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季,在桂林镇竦口村绿康家庭农场推广示范菊花套种鲜食玉米30亩,每亩种植2800朱菊花,套种900株鲜食玉米,亩增收1000元;歙县溪头田园综合体2022年春,菊花地套种鲜食玉米180亩,每亩种植菊花2500株,套种鲜食玉米800株,亩增收900元,玉米秸秆还田覆盖菊花地,在高温干旱季节,菊花地防草保湿抗旱,效果显著。2022年春,歙县许村镇前山村兆丰家庭农场推广示范菊花套种鲜食玉米50亩,每亩种植菊花2300株,套种鲜食玉米900株,亩增收1000元,玉米秸秆还田覆盖菊花地,在高温干旱季节,菊花地防草保湿抗旱;比周边单独种植菊花的地块,病虫害防治少2次,秋季菊花收获的时候,菊花产量平均高于周边没有套种的菊花地块6.5%。
(三)提质增效情况
采取套种鲜食玉米,可以实现增收一季鲜食收入。菊花病虫害减少节约病虫防治成本。玉米秸秆还田以后,平铺在菊花地的起垅上,对菊花地还起到一个防草保墒的作用,关键是还原了耕地产粮的根本,保障了粮食生产。
(四)技术获奖情况
新技术,新模式,之前一直未申报过奖项。
二、技术要点
种植地为平地的要起垅,缓坡地和高台透水性较强的平地可以不起垅。每亩地种植密度为2500株左右菊花,套种750—1000株鲜食玉米,鲜食玉米收获以后,玉米秸秆还田,平铺在菊花地的起垅上。
三、适宜区域
歙县及黄山市、宣城市各菊花种植区县。适当推广到江西省菊花种植区域。
四、注意事项
菊花以及鲜食玉米不宜过迟播种,宜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之间完成播种。
五、技术依托单位(不超过3个)
(一)单位名称: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歙县徽城镇紫阳路36号
邮政编码:245200
联系人:江小伟、方立群、庄世荣、王豪、李瑛、叶劲青
电子信箱:700300535@qq.com
(二)单位名称歙茶中心
联系地址:歙县徽城镇古关路80号
联系人:唐茂贵
二、茶园机械化修剪与采摘技术
技术名称:茶园机械化修剪与采摘技术
技术概况:茶园机械化改造
1、宜机茶园选择与管理
(1)茶园选址要求:位于富堨镇青山村的甘白香茶园,平地及缓坡地、树势健壮、无缺株断行;选择发芽整齐、生长势强、种性较纯的黄山白茶1号种植区和黄山白茶2号种植区。
(2)现有茶园改造标准为:条栽,株距30cm~40cm,行距150~180cm,行长30m~40m。
(3)茶园道路与树高要求:树高保持60cm~80cm,行间保留15cm~20cm的操作道。
(4)茶园的叶层与叶面积指数:机采茶园叶层应较厚;使叶面积指数达3以上。
(5)机采茶园的蓬面类型:弧形或平面形:
a)弧形茶蓬应符合图1的规定。
b)平面形茶蓬要求保持平整。
(6)茶园的肥培管理
A、机采茶园要有较高的培肥管理水平,应重施有机肥,增施氮肥,配施叶面肥
B、施肥标准,可由的鲜叶产量确定,每100kg鲜叶年施纯氮4kg~5kg,氮、磷、钾肥比例按3:1:1配施。
基肥: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施饼肥150kg/667㎡以上。
追肥:分三次,各时期占追肥比例分别为:春茶前50%,春茶后25%,夏茶后25%。
2、机采茶园的修剪
(1)正常生产中的手采茶园改为机采茶园,根据树冠情况,进行轻、深修剪,使树冠平整,适合相应机械采摘的要求。
(2)树高在60cm~80cm的青壮年手采茶园,用双人修剪机平整树冠;树高在90cm以下有鸡爪枝的手采茶园,需要剪去鸡爪枝层,留养后机采;树高在90cm以上或树势衰老,但骨干枝健壮的手采茶园,在离地40cm左右高度进行重修剪,之后,按机采茶园要求,留养与培育,转入机采。
(3)保持修剪机械类型的一致性,严禁将弧型机与平型机交叉混用。每次机采后的5~7天,进行一次掸剪。
(4)轻修剪,春茶后进行一次,深度3cm~5cm。每年机采结束后进行一次茶园行间和周边的修剪与清理,保持茶行间有20cm宽度的间距。
(5)幼龄茶园的修剪幼龄茶园在茶苗定植后,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系统的定型修剪,第一次在种植时离地10cm~15cm,用整枝剪剪去主干以上部分;第二次在植后一年,用整枝剪在上年剪口上提高10cm左右剪去上部枝叶;第三次用平型修剪机或篱剪,在离地35cm左右的高度上修剪;以后按常规方法机剪机采,每年比前一年提高5cm左右,再经1~2次的整形修剪后可进入正常的机械采摘。
(6)改造茶园的修剪改造茶园修剪按幼龄茶园的整型方式进行树冠的培养,改造初期用平型修剪机定型,用平型采茶机代替手工打顶采,弧形树冠茶园在改造后期,用弧型修剪机修剪,用弧型采茶机采摘。
3、机采茶园的采摘
????(1)采购新式电动茶叶采摘机,在改造后的宜机茶园进行机采。
(2)每行茶树来回各采摘一次,去程采过树冠中心线5cm~10cm,回程再采去剩余部分,两次采摘高度要保持一致,防止树冠中心部重复采摘。
(3)采口高度根据留养要求掌握,留鱼叶采或在上次采摘面上提高1cm~2cm采摘。
(4)机采作业中,保持采茶机动力中速运转,每分钟前进25m~35m。
(5)每隔1~2h,在刀片注油孔中加注一次机油。
(7)机采茶袋满了要及时倒出,防止茶叶红变。
(8)对机械化采摘回来的鲜叶,使用茶叶分级机分筛,分级进行加工。
适宜区域:歙县富堨镇青山村甘白香茶园区域
技术依托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联系地址:歙县富堨镇青山村;邮政编码:245200;
三、绿色茶园以草抑草技术
技术名称:绿色茶园以草抑草技术
技术概括:以草抑草,以草治草
1、茶园杂草难治
茶园杂草种类多、草相复杂、稳定性强,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国内茶园常见杂草共达202种,分属49科163属。杂草影响茶树生长,使茶树表现出生长矮化、叶片黄化、落叶、茶树发育滞缓等。杂草还可能携带茶树病害或虫害,或成为茶树的过渡寄主,间接影响茶树的生长和发育。
黄山甘白香茶园位于歙县富堨镇青山村,园间多生马唐、狗尾巴草、蟋蟀草、狗牙根、辣蓼、香附子和菟丝子等杂草。传统除草,要么喷施除草剂,污染大,降低茶叶品质;或者人工除草割草,成本高,效率低,大大增加了现代茶园的经营成本。
2、以草抑草的优越性
(1)“以草抑草”是甘白香茶园绿色高效防控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对“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防为先”理念的践行。在茶园中种植白三叶草(为主)、鼠茅草、巨菌草等,能够起到有效抑制杂草、抵抗茶树病虫害的效果。
防止水土流失,种草之后,茶园因为草在土层中盘根错节,固土能力很强;加上生草条件下团粒结构发育好,大粒径的团粒多,土壤的“凝聚力”增强。本县茶园多处在山区,甘白香茶园的坡度在20度到35度之间,在茶树间种草之后,对茶园的水土流失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水分。种植的白三叶草、鼠茅草、巨菌草,能有效抑制杂草,草叶密布能有效对茶园起到保水作用。长起来的草用打草机打过,就是纯天然的绿肥。
3、白三叶的栽培技术
白三叶喜光及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5℃,能耐半荫,有较强的适应性。白三叶生长期达6年,高10-30厘米。主根短,侧根和须根发达,茎匍匐蔓生,上部稍上升,节上生根,全株无毛。掌状三出复叶;其适应性广,抗热抗寒性强,可在酸性土壤中旺盛生长,也可在砂质土中生长,是世界各国主要栽培牧草之一。冬季可保持常绿不枯,对土壤要求不严,只要排水良好,各种土壤皆可生长,尤喜富于钙质及腐殖质粘质土壤。茶园间作白三叶草,可通过“根系化感物质抑草”、“根系和茎干生理占位控草”和“匍匐茎物理占位控草”等机制有效控制杂草。
(1)种植技术
A、白三叶特性:白三叶性喜温暖湿润条件、最适合生长的温度为15~20℃,适于在年降水量500~1000mm的地方种植。但抗寒性能较强,能在冬季-15~20℃的低温下安全越冬,气温7~8℃时就能发芽;抗热性也较强,但耐旱性能较差,干旱影响生长,甚至死亡。值得一提的是白三叶耐荫性极强,常常与鸡脚草(鸭茅)、多年生黑麦草作为经典林下种草组合,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在各种土壤上生长,但以壤质偏沙土壤为宜,具有一定耐酸性,可在PH为5.6~7.0,耐碱性较差,当PH大于8.0生长不良,最适PH为5.6~7.0。
B、播种:播种量2.0公斤/亩;播种深度1.0~1.5厘米。播种过深不易出苗,要根据土壤质地和干湿情况适度掌握。
(2)栽培管理
A、园间管理:播种后出苗前,若遇土壤板结时,要及时耙耱,破除板结层,以利出苗。苗期生长慢,为防杂草危害,要除草1~2次;发现害虫危害,要及时防治。生长二年以上的草地,土层紧实,透气性差,在春、秋两季返青前和放牧刈割后的再生前,要进行耙地松土,并结合松土追肥,每亩施过磷酸钙20~25千克,或磷二氨5~8千克,以利新芽新根生长发育。白三叶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有灌溉条件的,在土壤干旱时,或结合追肥进行灌溉。混播草地,因牧草前后期生长速度不同,出现争光、争水、争肥不协调生长时,或因偏施氮肥,使白三叶生长受到抑制时,应通过偏施磷钾肥,借刈割或放牧来调整生长,控制禾本科牧草生长,避免白三叶受抑制或从混播草地中消失。
(3)收获利用
茶园种植的白三叶草,除了起到“以草抑草”作用外,白三叶本身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是牛、羊、猪、兔和其它家禽的优质饲料。收割做青储自用,或者售卖都是非常好的用处。
综上所述,茶园以草抑草,以草治草。既固水保土,防止阳光暴晒茶土,也抑制其他杂草生长,这样能间接提升茶叶质量产量。是一举多得的良策。
四、山核桃种植技术
技术名称:山核桃种植技术
技术概述:栽培技术要点
1.林地清理与整地。采用带状或块状整地,坡度25度以下的缓坡山地,采用水平带状整地,栽植带宽2米,带内杂灌杂草全部清理,带与带之间保留3—4米宽的原有植被带,定植穴开垦1米见方地块。坡度25度以上的山地,采用块状整地,按定植穴清理并开垦1米见方地块,保留山场其他原有植被。保留的条带间和块状周围的植被,可以形成对山核桃幼苗成活有利的“侧方庇荫”,以利保持水土和山核桃生长。不适宜营造山核桃的山顶、孤立山包、山谷积水处及坡度大于35度的地块作为生态保护区予以保留,与营造后的山核桃林形成块状混交林,减轻对生态的影响和增加山核桃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产品品质。整地挖穴秋冬季进行,以利土壤熟化沉实。栽植穴规格60cm×60cm×40cm,表土与底土分开堆放。栽植前先表土回穴,覆土待种。
3.密度配置。根据《山核桃造林技术规范》及当地山核桃栽植传统,山核桃新造林初植密度为16株/亩,株行距为6m×7m。行向与等高线平行设置,采用“品”字形布局。
4.栽植。在年底挖好穴并施足腐熟充分有机肥作底肥。在第二年3月前进行栽植。栽植前修剪过长和劈裂的主根,用ABT6号生根粉液或GGR系列生长调节剂处理后造林。栽植穴内用20g保水剂进行土壤处理,提高造林成活率。栽植时保持苗木挺直,根系舒展,做到根舒、苗正、分层踏实,苗木入穴扶正。在栽植过程中注意苗木保护,不碰伤苗木和损伤根系,不触及肥料,深浅适度,先填表土至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复土踩实,最后覆上虚土,呈馒头状,避免积水。
5.后期管护。采用块状或水平带状整地的山区造林,当年夏初对1米见方的块状进行垦复松土,培土抚育,2-4年内每年初夏和秋季各进行一次,逐步拓宽开垦范围,形成3米或4米见方的鱼鳞坑或水平带,同时清除块中或水平带中的杂草,覆盖在幼树的根际周围或翻埋入土中作为有机肥料。造林当年不施肥,从第二、三年起,为加速成林,追施基肥,肥料以优质山核桃专用肥、生物有机肥等为主,每株施肥量0.2—0.5Kg,随着树体的生长,逐年增加。肥料施在树冠外围,促进根系扩展。
适宜区域:全县山核桃产区。
技术依托单位:歙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歙县歙州大道223号;邮政编码:245200;
五、山核桃生态治理技术
技术名称:山核桃生态治理技术
增产增效情况:实施生态治理技术,示范基地内基本禁止除草剂、农药、化肥的使用,山核桃干果亩产量平均稳定在350-400斤,优质果率80%以上,商品果率95%以上,产品数量实现增长、品质实现提升,达到绿色增长和绿色致富双赢。
(一)生态治理技术要点:
1.禁用除草剂。使用除草剂除草,不但对果树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而且诱发各种病害发生,加速衰老死亡。刚栽下的幼林使用除草剂后,则生长迟缓,甚至枯死,不能成活。除草剂对果树根系的杀伤力都很大,根系极易被杀伤,严重影响肥、水吸收,所以,生长受到影响、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尤其对幼林影响更为严重,轻则生长迟缓,重则死亡。
2.调节土壤PH值。一是通过多施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对酸碱的缓冲能力,增强土壤对酸度的耐受力,减轻因酸度过大对作物的危害;二是通过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提高土壤pH。因为石灰属于碱性,它可以中和土壤酸性降低土壤酸度。由于土壤酸度降低了就提高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能力,促进了有机质的分解和磷有效成分的释放。同时它含有钙,对改良土壤结构较好。因此,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既有利于降低土壤酸性对作物的危害又可以为作物提供钙的养分,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多种养分的释放,可谓一举多得。
3.采用割草机割草。利用割草机割草,盖草或覆盖绿植,种植绿肥植物,可以降低风力风速,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尤其是对质地粘重的土壤和沙砾土,效果更加明显。
4.增施有机肥或生物菌肥,减少化肥的使用。有机肥或生物菌肥能改善土壤。其中的微生物能够活化土壤有机与无机养分,分解有机物,释放养分,增加养分的有效性。有机质是土壤中特有的有机体,有机质含量多少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保证果树生长良好的重要条件。推广无人机喷洒叶面肥(巴威叶面肥,500亳升/亩)。
5.绿色综合防控。山核桃林间易发生病虫害,在防控上要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多选择人工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1)人工防治。勤观察,及时发现山核桃林间的病虫害,将产生危害的枝条、树皮、叶等清理干净并带出林间进行集中烧毁处理,避免病源在林间扩散蔓延。有的虫害发生后,在林间可见到明显的虫卵,如天牛等,虫卵—般产在啃咬树体形成的刻槽里,此种情况可以人工清除虫卵。
(2)物理防治。一般害虫对光线表现出一定的趋向性,可以在山核桃林间悬挂频振式杀虫灯、诱虫板(黄板)等,以有效地防控林间食叶性害虫等,同时不会对林间的天敌生物产生危害。在山核桃病虫害的防治中推广物理防治,对林间生态修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3)生物防治。重点推广应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键措施,推广使用绿僵菌、白僵菌、苏云金杆菌(BT)、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成熟产品来做好山核桃病虫害治理。
(5)生态调控。保护培育抗病优良品种、优化林分布局、改善水肥管理等栽培措施,并结合林地生态防治、生草覆盖、作物套种等方式,减少土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分蒸发。调节土壤温度,缩小地表温度变幅,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6.具体病虫害防治技术
(1)山核桃干腐病防治:4-5月山核桃干腐病的病原菌孢子发生盛期,在病株上喷洒百菌清抗菌剂和32.5%苯甲嘧菌脂(或松脂酸铜),能有效控制其病原菌孢子的蔓延。8-9月份,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入侵木质部时期,可选百菌清抗菌剂和32.5%苯甲嘧菌脂(或松脂酸铜),在刮除病斑后进行涂抹,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2)食叶害虫防治:一是诱虫灯诱杀成虫。在林间安装诱虫灯诱杀,一盏诱虫灯可控45-50亩山核桃林。二是药剂防治。选用30%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1000倍液或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三是生物防治:在山核桃天社蛾成虫羽化产卵的盛期(4月下旬和5初),挂赤眼蜂蜂卡。
(3)根腐病防治:一是生防菌剂+有机肥组合;二是枯草芽孢杆菌+防病虫生物有机肥/腐植酸生物有机肥(1:100);三是木霉菌+防病虫生物有机肥/腐植酸生物有机肥(1:100)四是解淀粉芽孢杆菌+防病虫生物有机肥/腐植酸生物有机肥(1:100);五是哈茨木霉+防病虫生物有机肥/腐植酸生物有机肥(1:100);六是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1:1:1:1)+防病虫生物有机肥/腐植酸生物有机肥(1:100)。
六、山核桃张网采收技术
技术名称:山核桃张网采收技术
技术概述:采用张网采收山核桃具有安全、经济等优势,果农只需在山核桃成熟前在林中安装采收网,等待成熟时自然落果,避免了上树敲打带来安全隐患。采用张网采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雇工人数,经济效益可观。自然落果张网采收的山核桃果仁饱满度高、品质更好,出售价格也会有所提高。
1.一般原则:纵向,由上向下铺,横向,由高的一边向底边铺,这样比较省力,实际地形可因地而议。
2.铺设高度:安全网铺设的高度一般控制在50-200厘米左右,保持离地,根据山体坡度视情而定。保持让掉落的山核桃能够掉落到底部的原则。网面上保持不要有太大的凹陷,不让山核桃在网面有停留。
3.铺设方法:开始铺第一卷网,第一卷网一般选择在林地最高处开始,先把网的一头摊开用塑料扣带固定于上方的边杆铁丝上,然后开始往山下滚,滚落的方向要先大致看好碰到树时按距树近的网边横向开口套过树干,在树干上固定住,然后开始把开口重新连接好,接着再往下滚,以此类推。在第一卷网铺下有10多米时把第二卷网沿着第一卷网并列往下铺,把两边的网边进行连接。以此类推。当整片林地都铺到底时,把所有的网头都挂上底部立杆的铁丝上,进行固定,固定之前考虑在林地底部的最低处让网面形成一个凹陷,凹陷下方可放置山核桃集收桶,用来收集山核桃。
4.收拢方法:山核桃采收完全结束以后,将网与网之间的连接拆开,将5米宽的网收拢成一条,进行捆扎。然后将条网挂于就进树干上进行固定。来年将条网拆开,与邻网相连接铺设即可。
七、土鸡育培养殖技术
技术名称:土鸡育培养殖技术
技术概述:
1、育雏
2、中雏的管理
(2)在放养的同时进行归牧调教。其具体措施是:在放养过程中,有意识在草地或坡地上撒少量的中鸡粒料和谷物,边撒边敲饲料盆,或吹哨子,以形成条件反射,使其在听见声音后,就有东西吃,便于以后收牧。
3、仔鸡饲管
(2)牧场应选择乔木林地(俗称亮脚林)为好,因为灌木林不便于仔鸡放牧和管理人员的巡视,同时应选择没有兽害的地方。
(3)野外放牧应建好棚舍。修建棚舍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平坦的地方。建棚可就地取材,只要白天能避雨遮阳,晚上能适当保温就行。
(4)放牧林地应根据管理人员的收牧水平决定是否围网。围网可采用网目为2×2厘米的鱼网即可,网高为1.5-2米。在放牧期间,应时常巡视,发现网破了应即时修补,预防逃鸡。(5)放养密度:以每亩放牧800-1200只为宜。
4、及时补饲
根据仔鸡的具体放牧采食情况适度补饲,以提高鸡只生长速度和均匀度。此外,牧地还应多处放置清洁饮水。鸡只放牧期间每天傍晚必须进行收牧,结合收牧情况可考虑是否补饲,清点只数、观察健康状况,总结每天放牧情况。
技术依托单位:歙县畜牧水产站
地址:歙县紫阳路36号
八、山泉清水鱼养殖技术
技术名称:山泉清水鱼养殖技术
1.养殖生态环境条件。清水鱼养殖的自然生态环境要清新优良,无任何污染,水源要丰富,而且确保长年流水不断。经检测,这些地区养殖用水的酸碱度在7.2左右,生化耗氧量不超过0.2毫克/升,溶氧达9.0毫克/升L以上,其他卫生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3.“三定”投饲。清水鱼的饲料以天然或人工种植的青饲料为主,辅以谷芽、麦芽等其他鱼饲料,不喂任何配合饲料。定时:每天2次,上午8:00-9:00、下午3:00-4:00各1次;定质:青饲料新鲜、娇嫩、无污染,其他饲料新鲜;定量:以鱼吃八分饱为准,即饲料在3小时左右被鱼吃完。
技术依托单位:歙县渔政站
九、掌叶覆盆子栽培技术
技术名称:掌叶覆盆子栽培技术
技术概述:掌叶覆盆子是我县道地产区,多为野生状态存在。近几年来,才开始移至大田栽培种植。通过多年的种植摸索与经验总结,完成了苗木栽植、定植方法、药园管理系列关键技术,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增长增效情况:产量能达到100公斤以上,增收5-10%。
技术要点:选用土壤疏松肥沃、湿润但不积水、富含腐殖质,PH为中性或微酸性,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建园;采用整地、施底肥、尽快栽植苗木,加强定植后管理和药园管理;
适宜区域:歙县各乡镇
注意事项:1、起苗后尽快移栽,提高成活率。2、田间不能积水,减少茎(根)腐病发生。
技术依托单位: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十、香榧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技术名称:香榧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技术概述:1、营林措施:一是清理香榧树林中的杂草,减少杂草与香榧树争肥;二是开通周围排水沟,利于排水;三是适时翻耕松土,既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又能杀灭在土中越冬的害虫;四是重视有机肥的施入,同时兼顾磷钾肥。
2、物理防治:及时清理香榧林,将枯枝落叶及病残果移出并集中烧毁;用石灰5kg+硫磺1+食盐1kg+水18kg配成涂白剂进行涂白;在蛾类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以减少虫口基数。
3、药剂防治:在抓好虫情测报的基础上,应用不同的化学药剂适时对香榧细小卷蛾、香榧瘿螨、香榧细菌性褐腐病等主要病虫害开展防治。
4、生物防治:采用阿维菌素、苏云阿维等生物制剂。合理使用生物药剂,以保护病虫害天敌,保护香榧生长环境,达到香榧生产的持续发展,提高香榧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依托单位:歙县林业局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黄山中路223号
十一、菊花热风干加工技术
技术名称:菊花热风干加工技术
技术概述:利用电能加热至热空气达33摄氏度,热风风干6小时,然后每次升温5摄氏度,风干6小时,一直到温度达到55摄氏度,菊花风干成型。
增长增效情况:热风干的菊花色泽鲜艳,无黑斑,干燥度高,不易回潮。且因为低温热风干,不易破坏菊花本身的药用价值和口感,市场销售前景广阔,综合效益显著。
适宜区域:歙县各乡镇。
技术依托单位:黄山磊诺尔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梅林道89号
十二、菊花(秸秆还田,土壤深翻、起垄)一体式技术示范和应用
技术名称:菊花(秸秆还田,土壤深翻、起垄)一体式技术
技术概述: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利用大型农用机械粉碎处理直接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土壤深翻利用大型农用机械将土壤进行粉碎翻滚均匀是为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可使土壤疏松,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的生长,减少越冬病虫基数。起垄是利用大型农用机械在田间筑成高于地面的狭窄土垄,能加厚耕层,提高地温、改善通气和光照状况、便于排灌。
增产增效情况:经过菊花(秸秆还田,土壤深翻、起垄)一体式技术示范和应用比传统管理的模式,省时、省工、省力、增产增效。
技术要点:秸秆还田施耕起垄一体机,用悬挂连接在拖拉机后方,在机架内安装、施耕主轴(刀片方向往内对称)固定安装垄型配套机械设备,由拖拉机后输出转带幼,能一次性完成秸秆还田,土壤深翻,起垄耕作作业。
1、秸秆还田:是利用秸秆而进行还田的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易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
2、土壤深翻:对花木可以起到有限的保护作用,为来年花木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①可改良土壤结构②可提高花木得抗寒能力③可消灭许多害虫。
3、起垄: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一行一行的土埂为垄,或把行间的土逐渐培在作物的根部形成垄。
①增大土壤与空气解除面积,改善土壤透气性,作物根系发达从而作物健壮增产增效。
②汛期能迅速排干地表积水,减轻土壤受涝情况。
③涝区降低地下水位,增加作物根系深度。
适宜区域:全县适宜大型机械作业种植区域。
技术依托单位:歙县歙茶产业发展中心;
联系地址:歙县深渡镇定潭村;邮政编码:245231;
十三、白花枇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和应用
技术名称:白花枇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技术概述:白花枇杷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亚热带常绿果树。病虫害严重制约着白花枇杷的产量和质量,传统化学防控手段存在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弊端。化学农药防治减量替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必然趋势,对白花枇杷高产优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增产增效情况:经过白花枇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和应用比传统化学防控增产10%、增效15%以上。
技术要点:为发展白花枇杷绿色生产,探索在白花枇杷病虫市害统防统治中使用杀虫灯和黄板诱杀绿色防控技术对虫害的防控效果,在白花枇杷上开展了杀虫灯和黄板诱杀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结果表明使用杀虫灯诱杀能有效诱杀白花枇杷主要害虫梨木虱、若甲螨、黄毛虫、蚜虫等。使用杀虫灯,利用灯光诱杀木虱、黄毛虫等害虫成虫,黄板诱杀有翅蚜虫对后期蛀虫的发生量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说明杀虫灯和黄板组合使用能有效防控白花枇杷主要害虫可有效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