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我这鳖身板多壮实、爪子多有劲儿啊!”1月8日,在巴彦淖尔市展优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养鳖户刘智琴穿着雨衣裤,身上满是泥巴,手里的鳖爪子猛然有力、四处乱划,试图奋力挣脱……“走,我带你们到温室里去看看。”说着刘智琴热情地将前来开展安全用电检查的内蒙古电力集团巴彦淖尔农垦供电公司西三供电所所长李云峰迎进了温棚。
寒冬时节,屋外寒风凛冽,走进温室大棚,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一口口池塘里的甲鱼苗正“温暖”孵化,时不时从水池里冒出一只只甲鱼的小脑袋。一旁,控温、增氧电力设备正平稳运行。
说起刘智琴的甲鱼养殖,要从2024年说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甲鱼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而临河区临河农场机砖联的资源丰富,气候适宜,非常适合甲鱼生长,说干就干,刘智琴将6亩地改造为鳖池,开始尝试采用“温室育苗+池塘养鱼”生态养殖技术,成为巴彦淖尔市临河农场第一个规模养殖甲鱼的人。
可养殖基地一建成,用电问题就来了,甲鱼对环境的要求特别高,需要24小时不间断供氧,水温也需要保持恒温30—32摄氏度,但是养殖场位置较偏,一到用电高峰期,增氧泵和地暖就“罢工”,甲鱼苗的存活率不高,产量自然上不去,可是愁坏了刘智琴。
就在刘智琴一筹莫展时,所长李云峰在走访时了解到她的用电需求,立即组织人员现场勘查,制定了科学的供电方案,新装2台总容量2500千伏安的变压器,1台30千伏安变压器,新架10千伏线路0.4千米,为养殖基地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
为切实保障供电可靠性,做好养殖户的坚强后盾,该公司将养殖基地列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一帮一”服务机制,定期对养殖户进行上门走访,帮助对计量装置、棚内线路及通风、空调设施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发现的隐患。还悉心听取客户意见,了解养殖户的用电需求,现场讲解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知识,为甲鱼养殖营造安全的用电环境。
“用电问题解决了,我们的甲鱼成了‘致富宝’,经常供不应求,计划明年将养殖范围从6亩扩大到10亩!”刘智琴拍着所长李云峰的肩膀说道。(王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