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以劳动教育助力银发经济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经商民政部,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大中小学校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提出指导性要求,重点解决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明确要求大中小学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是增进老年人福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2024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对加强老年教育和发展银发经济作出安排部署。近年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协调推动在国家开放大学加挂国家老年大学牌子,会同有关单位开展老年大学教材编撰等工作,全面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一、以劳动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带动银发经济人才吸引力提升
二是多种形式推进落实。教育部指导各地各中职学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安排组织中职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成才观。2020年以来,约有4500所职业学校面向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辐射近11万所中小学和1500万人次中小学生。2022年印发《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参考清单》,指导职业学校组织学生结合学科专业,积极参加实习实训,参与关爱老人等城市志愿服务,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投身养老事业的职业理想。2023年以来,与全国总工会共同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推动中小学、职业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到各类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实践课形式践行劳动精神,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2023年各地开展活动超过1.6万场次。
三、积极鼓励老年人参与劳动教育
民政部正指导各地落实《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民发〔2023〕71号),推动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制度机制,吸引、用好、留住养老服务人才。开展养老服务人才改革创新综合试点,实施养老服务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项目,重点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应用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老年人社会参与宣传平台、服务平台、管理平台,鼓励老干部、老党员、老红军、老教授、老教师、老医生、老科技工作者等把自己的经验、技能等传授给年轻人,发挥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为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服务社会做贡献。全国老龄办正深入开展“银龄行动”,组织开展更多覆盖面更大、受益人群更广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