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光伏产业正站在历史的风口之上。进入2024年,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为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仿佛一股暖风,吹拂着光伏产业的每一个角落。
光伏产业的崛起,不仅仅是能源领域的一次革命,更是多个产业低碳转型的核心推动力。它与建筑、交通、农业等多个行业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跨行业的合作与创新,使得光伏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影响力越来越大。
政策的扶持无疑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动力。与此同时,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也在内部驱动着产业的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光伏发电的竞争力日益增强,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信部
随着工业碳达峰的推进和工业4.0时代的到来,光伏产业的制造、运维和智能化管理都离不开工信部的鼎力支持。
4月9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方案》要求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针对航空、光伏、动力电池、生物发酵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高水平的行业,鼓励企业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
财政部
4月12日,财政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到,推出:“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在全国24个省开展第一批开展70个试点县,并提出:充分结合本地区场景应用条件,分布式光伏覆盖较好的农村地区,可结合实际建设光伏发电、储能、充换电一体化的充电基础设施。
中央财政将安排奖励资金支持试点县开展试点工作。每个试点县示范期为3年。奖励标准根据每年度试点县充换电设施功率利用率达标情况设置,共分为三个档次。示范期内,每年均达到最高目标的试点县最多可获得4500万元。
交通运输和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2月21日,自然资源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改进优化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组卷报批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改进优化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组卷报批工作。需报国务院批准用地的国家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公路网规划》工程的改扩建项目以及省级能源、交通、水利建设项目中,控制工期的单体工程和因工期紧或受季节影响急需动工建设的其他工程可申请办理先行用地。控制工期的单体工程均可办理先行用地,其他工程因工期紧或受季节影响急需动工建设的办理先行用地规模不得超过用地预审控制规模的30%。
科学技术厅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
国家能源局,作为能源行业的大家长,则负责制定和执行能源政策,推动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应用和市场拓展。
4月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要点》,指出要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推进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建设,强化能源保供基础设施,补齐民生用能短板。
而国家发改委,作为宏观经济的大管家,手握经济发展的大权,其在文件中首次提到了“积极发展户用光伏”字眼,对市场信心有着重大的提振。
3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户用分布式光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覆盖农户累计超过500万户,户均年收入增长约2000元。
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适用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地热能发电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自2024年4月1日起施行。而这两位大佬也总是携手共舞,定下有关光伏行业大方向和总方针。
除了上述部门之外,还有电力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等都对光伏照顾有加。同时,各行各业对光伏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行业,而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与各个部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