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我院信息所承办的2024中国农学会年会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智慧农业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会议在南京顺利召开。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刘瑞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易中懿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朱艳,江苏大学副校长李红等来自全国涉农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120多位代表参会。信息所主要负责人主持会议。
易中懿向出席会议的院士、专家,以及给予本次会议以大力支持和关心指导的各位领导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智慧农业正以其强大的力量,深度赋能农业现代化,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和科研中的应用,近年来,信息所持续深化信息学科传统优势,创新科研组织方式,按照“场景+链式”思路,在设施果蔬、大闸蟹养殖、智能育种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研发集成智慧农业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支撑了江苏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智慧农业关键技术创新和落地应用,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助力越来越多的农业场景向智慧迈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
《智慧农业的探索与实践》:报告深入解析了智慧农业的概念,探讨了“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四类关键技术,介绍了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通过联合攻关在农业感知机理、农业传感器、农业认知模型、智能控制、农业机器人、无人化农场等智慧农业方向的重要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智慧农业向多场景延伸、向全程智慧化无人化发展的目标。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杨其长:
江苏大学副校长、教授,李红: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刘鹰:
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教授,于合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张宏鸣:
凯盛浩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铁民: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任妮:
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任务局副局长、研究员,柴秀娟: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电技术所所长、研究员,周利明:
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教授,饶元: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杨万能:
《作物根系高通量表型技术研究及应用》报告介绍了智能考种技术、MICRO-CT技术、根系表型技术、微观表型技术及智能机器人技术等先进作物表型组学技术的研发应用成果,并从更高效地挖掘利用表型组数据潜力、提升作物育种效率的角度,探讨构建涵盖作物表型硬件装备研发、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及分析应用的标准化体系的研究目标。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朱艳: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刘平:
《小麦智能辅助育种表型鉴定关键技术与应用》报告针对传统育种存在表型数据获取难,表型数据难利用等问题,通过点上攻关,构建了田间小麦表型鉴定模型、小麦器官级表型鉴定以及籽粒表型鉴定模型,研制了田间表型数据获取机器人,实现表型参数自动实时获取和存储和小麦生长发育期的判定;开发了原位小麦叶倾角和穗表型获取APP,研发了特定基因的小麦表型预测等智能辅助育种关键技术,显著推进了智慧育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