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聚焦畜牧业竞争力,我们需要做什么?

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畜产品安全稳定供应,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夯实国家食物安全基础的切实要求,是提高农牧民增产增收能力、满足城乡居民动物营养需求的强力支点,更是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实现路径。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2023》)农业产业竞争力分析进一步聚焦畜牧业,基于农业强国内涵要求构建畜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讨论。

《报告2023》发现,中国畜牧业综合竞争力指数在135个国家中排名第5位(美国排名第1位),总体较强。具体品种来看,蛋禽产业竞争力指数在108个国家中排名第1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生猪、肉羊和肉禽产业竞争力指数分别在112个、108个、109个国家中排名第6位、第5位和第7位,处于世界相对较高水平;肉牛和奶业竞争力指数分别在124个、132个国家中排名第34位和第42位,竞争力相对较弱。

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保压力加大、疫病防控严峻、关键要素对外依赖度高、国际市场竞争不强等突出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大国博弈、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重大自然灾害、动植物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频现等问题,提升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我们需要做什么?

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当前,中国畜牧业在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领域尚有显著的提升潜力。具体而言,2021年,中国的生猪与肉鸡出栏率仅达到美国同期水平的86%与35%,同时,在饲料转化率方面,中国的料肉比分别是美国的1.1倍和1.3~1.4倍;此外,生猪的生产成本也高达美国同期的1.7~1.9倍。另一方面,德国对每公顷土地上的畜禽饲养量有着严格的规定,如牛9头、羊18只、猪15头、鸡3000只、鸭450只,这反映了畜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之间的平衡。

提升抗风险能力

当前,中国畜牧业正面临多重复杂风险。首先,在畜禽种源方面,中国主要畜禽核心种源中有近25%需依赖进口,特别是白羽肉鸡领域,自主培育品种仅占15%,显示出种源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其次,价格波动也是一大挑战。相较于美国活猪价格波动较大但猪肉价格相对平稳的情况,中国活猪和猪肉价格均呈现出剧烈波动,这对市场稳定和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再者,疫病冲击构成了另一大风险。近十年来,中国动物疫病合计发生次数高达11.9万次,远高于美国的2220次。特别是非洲猪瘟疫情,导致中国生猪存栏量在2019年9月同比下降了41.1%,2020年猪肉产量也较正常年份(2017年)下降了近25%。

为了全面提升中国畜牧业的抗风险能力,未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突破卡脖子品种培育的难题,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畜禽种源的自主可控水平;二是要强化加工与储备环节的“蓄水池”功能,通过调节市场供需关系,有效平抑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影响;三是要在动物疫苗接种与疫情扑杀两方面协同发力,构建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严格防范外来动物疫病的冲击。

提高饲草料的供给能力

当前,中国在饲草料供给领域正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这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2022年中国对大豆的进口依赖程度高达82%的,而这些大豆的92%源自美国和巴西,显示出高度的进口集中度。同样,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其进口依赖率也达到了7%,并且这些玉米几乎全部(98%)依赖美国和乌克兰的供应。此外,苜蓿商品草作为优质的牧草资源,其进口依赖率也接近30%,其中78%的苜蓿干草更是直接来自美国,这进一步加剧了饲草料供给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降低国际贸易风险

为了有效降低国际贸易风险,中国未来应采取以下策略:一方面,适度增加肉类进口,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国内肉类市场供应,优化肉类产品结构,而且还可以通过替代部分国内生产的肉类,减少对这些肉类生产所需的饲料粮的依赖。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畜牧业企业,并强化其在海外多元市场的布局,通过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建立稳定的国际贸易关系,以分散国际贸易风险,为中国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THE END
1.当代养殖业发展前景探究技术创新与可持续模式的结合总结来说,现在养殖业最好的前景是在于不断探索和实践科学合理的手段来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这种发展不仅关乎经济收益,更关乎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及动物生命价值观念上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基于科技创新和可持续理念的大型项目落地,同时也希望政府各部门能够给予必要支持,以确保这一切都能顺利https://www.p0c6eq62u.cn/qin-lei-yang-zhi-ji-shu/261725.html
2.在当下农村究竟哪种养殖方式最具前景在当下农村究竟哪种养殖方式最具前景 一、当前农村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农村养殖业也在不断地演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要求,因此,现在在农村做什么养殖比较好,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选择适宜气候条件下的作物或动物https://www.msv8oom8y.cn/nong-ye-zi-xun/487847.html
3.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将如何塑造农村经济与食品安全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中国养殖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不仅体现在技术上的飞跃,更在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保证社会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应该鼓励更多科研机构投入到畜牧科学研究中,并且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应用。此外,还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工作,以确保食品安全从源头做起。https://www.gntpr.com/ke-pu-huo-dong/81127.html
4.中国现代养殖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农业科技进步生态可持续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是什么?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养殖业一直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养殖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从传统的小规模家庭农场到现在的大型现代化养殖基地,中国养殖业正在经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什么是推动中国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289306.html
5.“种养循环”是养殖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养殖产业快速发展,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未经处理的养殖粪污会对土地以及地表水、地下水产生一定的危害。如何处理行业发展与水、空气、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双碳”目标下,企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必选项,种养循环的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养殖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https://www.cfsn.cn/news/detail/342/277012.html
6.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畜牧业转型此外,绿色生产技术的不发达,导致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污染资源化利用设施的成本高昂、普及程度有限,处于转型之际的大中型规模户,不仅要负担扩大生产规模的高成本,还要面临繁复的审核程序和养殖场污染防治建设问题,造成养殖主体面临“高产量、低污染”两难瓶颈,制约着畜牧业高质量发展。https://cssn.cn/jjx/jjx_jjxp/202404/t20240419_5747030.shtml
7.养殖业持续降发展8篇(全文)但是,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 这种养殖方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由之带来的环境污染、畜牧产品质量下降及药残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削弱了我国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竞争力, 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瓶颈。因此, 要推动养殖业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 必须对目前的养殖方式进行调整, 引导养殖户更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rgdy9h4.html
8.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纲领性文件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同意、专门针对水产养殖业的指导性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今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http://www.hndt.com/brand/1074/1037/201904/04/2398709/index.html
9.加快推进以冷水鱼产业为主的渔业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林草局《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更好发挥渔业在发展县域经济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佛坪县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等,加快推进以冷水鱼产业为主的渔业高质量发展。 https://www.ishaanxi.com/c/2023/1108/29944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