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着得天独厚优势,道地中药材产业潜力巨大,近年来,主要通过“十大云药”品牌打造工程,聚焦优势品类,引领中药材产业发展。
图表1:云南省“十大云药”品种及布局
品种
适种区域
三七
文山、红河、曲靖、玉溪、昆明等
滇重楼
丽江、大理、楚雄、文山等
灯盏花
红河、大理、曲靖等
铁皮石解
德宏、普洱、版纳等
砂仁
红河、文山、版纳等
天麻
昭通、王溪、楚雄等
云苓
楚雄、普洱、临沧、大理等
云当归
丽江、迪庆、大理、曲靖、昆明等
云木香
丽江、迪庆、大理等
滇龙胆
临沧、普洱、保山等
2021年,全省共建设中药材标准化基地165.5万亩。全省有5家企业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27家企业获得150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获证产品320个,有机基地面积16.91万亩。林下中药材有机种植研究取得突破,全省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0万亩。
2021年,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901.6万亩,产量127.2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621.02亿元,创历史新高。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已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中药材主产区。
图表2: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趋势
2022年,我国中药材进口总量达到13.23万吨,同比增长约101.36%;进口金额达25.94亿元,同比增长约61.22%。
图表3:中国中药材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变化趋势
图表5:中国中药材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变化趋势
云南省作为我国中药材进口的主要门户,中药材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在全国的占比较大,呈现波动增长趋势。2022年,云南省中药材进口量在全国比重高达30.23%,进口金额比重约18.04%。
图表8:云南省中药材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在全国占比变化趋势
云南省中药材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在全国的占比均相对较低,且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22年,云南省中药材出口量在全国比重已降至0.16%,出口金额比重也随出口量降至0.12%。
图表11:云南省中药材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在全国占比变化趋势
从出口商品类型来看,云南省“未列名主要用作药料的植物及其某部分”的出口量相对较大,“三七(田七)”的出口金额相对较大。2022年,云南省出口“未列名主要用作药料的植物及其某部分”89.77吨,出口金额为226.13万元;出口“三七(田七)”69.5吨,出口金额为767.6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