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情况范文10篇(全文)

探索一条适合国内养殖业发展的道路模式,成为了有关各方的共识。随着政府政策引导、养殖产业化推动和大型农牧企业带动,科学养殖的道路已经趋于明显。

1适度规模标准化

可以看出,中国工程院这一课题提出的“核心化、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和科技化”等“四化”,抓住了养殖转型的根本。核心化是国家政策支持,科技化是科研团创新,从结构调整上来看,目前国内养殖业急需改变的是实现适度规模化和标准化。

国内养殖业由于粗放式生产,管理水平低下,对环境造成的问题非常严重,而且生产水平不高,产出较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国内粮食资源紧张、土地资源紧张,牲畜与人争粮、争地问题突出。基于这些日益严峻问题,养殖适度规模化是中国养殖业的必由之路。目前,如宁波、增城、佛山等地区,开展了广泛的养猪场整治活动,对于散乱养殖、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等一批养猪场集中进行整治,保留设施齐全、环保完备、产出效益高的100头左右能繁母猪的中小型规模猪场,已经释放出行政部门要求养殖适度规模化的信号。

但是,适度规模化并非单纯的减少数量,而是通过提高产出来控制数量,这就需要标准化的养殖模式来实现质量的提升。国内标准化的养殖模式基本上都是由大型农牧企业摸索成型的,比如温氏集团的“公司+农户”标准化模式,双胞胎集团的家庭猪场标准模式,企业搭建养殖平台,都很好地为适度规模化养殖提供了标准化模板。

2大资本进入养殖行业

近日,网易创始人丁磊接受采访,声称虽然网易养猪4年,还没有1头猪上市,但是网易会坚持养猪道路。昔日喧闹一时的“钢铁猪”、“IT猪”再次被人们热议。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武钢和网易这样在各自行业内发展势头不错的大型企业进军养殖业的呢答案很明显,是因为国内养殖业良好的发展空间。

在国内未来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散养户因为资金、管理及硬件上的短板,必定会逐渐消亡,而小型标准规模的养殖场与大资本注资的大型养殖场将呈现出两极特点。这个市场并不成熟,但是空间是巨大的,具有相当多的机遇。

就整个养殖行业来说,行业适度规模化是必须的,否则难以解决因为数量膨胀而出现的种种问题。大资本进入养殖业与适度规模并不矛盾,而在适度规模的行业背景下,大资本的注入会导致出现一些超大型养殖场,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从而加快养殖行业的整合。大资本进入养殖行业,有实力的大企业,以连锁的形式兴办一定规模的养殖场,他们具有实力雄厚、专业管理化、标准化、可复制等优势,抵御价格波动、疫病影响等风险的能力强,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武钢、网易这样大型企业投入巨资跨行业进入养殖行业的大企业,不仅仅是一次试水,而是在进行长期规划,看好养殖业的发展前景。如美国一体化的养殖产业,很大程度上依靠大资本的注入,进行市场整合,在猪种、管理、技术和硬件上取得优势,推动养殖产业化发展。中国养殖业虽然历经多年发展,但是市场还未开始整合,市场空间潜力无穷大,因此也能够吸引大资本投入到养殖业中去,而大资本的注入,也会加快国内养殖业产业化的步伐。

3专业分工精细化

未来养猪业与饲料业一定会分得很精细,养猪的人专业养猪,做饲料的人专业做饲料,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饲料企业会成为养猪业的饲料加工车间。其实,欧美国家的养殖行业,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形成了饲料定制加工的模式,饲料企业与养殖场合作,为养殖场提供专业服务,帮助养殖场加工饲料,不管多大的养殖场都不会自己生产饲料了。这种专业化的分工还不仅仅体现在饲料上面。在欧美国家,比如说有人要建一个猪场,从栏舍规划、基建、硬件设备、猪种、商品猪销售等,都有精细的分工,形成了一个庞大完善的产业链,而养猪只是这个产业链中的一个链条。

当然,国内养殖行业一时半刻是很难达到欧美国家专业的水平,但是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这样。专业化分工无疑对提高养殖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养殖者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养殖管理中去,其他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当前国内养殖业有一些错误的做法,一些养殖场不仅搞养殖,还自己办饲料厂,但由于不具备采购、技术和管理优势,生产出来的饲料无论质量还是成本,都不如专业饲料厂家的商品饲料,造成资金浪费、人力浪费,反而拉低了养殖效益。国内养殖业要走出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的误区,必须要进行专业分工。

一、畜禽养殖基本情况

全镇共有畜禽养殖户16户,涉及生猪、蛋鸡、肉鸡、奶牛养殖。在调查时,生猪存栏1320头,蛋鸡存栏26000羽,肉鸡存栏10000羽,奶牛存栏700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殖规模普遍较小。全镇16户,只有2户上了规模,分别是:魏新路养殖场生猪存栏660头,宝鸡澳华现代牧业有限公司能牛存栏600头,其他14户都未达到规模养殖。

2、各村普遍没有养殖小区,大部分养殖场选址不合理。除宝鸡澳华现代牧业有限公司选址远离居民区外,其他均处于居民聚集区,特别是魏新路养殖场处于镇区繁华地段,群众意见较大。

3、养殖场全部未落实“三同时”制度,也没有做环评。

4、养殖场没有任何污染防治设施,畜禽粪便简单堆放,主要用作农家肥,目前只有宝鸡澳华现代牧业有限公司正在准备实施大型沼气发电工程。

1秦皇岛水产养殖业流行病害类型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秦皇岛水产养殖行业的10个养殖场,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病害情况,详情如下。

1.1水产养殖鱼类

对于海水养殖鱼类来说,发病的类型主要有大黄鱼鱼苗中常见的刺激隐核虫病、细菌性溃疡等,比目鱼中常见的牙鲆红底板病、黑体病等。这些病种给秦皇岛水产海水养殖行业带来不小的损失。而就淡水养殖鱼类来说,本次研究发现容易感染的细菌病种主要有号称“三病”之一的赤皮病,号称“三病”之二的烂鳃病,号称“三病”之三的肠炎病,链球菌病在秦皇岛淡水鱼类中发病率也较高,而且致死率高达60%。另外,还有一部分鱼类伴随有鲀异钩虫、小瓜虫病、环虫病等寄生虫病,以及一些环境因素伴发的鱼类疾病,这些疾病影响了秦皇岛水产养殖的发展。

1.2水产养殖甲壳类

就甲壳类来说,发病的类型主要是“对虾”伴随的红体病与白斑综合症,“梭子蟹”伴随的水霉病与烂鳃病,另外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确的疾病也让一部分甲壳类水产动物致死,给秦皇岛水产行业带来很大损失。

1.3水产养殖贝类

就贝类来说,目前秦皇岛养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工厂化的方式,另外一种是海上吊养的方式。就贝类病害类型来说,一部分是孢子虫病,这种病在贝类发病时,致使它们活力变弱,渐渐失去附着的能力,最后致死,另一部分则死因不明。贝类病害的发病高峰集中于每年的6-8月份这个高温阶段。

1.4水产养殖爬行类

就爬行类来说,发病的类型主要是“鳖”类伴随的腐皮病与鳃腺炎病。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其发病率也保持一致趋势,但是死亡率最高的月份却是在4-5月,这可能与鳖类在这些月份刚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抵抗力还相对较弱有关。

2秦皇岛水产养殖业流行病害特点

2.1发病周期长

2.2汛期发病率较高

2.3发病面大,死亡率升高

本次研究发现,与往年相比,病害发生率与致死率都有所升高,且病害类型较为广泛,可能与近年来养殖规模不断增大与水产环境不能及时保护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及时协调有关。

2.4病情防控工作越来越难

本研究发现,目前秦皇岛水产养殖业病害已经由以往的单一型向综合病型过渡,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新的不明原因的致死现象频频发生,而在水产养殖规模日趋扩大的情况下,病情的防控工作就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3秦皇岛水产养殖业致病因素分析

3.1苗种病害检验检疫力度不够

3.2养殖环境逐渐变坏

就这方面原因,秦皇岛水产养殖行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目前养殖环境存在很多人为的污染,水源遭到破坏,致使水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积累病原菌,当病原菌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得不到及时控制的时候,就会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第二,就目前来说,由于水产养殖业规模的不断加大,喂养饵料的次数与数量也就相应增大,但这个次数和数量若控制不好,就会引起不够或者过剩,当饵料不够的时候,养殖动物会因饥饿致使抵抗力下降而致病,而当饵料过剩的时候,也有很大弊端,会因残饵过多而积累最终变质引起水质变坏,若得不到及时的处理,病原菌就会慢慢增多,而当养殖水中病原菌积累超标时,就将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现象的发生。

3.3喂养饵料处理措施有待加强

伴随着秦皇岛越来越多的水产养殖场采用工厂化养殖技术,越来越多的养殖场选择人工配合颗粒饵料。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病害发生率有了非常显著的降低。但是,不可否认,仍然有一部分养殖场还在继续使用活杂鱼作为饵料对水产养殖动物进行喂养,如果这些饵料处理程度不够,而携带病菌,就有可能将水产养殖场加以污染,引起场地的病害。与此同时,投喂活鱼饵料会增加养殖场的密度,致使水质极容易富营养化,给病菌提供了传播的好场地,进而在水循环的时候也会污染其他地方。

3.4防治措施不力

目前秦皇岛很多水产养殖场缺少预防意识,对待养殖环境不能按时做好消毒及防菌、防病工作,而预防工作没做好,若病害传播起来,就将难以掌控病害局势。另外,当前还有一些病种诸如小瓜虫、鲀异钩虫等缺少对症治疗的药物,当发生这些病种的时候,诸多水产养殖场都仅仅采用隔离这些病种的水产养殖动物,而难以对这些病种进行根除。

4秦皇岛水产养殖业防控措施

第二,养殖技术人员要多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与指导,提高他们对病害的应对能力。让养殖户明白预防的重要性,从而做好水质处理、饵料选择与数量质量控制、合理管理等防治工作。

(收稿日期:2013-11-28)

1自发组建,初具规模

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从事养殖农民,在牧业生产过程中,针对养殖生产实际,为克服生产、销售等环节中养殖规模小、农民自发成立的农民养殖合作组织,吉林省东丰县自2007年10月份以来,有8个乡镇农民自发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共18个,其中牛4个、猪4个、羊1个、鹿4个、肉鸡3个、蛋鸡1个、鹅1个;年经营畜禽量8046500(头/只),其中牛47300头、猪34500头、羊5000只、鹿1700头、禽795.8万只;目前已运营畜禽量3932100头(只),其中牛19700头、猪13000头、羊1500只、鹿1400头、禽3896500只。加入组织成员362人,带动养殖户3710户。

2完善职能,发挥作用

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具有五项职能和特点:一是畜禽养殖,加入组织的人员,主要是各类畜禽养殖户;二是统一协调、解决养殖用资金;三是统一组织购料,购销畜禽;四是技术互补,相互推介先进的养殖方法;五是建立购销平台,及时掌握购销价格。在专业合作社的运行过程中,主要表现出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可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优势,促进养殖量的增长;二是扩大养殖资金的投入,合作社建立后,本身可通过银行争取一定的贷款资金,用于生产发展,还可通过会员集体筹集,集中用于生产发展,增大了资金的投入量;三是加强相互间的协作,在技术、资金上相互支持,可提高养殖水平,解决临时困难,在购入、销售上可降低成本费用,增加养殖效益;四是实行统一的组织购销,便于掌握市场价格,做到价格趋于合理,可最大限度的提高销售收入。东丰县众信养殖合作社成立后,经与饲料生产厂家与兽药生产厂家进行饲料、兽药定价,厂家以出厂价格向社员提供饲料、兽药,仅此一项,每只肉鸡可减少饲料投入0.6元,可减少兽药投入0.5元。每市斤肉鸡出售价格高于市场0.03元,每只平均高于市场价格0.2元。上述三项合计可增加养鸡收入1.3元,按目前出栏200万只肉鸡计算,可增加社员纯收入260万元。

3多方融资,解决关键

4刚刚起步,尚需完善

被调查人:所在地:镇村组猪舍地理位置:粪污处理方式:

饲养量:2012年出栏情况:

1、2012年生猪养殖效益总体评价:

①很好;②好;③一般;④差。

2、2012年你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①资金;②养殖技术;③猪病防治;④市场低迷;⑤其他:

3、你还打算继续从事生猪养殖吗?

①是;②否;③观望。

4、你所饲养的育肥猪体重已达到100KG,如果市场行情不理想(在你的成本价左右),你怎么办?

5、你场的粪污处理方式是:

①挖坑贮存;②周边群众农田使用;③沼气;④堆肥;⑤放任自流。

6、猪生病后找谁诊治:

①自己处理;②当地职业兽医;③外地职业兽医;④不诊治。

1.1品种名称

流蜜型意喀杂交蜂。本品种利用意蜂和喀蜂作经济交杂形成新意喀杂交蜂蜂王。

1.2中心产区及分布

以新都镇为中心,分布于新都镇及周边军屯镇、新民镇、新繁镇、清流镇、斑竹园镇。

1.3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1.3.1地貌及海拔

新都区域位于东经103°54′00″~104°16′10,北纬30°45′40″~30°57′50″。

新都全境地形狭长,西北高,东南低,以0.2~0.3%的比例倾斜。最高处在西北角的新繁镇高宁,海拔575.0m,最低处在东南角的石板滩镇,海拔470m,比高105.0m。丘陵略凸起,相对比高20~50m,呈马鞍状,坡缓长,谷宽坦。

1.3.2气候条件

新都区年最高气温37.0℃(2002.7.15),年最低气温-5.4℃(1975.12.15),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相对湿度83%;年无霜期为278d,有霜期为88d(初霜期12月5日,终霜期3月1日);年均日照时数1214.9h;年平均降雨量828.3mm;两季为5~9月;年平均风力1.3s·m/d。

1.3.3水源及土质

新都区属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在常绿阔叶林植被下,地带性土壤为黄壤,在此气候带内,县域土壤受母质、地貌、水文和人为生产活动的制约相对突出,因而形成了非地带性土壤,呈现出非地带性土壤的分布规律。

青白江以南主要为冲积平原区的灰色潮土,青白江以北主要为灰棕潮土和再积黄泥土,缓丘台地区以黄壤为主,并与紫色土呈复区分布。在都江堰自流灌溉水耕熟化下,各母土发育成大面积的水稻土。河漫滩和一级阶地内有零星的小面积旱作土,丘顶和丘梁因水源缺少有较大面积旱作熟化为姜石黄泥土,砖红紫泥土和卵石黄泥土。

全区土壤耕层质地以重壤、中壤土为主,约占全区耕地80%。基中以重壤为最多,占63.75%,质地较差的轻粘土(占14.76%)和轻壤(占1.24%)面积不大,质地更差的砂壤和中壤土则更少。

1.3.4蜜源条件

1.3.4.1主要蜜源

油菜花:面积5万余亩,花期从3月中旬至3旬下旬结束,主要分布于新都境内的平坝区域。

1.3.4.2辅助蜜源

A、柚子花:面积2.3万亩,花期从3月下旬在至4月上旬,分布斑竹园镇、新繁镇。

B、其他水果类:如枇杷花,面积0.8万亩,零星分布于全区各镇。枇杷花期从10月上旬至下旬和11月上旬。

1.3.5品种对当地条件的适应及疫病感染情况

该品种由于经过杂交利用,已经适应了在当地条件下,生长繁殖,并且无应激性,饲养管理方便,生产性能好且产量高,且抗病力强。

该品种在当地主要是受污染环境的影响,易发生爬蜂病,这与在当地相对湿度较高,有螨病发生有关。

新都区的意蜂主要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从外地引进,为了提高生产性能,从八十年代开始进行经济杂交,主要是与喀蜂杂交,形成今天的流蜜型意喀杂交蜂。

2.2群体数量

2005年底新都有流蜜型意蜂9730群,2011年底新都有流蜜型意蜂10760群。可见新都流蜜型意蜂始终保持稳定数量。

2.3繁殖情况

群体繁殖:在保证生产前提下,群均年分群量为1:1,每群维持子脾数量,在产蜜期间为6~7脾。

子脾密实度:封盖蛹房数占92.6%;子脾密实度:空巢房占7.4%。

3生产性能

3.1产蜜量

菜花蜜:20~30kg;山花:10~15kg;杨槐:12~15kg;葵花:10~14kg;苜蓿:13~18kg;荞麦:12~16kg。年均群产蜜量:160~180kg。

3.2产王浆量

王浆生产季节平均每群蜂每72H产王浆量为50g~60g,群年可产王浆量约5kg。

3.3其他产品

蜂胶:年均2kg;蜂花粉:年均35kg;蜂蜡:年均2.5kg。

3.4人工饲喂

年均消耗:蔗糖:25kg/群;年均消耗:花粉:3kg。

4生物学特性

4.1育虫节律

育虫节律:中。

4.2越冬越夏蜂群热消弱率

越冬期死亡数占3~5%,越夏期死亡数占10%左右。

4.3温驯性

比较温和。

4.4盗性及防盗性

有盗性、防盗性十分强。

4.5抗病性能

抗病力强,现在的意蜂对很多病都有防御力,但在饲养管理差和气候环境条件恶劣下易感染爬蜂病,但该蜂对螨病抗抵力差。

5饲养方式

5.1蜂群饲养方式

在新都的意蜂均随蜜源情况实行转地饲养,但也有不到1%的蜂群在本地专作繁殖饲养用。

5.2群箱饲养方式

1肉鸭养殖基地正在形成

1.1基地建设情况

近年来,单县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肉鸭养殖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现代化生产模式。截止目前,全县共有肉鸭养殖大棚1241个,面积129.9万m2,年可出栏肉鸭3100万只,2012年实际出栏商品鸭近2557.4万只。一是培育起了龙头企业。近年来,本县先后引进建设了华英食品、中意食品、六和食品等三家肉鸭龙头企业。截止目前,华英食品正常生产,中意食品正在调试,六和食品预计8月份开始生产,三家企业全部运转后,年可宰杀肉鸭1.4亿只。二是形成了一批专业村、专业乡镇。截止目前,全县22个乡镇(办事处)除南城办事处外,都有肉鸭养殖户,其中杨楼、朱集、终兴、李田楼等四个乡镇肉鸭养殖大棚数分别为146个、156个、165个和175个,去年商品鸭出栏数分别为297.7万只、289.1万只、384.3万只和460万只。全县先后形成了终兴镇袁庄、李田楼镇黄李庄、前杨庄和九楼、杨楼镇杨楼和苏门楼、朱集镇张寨和王六、莱河镇庞楼、东城办事处周楼、谢集镇赵双楼、浮岗镇张楼等一批养鸭专业村,带动了一大批养殖户发家致富。三是培植了一批肉鸭养殖合作社。目前,全县形成了11家较大规模的肉鸭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内养殖户年出栏商品鸭1600万只以上。

1.2基地形成的关键因素

2制约肉鸭养殖基地壮大的问题

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单县肉鸭养殖大棚闲置率达到了25%。通过分析,认为除去夏季饲养难度大的原因外,影响群众养殖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没能获得预期收益

(1)近两年肉鸭养殖行情不如以前(2011年前每只肉鸭可获利2~3元,现在仅为1.5~2元),加上禽流感防治任务加重,增加了成本,收益不如预期,影响了部分养殖户的积极性。(2)个别饲养户怀着发财的思想,一次性建棚较多、雇佣别人代为饲养,由于用心不够、管理不善,没能达到预期收益。(3)个别饲养户技术不熟、预防工作做的不好,因肉鸭得病而未能达到预期收益。(4)个别饲料、药品供应企业质量把关不严,产品达不到要求(如饲料肉料比一般为2.05:1,而有些饲料达到了2.15:1),造成养殖户养殖成本上升,没能达到预期收益。

2.2不可预料的风险

调查中发现主要有两类不可预料的风险:(1)自然灾害。近两年,全县有多处鸭棚被突然而来的大风吹倒,个别还压坏了鸭子,造成较大损失。(2)企业倒闭。前两年,本县两家肉鸭宰杀企业先后倒闭,导致部分养殖户的售鸭款不能回收,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2.3个别龙头企业不认真履约

2.4影响养殖业发展的具体问题

(1)由于基层组织服务不到位,群众养殖过程中遇到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张集镇某养殖户遇到的养殖区夏季排水问题,东城办事处周楼养殖小区面临的土地租金交纳问题,等等。(2)在新的养殖大棚建设方面,还存在群众资金短缺、贷款难等一些问题。

3加快肉鸭养殖基地建设的建议

为推动全县肉鸭养殖基地的加快形成和迅速壮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建议抓好以下几点:

3.1依靠典型带动

农民群众最讲究实惠,最相信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近年来,在肉鸭养殖方面本县先后涌现出了一批专业乡镇、专业村;每个乡镇、办事处(南城办事处除外)都有依靠肉鸭养殖致富的例子。建议加大对专业乡镇、专业村以及肉鸭养殖致富带头户的宣传报道力度,让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养鸭的好处,自觉自愿的去发展肉鸭养殖产业。

3.2坚持市场化运作

对于2011年实施的“四个一千万”富民工程,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推进肉鸭养殖基地建设工作中,建议多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尽可能发挥龙头企业、养殖合作社(代理商)的作用,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肉鸭养殖业;对于乡镇(办事处)在明确任务、强化考核的同时,严格限制其直接投资,把主要精力用在宣传发动、优化服务方面。

3.3加大资金扶持

(1)对于正在养殖或即将养殖的现存养殖大棚,按照2元/m2的标准,对养殖户更换塑料布进行补助(这样既能摸清当前养殖大棚的数量、又调动起现有养殖户的积极性),资金由县财政负担。(2)对于夏秋季新建养殖大棚按照10元/m2的标准进行补助,资金以三家肉鸭宰杀龙头企业为主、县财政为辅。(3)设立肉鸭养殖专项鼓励基金。三家肉鸭宰杀龙头企业按照每宰杀一只肉鸭提取1角钱、养鸭合作社每收购一只肉鸭提取5分钱的标准,提取肉鸭养殖专项鼓励基金,专项用于群众更换养殖大棚塑料布、意外风险救济、养殖知识培训、宣传发动等支出。(4)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协调县农村信用社、县邮政储蓄银行开展专项支持肉鸭养殖基地建设的活动和业务,放宽审批条件、减少审批环节、降低贷款利息(利息下浮10%~20%),为养殖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5)农村沼气池建设等惠农政策,重点向肉鸭养殖户倾斜。

3.4确保养殖户的合理收益

在整个肉鸭养殖、加工链条中,养殖户处于弱势地位,要想加快养殖业的发展,必须确保养殖户的合理收益。(1)加强对肉鸭购销合同的监管,龙头企业、养殖合作社(代理商)在与养鸭农民签订合同时,要确保农民的合理利润。(2)加强养鸭农民的技术培训、服务和指导,做好防疫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肉鸭的死亡率。(3)加大对饲料、药品生产、销售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养殖户都能拿到质量有保证的饲料和药品。(4)加强对龙头企业、养殖合作社(代理商)履约情况的监督,有效杜绝资金风险,确保养殖户能够及时拿到商品鸭销售款。(5)建立养殖户意外风险救助机制。

3.5进一步优化服务(1)县畜牧局要履行好主管部门的职责,在推进肉鸭养殖鼓励基金设立、牵头建立养殖户意外风险救助机制、搞好养殖知识培训、加强防疫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各乡镇(办事处)要在养鸭场地调整、租赁、建设以及场区供排水、道路等方面提供方便、搞好服务。(3)农业、林业、国土、环保、供电、公安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为广大养殖户、为本县肉鸭养殖基地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3.6支持合作社发展

(1)在落实鼓励群众养鸭政策的工作中,坚持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委托合作社具体实施。这样既可提高合作社的凝聚力、权威性,又可以借助合作社的影响力推进政策实施,还可以有效避免行政命令带来的弊病。(2)帮助养殖合作社协调贷款、缓解资金压力。(3)支持养殖合作社发展新会员,扩大覆盖面。(4)指导合作社规范运作,提高服务养殖户的能力。

3.7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继续支持、服务好龙头企业的建设、运营,促其早日投产、达产;支持龙头企业与养鸭合作社、养鸭群众依照市场规律建立稳固的合作互利关系;鼓励龙头企业办理进出口许可证,开展出口业务;支持龙头企业与养鸭合作社、养鸭群众联合建设出口备案养殖场,带动群众规范养殖,提高肉鸭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8强化组织领导

1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我镇生猪生产状况呈以下几个特点:

1.1生猪散养户逐年减少,规模养殖快速发展

2012年养猪户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2012年底全镇出栏肥猪50头以上户,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

1.2生猪规模户饲养量波动幅度较大

从561户规模养殖户饲养情况看,2012年饲养量增长幅度较大,全年饲养量21303头,出栏量49493头,同比增长58.1%、49.5%。

1.3全镇生猪饲养量呈负增长

年增长速度为-13.4%。

2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及有关资料分析,近两年全镇生猪饲养量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生猪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随着农村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创业,从而使家庭养殖业受到劳动力的制约。有近4成的农户因劳动力外出打工而不再养猪。

2.2养猪风险大,盈亏难以把握

市场风险、疾病风险是养猪的两大风险,也是导致生猪饲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2.3生猪养殖成本大,比较效益差

随着国际粮价的持续稳定,尤其是玉米等饲料主要原料的价格走高,使生猪饲料价格不断上升,从而养猪成本居高不下;如果市场行情不好,极可能导致亏损。有近三成农户不养猪的原因主要是养猪成本高、收益小、风险大。

2.4养殖方法落后,技术能力不能及时更新

很多农户养猪方法落后,不懂得科学饲养与管理,造成饲料浪费,成本上升,比较收益差,以致养猪不赚钱,甚至赔本。这也是导致生猪饲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2.5养殖户仍存在担忧心理

调查结果显示,37%的农户认为生猪价格将继续上涨,58%的农户认为生猪价格可能维持现价或小幅波动,70%的农户认为猪价上涨已经到顶,农户对养猪的市场预期仍存一定担忧。

虽然如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农副产品价格总体上涨和人员工资提高,生猪收购价格持续走高,合理的日粮配合,科学的养猪方法等方面因素,虽然生猪生产成本有所上涨,但养殖纯收益也同样增长,养殖收益总体上说十分可观,创下了近几年的新高,成为推动生猪生产的最主要动力;一部分新兴养殖户已具备抗市场风险能力,再加近几年国家的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等一系列国家政策性扶持,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户的生猪养殖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

3目前生猪生产存在的问题

3.1养殖户抗风险心理能力差

一些养殖户没有正常的抗风险能力,尤其非自繁自养户担心目前养猪成本太大,高投入将来能不能带来高收益还是个未知数,他们普遍存在只能赚不能赔的心理,没有正常的心态对待养殖生产中存在的风险,许多散养户仍在观望。

生猪价格的高涨使部分养殖户有了扩大生产规模的想法,但有相当一部分都受到了资金的限制,他们仅限于手头的闲余资金用于投入,再加上银行、信用社贷款手续繁琐,不愿意或不敢通过贷款等新兴的融资手段发展养殖业。

3.3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

生猪生产大致分为饲养环节、贩运环节、屠宰环节、批发环节、零售环节等五大环节,当前饲养环节利润虽然有所增加,但与其它环节相比增幅仍然偏低,各环节利益分配相对失衡。

3.4劳动力相对不足

实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减少农业从业人员,这是农村长远发展进步的表现,但对于弱质、低效、风险大的畜牧业发展而言,同时也相应减少了必要的劳动力,对生猪生产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4搞好生猪生产的建议

4.1加强生猪疫情监测,提高疫病防治水平

畜牧兽医部门要指导养猪场、户做好消毒和免疫基础性预防工作,加强疫病诊断和监测,切实提高生猪疫病的防控水平,减少养殖风险。

4.2

提供市场信息,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特别要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市场形势合理安排生产,适度扩大养殖规模,规避市场风险,保护广大农户的养猪积极性。

4.3

积极宣传当前生猪生产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适当简化补贴手续,扩大覆盖面,向社会发出扶持生猪生产的强烈信号,增强饲养户信心,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

4.4

继续推进畜禽规模养殖,通过科技入户工程带动发展畜禽养殖,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扶持规模户,带动散养户,促进生猪生产。

4.5强化技术指导,实现生猪养殖转型升级

(1)全南县畜禽养殖情况。全南县共有年存栏猪≥30头,鸡、鸭、鹅≥1000羽,牛≥10头,羊≥60只的养殖专业户246家,其中15家家禽养殖专业户、26家养牛专业户、38家养羊专业户和167家养猪专业户。家禽年存栏量为23020羽,年出栏30900羽;牛年存栏量为529头,年出栏346头;羊年存栏量为4012只,年出栏3651只;生猪年存栏量为111831头,年出栏204696头。

全县养殖最多的畜禽品种是猪。按统计范围畜禽存栏量(猪>200头、肉牛>50头、羊>200头、肉用家禽>3000羽)来计,全县有规模化养猪场65家、规模化养牛场2家、规模化养羊场2家,无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全县的畜禽养殖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点,即猪养殖主要分布在南迳镇、陂头镇、龙源坝镇、中寨和城厢镇,5个乡镇存栏猪占全县总数的90%,65家规模化养猪场存栏猪占全县总数的92%;牛养殖主要分布在金龙镇、南迳镇、城厢镇、社迳乡和中寨乡,5个乡镇存栏牛占全县总数的89%;羊养殖主要分布在南迳镇、龙源坝镇、中寨乡、城厢镇和龙下乡,5个乡镇存栏羊占全县总数的87%;家禽养殖主要分布在社迳乡、金龙镇、南迳镇、龙下乡和陂头镇,5个乡镇存栏家禽占全县总数的94%。

(2)全南县的畜禽养殖污染情况。全县有167家养猪场,72家有污水处理设施。其中,年存栏猪10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13家,拥有污水处理设施的10家;年存栏猪1000~200头的规模化养殖场52家,拥有污水处理设施的30家;200头以下的养殖场102家,拥有污水处理设施的32家。26家养牛场中有2家拥有污水处理设施;38家养羊场中有1家拥有污水处理设施;15家家禽养殖场中有2家拥有污水处理设施。

据调查,全南县家禽、羊、肉牛养殖多采用干清粪养殖模式,猪的养殖多采用水冲粪养殖模式。污染物产生计算如下:

(1)生猪年存栏量为111831头,年出栏204696头。按照水冲粪养殖方式,猪产污系数计算,年产生污水量1224550吨、产生COD7369吨、产生NH3-N368.5吨。

(2)牛年存栏量为529头,年出栏346头,按干清粪养殖方式,肉牛产污系数计算,年产生污水量36686吨、产生COD376.6吨、产生NH3-N1.3吨。

(3)羊年存栏量为4012只,年出栏3651只,按干清粪养殖方式,羊产污系数计算,年产生污水量7322吨、产生COD48.1吨、产生NH3-N0.24吨。

(4)家禽年存栏量为23020羽,年出栏30900羽,按干清粪养殖方式,肉鸡产污系数计算,年产生污水量5041吨、产生COD30.6吨、产生NH3-N0.6吨。

全南县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最多的是猪养殖业,猪养殖产生的污水是全县养殖污水排放的96.1%、COD产生量是全县的94.1%、NH3-N产生量是全县的99.4%。

2全南县畜禽养殖污染存在的问题

(1)畜禽养殖场多数未按“三同时”要求建设。全县共调查246家畜禽养殖场,其中仅有77家有污水处理设施,占调查养殖场的31.3%。

(2)污染防治措施落后,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不到位。一是污水处理设施不规范。多数养殖场的处理设施为化粪池、沼气池和未做防渗的沉淀池,处理设施和处理方式单一,而且容积小、处理能力弱,与污水生产量不配套,造成养殖废水超标排放。二是畜禽粪便处理设施被忽略。养猪场未建设固定存储设施和场所,有的甚至露天堆放,粪便未作沉淀和发酵处理就直接排入田间和鱼溏,严重污染环境。

(3)多数养猪场的养殖方式不符合规范。多数养猪场采用春、夏、秋季水冲粪,冬天干清粪的养殖模式。水冲粪的养殖方式每头猪每天产生30kg污水,干清粪的养殖方式每头猪每天产生15kg废水,水冲粪大大增加了污水的产生量。

(4)养殖场未实行雨水和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现有年存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基本上都有排水系统,1000以下养猪场排水系统大都比较简陋或不完善,有的采用明沟(甚至土沟),有的仅有污水沟,未实行雨水和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

(5)沼液农业利用设施管理难。全南县沼液农业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管道滴灌果园或菜园,二是依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农田。管道滴灌的管道容易堵塞,农田水利工程的沟施肥可控性较差。

(6)畜禽养殖粪便还田,超过农田负荷量。全南县的畜禽粪便多数是直接农业利用。一是用于养殖户自己的果园或农田,二是卖给附近的农民。受养殖户自有土地面积不足、农户缺乏科学施肥技术等原因的影响,容易造成施肥过量。

(7)部分养殖场的养殖排泄物重金属含量高,养殖废水和畜禽粪便农田利用污染土壤。为了加速畜禽的生长,部分养殖户超量添加或者采用不合格饲料添加剂,造成畜禽排泄物中的锌、铜等重金属含量高,不适宜做农业用肥。

(8)年存栏猪500头以下的养殖场筹集治理资金困难。年存栏猪500头以下的养殖场大多是本地农民创业或者农民工返乡创业建成,流动资金少,难以拿出资金建设污染治理设施。

3改进建议及对策

(1)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知识宣传,提高养殖户的治污意识。通过集中培训、发放宣传册和电视台专题报道等方式,阐明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明确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重要性,指明符合环保要求的治污设施的建设要求。让畜禽养殖场(户)明白畜禽养殖中环保设施的重要性,同时能选择出符合养殖场实际情况的污染治理方式。

(2)加强对畜禽养殖饲料及添加剂的市场监管和质量管理,杜绝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畜禽饲料流入市场。农粮局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实施科学防疫,切实做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畜禽养殖场(户)主应按照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规范要求使用环保型饲料及添加剂,调控畜禽体内营养,从源头上降低畜禽粪尿中营养素的排泻,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减少氮、磷、锌、铜等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3)重点抓好养猪场污染防治,实行养殖场雨污分流,推广8种污染物治理模式。

畜禽粪便主要有两种利用方式,一是先生产有机肥,然后利用;二是直接农业利用。两种方式的优缺点见表2。

畜禽养殖的污水主要是尿液和栏舍冲洗水,常见的3种污水处理模式优缺点见表3。

通过对不同清粪方式、粪便利用方式和污水处理模式的优缺点比较,推广以下8种污染物治理模式。分别是生物发酵床+垫料生产有机肥、生物发酵床+垫料农业利用、干清粪+粪便生产有机肥+污水厌氧+好氧+深度治理、干清粪+粪便农业利用+污水厌氧+好氧+深度治理、干清粪+粪便农业利用+污水厌氧+好氧+深度治理+出水全部利用、干清粪+粪便生产有机肥+污水厌氧+污水储存池+沼液农业利用、干清粪+粪便农业利用+污水厌氧+污水储存池+沼液农业利用和干清粪+粪便农业利用+尿液储存池+尿液农业利用。8种养殖模式的污染物去除率及推广范围见表4。

1嘉兴市小龙虾养殖现状

嘉兴地区的小龙虾养殖产业在2008年同样呈现暴发性增长,现有小龙虾养殖面积1562×667m2,相比2007年净增加898×667m2,同比增长135%,2008年嘉兴市小龙虾总产量为435t,比2007年净增加269t,同比增长162%。

2调查结果

经过1个多月的实地考察,笔者走访了18位在嘉兴境内养殖规模较大的养殖户,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表1所示。本次共调查小龙虾养殖面积522×667m2,平均667m2产小龙虾142kg,667m2产值3582元,667m2成本1923元。从表1中可知,小龙虾的养殖效益相差悬殊,最高的667m2效益达到3397元,而最差的667m2效益为亏206元,平均667m2效益为1659元,说明小龙虾养殖既非一个高利润产业,甚至低于一般特种水产养殖品种利润(平均667m2利润2000以上),同时养殖小龙虾又对技术及管理水平要求较高。

依据笔者的调查与研究,认为浙北地区土地租金较贵(一般每667m2租金在700元以上),同时人工费用也要高出其他省份,因此不建议在浙北地区大规模引种养殖,而应选择土地租金较低的废弃池塘、烂水田进行小规模养殖,方可获得较高的收益。

3小龙虾养殖误区

3.1产量高、效益好

现在网络上传言小龙虾养殖产量可达到500kg以上,效益万元以上,但根据实地调查发现,每667m2小龙虾产量约为150~250kg,最高可达到300kg,产值在1500~2500元,远远低于媒体的宣传。

3.2一次投入,终身受益

虽然小龙虾的自我繁殖能力很强,但是如果只通过池塘内小龙虾自我繁殖,将会导致产量逐年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小龙虾近亲繁殖,致使个体功能退化,抗病能力下降引起的。因此,必须及时投放野生小龙虾,与其进行交配繁殖,确保种质不退化。

3.3高价购入外地新品种

小龙虾不存在种间区别,全国各地的小龙虾都属于同一个种,小龙虾的产量、个体差异主要受养殖环境及管理水平等因素制约。

3.4龙虾生命力强,无需日常管理

小龙虾对环境耐受能力较强,但过多投喂动物性内脏或下脚料容易引起水质恶化,导致小龙虾抵抗力下降,病害频发,有时甚至会全军覆没。而目前针对小龙虾的病害研究较少,很难对症下药。因此应及时做好小龙虾病害防治工作,防患未然。

3.5龙虾生长快,一年四季都可以出售。

3.6种虾挑选不是越大越好

4小龙虾养殖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小龙虾在浙北地区养殖产量较低,产值不高,利润空间不大。因此,建议不要盲目扩大养殖规模,而因地制宜,选择废弃池塘、烂水田进行小面积养殖(建议面积控制在50×667m2以下,租金250元/667m2以内)。

在养殖池塘内种植适合小龙虾口味的水生植物,如水花生、野菱角、苦草、金鱼藻、轮叶黑藻等。水草一方面可以为克氏原螯虾创造良好的栖息、蜕壳环境,又可以满足克氏原螯虾摄食大量水草的需要。投放螺蛳,每667m2建议投放螺蛳5~10kg,一方面可以净化底质,一方面可以补充动物性饵料。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定期投喂少量添加维生素、免疫多糖及脱壳素的人工配合饲料,促进小龙虾蜕壳及生长。不宜过多投喂配合饲料,否则会导致小龙虾提早性成熟(早红),致使个体偏小,品质较差。同时还应做好防逃工作,小龙虾一旦不适应环境,就会发生集体出逃现象。

克氏原螯虾生长速度较快,成虾规格达到30g以上,即可捕捞上市。捕捞时尽量采用虾笼、地笼网、手抄网等工具捕捞,采取轮捕轮放、捕大留小原则,对上规格的虾要及时捕捞上市,一方面可以降低存塘虾的密度,减少互相残杀现象,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快生长。

平时应在池塘四周人工打洞,帮助小龙虾更好的栖息繁殖,防止小龙虾自行打洞,导致塘基松动。一般洞口应在水面上下10cm左右,稍向下倾斜,深30~40cm,直径在5cm为宜。

THE END
1.全县畜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5篇现存规划养殖户仅剩2户,即黑猪养殖公司和农户钟玉春。黑猪养殖公司生猪存栏500余头,个中黑猪存栏近300头。 二、黑猪养殖存在问题 当地良种黑猪养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月有过辉煌的历史,曾经作为当地特征资本编入怀化市乡土教材,但后来逐步式微,究其缘由首要有: (一)原种场地式微。上世纪七十年月,我乡曾建有原种场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16892
2.中国养殖业现状与未来动态发展趋势探析中国养殖业现状与未来:动态发展趋势探析 一、养殖业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养殖业呈现出显著的规模效应。现代化的大型畜禽养殖基地不断涌现,而传统的小型家庭农场则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https://www.tndhlikuz.cn/ke-yan-xiang-mu/522427.html
3.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大全11篇《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完善指导企业全程监(检)测系统和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引导地区和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支持行业组织建立健全诚信自律制度,规范手工奶制品行业的发展,完善食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研究民族贫困旗县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土地使用优惠政策,设立中小微、合作社产品开发奖励基金,促进和保障奶产业有序稳定https://zhnk.fabiao.com.cn/haowen/184.html
4.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调查报告解决启动资金缺乏,归根结底是政府部门、金融部门、科技和农业等部门对欠发达农村脱贫致富要有紧迫感、使命感,并且在政策上、制度上实施优惠贷款措施,凡是有意从事禽畜养殖、启动资金缺乏的农户各级各部门都应网开一面予以支持和扶持。同时,出台政策,采取鼓励乡镇事业单位人员投资与农户合作兴办禽畜养殖业、积极招商引资https://m.588k.com/bgzj/dcbg/499079.html
5.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20240417220202.pptx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pptx,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汇报人:2024-01-11 目录CONTENTS畜牧业概述畜牧业的现状畜牧业的发展趋势畜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畜牧业的未来发展策略结论与展望 01畜牧业概述CHAPTER 畜牧业是指人类通过饲养、繁殖、管理各种畜禽以获取肉、蛋、奶、毛皮等动物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17/710206016400606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