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殖业论文范文10篇

1.1畜禽养殖生产方式有待转变近些年,虽然长治市在中央、省市各级部门的亲切关怀下畜禽养殖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与一些畜牧业发展先进地区相比,长治市养殖业的生产方式依然落后。一些养殖场户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养殖方式,养殖结构比较单一,养殖计划不够合理,没有完善的治污排污方案,没有推行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现代养殖模式,甚至连一些必要的畜禽废弃物处理设施也没有配置到位,这样就很难在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对于长治市畜牧业由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养殖方式转变、提高本地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处理水平都是一个瓶颈。

1.2养殖产业链有待完善目前,长治市部分养殖场户、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不是很完整,特别是深加工环节仍有缺失。一些畜禽只是进行了初加工销售,有的甚至活畜销售。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附加值的偏低,更重要的是由于加工、生态循环不彻底,极易在生产、流通、交易环节中造成环境的污染,甚至会将一些病菌带到人间,引起疫病的发生。目前,长治市只有山西世龙驴肉、山西郭氏羊肉、长治九牛寨乳业等17个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加工规模较小,年销售收入总共不到5亿元。

1.3养殖场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长治市一些养殖场户、企业虽然采取了“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不同形式的经营模式,但其组织化程度依然很低,还都只是单个规模场的个体行为,在行业内没有形成联盟、没有形成共同体。这样,不仅会使养殖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还会给他们造成融资难、资金紧张等一系列问题。

2对策措施

推进规模养殖场污染减排,以什么样的模式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才能充分发挥生产力的潜能,实现畜禽排泄物的无害化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循环利用,促进畜牧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长治开展减排治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而在我国北方省市2011年前很少有成熟的范例可以借鉴。2年多来,长治市进行了艰苦的实践和有益的探索。

1城市工商资本

2社会资本投资畜禽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龙头”企业生产规模不大,带动效应不强

除极少部分投资上亿元的“重量级”畜禽规模养殖企业外,绝大多数畜禽养殖“龙头”企业属中、小型投资规模。这部分中小型企业投入,大的多在500万~3000万元之间,小的仅有几十万元左右,其生产规模和效应均难以达到理想“龙头”水平。

2.2投资存在较大的盲动性

【摘要】生猪养殖业是我国第一大畜禽养殖业,重点解决了市场肉类供应短缺的问题,近年来也在迅速发展,保证生猪养殖业良好发展、保障猪肉供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我国畜牧业物流发展的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养殖户的投入成本、降低养殖效率、阻碍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研究物流体系建设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影响,文中在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猪养殖区域分布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30个省(市)最近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研究了影响我国生猪出栏的因素,结果表明交通通达性、利润水平对生猪出栏量具有显著影响,而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饲料资源已不再对我国生猪出栏量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物流体系;生猪养殖;影响因素

1引言

2我国生猪出拦量的变化

论文关键词规模化养殖;环境控制;技术措施

论文摘要规模化养殖是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加强环境控制,进行绿色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对促进我国规模化养殖的健康发展显得特别重要。认为规模化养殖应做到养殖场要合理选址与建造、加强饲养管理、规范用药、综合防病等,以实现对环境的有效控制。

规模化养殖是养殖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的养殖业在规模化上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是疾病的流行难以控制;二是产品质量较差;三是养殖效益不理想;四是环境污染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科学养殖的认识不够;二是养殖技术含量差;三是养殖环境控制措施不到位。本文针对规模化养殖的现状,就加强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的环境控制,促进绿色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养殖场的合理选址与建设

1.1养殖场的选址要求

畜禽养殖场选址时应根据经营方式、生产特点、饲养管理方式、集约化程度等基本特点,对地形、地势、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饲料、能源、交通与工厂和居民的关系,特别是畜牧场废丢物处理等社会条件综合考虑。因此,养殖场应选择在空气较好、水量充足、水源和土地未受到污染,且远离村庄、城区、居民点(不少于300m,离交通道要有一定距离,如100m以上),但有支路相通的地方。

[摘要]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中国的经济范畴中,农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的畜牧业发展关乎到整个的农业进步程度。在畜牧养殖中,存在着风险性。对畜牧养殖的风险充分认识,并实施必要的管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针对畜牧养殖中风险的种类与管理要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畜牧养殖;风险;种类;管理要点

1畜牧养殖中的风险种类

在农业领域中,畜牧养殖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源于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畜牧养殖户在经济上受到一定的损失。由于影响因素不同,使得畜牧养殖所面临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和畜牧养殖的技术风险。

1.1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

一、淮安市肉用牛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淮安市肉用牛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淮安肉用牛养殖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论文关键词]现状存在制约问题发展保障措施

[论文摘要]近年来,鹿寨县渔业生产发展较快。但是针对这几年水产养殖业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养,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存在制约问题。通过加强水产养殖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养殖生产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抓好试点示范和技术培训,增加科技含量,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取得明显成效。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养殖品种结构等措施。使得水产业发展走上稳定、走向规模、走出效益。

近年来,鹿寨县渔业生产发展较快,据2008年统计,全县养殖水面达24400亩,其中山塘水库养殖面积12330亩,池塘养殖面积12168亩,网箱养鱼面积1500平方米,淡水水产品总产量达6717吨,比2007年增加571吨,增长8.5%,实现产值4338万元,占农业产值的1.58%。水产品产量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己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一、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

鹿寨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地处桂中稍偏北,属亚热带向中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太阳辐射多,光热、水量基本同步,年均降雨量为1672毫米。全县有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2条,全长1100公里。面积7万多亩,山塘水库1812处,面积2万多亩,池塘面积1.3万多亩。现有河流鱼类资源丰富,共有鱼类11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近40个品种。贝类、甲壳类、两栖爬行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渔业生产有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二、渔业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增强养殖者的法制观念,依法规范养殖行为

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减轻养殖者的负担,增加渔民的收入,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养殖者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指导,开展送法入户活动,让养殖者懂法、守法和依法养殖,强化养殖者的渔业安全生产意识;让养殖者明白国家鼓励发展养殖业的方针、政策和对水产养殖水域滩涂实行养殖证制度的重要性。只有持证养殖,合法权益才受法律保护。养殖权是养殖者依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水域滩涂从事水生动植物养殖的权利,为了保护水域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养殖者在取得租赁、承包、使用养殖水体的养殖权时,应当签定承包合同或养殖协议,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必要时可聘请律师代为办理并进行公证,依法完善养殖措施,以有效规避养殖纠纷,减少麻烦,放手大胆地从事养殖生产。只有不断提高养殖者的法律意识,使其熟知国家发展养殖渔业的政策,养殖者的合法权益才不会受到侵害。

2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心,努力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渔业养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产业的发展,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行使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力。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坚持勤政清廉、亲民安民富民;做养殖者维权的使者,不辜负渔民的期望。对国家确定的重点养殖水域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宣传大力发展养殖渔业的重要性,提高人们自觉尊重他人养殖权的法律观念,对干扰养殖渔业生产秩序,偷捕、抢夺他人养殖水产品,破坏他人养殖水体、养殖设施造成他人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对养殖水体造成的污染事故,要及时采取行政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并按照《渔业污染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调查取证,核算损失,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依法为养殖者挽回损失。努力维护良好的养殖环境和渔业生产秩序,真正体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积极为养殖渔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3增强养殖者的技术水平,转变养殖效益的增长方式

渔民的养殖效益提高了,才有推动养殖渔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对养殖大户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抓点促面,带动整体,发挥部门优势,把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送到渔民手中,强化高效渔业基地建设。抓住3个转变不放松:即从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无标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变;从分散单一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让养殖渔民从中受益,坚持以养为主,推广生态养殖,指导养殖者科学防治鱼病,禁止滥用药物,影响水产品质量,以渔养水,以水养渔,优化养殖结构,发展特色渔业、高效渔业、品牌渔业,改变渔民传统的养殖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庭院渔业和日光温室渔业,全方位、多渠道转变养殖效益的增长方式。4增强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高养殖渔民市场化运作能力

论文关键词:渔业养殖者合法权益保护对策

论文摘要:为了大力发展养殖业,提高养殖效益和水产品质量,规范养殖行为,要不断增强养殖者的法律意识和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积极为养殖者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提供先进的的技术服务,转变养殖效益的增长方式,体现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强化养殖渔民市场化运作能力,做到增产增收及效益最大化,用科学发展观实现依法兴渔、科技兴渔、以渔富民的目标。

《渔业法》第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养殖生产的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为了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提高养殖效益和水产品质量,规范养殖行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执法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强化执法效率,创造和维护良好的渔业养殖秩序,依法打击侵害养殖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努力增强养殖者的法律观念和维权能力,积极鼓励养殖者充分利用现有水域滩涂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思路,用科学发展观实现依法兴渔、科技兴渔、以渔富民的目标,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在当前新形势下,保护内陆水域养殖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养殖渔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论文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对策;湖南桃源

论文摘要分析了桃源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总结了围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所做的主要工作,并提出加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1桃源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1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重

1.1.1化学肥料污染。全县2007年化肥总用量(实物量)约12.268万吨,平均化肥施用折纯量为564kg/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6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2.16%;施肥中有约1/3的N、P营养元素通过地表径流和渗漏而进入水体,由于不合理施肥导致的N、P营养元素对水体污染的问题不容忽视。

1.1.2化学农药污染。全县2007年农药总用量1388.4t,其中有机磷农药725.1t、除草剂517.2t。农药施用量很高,农业面源污染的隐患显而易见。

THE END
1.中国养殖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型路径一、引言 养殖业作为农业生产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养殖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养殖业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以及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二、当前中国养殖业现状 1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42917.html
2.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畜牧之路何去何从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畜牧之路何去何从 一、中国养殖业的重要性与挑战 在全球农业生产中,畜牧业不仅是农产品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领域。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对肉类、乳制品等动物原料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https://www.atqlinnvf.cn/nong-ye-zong-he/162739.html
3.农村养殖业的未来趋势与挑战农村养殖业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质量和多样性越来越有需求。农村养殖作为传统农业的一部分,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变化,这一传统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https://www.kbtob.com/tu-pian-zi-xun/514145.html
4.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畜牧之路何去何从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畜牧之路何去何从 一、养殖业的重要性与现状 在全球农业生产中,养殖业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饮食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在中国,养殖业更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一个主要途径。https://www.msv8oom8y.cn/nong-ye-zi-xun/237593.html
5.中国养殖业现状与未来动态发展趋势探析中国养殖业现状与未来:动态发展趋势探析 一、养殖业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养殖业呈现出显著的规模效应。现代化的大型畜禽养殖基地不断涌现,而传统的小型家庭农场则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https://www.tndhlikuz.cn/ke-yan-xiang-mu/52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