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医新闻

(一)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极为迫切。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中医药资源,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中医药服务业的延伸和旅游业的扩展,体现了生态健康的内涵,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对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加快中医药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中医药作为我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重要内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有利于宣传中医药健康知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在维护和增强人民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期,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旅游与中医药融合发展的新兴旅游业态,对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我国旅游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突出特色、市场主导、多元发展、管理规范”的总体要求,发挥我国中医药旅游资源的优势,倡导中医药健康旅游新观念,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开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新模式,构建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传承我国悠久的中医药文化,打造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快速发展,推进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和中医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各地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宗旨,把提升人民健康素质作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逐步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配套设施,提高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水平。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的特色化、品牌化。各地要结合本地区中医药资源特色和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加大中医药健康旅游宣传推广和市场开拓,扩大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初步形成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中医药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初步构建起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到2020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3%,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3000亿元;在全国建成3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20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企业(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培育出一些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企业和知名品牌。

到2025年,形成类型丰富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中医药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完备,形成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5%,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5000亿元;在全国建成5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50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企业(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企业和知名品牌。

三、重点任务

(一)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

(二)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三)壮大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

(四)开拓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

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宣传推广,旅游部门发挥市场推广优势,将反映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的产品纳入国内外旅游项目推广计划,积极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在我国与其他国家举办的文化年或其他主题文化活动中增设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展示,增强宣传效果,扩大国际影响力。依托国际性的中医药会议、论坛、展览,加大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加大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市场培育力度,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夯实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群众基础。

(五)创新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模式

加快探索旅游业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旅游业和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深度融合。创新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模式,推进多种方法综合干预,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从注重疾病治疗转向注重健康维护,提高中医药健康旅游吸引力。积极推动各级旅游机构与中医药机构的全面合作,建立合作机制,开展紧密协作,共同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引导中医药健康服务的规范化。

(六)培养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队伍

(七)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公共服务

加快中医药健康旅游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信息化发展,建立包括档案信息、医疗保险、旅游保险、多语种咨询解答、预约管理等功能在内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把所有资源单位、旅行社纳入统一管理,加强对游客的后续跟踪服务,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满足游客需求。

(八)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旅游部门与中医药管理部门合作协调机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各地区要高度重视,主动加强各部门沟通协调,跨地区、跨部门协作,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各地区结合实际,将中医药健康旅游纳入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中,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

(三)规范行业管理

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的规范管理,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的监督机制,规范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利益,引导市场公平竞争。研究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的行业标准,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中国中医药报)

THE END
1.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892号建议的答复三、关于加大对马王堆医学研究的政策支持,研究并凝练中医药文化建议 一是不断加强对马王堆医学文献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委托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开展《马王堆汉墓出土医学文献探本溯源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湖南省出台《关于加强全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重点推进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保护研究与展示传播,开展http://www.natcm.gov.cn/bangongshi/gongzuodongtai/2025-01-15/35689.html
2.特别关注2025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奏响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时代落实“最大政策效应”必须要“握指成拳”,让政策落地有声,取得实效,切实把政策“含金量”变成发展“生产力”。 “报告中提到的‘新时代神农尝百草’工程,大大地拓宽了中医药人的思维,让我获益匪浅。”田兴军表示,2025年,将认真落实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A4OTMzMg==&mid=2651890006&idx=1&sn=206fc9c328632f5315d85e9089fdc178&chksm=802a4b508805ab0ea78daeff9052b3809c34f05b3987d8f5edc2468db7f24ae3bf5ee0e6d2a2&scene=27
3.国家中医发展方面扶持政策国家在中医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主要体现在对中医药事业的全面支持和促进上。以下是对国家中医发展扶持政策的详细阐述: 一、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法规1 战略地位明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三条,中医药事业被明确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以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d6ddceec839f6d241216
4.2021年中国中药创新药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医保中药扶持逐渐加强「图」2021年,中国医保政策加大对中医药的支持,中药纳入医保成功率上升。中药创新药临床申请数量逐年增多,尤其在消化、循环和感染疾病领域。同年,中药新药获批数量创新高,以岭药业等企业在中药研发中表现突出。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一、中药行业政策背景 2021年12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国家医疗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306471/article/details/123439726
5.柳药股份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并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提出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2021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20330/c637950465.shtml
6.发改委发布医药卫生领域产业调整目录,7月以来各地引导基金密集(责任部门:市医保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市大数据中心) (七)完善创新药械价格形成机制 17.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政策,对谈判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创新药给予更多扶持,鼓励医药企业创新。(责任部门:市医保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药品监管局) 18.除国家谈判药品和集中带量采购的https://dascapital.cn/%E5%8F%91%E6%94%B9%E5%A7%94%E5%8F%91%E5%B8%83%E5%8C%BB%E8%8D%AF%E5%8D%AB%E7%94%9F%E9%A2%86%E5%9F%9F%E4%BA%A7%E4%B8%9A%E8%B0%83%E6%95%B4%E7%9B%AE%E5%BD%95%EF%BC%8C7%E6%9C%88%E4%BB%A5%E6%9D%A5%E5%90%84/
7.成都肛肠专科医院肛肠科评为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传来喜讯,该院肛肠科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榜上有名。https://www.cdgcyy.com/page/news/kx/3513.html
8.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8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创新实验区、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2个,省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坛新秀、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卓越技能型人才项目25个(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省级重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18项,一般项目32项,https://www.ahzyygz.edu.cn/show/19514
9.中医药文化产业和降服务融合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庆阳市岐黄4.2 加强政策扶持 在积极向上争取优惠政策的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补偿与激励机制, 加大经费投入, 对中医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土地、 财税金融、 项目等问题, 给予优惠和扶持。 4.3 加强人才培养 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训, 建立稳定的中医药人才培训机制,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http://www.reportway.org/article/13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