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日报云报

特色种植助力产业腾飞农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蔡梦玉通讯员万莉)“一村一品”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模式和组织方式,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具有积极作用。磨头镇丁冒村围绕“一村一品”,立足特色果蔬种植,不断延伸发展农旅产业链,让田园乡村焕发新活力。

特色蔬菜“种”出“蔬菜强村”

盛夏时节,走进磨头镇丁冒村金旺家庭农场的蔬菜种植大棚,成片的番茄长势喜人。红黄两色的果实缀满枝头,在绿叶的掩映下,勾勒出一副丰收的好图景。

“这是我们引进的新品种,通过在番茄植株上嫁接冬瓜藤,提高植株的高度,进而缩短番茄的结果周期、提高挂果率。”农场主王小龙告诉记者,农场经过10多年的经营,从原来的30亩扩大到如今的500多亩,种植品种覆盖黑塌菜、百日子萝卜、香堂芋、蘘荷四大如皋特色农产品,水果玉米、芦笋、红薯叶等新引入的产品也逐渐形成规模与特色。目前,金旺家庭农场种植的农产品广受消费者欢迎,每年的净利润达到200万元左右。

近年来,丁冒村立足本村特色蔬菜种植历史,在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时,走出特色蔬果种植产业发展之路,围绕如皋黑塌菜、百日子萝卜、香堂芋、蘘荷等地理标志产品,不断培育壮大本村“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村流转土地2000多亩,建成金旺、初音、倩涵等家庭农场10多家,种植模式从“单一种植”向“接二连三”发展,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近140万元,村民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不断提升。

农旅融合“绘”出“乐活田园”

在丁冒村6至9组居住河旁,有一栋粉刷一新的二层小楼,小楼后面规划建设了绿化带和停车场。“这里是丁冒村村委会的办公旧址,我们把它改造成文旅服务中心,今后将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休憩用餐、商品售卖等服务,满足游客‘吃、行、游、娱、购’等多种需求。”丁冒村驻村第一书记高雅娜介绍道。

立足特色种植业,丁冒村通过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开发村史文化等,逐步发展了休闲采摘、农耕体验、乡村研学等多样休闲旅游活动,在农旅融合中助推农业增值增收。

距离文旅服务中心不远处,是丁冒村即将建成的农产品展销中心,“届时我们的特色农产品培育、种植、包装等将以展销的形式集中呈现,做到观光、休闲、购物一站式体验。”高雅娜说。

时尚潮流“汇”出“崭新动能”

近期,“寻味磨头、‘玉’见丁冒”磨头镇第五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在丁冒村金旺家庭农场举行,活动现场人潮涌动,美食、美景、趣味游戏,交织出美妙夏日的乡村休闲图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正是乡村工作的指引。”高雅娜说,乡村旅游文化节的举办对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拉动消费增长、打造丁冒乡村旅游品牌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活动当天,丁冒村丁郭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鸣锣开村,同时该村欣冒合作社开发的电商小程序“良田如初”正式亮相。这是丁冒村文旅产业和特色种植产业发展的又一崭新成果。“这两年村里的交通、人居环境、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这也坚定了我们发展特色种植、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初音鲜果农场农场主康小虎笑着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当初辞职回乡创业搞蔬果种植,这条路走对了!”

为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丁冒村还请专人打造了“良田如初”电商小程序,目前小程序已正式上线,更多功能和服务正在完善中。高雅娜介绍,接下来,丁冒村的多种农产品都会在平台上上架、销售。后期丁冒村还将组建运营团队,确保产品上架、销售、发货、售后等流程正规运行,通过“村党组织+种植主体+电商平台”的模式,让丁冒村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如皋、走上更多人的餐桌。

THE END
1.齐河:特色种植兴产业乡村振兴谱新篇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5日讯近年来,齐河县华店镇因地制宜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推动蔬菜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丰富群众“菜篮子”的同时,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一畦水芹绿,十里飘菜香。近日,记者走进华店镇后王村的芹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畦畦清新翠绿的芹菜挺拔脆嫩,长势喜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Tk4MTU0OA.html
2.河南安阳: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6月15日,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瓦店乡四伏厂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中药材种植基地,社员正在采摘红花。随着红花市场需求量增加,四伏厂村抢抓机遇,大力发展高效、特色种植业,通过“合作社+农户+企业”的发展模式,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红色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作者:毕兴世 https://www.farmer.com.cn/2024/06/17/99957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