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这份咸宁地图一览乡村振兴好“丰”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时,常常前往田间地头,把脉乡村发展,在重要会议上多次关心各地“乡村宝贝”。

咸宁市各县(市、区)有哪些“乡村宝贝”?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跟着这份咸宁地图,一览各地乡村振兴好“丰”景。

↑扫码一览“咸宁各地乡村振兴好‘丰’景”H5↑

【咸安:“桂花经济”喷香绽放】

2021年,咸宁提出建设“中国桂花城”,咸安区作为中国桂花城建设的核心区,按照“夯实一产、做强二产、拓展三产”的思路,谋划产业融合,加快推进“中国桂花城”建设。

咸安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桂花加工市场主体,吃干榨尽一朵花,开发出了桂花酒、桂花饮料、桂花食品、桂花香料等四个系列近百种产品。同时着手打造了一批十里桂花长廊、桂花源风景区等以桂花为主题的文旅打卡地。

【嘉鱼:蔬菜长成富民大产业】

蔬菜产业是嘉鱼县的富民产业,撑起了全县农业的半壁江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嘉鱼县潘家湾镇从最初的30亩甘蓝起步,发展到九十年代初的6万亩,后逐步在全县遍地开花。

嘉鱼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目标,以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为抓手,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全国农业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县、湖北省蔬菜大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赤壁:累累猕猴桃致富“黄金果”】

赤壁是中华猕猴桃的主要原产地之一,有40多年的栽培历史,享有“中华猕猴桃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赤壁市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引进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高标准猕猴桃种植基地11个,面积达到1.1万亩。该项目已带动80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目前,赤壁市猕猴桃种植面积达6.2万亩,年产量5.6万吨,产业链产值达到10亿元,小小猕猴桃已“长成”赤壁市乡村振兴、百姓致富的大产业。

【通城:油茶果成为“致富果”】

通城县地处幕阜山区,是湖北省油茶主产区。近年来,通城县不断改良油茶品种,推广高效实用技术,扩大油茶种植面积,扶持龙头企业,进行精深加工,让油茶果变身富民强县“金果果”,给乡村振兴“加油”。目前,全县油茶林总面积发展到32.5万亩,油茶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户300多家,年综合产值20亿元。

小小油茶果,全身都是“宝”。通城县的油茶衍生产品除了茶油,还有婴幼儿用油、三高病人用油等特定人群的食用油,并开发了高档化妆洗护用品以及洗涤用品。在秋季还会举办油茶采摘节活动,以文艺演出、油茶采摘比赛为载体,通过美食品鉴活动、网红直播带货等形式,助推油茶销售,叫响通城油茶品牌。

【崇阳:乡村振兴的“黄精”时代】

黄精,药食同源,一般生长在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崇阳县位于幕阜山中段北麓,四周环山,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非常适宜野生黄精生长。

近年来,崇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黄精在崇阳的人工栽种面积逐年递增,规模化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种植面积突破6万亩,种植户达到2000多户,年产值超两亿元,形成比较完善的“培育、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黄精带来“黄金”,成为拉动崇阳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通山:特色水果里的“经济密码”】

通山县地处幕阜山脉腹地,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水果产业发展。每当水果成熟季节,李子、蓝莓、柑橘、火龙果、枇杷、水蜜桃、葡萄、砂梨等精品水果轮番挂上枝头,实现四季有果、百姓增收。

目前,通山县水果产业常年种植15.76万亩,产量2.08万吨。全县水果连片基地共304个,“大畈枇杷”“闯王砂梨”精品水果品种获得地理标志认证。此外,通山县强化水果种植基地建设,以龙头企业来示范带动,加快推进经营主体培优育强,持续推动水果种植基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

THE END
1.果香四溢话丰收鲜果产业显活力金秋十月,硕果满枝,神州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甘肃陇南苹果渐次成熟,映红乡村振兴路;湖南泸溪柿子喜迎丰收,铺就致富“黄金路”……各地竞相发展特色水果种植,村民的钱袋子日渐鼓起来,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4年10月6日,果农在贵州省黔西市金碧镇新兰村葡萄园里进行直播销售。来源:人民图片 http://www.tlfw.net/sh/202410/t20241014_24368903.html
2.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中保镇花果山农场积极打造现代种植观光园,发展四季特色水果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 走进中保镇花果山农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层层碧荷和架子上的一串串葡萄,旁边就是令人垂涎欲滴的李子、桃子园。香甜可口的水果引得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大家边采摘边品尝,不一会儿就满载而归了。 https://m.kangyanghongya.com/news_details.html?from=web&id=971242
3.李忠元:发展热作果蔬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原标题:大麦地镇党委书记李忠元——发展热作果蔬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双柏县大麦地镇依托镇域土地、光热、区位等优势,按照县委提出的“打造‘一乡一特’果蔬示范镇”的发展思路和要求,大抓热作果蔬产业发展,着力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繁荣,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3/27/032521750.shtml
4.乐山日报一年四季有花开,一年四季有果摘。近年来,市中区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发展荔枝、火龙果、葡萄、桃子、李子、柑橘、猕猴桃等特色水果种植,不仅绿了山头,富了百姓,还确保农业长久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助推乡村振兴注入“甜蜜”能量。 http://szb.lsrbs.net/lsrb/h5/html5/2022-08/19/content_60089_15180754.htm
5.滕州柴胡店镇:特色果品种植赋能乡村振兴辖区实际,围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充分挖掘东部山区、西部平原种植潜力,因地制宜发展甜桃、酥梨、苹果、葡萄、火龙果等多元化种植,积极实施土地流转项目,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培树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产业“接二连三”,用仿原生态的种植特色果品产业赋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http://www.sdzzwm.com/mobile/news/show-1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