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养猪业:景气能否延续?

2024年,养猪业无疑是全国行业中的一颗耀眼明星,以景气度提升566%的惊人成绩,强势位列全国行业景气度排名榜首。这一成绩的背后,是生猪市场从低谷到高峰的华丽转身,诸多上市猪企赚得盆满钵满,牧原股份前三季度毛利润高达167.1亿元,同比上升335%,净利润更是突破百亿元大关;温氏股份、新希望等巨头也获利颇丰,温氏股份毛利润达123.09亿元,新希望有43.81亿元。整个行业一片繁荣景象,与之前的亏损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就在大家为养猪业的蓬勃发展欢呼雀跃时,《财经》杂志却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养猪行业的景气最多持续到2025年。这一论断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毕竟,养猪业作为周期性极强的行业,其发展轨迹向来波谲云诡,如今站在2024年的高峰,展望2025年,养猪业究竟能否延续辉煌,还是真如杂志所言走向景气尽头,实在令人揪心又期待。

二、回顾2024:生猪市场的“冰与火之歌”

(一)总体回暖下的价格起伏

过去一年,生猪市场总体状况可用“回暖”一词概括。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研究员精准指出,2024年生猪均价17元/公斤,生猪养殖效益每头200元左右,产业回归常态、相对健康的业态。

自2024年3月起,生猪市场开启上扬态势。当时,全国生猪销售均价为14.69元/公斤,环比增长1.94%,结束漫长下行周期。此后,价格一路攀升,6月第三周升至18.44元/公斤,较年初增长26.04%;8月第三周,更是创下年内最高点20.92元/公斤,较年内低点提升45.78%。这一阶段,生猪市场淡季不淡,背后是2023年去产能致产量减少,市场供应相对稀缺,推动价格持续走高。

然而,9月后形势急转直下,生猪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仅10月第三周稍有回升,随后连续9周下滑。截至12月第三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6.56元/公斤,较前一周下跌0.5%,与年内高点相比,下跌20.41%。即便在传统腌腊旺季的12月,生猪价格依旧低迷,消费市场疲软与高猪价抑制消费意愿,使旺季不旺特征凸显。与2023年同期相比,猪肉消费量和屠宰量同比下降约30%,腌腊高峰也难挽颓势,市场供大于求局面明显。

(二)养殖盈利的“过山车”之旅

2024年2-11月,养殖盈利成为生猪市场一抹亮色,这段时期为养殖盈利期,全国规模养殖生猪“每头净利润”从-14元波动至289元。以牧原股份为例,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67.75亿元,同比增长16.64%,归母净利润104.81亿元,同比大增668.90%,第三季度平均日盈利超1亿元,展现出超强盈利能力。

但盈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生猪价格走势主导养殖盈利变化。年初,养殖端尚处亏损边缘,自3月起,随着猪价攀升,盈利逐步转正并快速增长,8月中旬达峰值,自繁自养模式下生猪养殖盈利均值约850元/头,部分企业甚至更高。不过,好景不长,9月中旬后猪价回落,养殖利润逐月下滑,截至11月,平均盈利降至330元/头左右,12月仍在持续减少。价格起伏让养殖企业与从业者心情如坐过山车,年初为亏损忧心,年中因盈利欣喜,年末又因利润缩水焦虑,对未来充满迷茫与担忧。

三、聚焦当下:2025年初生猪市场现况

(一)产能数据透露的供应信号

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最新数据,犹如生猪市场的“晴雨表”,为我们揭示了当下产能的微妙局势。2025年8-10月份的新生仔猪数量,相较于去年同期虽有1.6%的减少,乍一看似乎是供应缩减的信号,但实则不然,其仍处于近年来的较高水平。这意味着,在未来几个月,随着这些仔猪逐步育肥出栏,生猪市场的供应洪流仍将汹涌。按照常规的6个月育肥周期推算,2025年春节后,消费淡季与生猪集中出栏期“狭路相逢”,猪肉阶段性供给过剩的阴云已然笼罩,生猪养殖行业大概率将陷入微利甚至亏损的泥沼。

再看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一关键指标,截至2024年11月,其存栏量达到39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之上,多出的180万头,占比达正常保有量的104.6%,处于绿色区域,看似是产能无忧的表征,实则已接近临界值,宛如在钢丝绳上跳舞,稍有不慎便会失衡。毕竟,能繁母猪存栏量直接关联着未来生猪的供应根基,一旦市场出现波动,产能过剩的压力便会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而且,随着生猪养殖技术的迭代升级,生产水平与效率的提升如同给产能扩张装上了“加速器”,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的不确定性。倘若后续猪价持续疲软下跌,养殖利润不断被蚕食,明年养殖企业的盈利能力必将遭受严峻“考验”。那些成本管控不力,一季度成本高于15元/kg的企业,犹如在狂风巨浪中的孤舟,面临着翻船的风险;而全年来看,成本管控较好的企业,如牧原股份、神农集团、温氏股份、天康生物等,凭借着前期降本成效显著,目前成本均已回落至14元/kg以下的优势,即便在猪价下滑的逆境中,仍能凭借成本“护城河”维持稳定盈利能力,成为行业中的中流砥柱。

(二)消费市场的动静

消费市场,作为生猪产业的“终端裁决者”,当前呈现出一片复杂多变的景象。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饮食结构日益多元化,猪肉不再是餐桌上的唯一主角。牛肉、羊肉、鸡肉等肉类凭借丰富的营养价值、多样的烹饪方式,逐渐挤占猪肉的消费份额。数据显示,近年来牛羊鸡肉的产能持续上扬,价格却相对亲民,与猪肉的比价不断缩小,使得消费者在选购肉类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这种替代品消费的崛起,如同给猪肉消费市场套上了一层“紧箍咒”,抑制了猪肉需求的增长。

当下,猪肉消费市场正处于传统的淡季。春节的消费热潮褪去后,居民的肉类采购热情迅速降温,家庭消费对猪肉的需求变得不温不火。各大商超、农贸市场的猪肉摊位前,顾客明显减少,以往抢购囤货的热闹场景不复存在。即便是以往能给猪肉消费带来小高峰的腌腊季,如今影响力也大不如前。一方面,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消费者对高盐、高脂肪的腌腊制品心存顾虑,购买意愿降低;另一方面,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倾向于便捷、新鲜的食品,传统腌腊制作工序繁琐,耗时费力,逐渐失去了对他们的吸引力。据市场调研,今年腌腊季期间,部分地区腌腊制品的销量同比下滑近30%,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猪肉消费市场的疲软态势。

四、展望2025:生猪市场将何去何从?

(一)专家视角:价格走势预测

朱增勇研究员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为我们勾勒出2025年生猪价格的大致走向。一季度,生猪市场大概率弱势下行。春节过后,生猪供应量因前期产能释放而处于高位,而消费市场却进入传统淡季,需求乏力。居民在春节期间囤货充足,节后对猪肉采购需求骤减,餐饮行业也因节日高峰过去,订单量大幅下滑,使得猪肉消耗速度放缓。这种供需失衡的局面,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制着猪价,使其整体呈现震荡弱势下滑态势。

进入二季度,随着天气转暖,消费市场逐渐复苏,学校、工厂等集体食堂需求有所增加,猪价有望止跌企稳,迎来阶段性反弹。但由于生猪供应仍较为充裕,反弹幅度受限,难以重回高位。

三季度,通常是生猪消费的相对淡季,高温天气抑制居民肉类消费欲望,且此时生猪出栏量持续稳定,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延续,猪价可能再次面临下行压力,陷入震荡走低区间。

四季度,传统的消费旺季来临,腌腊、灌肠等习俗刺激猪肉需求激增,为猪价提供一定支撑。然而,考虑到全年生猪供给宽松的大背景,猪价虽有上涨动力,但高价难以企及2024年同期水平,整体在相对低位震荡运行。

(二)企业应对之策

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生猪养殖企业必须谋定而后动。对于牧原股份、神农集团、温氏股份、天康生物等已经在成本管控上卓有成效的企业,应继续巩固优势,优化养殖流程,降低饲料成本、人工成本与防疫成本,以成本为坚实“护城河”,抵御价格波动风险,确保在市场下行期仍能维持稳定盈利。

而那些成本居高不下的企业,当务之急是稳产,依据市场需求合理规划出栏量,避免盲目跟风扩产,陷入“增产不增收”的泥沼。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学习先进养殖技术,提高饲料转化率,精简人员架构,提升运营效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得生机。

在A股上市猪企中,成本管控的成效已成为企业分化的关键因素。部分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引入智能化养殖设备,实现精准投喂、疫病预警,大幅降低人力成本与饲料浪费;有的企业优化饲料配方,利用本地廉价饲料原料替代高价进口原料,巧妙削减成本。这些成功经验,为行业树立标杆,指引着其他企业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在2025年生猪市场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五、行业变局中的机遇与挑战

(一)技术创新驱动变革

在行业风云变幻之际,科技宛如一盏明灯,为养猪业照亮前行的道路,带来诸多变革机遇。智能化养殖技术的广泛应用,正重塑着生猪养殖的传统模式。以牧原股份为例,其在养殖场内大规模铺设智能传感器,实时收集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数据,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自动调节通风、水帘降温、清粪等设备,为生猪营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不仅减少了人工巡检的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还能精准调控环境,减少生猪应激反应,提升生长速度与健康水平,每头猪的养殖周期可缩短3-5天,饲料转化率提高5%-8%。

疫病防控技术的升级同样功不可没。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生物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猪场能够更快速、精准地检测疫病。一些大型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疫病监测实验室,采用PCR技术对常见猪病进行早期筛查,一旦发现病毒踪迹,便能迅速启动防控预案。新型疫苗的研发与应用,如基因工程疫苗,针对性更强、免疫效果更佳,为生猪健康筑牢防线,大大降低疫病爆发风险,减少因疫病导致的生猪死亡与产能损失。

饲料研发领域的创新也在悄然改变行业格局。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研究生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优化饲料配方,提高营养成分的精准供给。添加微生物制剂、酶制剂等功能性添加剂,促进生猪消化吸收,降低饲料浪费。部分创新型饲料可使生猪料肉比降低0.2-0.3,在养殖成本中占比最大的饲料成本得以有效控制,每头猪可节省饲料成本30-50元。

(二)市场竞争格局重塑

当下,养猪业的市场竞争格局犹如一场激烈的“排位赛”,正在经历深刻重塑。大型养殖企业凭借雄厚资金、先进技术与规模化优势,加速扩张版图。牧原股份制定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持续在全国多地新建、扩建现代化猪场,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温氏股份深化“公司+农户”模式,吸引更多农户加盟,整合资源,增强产业协同效应,其养殖规模以每年10%-15%的速度递增。这些巨头企业通过标准化养殖流程、严格质量管控,打造品牌猪肉产品,抢占高端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养殖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资金短缺使得他们难以更新设备、引进新技术,在疫病防控、环保设施建设上力不从心。市场波动时,抗风险能力薄弱的短板尽显,猪价下跌便陷入亏损困境。据调查,近两年来,部分地区中小养殖户数量减少20%-30%,他们或转行,或寻求与大企业合作,以谋求生路。

产业链整合的趋势愈发凸显,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潮流。大型养殖企业纷纷向上下游延伸触角,掌控产业链关键环节。向上游涉足饲料生产、种猪繁育,确保原料供应稳定与种源优质;下游布局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闭环。双汇发展依托强大的屠宰加工能力,逆向发展生猪养殖,保障原料供应,同时拓展生鲜肉品、肉制品销售网络,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话语权,产品毛利率较单一环节经营提升5-8个百分点。

在这场激烈的市场变革中,企业若想站稳脚跟、脱颖而出,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精准捕捉市场需求变化,提前布局新兴领域;强大的技术研发与应用能力,持续投入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卓越的成本管控能力,优化运营流程,降低各项成本,以应对价格波动;坚韧的抗风险能力,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多元化经营,分散市场风险,方能在养猪业的星辰大海中驶向成功彼岸。

六、结语

2024年,养猪业在景气度飙升中铸就辉煌,成为全国行业翘楚,为从业者带来丰厚回报,也为国民经济注入强劲动力。然而,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面对诸多不确定性,挑战重重。

从市场供需来看,产能的微妙变化与消费市场的复杂态势交织,生猪价格走势扑朔迷离,养殖企业盈利压力骤增。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技术创新如智能化养殖、疫病防控、饲料研发等,正重塑产业格局,为降本增效开辟新径;市场竞争格局重塑,大型企业扩张、产业链整合,虽挤压中小养殖户生存空间,却也倒逼行业升级。

展望未来,养猪业从业者需敏锐洞察市场,以科技为刃、管理为盾,在变局中寻新机,于危机中育新局。政府、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应协同发力,完善政策扶持、强化疫病防控、推动技术创新、引导产业整合,助力养猪业稳健穿越周期,持续为经济增长、民生保障贡献力量,向着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奋勇前行。

THE END
1.养猪厂一个月多少钱(养猪场一年挣多少钱)养猪场的月盈利能力因规模、管理、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而异。以下是根据相关资料得出的一些数据: 小型养猪场:根据[2]中的数据,一个小型养猪场一年的利润大约在23万元左右。如果按照一年12个月计算,那么每个月的利润大约为1.9万元。 大猪场:根据[5]中的数据,大猪场一年利润大约在1080000~1440000元左右。如果按照一http://www.ran5.cn/w482/109779824.html
2.农村养殖,真的能赚到钱吗?这几点你得搞清楚!很多人都被乡村养殖业的诱惑给吸引住了,打算回去开个农场,不仅能养活一家老小,还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足。但是,养羊真的就是赚钱的“康庄大道”?能不能赚钱,就看你怎么赚钱了。这是一些关键的地方,必须要先弄清楚,否则很有可能会误入歧途,甚至血本无归。一、市场需求:要认清市场,并非人人都能获利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534557227394040&wfr=spider&for=pc
3.养殖案例:不养肉鸡不产蛋,半年净赚70万为了更好地腾出双手打开客源,陈龙雇佣了当地的几名村民来养殖场工作。“主要就是清理粪便、添加饲料、检查鸡崽的生长情况,一个月可以挣4500元。”在养殖场工作的老张说。 “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不是技术或者规模,我觉得是销路,只有打开销路才能有更多的市场,更大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gzOTU0NA==&mid=2651135182&idx=4&sn=c4d81f4c3f9242e476dba052b5e83abb&chksm=8ab1ca31dbe3adb34c08017dcfe40c968ba4a2a4258b2c8ee84476763694a0cc55a12743b926&scene=27
4.2023年哪种养猪模式更赚钱?母猪育肥猪养猪利润分析!2023年哪种养猪模式更赚钱?母猪、育肥猪养猪利润分析! 受生猪产能去化、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和消费需求回升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同比开始上涨,很多人又开始想养猪了。那么,养几头猪一年能挣10万?2023年养猪能挣钱吗? 受生猪产能去化、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和消费需求回升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同比开始上涨,很多人又开始想https://www.yangzhu360.com/guandian/20230208/540573.html
5.母猪养殖10头一年的利润是多少养几头猪一年能挣5万.docx【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PAGE 1 - / NUMPAGES 1 母猪养殖10头一年的利润是多少?养几头猪一年能挣5万? 母猪养殖10头一年的利润是多少? 10头母猪一年的利润就是30000元。 10头母猪自繁自养利润提高! 节约原料费用以提高10头母猪自繁自养利润 既然明白10头母猪自繁自养利润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620/5214041224004243.shtm
6.养羊50只一年赚多少钱(养多少羊一年能挣十万)以50只湖羊种羊为标准,我们大概来算算一年能赚多少钱。其实这笔账很好算,明确了投资成本、养殖成本和毛收入,一年赚钱多少自然一目了然。 投资成本 养殖(以圈养为例)50只湖羊种羊,初期重点投资分为羊舍建造和引进品种。 一、羊舍建造 羊舍建造又分2种情况:1种是租用别人场地修建羊舍,成本高;第2种是利用自家土地https://www.tjjntw.org.cn/news/65850.html
7.水牛苗价格多少钱一头?养水牛赚钱吗?养殖五十只一年多少利润?水牛是一夫多妻制,繁殖在热带地区的雨季,通常是10-11月,雌牛每2年产一胎。那么水牛苗价格多少钱一头?养水牛赚钱吗?养殖五十只一年多少利润?现在为大家整理养殖成本及利润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牛苗价格多少钱一头?现在是1500元起价。 https://dy.163.com/v2/article/detail/DC8FRSAR0512K1AT.html
8.豆虫养殖赚钱吗?养殖利润如何?一亩地能赚多少钱豆虫养殖赚钱吗?养殖利润如何?一亩地能赚多少钱 豆丹,又叫做豆虫,它是豆天蛾的幼虫阶段。很多人对豆虫充满恐惧,因为它外表肉乎乎,绿油油的,最主要的是一碰它的身体还会左右扭动,确实是有些人不能接受的,怕怕怕! 但是随着近年来豆丹养殖产业链的形成,很多人看待豆虫也不再那么极端,甚至从开始的害怕讨厌慢慢变成https://www.douban.com/note/688435437/
9.土元养殖项目(土元养殖前景利润如何)会东网3. 养土元一年能挣多少钱 感谢邀请。如果要说养殖土元是否是真的很赚钱?这要看你是在什么时候进入,如果是前6-7年最早炒种阶段,确实有一部分人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而现在如果要说很赚钱,多数人是做不到的,只有那些技术经验比较丰富的人才能有不错的收益。 https://www.huidongwang.cn/35012.html
10.一年养3000只鸡能挣钱吗?养鸡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过,对于养鸡不少人也是比较好奇到底赚钱吗?那么一年养3000只鸡能挣钱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年养3000只鸡能挣钱吗? 养3000只鸡是否能挣钱主要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养殖成本、品种选择等。一般来说是可以挣钱的,但https://news.cnhnb.com/mxmtj/detail/463417
11.一个养猪人的生猪期货初体验:从懵懂到惊喜,挣钱却依然迷茫在生猪期货首战告捷之后,张军也没有太过沾沾自喜。张军坦言以他的信息渠道,实在搞不清楚外面这些巨头究竟养了多少猪。就更不用说准确预测猪价,想清楚生猪期货要怎么继续买了。 对张军来说,生猪期货这笔意外之财不敢奢望还能一直有,他最大的期望依然是把猪养好,等到猪价重回正常水平,安安稳稳的挣他最擅长挣的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4/01/c6362252.html
12.[每日农经]养孔雀多赚钱的秘密(20150511)CCTV节目官网CCTV7养殖户:一般我们养殖半年就可以出栏了。 原来我们的节目中也曾介绍过孔雀,一般养殖在10个月到一年,那么养殖半年的体重达到多少呢? 云飞:我们称一下,体重在7斤。 商品孔雀主要是用来做食用的,所以无关外表。按照这个份量来说,完全可以上市出售了。那么孔雀在这半年的饲养中,都会吃些什么呢? http://tv.cntv.cn/video/c10379/e5621ce9a3484e82b7e9a8aeb942dac5?_ad0.27483933582848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