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剑河:产业兴农谱新篇绿色发展促增收

中新网贵州新闻1月10日电(严春生杨菊梅)2024年,贵州省剑河县紧紧围绕中药材、食用菌、生态渔业“三大产业”,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依托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持续推动粮食增产、林下经济发展、食用菌效率提升以及生态渔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2024年,剑河县机械化农业覆盖面进一步加大,从过去的仅覆盖相对平坦地区,到现在的小型农机上山,让广大山地农户的秋收变得更加省时省力,效率大幅提升。据统计,2024年剑河县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9.86万亩;完成产量6.18万吨;单产339.5公斤。

同时,2024年以来,剑河县充分利用农业农村部、省科技厅帮扶力量,充分发挥科技小院和产业基地在科技创新和引领带动方面作用。通过实施“稻+鱼(鸭、蟹、鳝)”共生标准化立体种养模式,建立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持续探索适合本土的科技兴农新路径。截至目前,全县共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示范面积6.71万亩,参加稻渔综合种养1.22万户,亩收入比水稻单作提高了2倍左右。

剑河县作为贵州省28个重点林区县之一,15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县之一,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2024年,剑河县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根据《剑河县6个100万提升工程中药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全面推进产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县林下种植的中药材面积近5万亩,其中钩藤2.94万亩、黄精约1.01万亩、淫羊藿0.092万亩、茯苓0.4万亩、丹参0.1万亩、南五味子0.16万亩、其他品种0.3万亩。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剑河县从种源培育入手,通过黄精、钩藤等道地药材种苗示范基地,采用科学管护和自主技术手段,培育出适宜本地气候土壤生长的优势品种,移栽成活率和抗病能力显著提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剑河县南明镇南明大坝,羊肚菌种植基地利用秋冬农闲时期,将200余亩土地转变为增收田。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仅需70多天培育即可采菇,总产值达八百多万元。

除现代化农田外,贵州顺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剑河县投入3641万元资金对该公司进行技改升级。技改后,产能从日产10万袋菌包提升至日产14.5万袋,效率提升40%。

2024年,剑河县通过技术改造和农业创新,推动食用菌产业的焕“新”发展,不仅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2024年,剑河县立足水生态,大力发展生态渔业,积极探索实现粮食生产安全与渔业增产增收相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平衡的产业发展新路径。在南哨镇大口黑鲈鱼养殖项目市场前景广阔,预计产值可达200万元。

2023年以来,剑河县农产品销售量达到3.5万吨,销售额达到6.5亿元。

科技之光照沃野,丰收景象满目新。今日的剑河,正描绘出一幅农业产业更加繁荣、乡村面貌更加美丽、农民收入更加丰厚的多彩画卷。(完)

THE END
1.毕节肉牛存出栏总量居全省第一2024年12月27日,记者从2024年毕节市肉牛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毕节市完成肉牛存栏116万头、出栏35万头,养殖总量居全省第一,存出栏总量也位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毕节市围绕建设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强市目标,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扩大肉牛养殖规模,按照“优品种、扩增量、抓品质、强品牌”的工作https://www.gznw.com/gznjw/kzx/xwrd/snxw/938888/index.html
2.“畜”势出山“牧”歌嘹亮——贵州涌现出一批优势畜禽产业集群智慧牛业、楼房养猪、叠层养禽……乡村振兴路上,贵州牛羊、生猪、生态家禽等优势畜禽产业集群正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布局优化、规模扩张、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态势加速呈现。 “畜”势出山,“牧”歌嘹亮。在各级各部门引导下,围绕特色优势养殖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http://gz.news.cn/20240111/de8cbcdca2de40c1b57610043b396c69/c.html
3.贵州未来经济发展前景6篇(全文)中国的三个处女地:西藏、新疆、贵州,贵州的前景应该很乐观。 四、贵州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在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垂直分工体系,把贵州定位为原材料生产基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原材料、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模式给贵州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产品附加值低,只能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xbt8sy8.html
4.冷水鱼养出“热产业”不走“鲟”常路游出大山间有了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相关养殖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推动贵州鲟鱼产业渐成规模。《2024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鲟鱼产量149376吨,贵州产量32538吨,位居全国第一。 从无到有,再跃升至全国首位,贵州鲟鱼已游出省内、走向世界,深受粤港澳大湾区、广西、重庆、河南等地客商喜爱,远销越南等http://www.boaiyun.cn/doc/index/show/id/96687/catid/favicon.ico
5.贵州兴义市生猪养殖项目招商三、产业类别 生态畜牧 四、投资规模(万元) 5200 五、优势资源(优势条件) 黔西南州兴义市位于贵州西南部,处于滇、黔、桂结合部,是黔西南州州府所在地,区位优越。项目所在地区域没有污染性的化工企业和重工业,有充足的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保证生产,生活以及人畜饮水。水质良好,适合生猪养殖;项目选址于兴义https://www.askci.com/project/20200624/0943181162459.shtml
6.特色畜牧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将发展畜牧业与“扶贫”、“农民增收”、“缩小收入差距”及“环境保护”、“保护耕地”等党和政府所迫切关心的问题有机结合,顺应国情,以科技引领发展,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型“规模化”、“产业化”道路,完全能够实现畜牧业发展的三大根本目的——“保障供给”、“提高全体养殖者收益”、“扩大就业”。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11/11/1993072_178702595.shtml
7.黔西南州(精选十篇)3. 1政府引导, 部门支持, 发展肉牛产业按照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指示, 黔西南州委、州人民政府把肉牛产业纳入政府工作日程。一是充分用好用活国家有关政策, 争取项目, 建立母牛繁殖基地, 大力扶持肉牛养殖; 二是结合实际建立安龙县肉牛养殖示范县和兴义贵州精神展示长廊种草养畜示范区,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qzmdr4q.html
8.稻花香里说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天柱县,当地大力发展“稻+鱼”综合种养产业。眼下,这里10万多亩稻鱼迎来丰收。 Flash Player插件未安装安装插件,如果已经安装请检查是否被禁用 在高酿大坝稻鱼综合种养提升项目示范点,当地种养殖大户与州、县农业水产站技术员一起,忙着在稻田里捉鱼、测产。 http://ysxw.cctv.cn/article.html?item_id=583167464850282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