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项农业科创新成果亮相,拼多多加速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供给盐碱地科技成果知名企业中国农业科学院

沙漠里怎么能种出来水稻?怎么解决鱼刺“卡脖子”难题?上太空逛了一圈的种子有哪些“见闻”?曾几何时,这些问号似乎难解,如今已不是问题。

12月23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与农业农村中心推出的《“智领农业慧未来”——农业科创荣耀时刻》特别节目中,8项取得重大突破的农业科创成果亮相。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代言人”轮番登场,从自主育种到性状改良,从种植技术的革新到盐碱地的华丽转身,从减少食物浪费到农-研-商一体化的无缝对接,再到农科全球一体化的壮阔征程,展示了中国农业科技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其中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被视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支撑。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一手抓精准匹配,一手抓惠民助商,推动数字农业变革。今年9月,平台宣布投入100亿资源包,优选具备产品、技术创新能力的新质商家、新质品牌,进行产品、营销、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链路扶持。

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表示,“农学是最接地气的学问。随着平台在农业领域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农业生产只有出品质、增效益,乡村才能振兴,农民方能致富。这也是平台积极参与前端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支持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的原因,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

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共同见证8项取得重大突破的农业科创的荣耀时刻。徐晓伟摄

农科成果正变为餐桌上的“新质供给”

“整条鱼鱼刺多达102根,不得不感慨,吃草鱼如同嗑瓜子。我的母亲就有被鱼刺卡过的经历,还进了医院。”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高泽霞说,“有人醉里挑灯看剑,有人鸡蛋里挑骨头,而我就帮大家鱼肉里挑刺。”

除了“无刺草鱼”,沙漠种水稻、苜蓿太空育种、玉米籽粒脱水、北京鸭新品种培育、盐碱地种高粱等最新科研成果,也在这场农业科研创新年终盛典中迎来了它们的“荣耀时刻”。

沙漠和水稻看似矛盾,但两者结合却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水稻不仅实现了一年五季的丰收,同时因沙漠光照充足,水稻颗粒饱满,米香更浓郁,咀嚼回甘。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提到,水稻的培育在超级植物工厂完成,应用了垂直化无土栽培技术和先进的灌溉技术。沙漠中不缺光热,向空气取水,应用冷凝水技术用精确的水汽控制完成灌溉,让生产周期缩短至70天。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联合企业,以本土的北京鸭为蓝本,培育出长得快、皮脂厚、肉质好等经济指标的肉鸭新品种——京典北京鸭,经过3年的推广,京典北京鸭累计出栏9000万只,节约饲料4500万公斤,折合新增经济效益1.62亿元。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在成果展示中提到,团队关于“降低玉米籽粒含水量的关键基因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出。该研究成果为了实现玉米采收机械化,将玉米籽粒含水量从30%-40%降低至18%,既降低玉米仓储时破损、霉变的概率,每亩地又大约能为农户节约成本100元-150元。

科技创新是新质供给的核心驱动力,不光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助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乡村振兴。以盐碱地种植高粱为例,我国盐碱地面积高达1亿公顷,占世界盐碱地总面积近1/10。经过十几年努力,目前我国已经选育出6个国审的甜高粱品种,在全国已推广超50万亩。有的盐碱地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种过任何庄稼,用了耐盐碱高粱品种,亩产预估能达到六七百斤。

科技小院培养创新人才

今年,中国农业大学与拼多多共同推出的“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双方在云南大理古生村建设数商兴农小院,并以此为依托,打造农业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探索全新的“学-研-商”公益性人才培养路径。截至目前,拼多多已为数商兴农科技小院开展电商公益培训,并在平台开展直播,给予流量倾斜,助力科技小院农业成果的商业转化。

12月24日,在“科技小院服务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2024年度总结交流会”上,张福锁院士表示,科技小院依靠的是师生们“自找苦吃”的精神力量,是日复一日的坚守和坚持,更是科学为民的初心和使命。“小院虽小,追求却很大;小院虽小,却创造了很多奇迹。”他还提到,自2009年至今,科技小院实力日益增强,其辐射范围也从曲周扩展至全国,甚至走向国际,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老师金可默表示,“与拼多多的合作,为科技小院的进一步发展插上了创新的翅膀。拼多多不仅支持科技小院大赛,提供资源和平台,还让学生们有机会了解产业需求、掌握市场规律,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农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合作,通过科技赋能和人才培养,推动更多创新成果的落地,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农创客大赛助力农业食物体系转型

全球农创客大赛是另一个优秀科技农人推动成果落地的平台。它面向全球青年农业企业家和创业者,由浙江大学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发起,拼多多已连续4年支持赛事举办。大赛旨在通过广泛征集创新商业模式和数字解决方案,释放农业领域的创新潜力,助力农业食物体系转型,实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四个更好”目标,即: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

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近年来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助力农业科研转化为新质供给。“不管是科技小院还是农创客大赛,都希望汇聚高质量农业人才,将农业产业链路拉长、拉宽,既帮助年轻人拓宽就业路径,也丰富平台的农产品新质供给,改善消费者体验,引领电商行业走上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说。

THE END
1.蔬菜花卉所三项成果入选2023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12月5日,2023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发布了2023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沙漠戈壁设施蔬菜高效无土栽培关键技术、甘蓝品种中甘1305、黄瓜品种中农48号榜上有名。 沙漠戈壁设施蔬菜高效无土栽培关键技术 https://ivf.caas.cn/xwdt/zhxw/af70ae4eb8c143e782b5a61a3b1b6e6a.htm
2.中国无土栽培和现代有机种植前沿农业技术寿光蔬菜闻名全国,国内外农业前沿技术首先在寿光试验、示范、推广,寿光农业技术推广协会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和科技前沿,参与国家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和国内外科研院所之间合作交流、试验示范,了解各国无土栽培和有机土壤种植技术的精髓(强行催生庞大多层根系,按比例全元素免耕施肥,肥料控旺绿叶增产,严控环境健康无病),深知无土https://www.sohu.com/a/398548849_120616389
3.最新无土栽培技术,革新种植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百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土壤种植方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近年来,无土栽培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种植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最新无土栽培技术,探讨其如何革新种植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 无土栽培技术的定义与发展 http://www.gzckjc.com/post/1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