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草原不仅是内蒙古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近年来,随着草原畜牧业快速发展,草畜矛盾逐渐凸显,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兴安盟把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一条条符合实际的保护政策相继出台、一项项卓有成效的工作举措应运而生。兴安盟在生态增绿、产业增效、群众增收之间探索最佳结合点,通过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减轻草原压力,提高草原合理经营利用水平,努力实现修复有力、保护有效、利用合理、产业振兴的新格局。

散养转舍饲,转出好生态

在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乌都岱嘎查蒙特牛种畜繁育中心,一排排现代化牛舍整齐排列,工人正开着撒料车穿梭在廊道间,为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投放草料。

该基地是集肉牛养殖、饲草储运、有机肥场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通过代养分红、群众联户养殖、村企互利三种模式,保障养殖量增加的同时草原不过载。预计到2025年,该基地可为当地养殖户提供系谱完整基础母牛约4000头,让60万亩草场得以休养生息。

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肉牛集中繁育育肥基地代养牛舍(兴安盟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通过牲畜改良加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品种质量,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最终实现草原健康、牛羊健壮、牧民增收的目标。”华晟农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畜牧部负责人华勇说。

在兴安盟,舍饲圈养早已不是新鲜事。通过“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牧户”的利益联结方式,这里的畜牧业实现了“统养共富”。除此之外,兴安盟还创新推出了“代养、寄养分红”“联户合租合养”等模式,如果养殖户不具备养殖条件,可以将基础母牛委托给养殖企业或合作社代养、寄养,并通过扩繁、盈利和分红的方式让养殖户“坐享收益”,真正实现了轻松养殖、红利共享。

以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乌都岱嘎查蒙特牛种畜繁育中心为例,目前,该基地已代养300头、合租合养800头肉牛。到2024年,计划完成代养5000头、合作合养5000头的目标,让更多农牧户受益的同时,可有效推动兴安盟肉牛品种改良,减轻草原载畜压力。

“我把家里的肉牛全送到育肥基地了,每年每头牛分红2000元。农闲时我在基地务工,每年能增收近5万元。”乌都岱嘎查村民包喜说,他现在既是养殖户,又是工人,一个人挣两份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劣畜换优畜,换出好效益

走进科右中旗高力板镇赛罕道卜嘎查改良员敖富裕家院子,一群小牛犊悠闲地吃着草料。2018年开始,敖富裕积极学习改良技术,利用优质冻精为母牛配种,经过改良的牛犊生长发育快、不易生病,价格更可观。截至目前,敖富裕已带动400余户农牧民,改良肉牛近1万头。

赛罕道卜嘎查村民维山就是肉牛改良的受益户。“我家70多头肉牛都进行了改良,每头牛犊能多卖1000元到2000元。”说起肉牛改良后的变化,维山满脸喜悦。

牧民准备的草捆(兴安盟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兴安盟积极引导养殖户更新本地养殖品种,快速推进劣畜换优畜,通过引进优质基础母牛、改良西门塔尔健康基础母牛等方式,让草原上的肉牛产业焕发新生机。

去年,扎赉特旗胡尔勒镇丰屯嘎查牧民谢玉成将自家6月龄的牛犊卖了9000元的高价,可把同村的养殖户们羡慕坏了,而这并不是谢玉成第一次卖出高价牛犊。2020年,谢玉成积极响应家畜改良补贴政策,改变多养、散养的粗放养殖方式,把自家的小黄牛全部换成了西门塔尔牛,采取“舍饲圈养+自繁自育”的繁殖模式,每头牛比原来增收1000元,年收入达30万元以上,走上了舍饲养殖的发展新路。不仅如此,谢玉成还带动周边群众纷纷加入“劣畜换优畜”的队伍,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减轻了草原载畜负担。

牧户变商户,变出好前景

走进科右前旗传统奶制品产业园,浓郁的奶香扑面而来,各种奶制品让人目不暇接。在明亮、宽敞、卫生的操作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制作奶制品。

“搬到产业园后,场地变大了,生产设备更先进了,不仅产量增加了,产品种类也丰富了,目前我们日用鲜奶量达1000斤,年收益20万元左右。”塔林希莫乳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邰巴根那一边热情地端上来刚制作好的奶皮子让大家品尝,一边介绍说。

工人给奶皮子翻面(包宝音德力格尔摄)

2023年5月,科右前旗成立传统奶制品产业园,4家传统奶制品手工坊和生产企业入驻产业园开始了规范化集中生产,目前,产业园年加工鲜奶800吨,纯收入达280万元。该产业园集生产奶制品、销售、检验、研学、观光于一体,配备了检验检测中心、研学基地、产品展示区及网络直播间。通过统一标准、委托加工、品牌营销、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相融合等方式,全力打造“前店后厂、城市直供、SC集群”三种发展模式。此外,该产业园还与全旗27家传统手工作坊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供销衔接、生产规范、组团发展”的产业联合体,解决了传统奶制品小作坊散小弱短的问题。

在保持草畜平衡的基础上,兴安盟积极探索“奶养加”一体化模式,让养殖户、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受益。科右前旗通过开发奶食品加工,转变饲养方式,推动中小奶畜养殖场与加工作坊建立稳定、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帮扶下,科右前旗还建立一套独特的经营模式,将在科右前旗生产加工的农畜产品拿到北京存储,实现销售直供,随时配送。这一模式不仅缩短了产品从牧场到餐桌的距离,更让牧民通过优化养殖模式,实现了经济收入稳步增长。

散养转舍饲、劣畜换优畜、牧户变商户……近年来,兴安盟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调优畜牧业结构和布局,因地制宜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在提升畜牧业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推动草原休养生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创建国家级现代畜牧业试验区注入新活力。(张伟男)

近年来,随着草原畜牧业快速发展,草畜矛盾逐渐凸显,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THE END
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您提出的《加强对养殖业扶持力度、协调货物贷款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组织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出台强农惠牧政策的问题 自治区高度重视强农惠牧政策,对养殖场户使用肉牛良种冻精实施补贴政策,安排2.3亿元实施肉牛扩群增量项目,扶持肉牛产业发展。2024年2月自治区出台《关于支持设施畜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中明https://nmt.nmg.gov.cn/gk/zfxxgk/fdzdgknr/rdjy/202410/t20241031_2600267.html
2.林下经济产业范文12篇(全文)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 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 在林冠下开展林下养殖、种植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 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林下经济模式使林地成为既是生态保护带又是综合经济带, 能变林业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使林地的长、中、短期效益有https://www.99xueshu.com/w/ikeygtyyxkxu.html
3.骆驼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政府对养殖户的政策支持:福海县政府逐步加大骆驼养殖业的扶持,骆驼市场价约1万元/峰,牧民购买一峰骆驼政府补贴7000元,企业补贴2900元,相当牧民没花钱。牧民养殖骆驼越多,收入也就越高。每峰奶驼每年仅售奶收入可达1.5万元,除去30%的饲养成本,纯利润在1万元以上。农牧民养殖10峰奶驼,年收入可达10万元,当年即可https://www.jianshu.com/p/919c290d8771
4.2024年鸵鸟养殖市场需求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第二节 2019-2024年中国鸵鸟养殖业政策环境分析 w 一、出口退税政策影响 . 二、皮革加工产业政策 C 三、肉制品产业政策分析 i 第三节 2019-2024年中国鸵鸟养殖业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r 第四章 2019-2024年中国鸵鸟养殖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 第一节 2019-2024年中国鸵鸟养殖业现状分析 c 一、鸵鸟出栏数量统计 n 二https://www.cir.cn/R_NongLinMuYu/10/TuoNiaoYangZhiShiChangXuQiuFenXiYuFaZhanQuShiYuCe.html
5.关于《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推动产业高质量关于《内蒙古自治区 2024 年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中我司涉及相关条文的解读 第9条 加大饲草收储补贴力度,对奶畜养殖场和奶农合作社就地就近收储青贮玉米等饲草料给予适当补贴。 政策目的: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奶畜养殖场和奶农合作社增加对青贮玉米等饲草料的收储,以保障畜牧业的饲料http://www.04712523629.com/news_view_437.html
6.西部牧业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土地资源决定了养殖环境。拥有良好的土地资源是提升畜牧产品生产品质的先决条件。以牛奶为例,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黑龙江、河北、山东、河南为我国牛奶产量最多的地区,其中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生产的牛奶以高品质而著称。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优越的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是我国传统畜牧业优势地区,这些地区发展奶牛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40426/c657329266.shtml
7.新疆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迄今为止,国家在生猪生产、奶牛养殖和种植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适用于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很少。造成全疆羊养殖业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了甘肃、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向新疆调入活羊、羊肉的“羊回流”现象。可以说,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是牛、羊生产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8771479_197778363.shtml
8.我国林蛙养殖迈上新台阶辽宁省印发了《关于开展蛙类养殖情况统计工作的通知》,为林蛙养殖业后续管理做好基础工作,并组织专家研究林蛙捕捞额度、全人工养殖等问题。内蒙古开展林蛙产业发展情况调查,积极研究为林蛙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今年林蛙下山上市在即,伊春、阿城等地都是通过完善承包手续再给蛙农办理合法回捕证,林蛙就可以上市了。http://www.cnvsj.cn/article?id=14427147938771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