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一定要进财政账户吗?深圳政府在线

为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要实行集中管理?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作为政府非税收入,实行国库集中收缴,并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再由行政机关编制预算草案提出申请,经财政部门审核,统筹安排使用。这是目前运用最多的资金管理模式之一。根据最高检在2021年对广东等19个省份的调研显示,缴纳至财政账户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损害赔偿资金占执行到位数额53.57%。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财政部门在资金管理方面的专业性,资金使用安全性高。不足之处则在于资金使用审批程序不明确,专项资金账户使用效率较低,不利于受损生态环境修复。

由于缺乏明确的管理和使用制度,预算管理的复杂程序难以满足生态环境修复的实际需要,不利于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标准和全行业内的统一实施和监管格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院、检察院、行政机关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积极性。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只能进财政账户?

《办法》第二条规定对特殊情形下的使用作出规定,经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确定或者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由赔偿义务人修复或者由其委托具备修复能力的社会第三方机构进行修复的,发生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费用不纳入本办法管理。

也就是说,财政管理的资金一般是环境损害无法修复的资金,可以修复的,可委托由具备修复能力的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让第三方参与生态环境修复,必须建立资金使用和管理机制,明确专门从事生态修复的企业或机构获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支持的条件、途径及使用、监督管理等办法。

目前,针对可修复的生态环境损害,各地探索了不同的赔偿金管理模式,有的纳入财政管理,有的由法院、检察机关管理,有的委托社会组织管理。由于使用、监督缺乏统一规范,资金支出方向难以对应到案件所指向的修复项目,生态修复成效难以充分保证。

如何提高赔偿金修复生态环境效能?

一是加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宣传力度。改变公民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固有认知,不断增强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才能提高各级政府和部门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

二是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修复配套制度,规定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统筹使用和管理方法,明确使用主体、监督主体、使用方式、管理模式、监督程序等规则。

三是加强司法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衔接配合。资金管理入口、申请使用、拨付、修复后评估、后续监管等细节,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财政部门以及各有关行政部门之间要加强衔接配合,保障资金管理、使用、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

THE END
1.超限额农业生产取用水免征水资源税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凘源)2024年12月31日,省政府印发《四川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对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作出新部署。 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是保障水资源安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战略需要,对发挥税收杠杆调节作用、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动形成绿色发展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250112/321219.shtml
2.农村养殖创业好项目有哪些16篇(全文)中山横栏镇的水产养殖户李乐迎,就用网箱在西江边养殖“长吻鲵”,月入达2万元。李乐迎介绍说,他在西江边利用长、宽、深分别为6米、4米和3米规格的网箱养殖长吻鲵,1箱放养规格为1―2公斤/条的成品鱼1500公斤,养殖约需3个月时间。养殖成熟后,“长吻鲵”可卖至56―64元/公斤,扣除成本每公斤利润约为40元,1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p1g549a.html
3.棘胸蛙产业发展的思考淡水两栖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性状,动物的摄食行为及其对食物的偏好性直接影响着养殖业的生产成本和收益。传统棘胸蛙养殖以黄粉虫、大麦虫、蚯蚓等为主要饵料,在养殖过程中,受黄粉虫,大麦虫、蚯蚓大小对石蛙的适口性、黄粉虫和大麦虫价格较贵、黄粉虫和大麦虫投喂局限性(黄粉虫遇水即死,阴雨天无法投喂)以及黄粉虫大麦虫营养不http://www.yc6318.cn/gqgs/aritcle19459.html
4.贝类养殖学(精选三篇)3.贝类养殖的特点:贝类养殖具投资小、成本低、收效快、产量高、技术易推广等优点;它不与农业争土地,不与畜牧业争饲料,不与鱼虾类争水面,可立体利用水体、保持水体的良性循环;贝类产品市场广阔,群众喜食。4.具丰富的养殖经验和成果:贝类养殖在国内外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其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贝类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k62n5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