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肉牛养殖行业现状分析:供需失衡下市场价格走低养殖户该如何破局?

原产于英国苏格兰地区东北部,是黑色无角品种,躯体矮而结实、肉质好、出肉率高,是一种小型肉牛品种。

海福特

海福特牛产于英国英格兰南部的赫里福德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早熟中小型肉牛品种,体格较小,骨胳纤细,具有典型的肉用体型:头短,额宽;角向两侧平展、且微向前下方弯曲,母牛角前端也有向下弯曲的。海福特牛性情温驯,合群性强。

西门塔尔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并不是纯种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种。但由于西门塔尔牛产乳量高,产肉性能也并不比专门化肉牛品种差,役用性能也很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

夏洛莱

夏洛莱牛原产于法国中西部到东南部的夏洛来省和涅夫勒地区,是举世闻名的大型肉牛品种,自育成以来就以其生长快、肉量多、体型大、耐粗放而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欢迎。该牛最显著的特点是被毛为白色或乳白色,皮肤常有色斑;全身肌肉特别发达;骨骼结实,四肢强壮。

本土牛肉

秦川牛

中国优良的黄牛地方品种,中国五大黄牛品种之一。体格大,役力强,产肉性能良好,因产于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八百里秦川”而得名。

南阳牛

南阳黄牛是全国五大良种黄牛之一,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体躯高大,力强持久,肉质细,香味浓,大理石花纹明显,皮质优良。南阳黄牛毛色分黄、红、草白三种,黄色为主,而且役用性能、肉用性能及适应性能俱佳。

鲁西牛

鲁西牛亦称“山东牛”,是中国黄牛的优良地方品种,中国中原四大牛种之一,以优质育肥性能著称体型大,前躯发达,垂皮大,肌肉丰满,四肢开阔,蹄圆质坚。成年公牛体重500KG以上,母牛350KG以上。挽力大而能持久。性温驯,易肥育,肉质良好。

延边牛

延边牛产于东北三省东部的狭长地啧,分布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的延吉、和龙、汪清、珲春及毗邻各县,属寒温带山区的役肉兼用品种。适应性强。胸部深宽,骨胳坚实,被毛长而密,皮厚而有弹力。

2、我国牛肉价格持续走低,肉牛养殖成本高居不下

发展肉牛养殖业可以有效地将大量粗饲料、农作物秸秆和食品加工副食品转化为高品质的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进入2024年,我国牛肉价格持续走低,截止9月全国平均批发价达61.42元/公斤,与上个月相比小幅增长,但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而肉牛养殖成本高居不下。目前,养殖场的租赁费、饲料费、人工费等开支大约为每天1000元,其中的饲料费占比就高达70%。根据业内人士表示:“在养殖端,豆粕和玉米价格有所下降,在自繁自养的情况下,肉牛的饲料成本比前两年有所减少;算上买牛犊、饲料、人工、疫苗等成本,每头肉牛一年的总成本约1.8万元—2万元。在销售端,目前市场上活牛售价是10元/斤-12元/斤,相比于2019年18元左右的单价,下降了六七成;按照平均1400斤出栏计算,每头牛的亏损约3000元至5000元。”

2024年6月,根据中国肉类协会测算,目前大约70%的中低端肉牛养殖场户已经陷入亏损。同时,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稳定肉牛生产发展的通知》指出,今年以来,活牛和牛肉价格持续下跌,养殖场户普遍亏损,生产经营压力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肉牛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相对较低,以广大农户分散饲养为主,小规模饲养和中等规模育肥场育肥为辅,大规模的饲养育肥很少。而中小养殖户抗风险能力较低,所以在养殖成本高昂、市场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容易破产、出清。

我国肉牛养殖规模化情况

中国

其他牛肉主产国

规模化程度

以散养户为主,养殖规模化程度较低,养殖成本相对高昂

地广人稀,普遍为大规模机械化养殖场,规模化效应使得成本大幅压低

种源

牛群经过各个牧场主一代代选育,其生产性能不断得以提升

养殖效率

肉牛养殖效率同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牛群个体大小、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以及屠宰率等综合生产性能,美国养牛业几乎可以高出我国养牛业一倍有余

3、为何肉牛养殖行业市场行情低迷?供需失衡成主因

那么为什么我国牛肉价格一降再降、肉牛养殖户持续亏损呢?答案:供需失衡。换句话来说就是牛肉生产规模不断增加而消费需求趋弱。

按出栏量来看,我国牛肉出栏量开始迅猛增加,2023年达到5023万头,2024年上半年肉牛出栏2140万头,同比增加50万头,增幅达2.4%。按存栏量来看,2017年牛肉存栏量是6617万头,2023年牛肉存栏量则达到1.05亿头,大约增长了4000万头,2024年上半年末肉牛存栏10204万头,同比减少2.9%。这也说明,在过去的前几年,越来越多的养殖户进入牛肉养殖行业,而养殖的牛肉不管是自繁还是育肥,都对未来一两年的牛肉价格造成较大的压力。

同时,牛肉进口量增加也是造成牛肉价格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中国进口牛肉总量由2012年的7.05万吨升至2023年的273.74万吨,2024年上半年为143.9万吨(不包括以非正常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牛肉数量)。价格方面,以2023年为例,国内牛肉市场平均价格在80元/公斤左右,而进口牛肉的平均价格在40元/公斤左右。

从消费市场表现来看,猪肉、鸡肉等肉类对牛肉替代性较高,尤其是近年来猪肉持续低价,而疫情导致经济疲软尚未完全恢复,居民消费力度不及预期,牛肉市场出现“消费降级”,对低端牛肉产品的需求增长。同时,牛肉销售量、消费量、季节性和结构性需求量的“三量递减”,导致牛肉消费需求量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牛肉人均消费量为7.2千克。

4、肉牛养殖行业困境该如何解决

面对上述情况,作为困境中的肉牛养殖户该如何破局?翟桂玉建议,国家要出台能落地的扶持政策,全面提升肉牛产业从业者的发展信心;重视进口牛肉对国内肉牛产业的影响,科学优化配置国产牛肉和进口牛肉两种资源;同时要深入一线,为肉牛从业者提供“实用、管用和有用、无需过度增加投资”的技术。

除了国家层面提供支持与帮助外,养殖户也应继续强化市场敏感度,及时调整养殖策略。因此,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形成更加合理且可持续的肉牛养殖产业链条。(WYD)

2018-2021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猪肉供给下降、肉鸡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推动,我国白羽肉鸡行业发展快速,出栏量持续上升,由39.41亿只增长至65.32亿只,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34%。但在2022年,随着国内生猪供给增加,猪肉价格从高位回落,再加上饲料价格上涨,挤压养殖利润,导致养殖户补栏、扩栏不积极,进而促

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已进入种业4.0时代,而我国种子培育还处于2.0至3.0时代之间。随着我国生物育种产业的战略地位、政策力度、体制机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我国种业将升级发展。与全球市场相比,我国种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CR5仅为18%。

养宠成为大众的主流生活习惯,养宠人群及宠物数量的规模均不断扩大,2024年达到1.24亿只,其中宠物犬数量为5258万只,宠物猫数量为7153万只,养宠渗透率22%,消费市场规模达3002亿元。同时,近几年,外资品牌市占率不断下滑,我国宠物国产替代趋势愈发明显。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黑茶内销量整体上升,由2019年的31.86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37.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37%。其内销额也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由2015年的202.7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58.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33%。

而时隔八年再迎利好政策,被誉为“牧草之王”的优质饲草——苜蓿,将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一个千亿级的市场正在蓄势待发。当前我国苜蓿仍存在供给不足的瓶颈,国产替代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本土企业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而造成价格持续下降的主因是车厘子供应量越来越多,一是我国从智利进口的车厘子不断增加,2023-2024产季,我国市场累计消费37.7万吨智利车厘子,占智利车厘子总出口量的91%,二是国内栽培的车厘子供应量不断上升,部分品牌的樱桃在个头、颜色、口感上均超过进口车厘子。

随着下游需求增长,近年来我国乌龙茶内销量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25.6万吨,同比增长3.06%。不过,近年来我国乌龙茶内销额却呈现先降后升态势,2023年达到311亿元,同比增长9.29%。主要原因是因为受到乌龙茶内销价格先升后降变动影响。从内销均价来看,2019年我国乌龙茶内销均价达到131.39元/千克,2021

2023年全球CBD市场规模为76亿美元,其中北美占比60%。CBD合法化和监管变化逐渐消除需求转化障碍,其治疗特性被不断开发,叠加投资不断涌入,预计2033年全球CBD规模将达到366亿美元。

THE END
1.中国肉牛养殖业发展现状与挑战分析肉牛种质改良与品种选择 中国肉牛养殖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尤其是在种质改良和品种选择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高效能肉牛品种被引入国内,并且逐渐在不同地区得到应用。这些新品种具有更好的生长速度、抗病能力和适应性,这为提高育肥速率、增强生产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原有的良種https://www.qkgf9w8a.cn/sheng-zhu-yang-zhi-zi-xun/138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