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如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于广东省的调研与思考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主体。近日,笔者赴广东省广州市、云浮市、佛山市等地开展调研,了解广东广垦畜牧公司、江丰实业公司、温氏股份公司、万顷洋农业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做法和经验。这些龙头企业有的向农业产业上下游“纵向”延伸、充实薄弱环节,有的围绕服务农户做“横向”拓展、突出比较优势,有的建设区域产业融合的“孵化器”、引导企业集群集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对加快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显著作用。

龙头企业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多元模式

产业延伸模式,建设纵向全产业链。这种模式主要是围绕种养环节,向上游的育种、肥料、饲料等环节前伸,向下游的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环节后延,构建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为一体,从育种到田头、田头到餐桌的纵向全产业链。广垦畜牧公司以前主要从事生猪养殖,近年来积极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在育种、饲料、屠宰、销售等环节强化布局。目前,公司在产业上游建设了种猪场、种猪扩繁场和饲料加工厂,用于向养殖环节提供猪苗和饲料;在下游建设了对接养殖的屠宰加工企业、生猪销售企业和猪肉专卖门店,负责出栏生猪屠宰和销售,形成了上中下游紧密相连、各环节有机融合的纵向全产业链。江丰实业公司也采取产业延伸模式,从肉鸡养殖起家,逐步拓展至饲料及添加剂、兽药、屠宰加工、家禽批发市场、快餐生产销售等纵向全产业链。

服务拓展模式,建设横向全产业链。这种模式主要专注于种养单个环节,向种养所需的农业机械、疫病防治、种苗繁育、金融保险等各类服务拓展,不追求产业链纵向延伸,所有服务的第一要务就是提升种养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与纵向全产业链相比,这种模式呈现出“横向”发展的特点,围绕种养环节形成“横向”融合的全产业链。温氏股份公司采取这种模式,通过“公司+农户”委托农户养鸡、养猪,围绕农户养殖环节实施全面系统服务。公司旗下建立了能够为农户提供场地规划、土建工程、养殖设备、环保设施等服务的农牧装备企业,产能居全国第一;建立了能够为农户提供饲料、疫苗、兽药等养殖农资的科研加工企业,产能居全国第二;建立了专门为农户上门服务的技术员队伍和实时监控养殖情况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养殖与配套产业的横向融合。

龙头企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建设纵向全产业链主要通过对外并购实现,联农带农方式松紧自选。建设纵向全产业链的企业除了自身比较熟悉的环节外,一般通过兼并重组、产权联合的方式吸纳产业上下游环节的企业加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经验、渠道、人才等资源,实现产业“前伸后延”和融合发展。广垦畜牧公司并购广东红马饲料公司,补齐了饲料生产、配送环节;通过与东莞市定点屠宰场公司合资设立子公司,补齐了屠宰、储藏和冷链物流环节;通过并购广州恒之康食品公司,补齐了销售门店和品牌营销环节。江丰实业公司会同掌握“中央厨房”核心技术的专家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子公司,实现了向餐饮终端的延伸。在带动农户融合发展方面,这两家企业均采取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企业和农户根据自身情况商定,农户的畜禽产品既可以通过紧密型的“保底+分红”或设定“合同价”卖给企业,也可以选择松散型的随行就市,还可以自寻销路、自负盈亏。

建设区域全产业链主要通过产业集群实现,联农带农方式相对松散。建设区域全产业链的企业负责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招募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入驻,为入驻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实现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这类似“建设商场+门店招租”的形式。万顷洋农业公司负责规划、建设和运营用于花卉苗木种植展销的“商场”,向花卉苗木企业出租“门店”,收取“租金”。随着“门店”陆续出租,“商场”日渐红火,园区对资金、人流、交易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作用和对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效应日益显现出来。但是这种模式带动农户相对松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万顷洋农业公司向农户支付土地流转的租金;二是园区内的企业吸纳一部分农民就业;三是园区内的企业收购周边农户的花卉苗木。2015年,园区带动农户2700多户,户均增收1万多元。

龙头企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分析

建设纵向全产业链,能够促进各环节有效对接,增强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广垦畜牧公司、江丰实业公司认为,纵向全产业链融合一方面能够强化对产业上下游环节的管控,降低不同环节的对接成本,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实现了产品提档升级、销路通畅;另一方面,在单个环节(养殖环节)竞争激烈、利润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依托主业基础,拓展发展空间,利用上下游环节利润平衡等优势,缓冲平抑风险,增强了对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抵御能力。广垦畜牧公司补齐饲料环节后,不仅缓解了饲料公司产能过剩问题,而且通过定制专用饲料配方、统一配送标准,把生猪料肉比由原来的3.58降到了3.25,大幅提升了经济效益。江丰实业公司发现,“禽流感”影响期间,活禽销售量大约下降80%,屠宰分割制品销售量大约下降40%,禽肉熟食制品销售量大约下降20%。与单纯养殖和销售活禽相比,龙头企业发展产加销的全产业链条,在应对“禽流感”时就有了较大的缓冲空间。美国等发达国家分析畜牧业30年发展历程发现,产业链利润点有从饲料业转到种畜业再移至畜产品加工业的渐进过程,因此,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布局顺应这一趋势。

建设横向全产业链,能够提升单环节经营效率,打造独具优势的市场竞争力。温氏股份公司认为,多年来他们专注在单个环节(养殖环节)发展横向全产业链融合,具备了行业领先的科技研发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农户能力,形成其他企业在养殖环节难以匹敌的竞争优势。在公司配套产业和技术服务支持下,农户的养殖设施设备、技术手段不断改善,逐渐从兼业养殖变为主业养殖、从普通农户变为家庭农场,养殖规模从平均300头猪/批、5000只鸡/批提升到平均500头猪/批、10000只鸡/批。其中,养殖生猪存活率达到95%以上,温氏股份公司反映,2014年市场低迷,全国90%以上的养殖企业亏损,散户养一头猪平均亏损200元以上,但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力量和成本优势,仍然能够保持盈利,带动农户养一头猪还可以赚150元以上。

龙头企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作用。龙头企业推进产业融合模式多样、效果明显。但有部分声音对龙头企业存在偏见,甚至认为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强,必然以强欺弱、压榨农民,主张由农民自起炉灶、自负盈亏、自行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这种看法把农民与龙头企业截然对立起来,忽视了农民与龙头企业合理分工、互利合作的共同需要,也忽视了农民与龙头企业公平协商、共同发展的普遍事实,以及农民在资金、技术、管理、抵御风险等方面的现实状况。龙头企业经济实力较强应该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有利因素,要坚持把龙头企业作为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主体,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同时,要推动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坚持因地制宜和专业分工的原则。从调研情况看,不同龙头企业根据自身成长背景、现实优势、发展预期等,采取了不同生产经营方式,形成了不同的产业融合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应该说,不同的融合模式不存在优劣之分,不论采取什么模式,只要适应了企业实际,推进了产业融合,促进了农民增收,就应该一视同仁给予鼓励支持。另外,这些龙头企业都十分重视建设全产业链与开展专业分工的关系。温氏股份公司专心做养殖,把农户养殖需要的配套产业做全做精了;万顷洋农业公司专心搞园区,把企业集聚需要的发展条件做好做齐了;广垦畜牧公司、江丰实业公司建设纵向全产业链,但每个环节都交给专业团队负责。农村产业融合是分工基础上的融合,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THE END
1.畜牧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行粮、饲、经三元种植结构,使农牧业紧密结合,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规模化、规范化养殖。通过引进先进的畜牧科技,提升农民的养殖技术水平,增加畜牧业的产值和收益,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改变传统的畜牧业经营模式,推动畜牧https://topics.gmw.cn/2024-03/14/content_37203469.htm
2.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将如何塑造农村经济与食品安全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和引导养殖业发展。比如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以减少污染并提高产品质量。此外,大数据、大智能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预测饲料供应链风险,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四、国际合作与贸易开放 https://www.gntpr.com/ke-pu-huo-dong/81127.html
3.新时代的农业变革再看农村十大暴利养殖的未来在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农村地区也逐渐走向了新的起点。特别是在“农产品价格高涨”、“市场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一些特定的养殖业开始呈现出极为显著的收益增长趋势,这些行业被称作“农村十大暴利养殖”。但同时,这种快速增长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历史、现状、挑战与转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https://www.p0c6eq62u.cn/sheng-zhu-yang-zhi-ji-shu/261340.html
4.畜牧新篇章深度剖析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养殖业的历史与成就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养殖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飞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禽类生产国,拥有庞大的农户群体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养殖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养殖业仍面临诸多问题,如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动物https://www.3qzuyeya.com/yao-cai-zhong-zhi/701588.html
5.农村种植养殖业的未来趋势与发展方向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农村种植养殖业作为传统农业的一部分,其发展历经起伏。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农村种植养殖业正迎来新的机遇。 农村地区资源优势 首先,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在自然资源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比如说,不同的地理纬度适合不同类型的作物生长,而不同的气候条件也为特定的https://www.4orxq11be.cn/jun-lei-wen-xian/569024.html
6.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为一个涉及百姓生活、影响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行业,其发展不仅关系到农业经济的稳定,也关乎国民健康和食品安全。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科技进步的加速,中国养殖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当前养殖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如资源环境压力大、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https://www.nwifujzth.cn/mei-ti-bao-dao/311905.html
7.2023年农村合作社开会发言稿农民合作社开会简单发言(十六篇重点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从农业所属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中挖掘示范户,以点带面,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辐射效应,从而使整个产业发展壮大,增加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2、农业专业合作社引领 做大做强农业专业合作社,重点发展有产业发展后劲的合作社,使合作社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发挥其引导作用,扩大社会影响力,从而使原本分散、零https://m.1bk.net/jzks/216972.html
8.种植与饲养并重双管齐下策略如何在农村创造更多价值总结来说,在农村养殖业中,要想获得最高收益,最好的做法就是将种植与饲养相结合,用双管齐下的策略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不仅要考虑当前已有的技能和资产,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巧,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球环境及消费者需求,从而持续推动农业发展向前迈进。在这过程中,每一个小小努力都可能成为改变命运的一个关键环节https://www.msv8oom8y.cn/xue-shu-bao-gao/494171.html
9.协同种养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因此,我国农业中的种养业脱节,整体上加重了乡村面源污染程度,进一步削弱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制约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进而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种养业脱节的原因分析 在传统的农林牧副渔五业的农业大家庭中,种植业是基础,尤其是在粮食主产区, 牧业和渔业是以“副业”形式存在的,它服务于粮食等种植业,调节着https://cdo.develpress.com/?p=13260
10.农村畜禽养殖范文12篇(全文)农村畜禽养殖 第1篇 1.1 管理相对薄弱 由于管理不到位, 再加上资金、认识、技术上的缺乏, 使相关配套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很难贯彻。特别是某些养殖户重饲养轻治理, 对污染物治理的投资力度明显不足。 1.2 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较大 从养殖业发展趋势来看, 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将有助于污染物的综合利用, 而当前养殖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0f002hf.html
11.延安日报富硒产业是以农业种植养殖为基础,连接加工、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是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充分发挥富硒资源优势,发展富硒特色产业,增强区域发展的内在活力,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实践证明,发展富硒产业投入少、产出高、增效增收显著、容易广泛复制推广,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的https://paper.yanews.cn/yarb/20230517/mhtml/page_07_content_20230517008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