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船舶制造业蓬勃发展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

世界造船中心转移有着怎样的历史沿革?我国造船业发展现状如何?

王娟(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从水力木船、风力帆船到钢铁船舶、巨型邮轮,造船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海上航行的安全性和运输效率,而且极大促进了全球范围内海上贸易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

现代造船业发源于欧洲,19世纪末,英国生产了全球60%以上的船舶,拥有世界50%以上的船队,是全球最早的造船业中心。到20世纪中叶,日本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船舶制造技术革新,积极承接欧美造船业产业转移,大幅提升造船产能,逐步超越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造船国。20世纪60年代后,韩国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引进和外资合作等方式大力发展造船业,在大型油轮、集装箱船和液化天然气船建造方面占据了世界造船市场的较大份额,于2003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世界造船业中心的转移反映了全球制造业产业梯度转移和价值链重塑的进程。从欧洲到日本、韩国再到中国,每一次转移都是后发国家通过技术创新、产业政策和市场策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结果。完备的工业体系是造船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则是构建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支撑,这也是一些国家在总装建造规模大幅缩小情况下,依然在船用设备领域具备竞争优势、占据全球造船业价值链高端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经受住国际船舶市场深度调整和大幅波动的考验,顺应产业技术变革趋势,造船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有力支撑了国际航运、国际贸易、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全球第一造船大国地位更加稳固,造船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一方面,高端装备建造取得突破,船海产品全谱系发展。我国建造的一批新型深远海大型风电安装船、深远海养殖装备、浮式生产储卸油船等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顺利交付船东使用。我国造船企业在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深海勘探平台等大型、复杂、特种船舶领域实现技术突破。2023年,多艘17.4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全球最大浅水航道8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交付使用。在大型邮轮设计和建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交付,标志着我国已具备船海产品全谱系总装建造能力。此外,通过加强与钢铁、电子、装备制造等上下游产业的协同,积极拓展船舶修理和改造业务,在大型油轮、散货船等船舶维护和升级改造方面形成显著优势。

另一方面,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我国造船企业在环保船型设计、新能源应用领域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上半年,我国造船业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国际市场份额的71.7%,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基本建成。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我国在船舶自动化驾驶、智能监控和远程操控等领域积极布局,逐步实现船舶智能化设计、建造和运营。数据显示,2023年智能船舶市场规模达463.4亿元,预计到2027年达736亿元。

船舶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加速

面对绿色航运发展新趋势,我国船舶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情况怎样?

纪玉龙(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船舶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海事行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面对全球性气候变化挑战,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届会议通过的《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明确提出,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应尽快达峰,并在2050年左右达到净零排放。

我国船舶工业紧跟绿色低碳发展大势,持续推进航运温室气体减排和船舶绿色化发展。为使航运业与国际接轨,我国参照IMO船舶油耗数据收集机制、国际航运碳强度规则等,发布了《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限值及验证方法》《营运船舶CO_2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船舶能耗数据和碳强度管理办法》等标准规范。在沿海水域设立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更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进出我国港口的船舶应收集并报告能耗数据,为构建船舶碳排放的监测、报告和核算体系打下基础。

自2010年起,我国开始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有效减少了港口区域空气污染。同时,将绿色船舶技术列为重点发展方向,积极研发减排技术,开展“油改电”项目和全电力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有效降低船舶和港口的污染物排放。自主开发绿色节能型超大型原油运输船、散货船、集装箱船等主力船型,以及风帆辅助推进的超大型油轮、双燃料动力豪华客滚船、氢燃料运输船、锂电池动力船等一批绿色低碳船舶。

2021年,交通运输部发布《海事系统“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建立全国船舶能耗中心,建立航运温室气体减排监测、报告和核算体系等一系列措施。2022年发布的《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构建清洁低碳的港口船舶能源体系,促进岸电设施常态化使用,鼓励液化天然气(LNG)、氢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研发应用。《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LNG、电池、甲醇、氢燃料等绿色动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2030年,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技术全面推广应用,配套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商业模式等产业生态更加完善,标准化、系列化绿色智能船型实现批量建造。

绿色动力船舶主要包括零碳燃料(氨、氢)船舶、碳中和燃料(甲醇)船舶、低碳燃料(LNG)船舶和电池动力船舶等。不同应用场景的船舶适用不同的绿色动力类型。中短途内河货船、滨江游船及库湖区船舶侧重于应用纯电池动力技术,由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承建的全球最大700标箱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续航能力达380公里,可实现全程纯电航行。受到电池能量密度限制,电动船舶主要集中在内河或近海水域,远距离航线仍需使用内燃机动力。在沿海、长江干线、西江干线、京杭运河等中长距离所应用的2000载重吨以上货船、工程船,重点使用低碳燃料或零碳燃料动力系统。

在绿色燃料的选择上,中期使用低碳燃料作为过渡,长期将以转向碳中和、零碳燃料为目标。目前氨、氢的生产和运输等配套技术仍待突破,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LNG相较于传统燃油,二氧化碳排放减少20%以上,是现阶段较为成熟且应用较广的绿色替代燃料。然而LNG燃料船舶无法达到零碳目标要求,长期来看或将被可再生甲醇、氢等燃料船舶所替代。应用甲醇动力技术需研发船用甲醇发动机,降低甲醛等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提升船用甲醇燃料电池功率范围和燃料转化效率。氢能船舶侧重于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储氢系统、加注系统等技术装备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国在绿色低碳船舶技术研发方面持续发力并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已开发出LNG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等,部分船型已交付使用。我国船企在全球大型LNG运输船的市场份额提升至35%。2023年7月,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河柴重工公司自主研发的国产甲醇燃料发动机首次点火成功。2024年3月,国内首艘投运的甲醇燃料加注船“海港致远”轮在洋山港申港石油码头顺利完成甲醇燃料补给测试,标志着洋山港已具备甲醇燃料补给能力。2023年10月,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号首航,这是氢燃料电池技术在我国内河船舶的首次应用。

通过绿色低碳船舶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我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沿海和港口城市空气质量大幅改善,为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推动智能船舶技术研发应用

我国智能船舶建设有何进展?航运企业如何通过智能化技术提高效率?

耿雄飞(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智能航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为核心的船舶智能化成为航运业发展新趋势。智能船舶指利用传感器、通信、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自动感知和获得船舶自身、海洋环境、物流、港口等方面信息数据,并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在船舶航行、管理、维护保养、货物运输等方面实现智能化运行的船舶。

智能船舶通过人机协同、等效替代,可有效降低船舶航行安全风险,提升水上交通运输效率并降低油耗、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一是利用先进感知技术,增强水面目标探测识别能力,降低船舶交通事故风险。国家能源集团航运有限公司牵头开展了沿海大型散货船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试点,利用先进的探测和处理技术,实现了沿海交通复杂水域的船舶电子瞭望。

二是利用智能化航行系统和自动化操控装备,降低人为失误导致的安全风险。浙江省首艘智能内河集装箱船“浙港内河002(智翼号)”,针对浙北内河水域航道狭窄、船舶密集、弯道偏多、桥梁限高的航行环境,实现了智能化集成应用。

三是在大量数据积累的基础上,采用智能化手段实现全航程能效优化。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中,开展船舶航速、转速优化、污底监控模型算法及集成应用研究,并开发船舶智能能效优化系统,从而提升船舶运营效益。

提升造船业全链条竞争力

我国造船业产业链布局情况如何?全球供应链中,船企怎样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稳定供应?

王德岭(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海洋强国战略深入实施离不开航运业发展,而航运业发展又离不开强大的造船业支撑。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造船完工量36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2%;新接订单量871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1.9%;手持订单量1933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4.3%。从全球范围看,我国在造船业领域的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为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造船业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体现出行业成熟度和综合竞争力。在上游环节,原材料是主要要素之一,原材料包括钢材、有色金属和复合材料等,其中钢材占比高达70%,钢材成本在造船行业中的占比根据不同的船型有所不同,但普遍在20%到30%之间。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能为造船业提供稳定的钢材供应。有色金属和复合材料也是造船业重要原材料,我国在这方面有较强的生产和供应能力。2024年1月至11月,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累计约7228.8万吨,同比增长4.4%。整体来看,近三年同期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累计值呈增长态势。同时,在船舶配套行业领域取得显著进步,能生产各类船用设备,包括动力设备、操纵设备、装卸设备和安全设备等。2023年1月至7月,74家重点监测船舶企业中,船舶配套产值243.9亿元,同比增长24.1%。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自主研发能力逐步提升,对外依赖度进一步降低。国产船用主机、船用锅炉、船用起重机、船用燃气供应系统等配套设备装船率持续提高。2022年,大连华锐第1000支船用曲轴下线交付,全球首台带智能控制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双燃料主机完工交付。

在下游环节,航运作为应用市场的核心部分,涵盖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油轮航运等多个领域。我国航运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全球船队载重运力来看,截至2024年9月,我国拥有海运船队总规模4.3亿载重吨,占世界船队比重18.7%,稳居世界前列。随着船舶保有量增加,船舶维修服务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目前已建立多个船舶维修基地,提供各类船舶维修和改装服务,船舶维修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能满足国内外客户需求。例如,舟山修船基地具备年造船1000万载重吨、年修理万吨级以上各类船舶3000艘的能力,已逐步成为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船舶修理中心之一。

THE END
1.船舶行业属于什么行业?五、船舶属于什么行业? 船舶行业属于装备制造行业。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船舶行业属于制造业。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制造业包括:产品制造、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http://www.qczledu.com/jqr/10219.html
2.健身房属于什么行业?健身房单位行业属于什么性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特种行业 九、船舶行业属于什么行业? 船舶行业属于装备制造行业。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船舶行业属于制造业。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制造业包括:产品制造https://m.yxlady.com/mt/202410/1810285.shtml
3.老师请问船舶维修属于什么行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老师 请问船舶维修属于什么行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时候“货物或应税劳务、服务名称”那里显示的是什么? 84784994| 提问时间:2020 06/02 17:41使用APP提问,老师回复第一时间提醒,下载APP> 温馨提示:如果以上题目与您遇到的情况不符,可直接提问,随时问随时答 速问速答 https://www.chinaacc.com/wenda/detail/xt/3158812
4.中国船舶属于什么股网上有关“中国船舶属于什么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船舶属于什么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国船舶属 网上有关“中国船舶属于什么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船舶属于什么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https://calibrary.cn/zsbk/202501-61740.html
5.船舶行业不属于制造业审慎支持行业船舶行业不属于制造业审慎支持行业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https://www.shuashuati.com/ti/93f40788dd594d91892e82d98c2a14c8a3.html
6.弱电智能化属于什么行业,智能化弱电系统包括哪些「技术百科」37、各类型防爆、防暴、防腐蚀摄像机;(油气站、仓库、船舶等特种行业) 38、线材、摄像机支架、电源; 综上所述。,以上为我们常见长用的子系统,在不同行业的应用里都有不同的需求和不同方案。其实这是弱电智能化行业的特性,经常做弱电智能化项目的朋友都会发现,弱电智能化的任何项目,其实并不是一个系统单独存在http://www.hnggaq.com/cn/info_87_itemid_1534.html
7.细分行业一,2023/5/17通达信细分行业船舶涨幅第一,+5.47%;板块共12只票全属于国防军工,北京+上海占比58%。同花顺概念指数中船系涨幅第一,+8.10%,板块11只票,比通达信主题中船系12只票少1只,为乐普医疗。 二,通达信板块 三,同花顺板块 四,通达信中船系主题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518/08/59326503_1081143617.shtml
8.2022年4月12366咨询热点难点问题集12366问题集2.纳税人享受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答: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规定:“三、适用本公告政策的纳税人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 http://fujian.chinatax.gov.cn/bsfw/nsfwrx/12366wtj_201/202205/t20220511_456002.htm
9.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沿海内河船舶建造保险第二条本保险的保险标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合法登记注册的船舶建造单位按照保险人认可的船舶建造规范建造的船舶(包括船体、安装于该船上的机器、设备、仪器以及存放于厂区内的用于建造该船的材料设备)及可移动式平台。 保险责任 https://wap.iachina.cn/col/col6624/index.html
10.建材属于什么行业类型?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官方认证职Q平台账号 https://zq.zhaopin.com/zpdOutputQuestionForXZH/6989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