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新闻网讯(陈国霆李正煜)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县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内涵,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利益共享共赢,高站位谋划可持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记者李正煜:“我现在位于华丰镇闽三农项目建设现场,目前正在进行二期猪舍建设,项目一期的保育舍、分娩舍、管理房已投入使用,基地已经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小循环”,液体粪污可实现就近就地消纳利用。”
我县通过规范一部分,优化一部分,提升一部分,以此全面带动畜禽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水平,引导畜禽养殖绿色发展,形成“一园四区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闽三农项目负责人孙德龙:“目前我们正在进行闽三龙二期的厂房建设,正积极探索发展固体粪肥资源化利用‘大循环’,与家庭农场、种植企业合作,打造粪肥利用循环。”
在源昌农场,记者看到,果园里铺设着沼液输送管道和喷淋管道,只要开关一开,沼液会可以通过管网输送到田间,实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源昌农场现场管理人员黄德生:“我们农场跟闽三农合作,闽三农的消纳管网都有铺设到我们的种植基地,粪肥施用很方便,节省了化肥使用,节约了种植成本,农作物的品质还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效果不错。”
突出循环利用,聚焦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华牧、鑫兴宇、闽三农3家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建设集种猪育种、生猪养殖、有机肥加工等为一体的种养结合基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养殖企业与农业种植企业合作,互惠互利。与省农科院共建“科技村落”,在全县茶园、柑橘园全面推广固体粪肥施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位于华丰镇罗溪村的华丰产业园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在施工现场,工人们分工有序地进行施工作业,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目前已动工建设标准厂房3栋、设备用房1栋,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项目投入使用后主要用于物流分拣中心和云仓基地、仓储中心、冷链物流和水果分拣中心。
近年来,我县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建设华安乡村振兴华丰产业园,加快配套冷链物流、分拣仓储设施,培育肉制品加工企业6家、新式茶饮加工企业8家。以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农民增收,引入腾讯合作运营华丰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农产品集散中心,在厦漳等地开设200余家土特产门店,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未来,我县将继续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多元化推进产业园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链、创新链、利益链协同升级,把农业建成富民兴农大产业,走出一条有山区特色的“种养加”绿色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