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海珠区125个场景!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4.15广东

悠悠珠水,驮珠荡漾,时光流转,万象更新。

海珠农村历经五次分划、四易管辖,直至八十年代中才划归海珠区。今天的海珠巨变证示着这片热土变革发展不息,抚古惜今,那些没有记录的过去,总让人感觉丢失着未找回的记忆,犹如一首行进中的乐曲,跌落了一段激荡的音符。

杨对荣先生,当年新滘公社文化站长,他1970年至1984年在新滘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宣传工作,拍摄记录了大量的历史瞬间,留下了历史见证。

翻看这些四十多年前的老照片,仿佛时光倒流,跟着镜头行走,与那个凉热的年代一同呼吸,一起澎湃,温故知新,催策前行。

1972客村学校

朵朵葵花向太阳

◆◆◆◆

这个节目几乎是那个特定年代的传统节目,每个学校宣传队都会唱会跳。

1972石榴岗

土华学校

土华学校聘请公社水利会老农在石榴岗水闸旁上农业知识课。

1973龙潭学校

暑假之前

七十年代,每逢寒暑假之前,学校都会请当地派出所民警到学校给学生做安全教育报告,这是学校一次暑假前报告会现场。

1973新滘珠江河段

农民横渡珠江

七十年代,新滘公社每年都会组织农民横渡珠江,作为纪念毛主席横渡长江活动。这是农民横渡队伍在珠江河中心游进场面,其时未有塑料泡沫浮标制品,农民用农用施肥小木艇作为浮标,推着前游,很具时代特色。

横渡珠江前

新滘公社在沥滘珠江河段组织横渡珠江活动,这是下水前的情景。

珠江小泳士

新滘公社举办横渡珠江活动,农家小孩报名参加,那时还没有塑料救生圈,孩子们身系木头浮标,勇敢闯江,多么自豪。

1973新滘

义务兴建运动场

1973年,农村还是生产队集体派工,集体出勤,记工分按劳分配的年代,新滘公社党委决定发动群众义务劳动兴建一个能容纳万人观看的足球场,如此参加义务劳动者自带伙食、工具和自行解决交通。

新滘公社兴建体育场和灯光蓝球场,发动各大队轮流参加义务劳动。社员们自带工具,积极响应,参加公摊义务劳动,劳动场面壮观,颇具艰苦奋斗时代特色。

1973土华学校

自力更生办学

士华大队重视教育,挤出资金兴办校舍,大队干部与学校领导一起讨论校舍建筑方案。

1973沥滘村

沥滘学校

结合化学课到田头向老农请教。“老农站中间,老师靠一边,师生虚心学,实践最为先”是当年教育方针写照。

1973客村

学校学工

1972年,也正是学校由贫下中农管理,学生不但要学文,还要学工、学农、学商、学军的年代,一些资格老一点的贫下中农也经常被聘为老师,给学生上课。

这是客村学校学生到公社农械厂学工,接受工人再教育的场景,也是当时教育革命的写照。

学军

沥滘学校学生到当地驻军某炮兵连队学军。

1973新滘公社

新兵入伍

每年秋冬是征兵的季节,入伍家庭送子弟到公社集中,各大队敲锣打鼓,舞狮行头,来到公社礼堂。简单饭菜招待后,乘上部队开来的军车出发,“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这是新兵出发前情景。

长大后我也要当兵

新兵入伍现场,家长喜欢带上自己的孩子为应征入伍亲人送行,从小鼓励小孩长大了当兵光荣!

1974东风大队

乡村选举人民代表

农村选举代表出席公社人民代表大会,这是东风大队第一选区选举投票现场,投票箱是由养蜂箱改造的,简朴又认真。

1974赤岗

工厂选举人民代表

国营工厂参加所属地区选举人民代表,广州麻袋厂属新滘赤岗地区,工厂生产忙,选举投票在车间进行。图为纺织女工热情投票。

1974小洲村

小船承载重任

七十年代,水乡农村主要交通工具是农艇,小小农艇乘载着几代人的生活重任。

1975新滘

巾帼不让须眉

新滘公社游泳赛,不讲究泳装,农村妇女便装入水参赛,一样获奖。

物轻意重

物质紧缺年代,公社组织的游泳比赛,优胜者奖品是一条毛巾。

1975仑头村

仑头大队宣传队

仑头大队宣传队坚持业余排练演出,1976年曾代表广州市参加全省农村文艺汇演,广东音乐合奏“赛龙夺锦”获得大奖。

水田拖拉机

新滘公社农机厂研造出水田农用拖拉机。

1976仑头村

广播喇叭

这是仑头村设在村中最高点的高音喇叭。过去资讯落后,全靠大喇叭宣传好人好事,广播通知,听听粤曲之类文艺节目。此景已成历史。

广州郊区文化馆派舞蹈老师到仑头大队辅导文艺宣传队排练节目,黄颖儿老师给队员讲授化妆技巧。

1970年代乡村土记者

活跃在农村基层的新滘公社农民摄影“土记者”经常参加公社各种文体活动、庆典、农事活动,现场采访,交流心得。

1976风和村

乡村托儿所

1976年的秋冬时节,我骑着单车来到公杜附近的风和大队,本来是来了解该大队计划生育方面的情况,大队的妇女主任把我带到一个生产大队队址旁边的一处旧屋,原来这是一处队办托儿所。

当时各个村都是集体排工,按劳分配,出勤记工分的劳动制度,由于集体排工,小孩没人照管不行,各生产队就自办托儿所,像样的叫幼儿园。由生产队自筹资金,托几所的阿姨叫保育员,也是从村里挑些比较有点文化的妇女。

凤和大队幼儿园保育员精心照料孩子们午睡。1976年的秋冬时节,我骑着单车来到公杜附近的风和大队,本来是来了解该大队计划生育方面的情况,大队的妇女主任把我带到一个生产大队队址旁边的一处旧屋,原来这是一处队办托儿所。

1976联星大队

城中菜田

原联星大队紧靠城区中心,菜田农舍与城中高楼相连,菜农就像在城中种菜。改革开放发展迅速,如今菜田都已变成楼盘用地,高楼林立,此景也不复存在了。

1976台涌村

农户的希望

在计划经济年代,农户私人不能大规模种养副业,养家禽也属于“资本主义尾巴”,只有少量三五只。农家小孩赶着孤零零的几只小鹅出门放养。

1976赤沙村

喜送嫁女饼

嫁女饼,又称酥饼。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有这样的习俗:女儿出嫁的人家,要向亲朋邻里等分赠嫁女饼,以示庆贺,并作为邀请赴宴的一种礼仪。传统的嫁女饼制作不算复杂,但用料讲究:多以粘米粉,白砂糖为主,配以白芝麻,猪油,花生油等,按一定比例混作饼馅,用麦面粉混猪油、花生油作饼皮,用柴火炉烘焗而成。嫁女饼由男方负责,一般以担为单位(每担为一百斤,分作一斤为八个或十个),两至三担是常例。当双方确定良辰吉时,男方就择日提早悉数将饼送达女方家中。图中为男方将嫁女饼送往女方家途中。

迎亲路上

计划经济年代,农民收入低微,很多喜庆婚事也都从简操办。赤沙村一青年上门接新娘,手里持着手电筒,一众兄弟紧随其行,亮手电筒开路,到邻村接新娘步行回家,乐也融融。

联星大队改革开放初办起建筑队,大队总支书记欧准明与大队干部经常到建筑队指导工作。

1977龙潭村

钉珠女工

新滘钉珠工艺远近闻名,产品出口国外创汇,在凤和、红卫、龙潭、小洲、土华等村队,每村都有钉珠高手,在计划经济年代,妇女们钉珠几乎成了主要副业收入。

1978新滘

全民练武

新滘公社武装部每年在纪念毛主席“大办民兵师”指示发表周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军事训练及大比武活动,农各大队基干民兵都整装操练,真枪演习,常备不懈。这是当年在公社运动场上比武实况。

1978龙潭大队

龙潭电器厂

龙潭村借用外来技术人员,办起家电厂,解决多余劳力出路,增加集体经济。技术员正辅导村民制作小家电。

1978石榴岗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产力仍很落后,市场物资供应仍很紧缺,公社水利会利用石榴岗水闸旁百亩渔塘养鱼,放养鹅群,增加收入。此处现已成海珠湿地公园一部分。

1978小洲村

村边瓜果市

改革开放初期,责任承包,分田到户,农民终于可以出售自产农产品,小洲大队农民在路边出售水果等农作物,形成路边市场。

私人养奶牛

改革开放后,小洲大队鼓励社员积极发展畜牧业,家庭式养奶牛致富。小洲村逐渐出现一批奶牛专业户,一直发展至2001年,后因广州市城市第一圈层管理政策出台,海珠区范围禁止发展污染的畜牧业,奶牛场全部迁出,搬到番禺、清远等地。图为养奶牛户手工挤奶,收集后用单车送奶到市区牛奶公司收购站。

民兵演练现场

1979新滘

常备不懈

新滘公社武装部干事忠于职守,爱护枪技,时常保养,精神可嘉。

1979赤沙村

乡村荡绕钢琴声

新滘公社赤沙大队幼儿园被评为先进幼儿园,公社奖励一台钢琴,成为全公社最先拥有钢琴的幼儿园,老师爱不释手,孩子们里外三层观看新鲜,农村飘荡钢琴声,改革开放初见成就,欢乐溢于言表,在七十年代是天大的事。

1979龙潭村

幼儿园晨操

利用旧祠堂办幼儿园,在祠堂里做操是孩子们快乐时刻。

1979联星乡

洗脚上田

联星乡西华生产队,农民子弟洗脚上田,成了队办酒店的服务员。

1979红卫大队

春郊菜绿

改革开放初,农村实行责任制管理制度,分田到户管理,发挥农民生产积极性,收到良好效果。看,各家各户管理的菜田常绿,没有浪费一寸土地。

1979园艺场

种瓜致富

岭南木瓜俗称“岭南瓜王”,改革开放优惠政策让瓜农提高生产积极性,瓜农收入提高,骑上摩托车进瓜园工作,成为当年致富一景。

1979.5仑头村河段

喜庆赛龙解禁

文革期间,民间龙舟赛被作为“封、资、修”禁止举行,改革开放后允许恢复此项活动,水乡人民喜不自禁,扒着小艇不约而同来到龙舟赛景点,形成如此壮观场面,真是难得一见。

巧煮龙舟饭

在计划经济年代,每到端午节,村里就安排人力到各家各户收集捐舟饭大米,所谓“凑米煮饭”。村里砌好炉灶,架起大锅,烧起柴煮起饭菜,全村人及来访宾客,八人一围,共吃龙舟饭,通常是烧肉、鸭、鱼及应节蔬菜,每桌最少八个菜,人齐即开。家家户户齐吃龙舟此时全村人气最旺。

1979黄埔村

土法蒸米酒

改革开放后,黄埔大队发展多样经营,增加收入,生产队办起蒸酒厂。这是蒸酒作坊,师傅们在简易木台上搅拌米饭与酒饼,经过几天发酵后,便可放入蒸酒木桶蒸煮米酒了。本地米酒在当地十分旺销。

1979联星大队

孝敬父母

联星大队干部陈宝祥两兄弟孝顺父母,经常带父母去茶楼叹茶,一盅两件太小气,点心任点,让父母吃个够。富裕的农民没忘孝顺老人。

有胆识的农民实业家

四十五岁的生产队长邱锦焕出任菩提园酒店董事长,开启农村生产队与国营企业联营办企业的模式。人们夸他是有胆识的农民实业家。图为邱锦焕和南方大厦代表,菩提园酒店经理共商业务

1980红卫大队

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简细镜。红卫大队青年民兵简细镜被评为“新长征突击手”,这是他在田间劳动的情景。

1980黄埔村

承包鱼塘

黄埔大队各生产队将鱼塘承包给农户放养,承包户精心管理,鱼丰人乐。

1980凤和村

凤和大队盛产韭黄,产品远销港澳地区,这是菜农劳作情景。

1980联星大队

乡村广播员

在七、八十年代,乡村宣传及传播主要靠大队广播站,广播员通常是村里有文化、能说会写的女青年,这是联星大队播音员郑流女士在广播站工作。

1980小洲村

养鹅致富

改革开放后,农户各出奇招,发展副业,种养致富,这是小洲村农户养鹅场一角,社员正精心照料鹅群。

1980公社畜牧场人勤猪壮

新滘公社畜牧场养猪场。

1980土华村特色音乐课

幼儿园的音乐课,孩子们的衣着颇具那个历史时期的特征。

1980赤沙大队阳光下的冷水浴

赤沙幼儿园根据儿童特点增加阳光下冷水浴项目,从小锻炼,使儿童健康成长。孩子们淋得多么开心。

民兵巡逻

基干民兵保护生产安全,经常在田间、村舍巡逻执勤,治安为民。

1980龙潭村

钉珠加工场一角

1980土华村

挖建游泳池

农村学校自力更生挖建游泳池,市体委领导来祝贺。

1980仑头村

演出粤剧《打金枝》情景

1980.2新滘

喜看红榜

新滘公社三级干部暨表彰大会。与会代表观看光荣榜,表彰先富单位、个人

1980新滘

新滘

新滘公社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1981新滘

新滘公社成立侨联会

1981石溪村侨属盖新房

广州郊区新滘公社石溪大队旅菲律宾的侨属姚启林,在第五生产队任会计,连续几届被选为郊区侨联会委员。她们一家七口人,有六个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每年有六千多元收入,他们花了一年收入新盖起这座两层楼房。

1981黄埔村

队办企业

乡村办厂黄埔村队办企业,建造毛线衣加工车间。

1981五凤大队土法发芽菜

新滘公社五凤大队团支部组织青年团员参加大队、生产队一些应急农活的劳动,受到公社、大队的表扬和奖励。图为团员们在帮助生产队发芽菜。

1981黄埔大队农机修理厂

黄埔大队办起农机修理厂。

1981石溪大队度淡种豆

为搞好蔬菜度淡工作,郊区新滘公社石溪大队第二生产队菜农正在种植玉豆。

1981新滘晨浇

1981年入春,连续几次低温阴雨侵袭我市,影响蔬菜生产。新滘公社联星大队菜农正精心管理短期叶菜,供应市场急需。

1981赤沙村乡村幼儿园

改革开放给农村幼儿教育带来生机,各村办起幼儿园。

1981土华大队水乡泳儿

新滘公社土华大队幼儿园利用水乡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游泳活动。图为阿姨带领小朋友在河涌游泳。

1982新滘公社农科站公社农科站

新滘公社农科站技术人员在温室里进行反季节蔬菜种植试验,为城市提供更多蔬菜。

1982新滘公社电脑控制发芽菜

新滘公社富新自动芽菜春卷皮厂,用电脑控制发芽菜获得成功。该厂通过香港富通有限公司引进的外国芽菜机设备,由洗豆机、淋水机、洗菜机、发芽合部分组成,并采用全自动控制,自动抽水,自动来回洒水,自动洗菜。每天能生产二万四千斤芽菜,效率比工人培植芽菜提高十倍。

1982新滘先进幼儿园

郊区新滘公社赤沙大队幼儿园,认真做好幼儿的保教工作,积极开展“学雷锋、做好孩子”活动,连续六年被省、市、区评为先进红市、区评为先进红旗集体。旗单位。图为幼儿园老师组织孩子开展文娱活动。

1982联星大队联星农机厂产品

联星农机厂生产各种规格的台钳、水泵、农机具。该厂生产的MF—170型立式双层小钢磨能将大米、黄豆加工成奖状水粉,适合机关饭堂、茶楼酒家和个体户使用。

1983龙潭大队种花能手兄弟帮

郊区新滘公社龙潭大队黄家乐、黄家声兄弟俩,前年承包三亩多烂湴田,辟为花圃场,引种成功日本大红簕杜鹃,去年单花苗收入达一万五千多元。他们购买了农用机船、机动喷雾器等农业机械,成为种花专业户,并被选为区、市劳动模范。图为兄弟俩正在花圃劳动。

1984龙潭村国庆同龄喜相逢

国庆35周年之际,龙潭村六位国庆同龄青年相约回乡相聚,欢庆35岁生日。国庆喜相逢,来自广州不同岗位的同龄人在村口留影。改革开放初显成果,先富者已购上摩托车,从他们表情中可见心情多么舒畅。

1984联星大队

联星发展模式队办建筑队

联星大队建筑队,拥有一批设计施工技术人员,成立初期能承建一千平方米的仓库、礼堂和七八层的楼房,生产各种规格的水泥预制件。八十年代已具有建筑二十层高楼以上的资质。图为建筑队领导和技术员正在施工现场核对施工方案,指挥生产。

1984联星大队联营发展商贸业

联星农工商公司供销经理部开业,这是位于广州市昌岗中路172号的联星农工商公司经理部大楼,经理部于1984年6月份开业。

广州市郊区联星大队投资250万元兴建包括旅业、餐厅、商场的南城大酒店已经落成。这是当时广州市第一个由农业大队经营的大型综合性服务行业。联星大队在经营商业时,他们并没有放弃主业。这个大队以种菜为主,月月超额完成交售任务。他们根据本队人多地少的特点,兼营商业、服务业,既服务社会,又有利于安排青年就业,又增加了队办企业和农民的收入。图为南城大酒店天台的“曲水流觞”茶座,服务员正在做好开业前的准备。

商场除经销该乡28间厂场的产品,零售批发日用百货、五金交电商品和糖、烟、酒等外,还同外省外县签订联营经销业务。

1984新滘区黄富种瓜得奖

广州市郊区新滘区拿出五万元资助本区冬瓜学会的冬瓜评奖活动。对获奖的前五名分别奖给彩电、电冰箱、黑白电视机;对第六至第二十五名,分别奖自行车或电饭煲。此外,对入选的1000多个55斤重以上的大冬瓜,以20元一担作奖励收购,其中最大的以1元1斤收购,图为获奖瓜农喜捧奖品回家。

1984新滘区冬瓜状元留影

广州市郊新滘区(原新滘公社更名)举行“冬瓜科研成果颁奖大会”,对25名种出高产冬瓜的农民给予奖励。其中第一名奖给十八英寸彩色电视机,第二、三名奖给黑白电视机,其余二十人分别奖给自行车或电饭煲。还挑选一批大冬瓜到广州文化公园展出。

1984三滘村冬瓜区长

1984新滘农家用上洗衣机

市郊新滘区继去年人均收入七百九十八元之后,今年以来工农生产又有较大的增长,不少社员建新房、添新家具,购家用电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这是北山乡民莫远强工余做家务、边欣赏音乐,小女儿正在使用全自动洗衣机。

1984上涌村

水乡胜景属观龙

1985联星大队农民集资建大厦

联星大队总支书记向时任广州市委书记许士杰及郊区区委书记吕刚等市、区领导介绍“江南大酒店”筹建情况。

1985联星大队

新滘公社联星大队集资兴建全国首座农民大厦一—江南大酒店,奠基礼上,总支书记欧淮明与其它大队干部在现场观看大厦模型,喜在眉梢。

1985万松园市场门口春节选花

每年春节,广州人家家户户都要买花插花,像花一样吉祥美满。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广州万松园花市。

1985.4.27石溪大队国际青年访农家

国际青年节“广州新滘中外青年大联欢”活动在石溪大队举行。广州各界青年一千多人参加了这次联欢。通过活动,加深了我国青年与各国青年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友谊。图为来自世界各地联欢者参观农户。

1988土华大队幼儿园

一二—加油

几十年过去了,情连那些往事,情牵今日海珠。沧海桑田,昔日的农田村舍,如今高楼林立,变成一个个宜居家园;往时的河涌、果园,如今成了一个个鸟语花香的生态公园,昔日南岸荒芜地,如今广州中轴核心区,海珠巨变了,迈人璀璨闪亮新时代。今日海珠的大变,离不开党的好政策,更离不开生于斯、养于斯的海珠人一代代的努力和艰辛付出!

江南大道

农民大厦——“江南大酒店”1984年3月18日破土动工,正在拔地而起,其时的江南大道仍处于发展阶段,马路两边只有简陋的几栋商住楼,商业也不发达,农民大厦——江南大酒店鹤立鸡群,傲视同侪。(联星大队1985)

时隔29年,江南大道如今商楼林立,鳞次栉比,车水马龙,行人如织,一派南国商都繁华景象,成为海珠区商业交通要道。(江南大道2014.4.28)

古塔新友

凤和大队红旗大围是蔬菜生产基地,远处是离广州市中心最近的赤岗古塔。(凤和大队1973)

今日的赤岗古塔旁,往日的菜田已是高楼林立,新建的城市地标“广州塔”屹立在珠江边,与古塔为邻,共同见证广州的巨变。(赤岗塔2014.3)

古塔见证琶洲变迁

琶洲村巨变

这是1978年所拍的琶洲村,今天的广州琶洲会展中心当年容颜,只留下琶洲古塔可以作证。(琶洲村1978)

2008年3月航拍的琶洲村貌,琶洲村改造已全村拆迁,正在建设新的城市商住区。此景亦不复存在了,但古塔仍在。(琶洲村2008)

水乡小洲河西桥

当年的小洲村,河水清悠,小船荡摇,小鸟和唱,小桥通寮。多么幽静的水乡环境。(小洲村1978)

当年小洲村河西桥还在,河道依旧,小艇停泊,两岸新楼林立。小洲村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重现往日水乡美景。(小洲村2014.10)

仑头村今昔

在仑头村西边山岗上鸟瞰村景,东南面临近珠江支流,东北面是成片果园,盛产荔枝、龙眼、脐橙、杨桃、木瓜等岭南佳果,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水乡。(仑头村1975)

2010年10月航拍的仑头村貌。今日的仑头村已是连通官洲国际生物岛和大学城的临江旺地。(仑头村2010)

运动场变名企

计划经济年代,公社兴建运动场,发动各大队社员参加义务劳动,附近国营友好单位也派推土机支援。(江贝村1974)

公社运动场地块在改革开放后建设成为广州百事可乐汽水厂生产基地,这是在运动场边建起来的该厂办公楼和大门口。(江贝村2014.3)

水闸新姿

地处广州南郊珠江水网地带的新滘区,丰收不忘搞好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投资一百四十万元,将全区临江四十五公里堤段砌成高标准水泥石堤,入冬以来已建成四公里,还改建了二十一座电动升降水闸,建成后的水闸河堤将可挡住暴潮的侵渗,确保四万五千亩良田夺丰收。图为新滘石榴岗水闸雄姿。(石榴岗1978)

七十年代新建的石榴岗水闸今天雄姿依然,经过修整加固更显亮丽,继续发挥调水防汛功能。当年高耸远处的地雷状海军基地储水塔,如今渐被楼宇掩映,见证这地区的发展变化。(石榴岗2014.4.28)

农械厂巨变

新滘公社农械厂原来生产农用抽水机,这是原厂正门。改革开放注入新机,变成广州第一水泵厂,后发展壮大为广一集团。(新滘敦和1977)

昔日新滘公社农械厂所在地,如今广州大道从身旁穿过,过去简陋的厂房已不复存在,广州市第一水泵厂亦已转制转型,退二进三,厂区发展成为广州南中轴电子商务园区。(敦和路口2014.3)

公社礼堂原址今貌

新滘公社地处大塘村口,江贝村山岗旁,当年公社大礼堂是附近村庄最大标志性建筑,建于1958年,旁边小白楼是公社招待所,当年接待过不少到来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宾。(江贝村口1974)

公社礼堂后来建设成为新滘镇人民政府办公楼,2002年撤销新滘镇人民政府后,此处建设成为海珠区科技创业园和广州市留学人员创业(海珠)基地。(江贝村口2014.3)

龙潭河涌嬗变

龙潭村河段每年端午前后迎来四乡龙舟在此聚会斗龙,好不热闹,河边新盖的楼房成了最佳观龙点。(龙潭村1982)

现今的龙潭涌绿荫依旧,两旁已是楼房林立。河涌整治修建了河堤栈道,环境优美,成为居民休闲观赏处。(龙潭村2013)

古桥新影

龙潭村一河两岸成了观赏龙舟的最佳位置,古桥上人头涌涌,好不热闹。(龙潭村1979)

昔日观龙石桥今仍在,只是景致已更新,左边桥头已建成村民文化广场,榕荫遮盖,绿水长流,歌舞常开,更添水乡人文风韵。(龙潭村2013)

上涌河今昔

昔日广州市新滘公社摄影组经常组织到水乡河涌创作,上涌村河段清流如许。(上涌村1983)

今日的上涌河经改造,两岸砌石栏杆,成为市民休闲去处。(上涌村2014.3)

旧巷新颜

改革开放逐渐改变农村生活,自来水进村了,结束了村民洗河挑饮的日子。(龙潭村1984)

昔日旧屋巷,已变新街道。旧屋村已经变成高楼绸密的“城中村”,村民过上富裕的生活。(龙潭村2013)

海珠城乡区划沿革

1949年广州市划分为28个区,其中城区20个、郊区7个。此时,海珠地区划分为3个城区(洪德区、蒙圣区、海幢区)、2个郊区(新洲区、沥滘区)。

1950年7月广州城区调整,洪德区、蒙圣区、海幢区合并为河南区。

1951年10月广州郊区调整,新洲区、沥滘区合并为新滘区。

1956年6月新滘区和黄埔区、白云区合并为郊区。新滘区撤销,划分为黄埔、小洲、新龙、沥滘、凤和等5个乡。

1958年2月5个乡合并为新洲、沥滘两乡;同年8月,新洲乡、沥滘乡合并,成立新滘人民公社。

1960年8月河南区改称海珠区。新滘人民公社划归海珠区。

1961年5月新滘公社分为新滘、新洲、新凤等3个人民公社,同年8月,划归芳村区。

1962年8月新滘、新洲、新凤等3个人民公社合并为新滘人民公社,划归广州市郊区。

1984年1月新滘人民公社改为郊区派出机构—新滘区公所。

1986年5月新滘区公所划归海珠区管辖。

1987年2月新滘区公所改为新滘镇人民政府,撤销乡建制,设村民委员会。

2001年新滘镇全面开展撤镇建街、撤村改居工作。

2002年3月撤消新滘镇。

作者简介

杨对荣,1945年10月,生于广东普宁。1966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广州新滘中学教师、副校长。1972年,任广州新滘公社(后改镇)文化站站长,从事群众文体工作和摄影宣传报导工作。1983年,辅导、组织了“广州郊区新滘公社农民摄影展”并应邀到北京展出,引起了轰动;1986年,“广州郊区农民摄影展”再次应邀上京,登上了国家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1985年至1992年,任中国唱片社(公司)记者、首席摄影师。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广东分会理事;现为: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客座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艺术摄影学会常务副主席,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文学委员会委员、高级会士,广州天河区文联名誉主席。姓名被录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

THE END
1.辽宁养殖设备公司排名(排行榜)找到10 条企业排名,公司达到一定热度才能上榜,数据每天更新。企业标签根据算法分析标注,可能具有相关性,但可能并不准确。有误请联系客服。仅供参考。排序:按人气 按职位量 按薪酬 按增长速度 一键复制公司名称 1 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9.4万次浏览 全年浏览 3052次 规模:10000人以上 成立:22年 招聘:197个 https://www.jobui.com/rank/company/view/liaoning/yangzhishebei/
2.养猪设备十大品牌自动化养猪设备品牌养猪设备厂家有哪些居前十的有:Big Dutchman大荷兰人、GSI谷瑞、大牧人BIG HERDSMAN、南牧NANMU、增鑫科技、京鹏畜牧、科诺COMAX、南商农科、Nedap睿保乐、华丽HUALI等,上榜养猪设备十大品牌榜单和著名养猪设备品牌名单的是口碑好或知名度高、有实力的品牌,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借鉴参考,想知道什么牌子的养猪设备好?您可以多比较,选择自己https://m.maigoo.com/goomai/291222.html
3.饲料十大品牌排行榜饲料品牌排行前十名饲料哪个牌子好2025年饲料十大品牌排行榜,是品牌100网依托全网大数据,根据饲料品牌企业实力以及人气评选出的十大饲料品牌排行榜,饲料10大品牌榜,排名不分先后。如果您正在查找饲料什么牌子好?本饲料品牌排名榜单仅作为您选购、合作、加盟饲料品牌的参考。 康达尔kondarl深圳市康达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https://www.cnpp100.com/top/siliao/
4.2024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产业链温氏股份中商情报网讯: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2024年中国A股生猪养殖行业市值最大的十名上市公司分别是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邦科技、神农集团、京基智农、巨星农牧、新五丰、罗牛山、ST天邦和东瑞股份。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A7NN2G051481OF.html
5.养鹅场养鹅场电话,养鹅场地址养鹅场附近的美食 乡村饭馆 地址:新乡市长垣市魏庄街道 王庄饭店 地址:新乡市长垣市小康路 老二饭店 地址:新乡市长垣市芦岗乡杨桥村委会附近 一品土菜馆 地址:新乡市长垣市魏庄街道 宴宾楼 地址:新乡市长垣市魏庄街道侯寨村 老董手工面 地址:新乡市长垣市魏庄街道 山西饭店 地址:新乡市长垣市魏庄街道长恼路 山西https://map.360.cn/site/detail/06fb4f87f2b4ee21
6.养鹅1000只要多大场地养鹅1000只需要多大的场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养鹅1000只所需的场地大小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鹅的品种和大小、养殖方式和密度、场地的地形和土地质量、环境和https://www.imuyi.com/c/12633114.html
7.大发养鹅场登录 注册 招标公告 招标预告 中标结果 招标变更 分站 北京 山东 陕西 江苏 广东 更多>> 大发养鹅场 机构名称 大发养鹅场 地址 地区 猜您感兴趣的招标采购信息 东安望楼岗井头边4亩耕地交易公告 公告 2025-01-03 宜章县第一完全小学关于橙子的网上超市采购项目成交公告 中标 2025-01-03 【阳光采购服务平台】https://www.qianlima.com/common/agents_info.jsp?id=5318091
8.克山县:多措并举发展鹅产业奏响乡村振兴序曲1月10日,记者跟随县畜牧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双河镇护心村种鹅养殖基地。9栋大棚里的1万只种鹅在饲养人员的精细管控下健康成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双河镇将鹅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紧跟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养鹅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ODA1NDYyMA==&mid=2247844125&idx=2&sn=13decdd6499e8ec938e2ef606b10d1ef&chksm=fd8ed95c100255d816584cfc72290f04cc646a3e430e768ad468bd77027eb2638947a82260d4&scene=27
9.绍兴职业养鹅场绍兴职业养鹅场是鹅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绍兴职业养鹅场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认可。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 详细信息 主营产品:鹅 主营行业:家禽 公司类型:生产型 企业法人:000 注册资金:10000 万 http://www.taojindi.com/3529542/about
10.养鹅场地什么条件,环保的影响下不查?免费法律咨询请问我是个残疾人,想搞养羊和也养鹅,环保上会找麻烦吗 罗罡回复: 你好,建议向环保部门咨询,为充分维护你的权益,建议你携带相关资料到律师事务所进行详细咨询,我们将根据你的陈述和相关资料为你提供权威、详细的法律建议。可以搜索我们的联系方式加个V,多一个律师朋友,可以多一份保障。4https://www.66law.cn/question/21996261.aspx
11.慈溪市旺锋养鹅场慈溪市旺锋养鹅场,办公室地址位于浙江省第二大城市、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宁波,浙江省宁波杭州湾新区庵东镇西三村,于2009年07月21日在宁波成立,我单位主要提供鹅养殖。相关产品工商信息和基本资料 法人名称: 慈溪市旺锋养鹅场 简称: 旺锋养鹅场 主要经营产品: https://www.11467.com/qiye/65692192.htm
12.养鹅场粪污咋处理农安县王先生: 养鹅场粪污咋处理 答:对粪污的处理可以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后,制成有机肥还田,修建防渗发酵池或在大地直接建造堆肥堆,玉米田就近秸秆粉碎,一层秸秆粉压实,一层鹅粪污往上堆砌,然后盖上厚的塑料,一个秋天一个冬天一个春天基本能达到发酵。畜禽粪污富含农作物所必需的N、P、K等常量元素,是优质http://www.jlncb.cn/jlncb/pad/paper/c/202101/16/content_80015.html
13.沈阳市亿利养鹅场沈阳市亿利养鹅场,于2012-01-29在辽宁省注册成立。在法人吕洪义经营下,目前公司处于在业,服务领域为许可经营项目:无一般经营项目:鹅饲养。沈阳市亿利养鹅场办公地址为沈阳市苏家屯区解放街道高楼子村,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技术或服务有兴趣,随时欢迎您的来电或上门咨询。 http://www.likuso.com/city164/836831.html
14.茂名市化州市养鹅场地址,良光镇,化州市,城镇乡村,茂名城乡网核心提示:茂名市化州市养鹅场地址位于良光镇龙秀乐礼村。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化州市锦绣鹅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12月10日,注 茂名市化州市养鹅场地址位于良光镇龙秀乐礼村。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化州市锦绣鹅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12月10日,注册地位于化州市良光镇龙秀乐礼村(吕廷运屋),法定https://www.mmcxw.com/news/173374.html
15.凤塘镇:立行立改一违规养鹅场被取缔中央环保督察组第十八批交办案件清单反映,凤塘镇新和村顶新乡的一间私人养鹅场,鹅粪都没有清理过,一到下雨就冲到溪里,臭气熏天,而该养鹅场附近就是民居区。 凤塘镇对此高度重视,23日下午,迅速组织工作人员及新和村干部到现场核对调查。经调查核实,案件清单中的养鹅场占地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原饲养有肉鹅约200只https://www.chaoan.gov.cn/czcaft/gkmlpt/content/3/3584/post_3584019.html
16.养鹅不会死的方式,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鹅苗1、挑选场地:选择在地势开阔、向阳干燥处建造养鹅场,同时周围需要有充足水源。 2、选择鹅苗:选择体型相近、生长健康、抗病能力强的鹅苗。 3、提供饲料:准备好谷物、青菜叶、水果等饲料。 4、定期清理:定期打扫鹅舍卫生,定期为鹅舍进行消毒。 一、养鹅不会死的方式 https://www.nongfuwu.com/a/52cada.html
17.三门峡大天鹅飞进陕西养鹅场网友:天鹅立鹅群,戳中笑点了19 评论 三门峡大天鹅飞进陕西养鹅场 网友:天鹅立鹅群,戳中笑点了 发现更多热门视频 赶走了卖饼的,迎来画饼的 八月紫荆花13.1万次播放 张兰去台北看孙子孙女,不住酒店住儿媳妇家,将邀请Mandy父母回北京过春节 芒果捞小萌主4万次播放 冬至来临,600块买只羊,烤羊排和炖羊肉你们更喜欢哪个? 农村四哥1.4万次播放https://video.sina.cn/finance/2024-11-02/detail-incusqxw1945517.d.html
18.天鹅回三门峡越冬意外飞进陕西养鹅场#陕西dou知道天鹅回三门峡越冬意外飞进陕西养鹅场 #陕西dou知道,于2024年11月06日上线,由陕西1频道上传。西瓜视频为您提供高清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看丰富、高质量视频就上西瓜视频。https://www.ixigua.com/7434002118266096959
19.一外地人到湖北某地投资开办一个养鹅场,因为当地居民烧秸秆,导致发生一起恶性事件居然没有人管!事情是这样的,一外地人到湖北某地投资开办一个养鹅场,因为当地居民烧秸秆,导致养鹅场的鹅苗全部烧死,损失四十多万。 当地居民不愿意作证,保护自己老乡,帽子叔也称无证据可查。 无奈之下养鹅场的主将事情上传网络,施压当地当局! https://www.toutiao.com/w/182051212793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