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农业科技标志性成就

开创了水稻研究从传统遗传图谱向全基因组水平转变的先河,引领了水稻精准设计育种的新方向,攻克了水稻生产中产量与多个重要性状之间相互制约的世界性育种难题,突破了水稻超高产与高品质协同改良的理论和技术瓶颈,奠定了我国在水稻新品种创制理论和技术领域的国际领跑地位,是农业领域重大基础理论突破,具有世界性、革命性意义。

2.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

全国水稻各科技创新团队,选育了多个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超级稻新品种,年均推广面积超过1.3亿亩,2018年“超优千号”品种在云南个旧再创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亩产1152.3公斤新高。超级稻的研发应用,成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协同攻关的典范,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3.水稻育种屡获重大新突破,育种水平又攀新高峰

创新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建立了光温敏不育系的两系法杂种优势有效利用的新途径,实现了超级杂交稻超高产、米质优、抗性强的有机结合。提出超高产专用早稻育种理论与方法,并创制优质稻米新种质。培育了中嘉早17、龙粳31、五丰优T025等优质新品种,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4.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系列新品种国际领先

开创了寒地早粳稻育种的独特理论与技术体系,在优异种质材料创制、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培育等方面,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在黑龙江省内外累计推广1.37亿亩。

5.节水抗旱稻—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

节水抗旱稻是兼具水稻高产优质和旱稻节水抗旱特性,在高产水田种植,节水减排省工;在低畦易涝旱地种植,优化种植结构;在山改(坡、抛荒)地种植,拓展水稻种植面积。

6.我国首次鉴定玉米、水稻趋同选择的关键基因

鉴定了调控玉米穗行数的关键基因KRN2,发现了水稻同源基因OsKRN2与玉米KRN2功能和选择机制保守,创制了KRN2和OsKRN2基因功能敲除的新材料,玉米和水稻的产量可分别提高10%、8%,并且无负面影响。为作物育种提供了战略基因资源,为作物驯化的机理解析和未来作物育种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为从头驯化或再驯化创制新型作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7.玉米籽粒机收新品种及配套技术体系集成应用

攻克了宜机收品种选育、收获时籽粒破碎率高的产业技术难题,审定了一批优良新品种,提出了从病虫害防治到专用联合收获机械的综合解决方案,使我国玉米籽粒机收新品种推广面积从“十二五”末的零星起步,发展到2019年的2000多万亩,实现了育种目标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8.转基因玉米、大豆新品种培育成功

目前已成功培育11个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3个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获得了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开辟了自主培育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耐除草剂大豆的道路,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转基因研发从追赶到跨越的重大转变,奠定了现代种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9.冬小麦节水新品种与配套技术集成应用

攻克了节水品种不优质、不增产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小麦“节水、省肥、简化、高产”四统一,5年累计推广1.1亿多亩,为破解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超采做出了重要贡献。

10.小麦—冰草远缘杂交,引领国际小麦遗传改良

突破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难题,丰富了育种抗源高产源和遗传多样性。创建了小麦多样化抗病优质基因资源创新和加速利用的“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方法,建立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突破了小麦耐热品种培育中的瓶颈问题,建立了小麦耐热资源创新和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育成中麦895、农大1108、农大5181等一批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11.破解小麦“癌症”的基因密码

我国首次从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克隆出抗赤霉病基因Fhb7,揭示其遗传和分子调控机理,为解决小麦赤霉病世界性难题找到了“金钥匙”,选育的新品种“山农48”,已通过审定并大面积推广种植。转录因子FgPacC介导小麦赤霉病菌适应寄主高铁环境的表观遗传新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病原菌寄主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并为赤霉病防控新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12.单倍体育种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国际领先

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小麦、番茄、油菜等双子叶植物单倍体诱导体系,创建了单倍体高效加倍技术,形成新的育种模式,利用该技术创制的中农大678和京农科728新品种已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该成果与应用基础研究和育种实践紧密结合,创建了单倍体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13.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取得重大进展

攻克了油菜生产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的机械化技术难点,创建了在全国油菜主产区可复制、可推广的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全国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07年的不足20%提高到2018年的53.6%。

14.创制大豆油菜新品种,谱写产业谱新篇

建立了广适高产大豆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广适高产的中黄13、中豆63等优质大豆新品种,培育转基因大豆新种质中黄6106和DBN9904,创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含油量、双低、高产、多抗、广适油菜新品种中油杂19、中油杂501,“华油杂62R”“华双5R”“华油杂5R”和“华油杂115R”具有高产高油抗倒抗根肿病的优异性状,结束油菜生产中无抗根肿病品种可用的被动局面,亩增收300—500元,显著促进了我国大豆油料育种技术提升和生产发展。

15.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被农业农村部指定为我国荷斯坦青年公牛遗传评估的唯一方法,2012年起在全国推广使用,提高了种牛选择的可靠性,大幅度缩短了育种周期,加快了遗传进展,整体提升了我国奶牛育种水平。

16.乡村振兴路上“领头牛”——华西牛

历时43年的杂交改良和持续选育,我国成功培育出肉牛新品种“华西牛”,已经审定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生产性能和综合品质与国外主要凭证性能持平。预计到2027年,年提供进站种公牛500头,主导品种核心种源进口替代率达80%,将大幅度降低核心种源的进口比例,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

17.自主培育白羽肉鸡肉鸭新品种,白羽肉禽“卡脖子”现象有效缓解

培育出我国首批白羽肉鸡新品种“广明2号”“圣泽901”“沃德188”,主要生产性能与国际主流品种基本持平,实现了我国白羽肉鸡种源“从0到1”的突破。创建了多项肉鸭育种新技术和肉鸭品系资源库,育成了“中畜草原白羽肉鸭”新品种(系)和“中新白羽肉鸭”新品种(系)以及抗基因3型鸭甲肝病毒的专门化品系,打破了樱桃谷鸭等国外品种对中国市场的垄断。

18.耐高温的栉孔扇贝“蓬莱红2号”

发明了新型高效全基因组标记筛查分型技术、高通量、多种类型分子标记通用的分型技术等系列技术,突破了水产生物全基因组育种分析的技术瓶颈,开发了贝类分子育种技术和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贝类遗传评估系统,育成多个高产抗逆新品种,经济效益显著,其中“蓬莱红2号”为水产领域第一个全基因组选育品种,引领了水产种业技术发展。

19.解析园艺作物遗传密码,引领蔬菜基因组学发展

破解了第一个蔬菜作物—黄瓜的基因组遗传密码,培育了‘蔬研’系列黄瓜品种,解析了马铃薯自交衰退的遗传基础,育成世界第一个二倍体马铃薯概念性品种“优薯1号”。先后绘制完成了黄瓜、番茄、西瓜、大白菜、甘蓝等蔬菜作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和变异图谱,带动我国蔬菜基因组学科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20.我国实现橡胶树种源自主可控

突破了橡胶树次生体胚循环增殖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热研7-33-97”等我国自主培育的橡胶树品种体胚苗规模化繁育。国内建成全球首个天然橡胶体胚苗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年产能超100万株,为实现橡胶树种源自主可控,保障国家战略物资安全供给和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21.H7N9禽流感疫苗研发成功并大规模应用

禽流感疫苗研发创新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研发出高效H5/H7二价禽流感灭活疫苗,阻断了H7N9病毒从动物向人类传播,是“从动物源头控制人兽共患传染病”的成功典范。

22.猪病毒性腹泻三联活疫苗研发成功并应用

攻克了3种猪腹泻病毒疫苗创制和生产中的世界性难题,实现了“一针防三病”的效果,该产品累计推广应用超过6000余万头母猪,为我国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3.草地贪夜蛾等迁飞性害虫防治技术取得突破

阐明了草地贪夜蛾生物学和发生规律,构建了实时监测预警技术体系,自主研发了生物农药苏云金芽胞杆菌工程菌G033A,创制我国第一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微生物农药,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垄断,田间防效达到85%以上。研发出新型种衣剂、造粒工艺和植保无人机施用技术,综合防治效果提升显著该技术体系已大面积示范应用,并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推荐。

24.蔬菜基因组学研究利用国际领先

攻克了利用多组学研究作物复杂性状的重大难题,打通了从基因组到蔬菜新品种的技术通路,引领了国际蔬菜育种新方向,奠定了我国优良蔬菜品种培育的理论基础。

25.自主基因编辑工具突破种业核心关键技术

我国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s12i、Cas12j两把“基因剪刀”,突破传统育种难以解决的遗传障碍,实现特定性状的精准改变,彻底颠覆农业生物遗传改良技术路径和选育效率,弥补了我国在基因编辑工具领域的技术空白,打破了国外对该项技术的垄断。

26.“梨树模式”开出了保护利用黑土地“良方”

“梨树模式”通过将废弃的秸秆还给土壤,可以保持永久性土壤覆盖、最低程度的土壤耕作以及植物物种多样化发展,实现兼顾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升了土壤的蓄水量,有效抑制了土壤的沙化问题出现,充分激活黑土地,提升黑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粮食的产量。

27.构建“天空地”农业感知系统,服务国家粮食生产决策

构建了多源多尺度农作物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创建天(遥感)空(航空)地(地面传感网)农业感知系统,长期服务于国家粮食生产宏观决策,并全球推广。突破了灾情信息星机地一体化快速获取、旱涝灾害动态解析和灾损评估等关键技术,建立了高精度、大尺度和短周期的旱涝灾害遥感监测系统,实现全国旱灾常规监测。

28.创建智能LED植物工厂技术体系,开拓未来农业发展新模式

针对植物工厂亟待突破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了植物LED节能光源、智能管控、作物品质调控与快速繁育等一系列研发工作,在光配方构建与LED光源创制、光-温耦合节能调温、光-营养协同调控、作物快速繁育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创建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LED植物工厂技术体系,并在国内外广泛应用。

29.全球首艘10万吨级游弋式智慧养殖工船

“国信1号”养殖工船总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养殖水体9万立方米,养殖密度是近岸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缩短1/3,可开展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优鱼种养殖,年产量3700吨,向世界提供了深远海养殖的“中国方案”。

30.植物到动物的功能基因转移首获证实

经过20年追踪研究发现,“超级害虫”烟粉虱可以从寄主植物获得防御性基因功能,具有类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能力,首次研究证实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功能性基因水平转移现象,揭示了昆虫如何利用水平转移基因来克服宿主的防御,为探索昆虫适应性进化规律开辟了新的视角,也为新一代靶标基因导向的烟粉虱田间精准绿色防控技术研发提供全新思路。

THE END
1.订单4艘海上施工船!不到一个月再获新单海上施工船维修能源1月7日,新加坡船企PaxOcean宣布与一家欧洲知名船东签署了两艘高规格海上施工船(OCV)订单,计划2027年交付。合同还包括两艘选择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D AD 该型船长123米,货舱甲板面积为1,750平方米,配备一台250吨主动升降补偿起重机和DP2动态定位系统,最多可容纳123人。该船型的主要特点还包括用于两https://m.163.com/dy/article/JLD50T0N0514DFG0.html
2.水里交通工具可以分为哪几类3. 水翼船类:利用水翼在水面滑行的一种交通工具,具有速度快、稳定性好的特点。 4. 帆船类:利用风力驱动在水上航行的交通工具,常见于海上运动及休闲活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交通工具,比如水上摩托车等。这些交通工具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水域环境和需求。https://news.yiche.com/baike/5159381.html
3.上天入海!一批大国重器即将上岗近日,c919大飞机、ac313直升机、 10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号” 等一批大国重器 迎来了“上天入海”的关键节点 来一睹为快吧! 01 首架预交付c919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https://finance.sina.cn/2022-05-24/detail-imizmscu3039015.d.html
4.上天入海!一批大国重器即将上岗新闻频道10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号” 等一批大国重器 迎来了“上天入海”的关键节点 来一睹为快吧! 01 首架预交付C919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 5月14日6时52分 编号为B-001J的C919大飞机 从上海浦东机场第4跑道起飞 于9时54分安全降落 标志着中国商飞公司即将交付首家用户的 http://news.youth.cn/gn/202205/t20220524_13716451.htm
5.上天入海!一批大国重器即将上岗大国重器新浪财经10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号” 等一批大国重器 迎来了“上天入海”的关键节点 来一睹为快吧! 01 首架预交付c919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 5月14日6时52分 编号为b-001j的c919大飞机 从上海浦东机场第4跑道起飞 于9时54分安全降落 标志着中国商飞公司即将交付首家用户的 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2-05-24/doc-imizmscu3039015.shtml
6.辽宁税务热点问答(2024年4月~6月)十三、试点纳税人发生开票有误、销货退回、服务中止、销售折让等情形,需要通过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开具红字数电票或红字纸质发票的,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受票方未做用途确认及入账确认的,开票方填开《红字发票信息确认单》(以下简称《确认单》,见附件2)后全额开具红字数电票或红字纸质发票,无需受票方确认。 https://www.dlsstax.com/article?aid=37394
7.10万吨级智慧养殖工船,该工船养殖较传统渔业养殖有哪些好的这种新型养殖工船不仅促进了我国海洋智慧渔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为海洋渔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智慧养殖工船的成功研发和应用是我国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水产养殖生产深度融合方面的重要成果。未来,随着更多企业进入该领域进行研发,智慧养殖工船有望进一步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 https://www.yoojia.com/ask/17-14252396885145736361.html
8.船舶工程继而以某养殖工船实际设计项目为依托,对船体进行完整稳性和破损稳性计算分析,并根据设计准则进行了校核。针对自由液面过大的问题,对养殖水舱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类型养殖工船能够较好地满足稳性设计准则的要求,完整稳性及破损稳性有较大的裕度。http://canb.cbpt.cnki.net/WKD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20&st=S2
9.渔机所在深远海养殖工程及海洋能源利用领域不断取得新研究进展深远海养殖为当下发展热点,以养殖工船、大型桁架类网箱等为代表的各种类型的大型养殖设施竞相投入产业化应用探索,深远海养殖设施的工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深远海养殖方式是保障优质蛋白供给、节约耕地淡水资源、有效利用海洋能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将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https://www.cafs.ac.cn/info/1024/41903.htm
10.一种具有养殖舱的养殖工船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养殖舱的养殖工船,主船体自船艏向船艉连续设置有多个养殖舱,养殖舱四周及底部包裹有压载舱,养殖舱与压载舱共用同一个舱壁,相邻养殖舱之间设置有隔离空舱。主船体为双壳单底形式,双壳外板上开有长条形通海口,养殖舱两侧舱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贯穿压载舱及双壳外板、与通海口相连通,通孔https://pbs.lotut.com/zhuanli/detail.html?id=66ab50d55dbd8277787b8d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