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这五种模式不可少!农技学堂

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大幅降低农药、兽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形成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为此,下面推荐5种农业循环模式供人们参考,或可部分减少农业污染问题。

一、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模式

1、沼气综合利用

设施完善的畜粪收集处理中心,规范运作和户集、村运、片收的收集机制,畜粪收集率及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

二、立体复合循环模式

1、“桑枝条—黑木耳—水稻”循环模式

“桑枝条—黑木耳—水稻”循环模式是利用修剪下来的桑枝条,磨成粉用作种植黑木耳的营养基,黑木耳生产结束后,菌渣作有机肥还田,培肥地力。实现“桑枝条——黑木耳——水稻”三大产业的良性循环。这种生产模式既能提高桑枝条和黑木耳菌渣等农业废弃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因桑枝条腐烂和黑木耳菌渣乱丢乱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可以充分利用冬闲田,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农田利用率,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成为桑农、稻农增收的新渠道。

2、“移动大棚生态养鸡”循环模式

“移动大棚生态养鸡”在菜地里搭建简易大棚养鸡,实行鸡—菜—稻轮作。这种生态循环模式,一是可以节省土地资源。二是降低运行成本。三是有利于鸡病防治和疫情控制。四是有利于提高鸡的品质。五是能有效增加土地肥力,减少环境污染。

3、“鱼-桑-鸡”模式

在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试验表明,每5000千克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加鱼产量25千克,年产鸡粪1200千克,相当于给桑园施标准氮肥18千克,磷肥17.5千克。

三、种养共生生态循环模式

1、“鱼藕共生”模式

“鱼藕共生”即“鳅、藕”、“甲鱼、菱”、“锦鲤、藕”等生态循环模式是一种在藕田里套养泥鳅、甲鱼等水产品的种养混作模式。泥鳅等吃食后产生的大量排泄物经分解、矿化后作为肥料供莲藕吸收利用,促进莲藕的生长,同时减少了水质恶化对泥鳅的造成的毒害,促使泥鳅健康快速生长;泥鳅的潜底及钻泥等活动,起到了持续中耕、松土的作用,有利于莲藕生长;藕田中的害虫不仅是泥鳅的高品质活性饵料,还为藕田起到了生物除虫的作用。该模式实现了莲藕——鱼类的良性循环发展,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农田特别是低洼地农田的利用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明显,可成为农民、渔民增收新渠道。

2、“稻鸭共育”、“稻鱼共育”循环模式

四、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模式

通过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实行农牧结合、种养结合,使农业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循环利用,消除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土地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对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推进“五水共治”、美化农村环境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该模式可实现秸秆资源化逐级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使秸秆废物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解决秸秆任意丢弃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同时获得有机肥料、清洁能源、生物基料。

五、创意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创意为手段,以产业融合为途径,通过农业与文化的融合、产品与艺术的结合、生产与是生活的结合,将传统农业的第一产业业态升华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新型业态,拓展农业功能,将以生产功能为主的传统农业转化为兼具生产、生活和文化功能的综合性产业。该模式可实现当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当地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促进当地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如当下正流行的乡村游、休闲农业游、农庄、民宿等。

THE END
1.农村前景最好的养殖业生态果园模式的多样性与发展潜力二、农村前景最好的养殖业:生态果园模式的大量变革与巨大潜力 以沼气为纽带的水产养殖-种植综合体 这种模式结合了水产养殖和植物种植,不仅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还通过沼气处理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提供新的能源来源。 果树立体种植系统 立体种植是提高土地使用率的一大创新之举,它不仅增强了生产力,而且为游客提供了一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zi-xun/501874.html
2.现代养殖业的兴旺与变革探索当代最具前景的养殖模式生态循环体系是一种全面的自然循环模型,它结合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如用微生物处理农家垃圾生成高值产品或作为生物燃料使用。在这种生产模式中,每一步都考虑到环境保护,比如废水处理机制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执行,有助于减少污染,并且使得整个产业链更为清洁、高效。 https://www.kbtob.com/ke-pu-dong-tai/538051.html
3.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六大模式生态农业模式要求种植过程中不使用有害物质,不搞反季节种植;养殖过程不添加激素、不搞工厂化养殖、让动物们快乐生长;加工过程中不使用防腐剂,运输过程中不使用保鲜剂等;搞什么的吃什么,从此告别互害模式;人人讲诚信,最终实现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社会良性健康发展。 https://nyncj.weinan.gov.cn/nyfw/zyy/1767123080179785729.html
4.种养模式(精选十篇)该镇“猪—沼—菜”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 不但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再生增值和循环农业的成功应用, 而且还打造了园区蔬菜生产的品牌工程, 使蔬菜真正成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通过典型示范、组织推动, 大力推广实施“猪—沼—菜”生态种植养殖模式, 使之成为发展设施农业的一条科学途径, 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亮丽风景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qfpjnsm.html
5.绿色种养循环开启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宝清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按照“畜禽粪污+固态粪肥+液态有机肥料”三位一体的技术路线,以培育粪污收集、处理、配送、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建机制、创模式、拓市场、畅循环,着力构建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紧密衔接、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https://sysrb.dbw.cn/Html/szbz/20220215/szbz80273.Html
6.稻渔生态种养高效模式构建与思考.pptx稻渔生态种养高效模式构建与思考一、传统农业的弊端现代农业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和农产品需要同时,也由于一味追求高产而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各种添加剂、生长激素等化学品,日益显现出一些问题和弊端,如环境污染、农产品污染、有害残留物富集、土壤生产力下降、自然系统遭到人为破坏、人类健康面临威胁https://m.book118.com/html/2018/0728/622004311100121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