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当我还在武大读书时就发现有学生通过微博卖土特产,这种形式在当时非常新颖,立即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我的老家就在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的山村,有丰富的优质土特产资源,只是没有好的销售渠道。
2014年,大学毕业半年后,因为思念家乡和从小抚养我长大的爷爷,我辞了网络公司的工作,返乡开始自主创业。
山鸡蛋/土鸡是我做的第一款产品,因为我发现城里人对高品质的正宗散养山鸡蛋有不小的需求,但却找不到或者没精力去找好货,而我老家村里几乎每家都会养几只母鸡下蛋,正好可以满足,所以刚开始我们从农户那里收购。
农户散养规模小、产量低,凑出几份鸡蛋需要好几天,很难保证鸡蛋新鲜。
另外,我们发现个别农户在尝到甜头之后会买笼养蛋冒充散养蛋。
后来我们索性自己养殖,从源头把控,确保鸡和鸡蛋的品质。
▲专门供鸡乘凉避雨的棚子
我们所说的散养土鸡,可不是偶尔赶出来放放风那么简单,真正的散养土鸡需要在饮食、运动、环境等各个方面下功夫。
优质品种天然饮食让鸡肉\鸡蛋更有味
墨雪芦花鸡、五黑鸡、琅琊鸡和小笨鸡都是老品种,它们个头小(一般只能长到三四斤),料肉比高(指畜禽增重一公斤所消耗的饲料量,料肉比高,说明饲料转化率低),经济效益差,已经被现代养殖业淘汰,但肉质和口感不是笼养肉食鸡能比的,所以有经验的农民会养几只,自家逢年过节才舍得吃。
▲散养11个月的墨雪芦花鸡
我们选择这几种土鸡实行山林地自由放养,以豆粕、小麦、玉米、青菜、南瓜以及我们磨面剩下的麸皮等为主要食物,除此之外,它们还在山间草场觅食昆虫、草籽和腐殖质等自然饲料。
繁杂的吃食让鸡肉和鸡蛋中积累足够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使其营养丰富口感更好。
▲下蛋位置随心所欲,所以收鸡蛋也是个体力活
无抗养殖,给你最安心的肉和蛋
1946年人类首次发现,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能明显提高鸡的日增重。从此,超限额、超品种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严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
我们杜绝使用一切商品饲料和添加剂,例如养鸡行业常用的强化吸收的黄霉素以及促进生长的药物和蛋黄增色剂等,在我们这里都是完全被禁止的。
▲蛋黄是本来的颜色,鸡蛋是最纯粹的味道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笼养鸡体质极差,抵抗力很弱。我们在一家养殖场亲眼见过,有的鸡从笼子里掉出来就骨折了,老板说如果周边有大的声响,例如放鞭炮,鸡群就有可能被成片的惊吓致死。
高密度的养殖,使得笼养鸡非常容易传染生病,为了降低死亡率,只能不断使用抗生素。
生长环境拥挤,追求短期速成,大量使用抗生素等多种因素使得笼养鸡体内药物残留无法代谢完全,最终会进入人体。
老品种的土鸡本身抗病性强,而且小鸡从破壳开始就在山上放养,相比笼养鸡体格更加健壮,免疫力强,不易生病。
▲每天在山间林地嬉戏打闹
养殖基地远离生活区和工业区,没有污染,地广鸡稀,周边的草地树林也是隔绝外界病源的天然屏障,所以我们的土鸡基本不需要抗生素。
超大豪宅养出运动健将
养殖基地位于美丽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四周山丘环绕,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视线所及处尽是它们的天地。
超低密度的散养给鸡足够的空间,因此它们的觅食范围非常广。长期在有草、有树、有陡坡的地方活动,使得这些鸡个个都有绝技傍身,什么登高远眺、展翅短飞都不在话下。
▲站的高才能看的远
因为太活泼,白天很难抓到,所以我们只能在晚上抓鸡,只有这时候鸡群的警惕性才相对弱一些。
活动量大,脂肪沉积少,不仅能让鸡健康成长,还能使其肉质更紧致,味道更鲜美。
200天以上山林散养赋予其更好口感
我们的每只散养土鸡都是自然生长,养殖周期最短7个月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一年。
跟一两个月就出栏的“笼养鸡”和“速生鸡”相比,真正的散养土鸡虽然成本要高出很多,但可以保证鸡肉和鸡蛋都是最纯粹最安心的,鸡肉本身的鲜香也更浓郁。
实际上,市场里所谓的散养土鸡绝大部分是假散养,例如很多做农家宴的,都是去买来即将出栏的笼养鸡,撒进树林暂养几天,给游客做做样子,与从小在野外长大的真散养鸡,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来自正宗散养土鸡的傲娇
正宗散养土鸡产的鸡蛋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卵磷脂含量非常高。随便打一只,蛋黄色泽鲜亮,蛋白清澈浓稠,非常纯净,开壳后没有腥味,无论怎么做都是喷香美味。
安全、营养、健康、美味,一切尽在青小农。
----------END----------
注意事项:
①蛋黄颜色跟食物有关,并非判断好坏的标准。如果吃南瓜玉米多,颜色就偏黄,吃青菜麸皮多,就会偏白,出于鸡的健康考虑,食料需综合搭配。
②春天以后,真正的散养鸡蛋可能容易出现散黄,这主要是散养母鸡抱窝孵蛋的天性造成的,无法避免(笼养鸡被限制自由反而不容易有散黄的),介意可以私信客服协商解决。
③土鸡全部是发货当天凌晨新鲜处理,天热时,远距离发货的可能会提前冷冻。
④生鲜产品需当面检查验货后签收,有坏损的,快递公司负责赔偿,快递员离开后发现有坏损的,快递不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