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后生猪业新格局:云南甘肃贵州四川由调入变为调出大省!湖南成出栏冠军农业资讯

非洲猪瘟发生以来,不仅促使了猪价的大幅波动,还对我国生猪生产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对生产方式也产生了非常大的促进与变革。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增加,疫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猪肉价格继续向市场化推进等,都预示着我国生猪养殖业正在向世界先进水平不断靠拢,同时,我国生猪产能分布及区域价差特点也都较疫情前发生了较大变化。

1全国生猪生产形势总结

2007-2015年我国猪肉产量由4308万吨增至5821万吨,增幅35.1%,2015年以来猪肉产量波动剧烈、降幅明显,“十三五”期间受非洲猪瘟影响导致产量大幅下降,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下降到4255万吨和4113万吨,较2017年分别减少1197万吨和1339万吨。2021年受生猪产能恢复的影响,上半年猪肉产量为2715万吨,同比增长35.9%,全年猪肉总产量有望突破5000万吨。

图表1:全国猪肉产量及同比变化(万吨,%)

上半年末,我国能繁殖母猪存栏4564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934万头,增长25.7%,比去年年底增长9.7%,比一季度末增长5.7%,并且已经超过2017年末的存栏量。

第一季度能繁母猪存栏增加157万头,第二季度能繁母猪存栏增加246万头,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89万头,增长56.7%。

图表2:能繁母猪存栏量(万头)

2019年11月起生猪存栏量同比降幅缩小,2020年7月同比开始转正,而今年2月开始存栏同比增幅开始下降。

图表3:生猪存栏量同比变化(%)

2国内生猪产能政策分布

1、生猪产业区域分布

为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保障猪肉产品有效供给,农业农村部于2016年制定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文件中明确指出:综合考虑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消费偏好和屠宰加工等因素,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分类推进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生猪生产协调发展。

图表4:生猪生产发展规划区域划分

2、生猪调运大区管控

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印发《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方案(试行)》,自2021年5月1日起加强生猪调运监管,除种猪、仔猪以及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无疫区、无疫小区生猪外,原则上其他生猪不向大区外调运,同时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

各大区牵头省份由大区内各省份轮流承担,轮值顺序和年限由各大区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分区防控联席会议)研究决定,轮值年限原则上不少于1年。北部、东部、西南和西北4个大区第一轮牵头省份由各大区生猪主产省承担,分别是辽宁、山东、四川和陕西省。

图表5:全国生猪5个大区划分

3分省养殖恢复进度

1、分省存栏分布

目前我国生猪存栏主要集中在西部(四川、云南)及中部(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区,6个省份的生猪存栏量超过了3000万头。(新疆、西藏未做统计)

图表6:全国分省存栏分布图

对比各省2017年生猪存栏数据,四川、云南、安徽、江西、辽宁、黑龙江、福建、浙江、新疆、宁夏、西藏等11个省份的生猪存栏量已超过2017年水平。河南、湖南、广东、河北、贵州、重庆、陕西、天津等省市的存栏量也已经达到2017年的90%以上,其中湖南、重庆、陕西已经达到2017年的99%。除北京(20.59%)外,其余省份也恢复到了2017年的70%以上。

图表7:全国分省存栏恢复进度图(万头,%)

2、分省出栏分布

图表8:全国分省出栏分布图

随着生猪存栏的不断恢复,各省市上半年的生猪出栏量也随之增加。根据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来看,湖南以51.6万头的微弱优势,超越存栏量第一的四川,凭借2980.3万头的成绩占据出栏量的榜首。河南、四川则分别以2966.53万头、2928.7万头分列二、三位。(新疆、西藏未做统计)

图表9:2021年上半年各省出栏量同比变化(%)

进一步观察发现,湖南、河南、四川、山东、江西、湖北、六省的生猪出栏量均在2000万头以上;除了云南、广东、安徽、广西、黑龙江和江苏六省的出栏量位于1000-2000万头区间,其余省份的出栏量均不足1000万头,宁夏和北京的出栏量甚至低于100万头。

通过出栏量的同比变化也可以发现,全国各省均实现同比增长的态势,除浙江(6.4%)和贵州(9.2%)以外,大部分省份的增速在20%以上,江苏增速最快,为81.1%(由于北京出栏数量太小,不考虑其同比增加),主要原因为江苏在本轮非洲猪瘟疫情下产能损失较为严重,恢复效果较为明显;其次是湖北,为74.6%,主要原因为2020年新冠疫情对于当时湖北省的生猪出栏影响较大。

4生猪调入、调出省份变化

非洲猪瘟后,由生猪调出省份变为调入省份的有:新疆、广西、福建,由调入省份变为调出省份的有:云南、甘肃、贵州、四川。

图表10:非瘟前生猪调入、调出省分布

图表11:非瘟后生猪调入、调出省分布

5分省价差与期货升贴水

1、南北、产销价差

图表12:南北方、产销区生猪价差(元/公斤)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在2019年6-8月间,产销区(南北方)的生猪价格出现了短暂的倒挂,最近以辽宁代表的产区价格与广东代表的销区价格逐渐缩小,主要得益于大区之间生猪禁运政策的影响。而山东、四川生猪价差则反映出两省复养情况的差别,山东由于受到年初疫病的影响,产能受损严重,因此严重影响了当地生猪价格,导致山东猪价已成为全国的高价区,而四川由于复养进展顺利,并从生猪调入省份转为调出省份,当地猪价也成为全国的低价区。

2、关于期货升贴水

根据我国生猪养殖和消费的地域性特征,结合各地生猪质量和大型企业分布情况,为深入服务养殖产业,大商所将我国绝大部分生猪主产区设为生猪期货交割区域,以降低交割成本,促进交割平稳顺畅,确保期货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生猪期货交割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22个省市,其中河南为基准交割地。2020年上述区域生猪出栏量达全国总量的80%以上。

图表13:生猪交割区域升贴水与现货价差(元/吨)

6全国范围猪企分布

1、上市猪企

图表14:主要上市猪企上半年出栏情况

各大上市猪企在2021年上半年均大幅提升了生猪出栏量(除温氏外),但由于猪价大幅下跌,导致大部分企业产生了不同幅度的亏损。

图表15:主要上市猪企总部分布图

我国生猪养殖头部企业总部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但发展均向全国辐射。

2、猪企分布情况

地域上,河北省拥有的养猪企业数量最多,达3.74万家。河北省是生猪养殖和调出大省,存栏量和出栏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和供应基地。而云南省和山东省则分别以3.28万家和2.57万家养猪企业,排名全国第二、第三。

注册资本上,注册资本在100万以内的养猪企业是该市场的主力军,占据了总量的73%,而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的,仅占3%。可见我国小规模养殖户的占比依旧很大,规模化养殖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依旧任重道远。

图表16:养猪企业地域分布情况(万家)

图表17:全国养猪企业资本注册情况(%)

图表18:近十年全国养猪企业注册量(万家)

客服热线:400-810-5353传真:010-62698801-8810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7号中关村大厦16层邮编:100080

THE END
1.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云南省人民政府网 简 | 繁 |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首页 新闻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发布 云农概况 首页 > 首页头部新闻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直属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2025-01-12 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全省红火蚁防控省级部门联席会议 2025-01-03 云南省红https://nync.yn.gov.cn/html/shouyetoubuxinwen/
2.2024年鸵鸟养殖市场需求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第八章 2019-2024年中国鸵鸟养殖优势企业竞争力分析 6 第一节 中国鸵鸟公司 8 第二节 山东临沂盛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产 一、企业概况 业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调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研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网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w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w 第三节 云南花红洞生物科技鸵鸟养殖基地https://www.cir.cn/R_NongLinMuYu/10/TuoNiaoYangZhiShiChangXuQiuFenXiYuFaZhanQuShiYuCe.html
3.村产业发展规划6篇(全文)——合作经济围绕特色种植、养殖、主导产业和劳务产业,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综合配套服务。采取典型引路、分类指导的方法,鼓励支持能人,依托市场、基地,多形式、多领域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培植种养植业和劳务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0mj8y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