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利尽显,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368.9万头:农户代养模式成熟,引领区域扩张浪潮生猪仔猪养殖野猪出栏量四川省

四川省内自然条件适宜生猪养殖。四川盆地地势平坦,为生猪养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盆地四周环山,为生猪养殖提供了自然防疫屏障。山地与高原也是生猪养殖的主要地形。

四川的生猪养殖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腹地及周边地区,同时也有部分区域分布在山地和高原。南充、宜宾、凉山、达州和成都位居省内生猪出栏数量前列,占据全省出栏量的38.37%,剩余产量均匀分布在四川盆地内的其他地区,川西北高原的生猪产量较少。巴蜀文化驱动四川成为生猪产能大省。

另外,四川是美食大省,川菜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力,这种饮食习惯促进了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四川有独特的腌腊文化,制作腌腊制品的传统习俗需要大量的猪肉。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许多农户积累了丰富的生猪养殖经验,并进行代代相传。

猪肉供给充足,省内需求变动

省内生猪供应充足,价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川是生猪养殖大省,生猪产能强大且稳定,出栏量常年领先全国。2023年全省生猪出栏6662.7万头,出栏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省内猪肉产量大于省内猪肉消费量,猪肉供给充足,猪价受到压制。

2022年四川居民人均猪肉产量为57.08公斤,人均猪肉消费量为38.29公斤。近一年内四川商品猪出栏均价为15.96元/公斤,略低于全国商品猪出栏均价16.15元/公斤。四川猪肉外调地区广泛,外调数量规模可观。四川猪肉外调的主要地区包括东部沿海省份、中部地区以及部分北方省份。省内居民消费习惯升级,猪肉需求变动。居民饮食结构多样化,健康饮食观念增强,对猪肉消费有所减少,影响猪肉的长期需求。

集团场产能占比提升,农户代养模式趋于成熟

集团场产能占比提升,生猪市场规模化程度提高。四川生猪养殖市场经历了2023年猪价长期走低,以及2023年10月至2024年初的疫病,省内竞争格局改变。生猪产能由集团场30%、规模场20%、散户50%转变为集团场40%、规模场20%、散户40%。中小散户退化明显,产能占比下降。中小散户由于资金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中小养殖场数量和产能占比逐渐下降。

相对成熟的农户代养模式,助力规模场集团场进行扩张。在四川地区“公司+家庭农场”的农户代养模式已经相对成熟。不只是向农户提供仔猪,还存在由公司与农场主合作饲养能繁母猪,并生产断奶仔猪的独特模式。德康农牧集团采用该模式实现了以轻资产模式扩大其能繁母猪规模,并通过分散养殖来保护其能繁母猪生物资产。

集团场引领产能恢复,农户代养模式加速地区扩张

2023年猪价持续低迷,2023年10月至2024年初又遭受疫病影响,能繁母猪存栏量在2023年降至369.0万头。集团场积极补栏,引领地区产能恢复。集团场凭借自身规模优势以及技术优势,积极进行能繁母猪补栏,而规模场和中小散户则受到规模与技术等因素约束,没有及时进行能繁母猪补栏。

2024上半年四川省生猪出栏3049.9万头,能繁母猪数量存栏368.9万头,根据生猪10个月的养殖周期推算,此次集团场补栏将会补充四川省2024第四季度至2025第一季度的生猪供给。集团场能发挥自身规模和技术优势,从外部市场冲击中恢复自身产能,并通过“公司+家庭农场”的农户代养模式利用中小散户的闲置产能,进行扩张并提升地区产能占比。

THE END
1.上半年生猪出栏3049.9万头!四川万头母猪以上猪企超14家,巨头仍在集团猪企正扩大规模,个别规模化种猪企业也在适当增加存栏或改建猪场,而部分中小猪场则与大公司合作代养,闲置猪场被进一步盘活。这就是当前四川养殖业的现状。 丽天牧业副总经理郑诚告诉记者,“公司母猪存栏近1.3万头,目前还有1个猪场在改建,2个在修建,主要是将育肥场改为母猪场,减少育肥带来的资金占用量。我们不追求http://www.pigscience.com/index.php?a=show&catid=3&id=12401
2.小蜂观察:四川省绵阳市畜牧业发展分析简报一、绵阳市畜牧业现状 绵阳作为生猪养殖大市和生猪种业大市,在畜牧业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在牛、羊、家禽等其他畜牧产业上,绵阳的优势并不明显。为解决这一问题,绵阳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绵阳市加大力度提升牛羊家禽生产工作方案》,明确了加快牛羊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工作举措,并成立了专班以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实https://www.weihengag.com/home/article/detail/id/25738
3.散户退出比例最高达80%!西南地区养猪业发展现状痛点及对策探析西南地区养猪业发展现状、痛点及对策探析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也是世界第一大猪肉消费国,养猪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2022年生猪养殖业产值规模达到1.5万亿,占农业总产值的17.78%。西南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形结构十分复杂,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四川盆地为最大的盆地,人口稠密、交通、经济相对发达,养猪业也尤为发达https://www.yangzhu360.com/guonei/20230907/643134.html
4.(农视网)筑梦宣汉养牛产业,川农学子在行动2024年暑假期间,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情系三农-国医卓牧联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宣汉县的大成镇和塔河镇,专注于“三农”问题。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参观养牛场以及分发兽药等活动,深入了解宣汉地区肉牛养殖业的现状和饲料喂养情况。团队利用学校的专家资源,以科技助力农业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了高校的智慧和力量。https://news.sicau.edu.cn/info/1133/77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