殷志刚认为,尽管政府文件中提及“鼓励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但具体的鼓励措施,却没有明确的说法,政府能够给社会力量多少空间,目前也非常模糊。因此,尽管很多人有办养老机构提供多层次养老服务的愿望,但实践者却很少。

殷志刚介绍,目前养老机构类型单一的现状,与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有很大关系。计划经济下,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开办,国家给予投资和补贴,养老机构开办的目的,是解决孤老、贫困老人的养老问题。由于这样的历史沿革,养老机构一直被看作向困难人群提供基本服务的地方。尽管在上海这样的城市,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数量比公办机构数量还要多,但所有养老机构仍然受民政部门的管理,被视为一项公益性质的事业。

社会办养老机构不像公办机构一样享受政府投资和补贴,同时又受公益性质的限制,因此,在上海,社会办养老机构的软硬件条件,往往不如公办机构。在这样的背景下,几家公办养老机构,成为稀缺资源,一些公办机构的床位名额,已经排到10年后。

就像“看病难”难在城市三甲医院一样,养老机构的一床难求,事实上集中在公办养老机构。殷志刚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养老服务产品单一,而造成产品单一的原因,是政府对自己在养老产业中的角色,还未能清楚定位。

缺“床”更缺“称心”床

民间盛传几家公办养老机构如何难进的种种故事,殷志刚就亲自见到一例。殷志刚到上海市某区为区政府官员讲课,开课前和区政府几位官员坐在休息室。席间,一名官员问民政部门官员:“某某养老院,还能排上号吗?”民政官员回答:“都排到15年后了。”殷志刚告诉记者,问话的官员,可能是自己的父母或亲戚有进养老机构的意愿。他认为,这样的对话说明,中国城市存在的养老难题,不仅是养老机构总量上的短缺,更是结构上的失衡。

殷志刚相信,如果有更多的选择,这位官员或许就不用求情、排队,非进某某养老院不可。老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已经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但现有的管理方式,却不能给更多类型的养老机构以发展的空间。

在殷志刚看来,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应该吸取住房和医疗事业的经验教训,完全的市场化或完全的政府控制,都不是好办法。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中,政府应该“托底”,满足最基本的养老服务需求,其他更多的需求则通过产业的发展,由市场满足。“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是‘基本’服务,如果想提高自己晚年的生活质量,应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等渠道获得。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全包。”

“我认为理想的、科学的办法,是实现创办养老机构设施许可制度,就是说,任何机构要办养老机构先得到民政部门管理部门的办许,得到许可后再去登记。”在殷志刚的设想中,养老机构可以是营利的,也可以是非营利的。如果是营利的,只要在工商登记就可以了,它们可以满足社会资本的投资愿望,也能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务产品,收费由市场决定。如果登记为非营利的机构,收费就必须接受政府指导。同时,所有的养老机构必须接受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

目前,政府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发展的态度十分谨慎,殷志刚分析,政府部门主要担心放开后,会给管理带来麻烦,养老机构的安全、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除了一些老人对舒适型养老机构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失能、失智、临终关怀等特殊的养老服务,也十分短缺。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养老资源都是有限的,要让老人得到“称心”的一张养老床,需要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率。因此,殷志刚建议,老人入院评估制度必须建立,如果没有评估,更多老人可能无法公平地享受政府的“托底”服务。

事实上,西方一些国家已经有成熟的评估体系,上海最近几年在开展居家养老的过程中,也已经引入了评估措施。殷志刚认为,如果评估系统得到实施,就可以让老人更加公平地享受养老服务资源,而目前这种靠关系、走后门的现象,也可以有所改观。

他解释说,目前上海大量增加的老年人是“低龄老人”,出生于1950年代,高龄老人的增长是平稳的。因此,虽然老年人口总数增加,但由于“低龄老人”占了多数,而他们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并不是太迫切,所以现在还没有到压力最大的时候。

THE END
1.国家对个人养老院有什么优惠政策要想获得这些补助要办什么手续?民办养老院可获补助对用房自建的福利性、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社会老人养老的床位数达50张https://www.66law.cn/question/1872638.aspx
2.办一个私立养老院需要哪些手续?国家有补贴政策吗?国家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社会福利机构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办一个私立养老院需要办理的手续如下:一、根据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凡具备相应条件(包括有合法、稳定的经济收入)的申办人,可以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提出举办社会福利机构的筹办申请。二、是申办人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21027543430519285.html
3.国家“重拳出击”扶持养老,直接“让利”给入住老人养老院居家截至2018年底,社会办养老机构占比为43.4%,而且这个指标在未来还会更高,在这里我们通过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3个方面问题,列举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希望通过惠民又实用的政策来解决最为民生的养老问题。 (1)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 养老院的门槛不再“高”,助力市场良性竞争。早201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取消https://dy.163.com/v2/article/detail/FB7NG6P10538CKTC.html
4.开办养老院有什么手续,国家有什么扶持政策开办养老院有什么手续,国家有什么扶持政策 立即咨询 谢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婚姻家庭问题 沈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婚姻家庭问题 何律师2分钟前解答了婚姻家庭问题 张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婚姻家庭问题 谢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婚姻家庭问题 沈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婚姻家庭问题 大家https://m.findlaw.cn/ask/question_30378624.html
5.赴日工作之外柔内刚地去面试如果应聘的职位可能被派遣到海外其他国家,也要想清楚,派遣目的地并不一定是自己的国家或发达国家,时期也有长有短。在能够接受的前提下,可以回答“掌握业务内容后愿意在当地工作”。总之,关于未来的工作地点,与其勉强给出几年的承诺,相比之下,表现出对企业有足够的忠诚度,能够胜任全球化趋势,有发展为国际化人才的http://www.japan-job.com/news.php?module=Details&id=10083
6.2024最全美国养老指南(养老金制度+最新政策+养老保险+养老院)长期生活在美国,肯定有在美国安度晚年的想法,那么美国养老政策是怎样的呢?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美国养老政策,小编这里就整理了一篇最新最详细的全美国养老指南,包含最新政策、养老金制度、养老保险、养老院等等相关信息。不管你是想为自己的父母了解在美养老问题,还是为自己今后做打算,这篇文章都适用! 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6618012
7.国家养老院优惠政策对于由养老院代为缴纳的情况,一般是在老人入住时就会与保险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养老院会按照约定的 国家为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提供了哪些优惠政策 只要是按规定参加了我市城镇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了养老保险费,其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及以上的,且按国家有关规定达到https://m.shenlanbao.com/he/24889
8.私人办敬老院国家有何优惠政策律师普法私人办敬老院国家有何优惠政策2020-01-02 940 普法内容国家对于民营养老院相关补助有:一次性建筑补贴,床位补贴,相关税收减免。 1.设立方面:建设补贴(一次性分期支付)分为自建和改建,zd一般改建补贴是自建的一半。20000-5000不等。 2.经营方面:运营补贴,根据床位入住本地老人情况,一般超过一定时期后给予200-50元https://www.110ask.com/tuwen/16495622049991464840.html
9.养老服务政策(精选6篇)(二)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支持发展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鼓励下岗、失业等人员创办家庭养老院、托老所,开展老年护理服务,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养老环境和条件。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cw36a4b.html
10.2020年国家对无房户的政策无房户买房补贴15万无房户有什么优惠无房户是指职工本人及其配偶从未享受实物分配住房(含租住或按房改政策购买公有住房)或政府、企业提供优惠政策解决住房的。为了解决无房户的住房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2020年国家对无房户的政策,顺便来说说无房户买房补贴15万以及无房户有什么优惠政策。 https://www.qizuang.com/gonglue/fangchan/106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