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浅谈,因为收益太差,实在没法装X真金白银换来的最大教训就是要分散投资,降低预期。
之前说过美林时钟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可能不够全面,我觉得至少缺了两样:房产和保险。
房产:应该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最主要也是最喜欢的资产了。我看达里奥最近也推荐房产,我猜他说的可能是国外的房产。除了国内国外,房产还分住宅和商用。房产的价值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房屋价格的升值(类似于成长股),另一方面是租金的收益(类似于价值股的股息)。我个人认为这两方面很难兼得,中国住宅的租售比有可能在全球都是倒数,但(至少前几年的)涨幅有目共睹;同样写字楼或者门面房升值空间有限,但是租金回报肯定好过住宅。国外也一样,房价升值空间大的地方租金回报可能不理想。另外,如果资金有限,REITS也是不错的选择。
保险:我个人配的很少,所以也不是特别了解,感觉主要是寿险和医疗保险。个人认为保险其实不能算作投资理财,因为它是铁定跑不赢通胀的,如果全仓保险,基本上等于服用慢性毒药,当然如果全仓股票等同于抱着炸弹,遥控器还找不着了。这也是分散投资的目的:分散风险。
股票:股票我买的也不多,主要是基金,其实不同的基金差异也很大,有主动管理和量化的区别。主动管理也分成长型,价值型,逆向投资,趋势投资,交易型,主题基金,可转债,打新......量化也分高频低频,量价基本面,因子不同,中性,指增(300/500/100),全市场......
黄金:应该也算商品一类吧,单独列出来也是因为咱中国人喜欢有句话叫做盛世置业,乱世藏金。我记得疫情刚开始的时候金价就暴涨,可惜没买,投资最难的可能就是知行合一,不过更难的可能是我们的“知”不一定对
债:债也分国债企业债,高风险低风险,债基或者非标产品......这个我个人买的也不多,不过我不太喜欢单一的企业债,比方说哪哪挖个矿要发债,我一个连元素周期表都背不下来的人实在没法判断项目的好坏。
现金:没有看错,现金也是很重要的资产,今年如果全仓现金,已经跑赢99.99%的投资者了
股权:没买过,超出认知了...
另类投资:主要指一些小众的品类,比方说数字货币,字画,古董......对于普通人来说我觉得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是严控仓位,第二是投自己了解的,最好跟个人兴趣爱好相结合,如果你对数字货币的了解跟马斯克,赵长鹏一样,全仓也行
(由于见识有限,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欢迎大家补充!)
个人觉得其实就一个原则:结合自身的情况。我一直觉得投顾是一个伪命题,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有谁会把自己家的资产状况如实告诉投顾的?对枕边人还得藏点私房钱,更何况是陌生人呢。投顾应该做的是把每个产品的优缺点介绍清楚,投资人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做组合。当然我们可能也不了解自己,牛市的时候谁都觉得自己能承担50%的亏损,但可能20%就已经受不了了,道理不是自己悟出来的谁告诉都没有用。投资的时候亏钱可能真的不是坏事(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安慰自己的)。结合自身情况,怎么做组合可能就是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