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网红博主李子柒(本名李佳佳),在断更数月后,通过四川子柒文化有限公司的名义,以一纸诉状将她的合作伙伴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杭州微念的创始人刘同明告上了法庭,将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摊到了桌面上。
因为案情公开信息有限,我们无法对案件的走向进行预判,但为什么昔日并肩作战的合作伙伴会分崩离析惨烈地对簿公堂,却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有人说资本万恶,追逐利益贪得无厌,就活该鸡飞蛋打;有人说,分明就是李子柒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看别人吃的多了就干脆砸了别人的锅,失了契约精神。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资本逐利是贪婪的,人性也是贪婪的。如果仅从本性的角度来看该事件,必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如果从双方的股权合作模式上去分析,会发现,对人性缺乏理解和包容,利益分配不合理,资本市场对个人IP去绑定的要求,才是双方关系注定走向此般境地的宿命。
一、好的股权架构,应当充分理解、尊重、满足和平衡人性的需求,具备动态调整机制
因此,我们推测,李子柒在双方合作的一开始,就将自己创作的IP所有权,以协议的方式让渡给了微念,微念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自由运营。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架构安排,让双方失去了平等合作的基础。
我们无法苛责李子柒为什么要让渡自己的IP。在没有成名之前,既想要在网红经济领域活下去,又想创作出精良的优质作品,就离不开MCN机构的支持。MCN机构投入了大量成本和资源,自然认为自己对IP的贡献值更大,而为了能够得到机构倾斜的资源和流量,这些一心想走红的特色素人也自然愿意接受机构的强势条款。因此,在网红孵化阶段,把IP权属约定为归机构所有,是双方都认为合情合理的安排。
但是,当这些内容创作者成名以后,他们的价值贡献越来越大,如果继续按照当初的强势条款约定,仍将他们创造的IP完全单方占为己有,为己所用,不在权益上体现他们的价值贡献度,就势必容易产生摩擦和矛盾,最后两败俱伤。因为个人IP具有极强的人身属性,一心求成名的愿望达成后,网红们很容易就产生“MCN机构就是靠自己吃饭”的想法,进而就会产生想要分得更多利益的新诉求。
也许按照协议,他们的诉求未必能够得到满足,但他们却能够利用个人IP的人身属性,在事实上做到对抗,直至毁掉这个IP,例如停更、罢演、人设改变。他们情愿违约,但也不再愿再做机构的招财猫,一切皆是人性使然。
相信微念也是看到了这样的潜在风险,并且希望避免纠纷的发生,所以在与李子柒合作一年后,改变了合作模式,由之前的合约模式,转变为股权模式,双方合作成立了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希望用股权利益捆绑,实现品牌共创,利益共享。但可惜的是,这次调整只是形式上的调整,李子柒IP的归属问题仍然没能得到调整和解决。公开信息显示,李子柒天猫旗舰店开业于2018年,经营主体是微念;直到2020年,微念仍在以自己的名义申请李子柒核心电商产品的知识产权。为什么双方共同投资的公司在2017年就已经成立,但微念却仍然绕开子柒文化,打着李子柒的旗号开商铺、开工厂,将最核心的电商IP资产以及变现渠道置于自己一方名下呢?或许微念在骨子里还是固执地认为:没有我,哪来的李子柒。
二、得不到股权增值利益的股权合作就是耍流氓
股权之所以能够被企业用来作为吸引人才、挽留人才的重要利器,是因为它可以给投资者带来财富。投资股权能够获得的收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赚取公司经营的剩余价值,即利润分红,公司经营得越好,剩余价值就越高,通过股权,人才就能获得越高的收益。而另一部分重要的收益,就是股权本身价值的增值。公司经营得越好,股权能够获得的市场估值就越高。正因为它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因为它可以在今日就变现未来的收益,所以它才值得拿出来吸引人才为之拼命付出。
但是,微念只给了李子柒一个空壳公司的股权。通过第三方系统查询到工商登记信息,在子柒文化公司,微念持股51%,李子柒持股49%,看起来差不多是旗鼓相当,但再仔细查看,会发现公司的参保人数为零,所以很显然,子柒文化公司不过是一个空壳公司。这样的合作模式转变安排,不免让人质疑,所谓的股权合作,不过是虚晃一枪。这就好似老板对员工说:小李呀,好好干,我名下那个空壳公司还有你一半的股权呢!小李但凡有点股权知识,都会怼他一句:我要你空壳公司的股权有何用?
在当前李子柒IP由微念继续控制经营的前提下,李子柒最多只能通过协议的安排,赚取到经营IP的利润分红,但她永远也赚取不到经营IP带来的股权增值收益。所以,当微念凭借着李子柒品牌估值一路飙升到50亿,而李子柒算算账发现,这50亿其实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时候,双方的矛盾彻底爆发了。这份股权增值利益的缺失,就是他们双方利益分配最大的不公平。
三、项目不能轻易和公司利益进行捆绑
另一方面,如果微念不打算再培育另外的网红,那么微念就成了一个个人IP类公司,这样的微念,持有其股权将难以在资本市场上获益。因为公司与个人IP绑定过深,IP背后的个人就是不可替代的,而作为一个自然人,具有太多不确定性风险,他有可能会生病死亡,也有可能会性情大变,甚至违法犯罪,这就会引起资本市场的顾虑,所以这种类型的公司股权基本上不可能上市流通。不能上市套现,估值就永远只是估值,这是资本绝对不能容忍的。
小结
网红经济方兴未艾,个人IP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商业要素,也是最大的商业风险,让资本既爱又恨。人才与资本相互成就的佳话,要如何才能避免最终分道扬镳,既需要双方在理解和接纳人性不完美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及调整机制,充分认可人力资本的价值,又需要提前设计并构建好符合市场规律的商业合作发展模型。
原标题:李子柒事件给人资型合作股权设计带来的反思
如果您有法律服务需求,请您填写以下表单并留下姓名及联系方式,平台会及时分配专业律师与您取得联系,并承诺保护您的个人隐私。
回顶部
引导陕西省商务厅指导陕西省司法厅主办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西北总部管理陕西金汉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