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县四种模式推进种养一体化

庆安县近年来大刀阔斧地改变种植和养殖各自单打独斗的格局,通过四种模式,搞双轨运行,而是“抱团”推进种养一体化,取得了互利共赢的新成效。

这四种形式是:

基地型。随着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大量出现,经营百亩、千亩、甚至万亩的大型新型主体成批涌现,这为实现一体化打下了坚实深厚的基础。为此,许多合作社拿出一部分土地,建设种养基地,效果比较好。庆安镇保安村红光农业合作社经营2000亩土地。过去单一种粮食,不仅造成憋粮,而且价格也不好,不好的年景还亏本。从前年开始,他们发挥临城近的特点,建起300亩的青贮玉米基地。黏玉米拿到市场上去卖,青稞拿来饲养奶牛、黄牛,牛群很快发展到近百头。

联户型。农民养殖畜牧业,目前仍处于分散养殖,既占用人手,饲养水平又低,难以实行规模化。根据这种情况,不少村里的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动员农户根据畜牧的数量,带地加入到合作社,畜牧也由合作社集体经营管理。这样就把农户解放出来,可以集中精力外出经商,从事其他副业生产。这样的农户全县有860多户,他们的收益可观,都非常满意。

互换型。庆安县近几年新涌现万头养猪场12个,千头养牛场9个,不仅仔犊销售困难,而且饲料解决起来也困难。为此他们采取兑换的办法,进行调解,使双方各自都有利益可取。新胜乡养猪大户王大辉每年产猪仔万头以上,销售是一大难题,在乡政府和县畜牧部门的协调下,他们采取互换的形式,本着自愿合作的原则,按照市场价格兑换,很快交换出仔猪3000多头,农民可以不花现钱买猪养,王大辉也解决了猪饲料,双方都非常满意。

集中型。庆安幅员广,不少村屯分布在山区水湾,虽然有发展畜牧业的资源,却缺少技术,仍靠“泔水喂猪,割草喂牛”,饲养没有效益。面对这种情况,他们采取办小型畜牧场的办法,把种养捆绑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了河套、塘岸,又挖掘了畜牧优势,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全县这样的小型畜牧场有20多个,活跃了山区经济。

THE END
1.漳州加快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链”式发力产业要坚持集约、现代、高效、生态、循环,突出“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注重效益最大化、设施现代化,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取得新实效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MDg1NDY1OQ==&mid=2247508762&idx=1&sn=39fab9426cafa65b187821c883d45065&chksm=fc76c89c58edb69effc29ef84b0698c36788e503cb69afd10491b7a06ece1ce939c4ec5c1eee&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