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国内外水产品消费形势均发生变化。从全球来看,水产捕捞与养殖、消费和贸易,都进入了缓增阶段。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介绍,一方面,传统主要进口国家水产品消费出现下降,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对供应链产生冲击,导致水产品物流成本大幅调整。此外,美国今年针对厄瓜多尔、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发起进口虾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导致国际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从国内需求来看,水产品消费量趋于稳定,城市地区及水产品主产区消费趋于饱和,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仍存在消费潜力。受市场需求变化等影响,我国水产养殖也出现了新的拐点。由于水产品行情走弱,水产养殖出现压塘现象,养殖周期延长,去年我国水产饲料产量还首次出现下降。崔和表示,未来,受消费多样性的影响,我国水产品结构性的过剩、不足并存。
水产品消费偏好更加趋向便利化、营养化和品牌化。这导致我国水产品流通渠道的变革,传统的批发市场、餐饮、商超等传统渠道都处于下降趋势,电商、团购、直播等线上新渠道保持上升势头。
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便利化,还在驱动着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对大黄鱼进行精深加工,目前一条大黄鱼的利用率能够达到90%以上,例如鱼身可以用来制作黄花鱼柳、黄花鱼翅,鱼糜和鱼骨可以用来制作黄鱼面,鱼鳞可以制作黄鱼布丁。”三都港海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尤信铃介绍,经过加工的大黄鱼预制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上获得了很好的销量。
要质量安全也要品质提升
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在2024中国水产品大会上,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发布了中国水产品可持续追溯指导通则团体标准,对规范和指导建立水产品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该团体标准规定了水产品养殖、捕捞、加工、流通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信息记录,有助于实现水产食品链全程信息的透明化,帮助企业和监管部门进行产品质量分析,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水产品“质”的提升,不仅是守牢质量安全的底线,还要提高产品品质,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食用体验。
2022年以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倡导发起了蓝色食品认证计划,探索建立中国自主的水产品品质与安全认证体系。蓝色食品认证体系在兼顾安全性的同时,突出品质要求,对推动高品质水产品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产品品类繁多,品质评价标准也各不相同,构建认证体系是一件复杂且工作量很大的事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郭全友团队建立了针对大黄鱼的认证体系,从30多个评价指标中筛选保留了6个,以形态、体表、感官、营养、质地、风味来衡量鱼肉的品质,让人们对大黄鱼的品质认识有了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
蓝色食品认证体系让水产品优质优价成为可能,有助于促进水产品市场的良性竞争,提升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郭全友表示,蓝色食品认证体系还构建了水产品苗种、养殖、加工、流通等全链条的标准体系,让更多从业者能够复制优质产品的养殖加工模式,从而促进全行业产品品质的提升。
种业振兴为产业发展增添动力
水产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水产种业的进步。据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数据显示,我国已审定的新品种达到306个,且每年均有20多个新品种脱颖而出。新品种的不断涌现,充分展现出我国水产种业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
“306个品种里有276个是自主培育的,包括184个选育种、79个杂交种和13个其他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副处长韩枫说,目前鲤鱼、鲫鱼、对虾、扇贝和海带等全部使用人工改良种,并实现更新换代,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优质新品种为水产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韩枫介绍,我国自主培育的新品种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和斑点叉尾鮰“江丰1号”,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60%和40%,逐步摆脱了对引进种的依赖,产生了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长牡蛎“海大4号”经过连续几年的海上大规模养殖实验,体重、成活率等指标明显优于父本和母本。虹鳟新品种“水科1号”“全雌1号”,正在实现虹鳟优良品种由北到南、由西到东、由陆向海的横纵跨越式的全面覆盖。
新品种的诞生离不开育种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育种专家开始从依托传统单一技术,向应用融合多项技术转变,如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等,进一步提高了育种效率和种质质量。据了解,我国水产遗传育种综合实力已走在国际前列,持有的水产育种技术专利数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
每日更新
2025年水产养殖产量将大幅增长
水产养殖基础知识:恩诺沙星的使用方法及作用
刘英杰:中国水产养殖处于十字路口,应发挥产能优势谋划推进海外布局
养殖突破!新加坡首次实现热带鳗鱼人工繁殖
我国成功研制1500米级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选仪
一图读懂广东省水产苗种管理办法
水产养殖户请查收!1月水产养殖生产管理注意事项
加州鲈育苗全攻略:四步助你养出优质鱼苗
分两个阶段实施!广东发布现代化海洋牧场标准体系规划
活动专题
重点推荐
2025年广东省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报考公告
《广东省水产苗种管理办法》2025年2月1日起施行
2025年水产养殖有哪些新趋势?这些品种领跑市场!
2024年11月广东省水产养殖重点品种监测简报
广东出台全国首个海洋渔业全产业发展规划
喜报!我会五个会员单位被认定为“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检测联合实验室”
2024年水生动物疫情分析与预警研讨班在东莞举办
第二十三届广东种业博览会开幕
2024年全省动物疫病预警分析工作会议在东莞召开
2024年11月广东省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分析简报
刘新中:我国水产养殖品种在种质资源数量、物种数量、品种数量等方面,均居世界第一
我国牵头制定智慧渔业领域国际标准
广东鲜品领“鲜”农交会亮出现代化海洋牧场无限潜力
2024年全国水生动物防疫工作会议暨第三届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山东威
崔和:中国水产品格局变化与展望
广东首个!“格盛1号”海洋牧场装备有了“身份证”
2024年全省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在梅州举办
花鲈育苗实现技术突破,开创现代化海洋牧场新模式
2024年10月广东省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分析简报
水产种业第一盛会再启航!11月22-24日与你相约广州南沙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二届一次会员大会在广州召开
广东省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宣传片
关于公布2023年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能力比对结果的通知
2023年全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座谈会曁第三届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广东省省级水产良种场建设暨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建设推进会圆满召开
全省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推进会成功举办
2022年10月全国水产养殖疾病预测预报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关于公布2022年水生动物防疫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结果的通知
“东涌渔稻模式”要在珠三角鱼塘率先开花,两年扩增1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
华南沿海咸淡水地区罗非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
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有关专项实施方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通知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点赞鱼菜共生模式
稳了!养殖分“两条腿”走,病害防控“两手抓”,700亿的鳜鱼产业你心动了么?
广东省海水种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惠州举行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调研中山市澳洲淡水龙虾产业发展情况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让程村蚝焕发新活力
崔和:国际虾价呈下跌趋势!我国扩大海产品进口形势不会改变!全球对虾贸易供给现状分析!
于秀娟副站长一行莅临我会指导工作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秘书处一行人到访广东五龙岗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秘书处一行到龙胜省级鲻科鱼类良种场调研
“DO-NTP干就对了!”科学用药、减量用药!林蠡提出水产养殖绿色防控两个创新概念
咨询服务:020-34466381|合作服务:18620920190|会员服务:020-34466381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邮编:51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