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引领、政策助力,兼顾质量安全、疫病防控、生态环保共同推进养猪“安全、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八点。
(一)招商引资,引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产加销研一体化”或“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优先选择“专精特新”企业,该企业兼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冷链、配送服务、产品研发于一体,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在最大程度上应对市场风险。通过采用“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引领并带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快速转型,质量优先。立足实际,为减少公畜投资成本,优先选择购置冻精的办法。
(三)推行种养结合、生态养猪模式,促进健康养猪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当前养殖环保压力,要大力发展产业,养殖环节必须走健康养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六)巩固成果加强重大疫病防控。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严防重大疫病发生,减少生产损失,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高度重视畜牧业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常态化落实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的防控措施,把清洗、消毒、场区管理等措施落到实处。积极应对非洲猪瘟病毒变异株,严防疫病发生扩散漫延。
(七)鼓励”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提高抗风险能力。新形势下,竞争比较大,要采取创新的模式才能够赚取更多的钱,科技在更新,时代在发展,如果养殖业不进行以往盈利模式的改变与创新,养殖户注定会被淘汰。“公司+农户”合作模式下,公司负责种猪繁育,为农户提供仔猪、饲料、疫苗兽药及技术支撑,农户提供圈舍及人工、水、电费,肥猪达到出栏,公司予以回收并支付代养费。公司和农户各有分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降低生产成本,规避经营风险,形成资源垄断竞争优势的目的。它既解决了农民“不知道干什么和如何干”的问题,又把农民从“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的双重身份中解脱出来,只承担他们最擅长的养殖工作,而最让他们头痛的市场销售和加工由公司承担,实现了小生产和大市场的对接,在公司和农户之间形成了优势互补的经营机制。
(八)依靠科技支撑,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一要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抓好生猪良种工程,积极开展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改良、推广,加大杂劣畜种的淘汰力度,重点推行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二要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对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普遍实行强制免疫,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疫网络。三要加强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监控体系建设。在饲料加工、兽药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实施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大检查力度,确保畜产品安全。四要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县、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服务职能的基层畜牧兽医网络,强化服务职能,全方位开展技术服务。同时,要加大畜牧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畜牧科技人员和养殖户的整体素质,增加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