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金泰林业有限公司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成立于2014年3月,是一家以油樟种植、牲畜饲养为依托,加工、旅游相结合的农业生产加工型企业。公司连片种植油樟1.13万亩,形成了集育苗、栽培、樟油提炼、科研及旅游参观、康旅一体的一二三产业深入融合的柏木山油樟基地,是四川省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第一批扶贫龙头企业。公司先后被评为广安市科普基地、广安市巾帼脱贫示范基地,是邓小平干部行政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校外教学基地,公司负责人张小平先后荣获“全国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国家林草乡土专家”“四川省绿化奖章”“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广安市三八红旗手”“华蓥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基地全景
大胆引种,荒山变青山
推动顶层设计,助力产业升级。2016年6月,四川省金泰公司委托四川林科院编制了《四川省金泰林业有限公司油樟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华蓥市油樟发展种植区域,2019年四川省林科院编制完成《华蓥市柏木山油樟现代林业园区总体规划》,华蓥山油樟被纳入四川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从此,华蓥油樟发展如雨后春笋,现全市种植油樟面积达6万余亩,成为四川第二大油樟基地。
油樟移栽技术现场培训
科技创新,青山成金山
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公司先后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宜宾学院、四川省油樟工程研究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研油樟种植技术;与南充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成为该校油樟种植实习基地。成立了华蓥市油樟行业协会,与广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签订“产、研合作协议”,不断探索科学种养、科学管理。
不断开发下游产品,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为着力提高油樟高附加值,与武汉奥利公司合作研发出油樟系列新产品7个,在“农博会”、“西博会”受到客商青睐。2022年,公司与四川省油樟科技研究中心合作研发油樟香水、手工皂、面膜、百草膏、空气清新剂、防虫香薰蜡片、驱蚊手环、驱蚊吊坠8款油樟产品。樟汤温泉、樟林浴、樟林食疗、樟林医疗等樟疗产品已注册专利,油樟森林运动、产业化科普、川东樟汤康疗全产业链展示等第三产业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油樟基地经济价值,助推乡村振兴,让产业兴旺,人民富裕。
建立循环种养模式,提高油樟基地产出。公司新建年出栏11200头的生猪养殖场(被命名为四川省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套种大豆500余亩、玉米100亩,花生、土豆近50余亩,黄精、艾草、芍药、栀子等中药材200余亩,初步形成油樟育苗、造林、樟油粗加工、种养循环产业链,年营业收入达5600万元以上。
产业支撑,短板成亮点
在引种油樟前,由于山地石漠化没有经济产出,柏木山附近的几个村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脱贫攻坚期间,为了让山区群众迅速脱贫,张小平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村民”的合作模式,联合建立了华蓥市洪泰种植专业合作社、华蓥市乾洪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五个专业合作社,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公司为占地社员出资10元入股专业合作社,村民除了可以参与林地务工获取收入外,流转林地租金收入200-700元/人·年,村集体和村民分别享受合作社分红,合作社每年给占地村交集体经济1万元。仅劳务收入、土地流转收入、股金分红几项,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左右,带动了214户817人精准贫困户脱贫,辐射1.3万名妇女增收致富。华龙街道办事处柏木山村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屈国玉,在基地务工8年,收入14万余元,如今夫妻二人在公司养殖场务工,每月基础工资7000元。公司还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出资30余万元为双河街道办事处双桥村十余户村民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2019年获得四川省第一批扶贫龙头企业,华蓥市“十佳爱心”企业称号。
公司建立了适应发展要求的管理运营机制,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规章制度较为清晰完备,银行信用等级A级,无违法不良记录。通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总结出“坚韧、奉献、绿色、惠民”的发展理念,誓将柏木山油樟基地打造成全国两山理论的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