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国信1号”:“养殖工船”首入中央一号文件全球首艘养鱼船有哪些“超能力”?渔业北海大黄鱼中国中央电视台

现如今在老百姓的餐桌上,海鲜出现的越来越多。去年发布的《2022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我国海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24公斤,海产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蛋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鲜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这艘养鱼船到底长啥样?

记者从珠海的港珠澳1号码头出发,乘补给船前往距离海岸线100海里的养殖工船停泊点,经过5个小时的航行,在大海中间,我们就看到了这艘在海上养鱼的养殖工船。

总台央视记者吴天白: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船长249.9米,排水量达到13万吨,可谓是渔业养殖“航母”。一上船,船上的养殖工程师孟广玮就介绍了这艘大船的各种“超能力”。他说,全船一共有15个养殖舱,近9万立方米,相当于36个标准游泳池的大小。

养殖工程师孟广玮:我们岸基的养殖基地自己培育鱼苗,鱼上船以后全程采用我们自行研究的颗粒饲料来进行自动化投喂,长到一斤左右的商品规格就可以上市。

孟广玮说,中国已稳居世界第一渔业大国,养殖水产品占到全世界养殖产量60%以上。以前传统的海水养殖都是在近海,这些年基本饱和了,而且养的大多是贝类、藻类等海产品,由于技术水平还不够完善,在深远海养殖一直没能实现。

需求推动了技术发展,这次将养殖拓展到深远海,不但减少了污染,还可以边走边养,甚至还可以躲避一些自然灾害。

养殖工程师孟广玮:现代网箱养殖容易受到台风、赤潮等一些自然灾害的危害,导致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我们造这艘10万吨的养殖工船,利用船的游弋,可以有效躲避自然危害。

3700吨!一条船的捕鱼量超过查干湖

这艘船能养多少鱼?举个例子,查干湖冬捕的年捕捞量是1500吨。这条养鱼船一年的捕捞量是3700吨,远远超过查干湖的捕捞量,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粮仓”。

总台央视记者吴天白:在大型养殖工船的甲板上,可以看到船员正在进行大黄鱼的捕捞作业。因为光照会影响大黄鱼的品相,所以捕捞工作都会在凌晨进行。从开始运行至今,这条船已经陆续收获了将近1000吨的深远海养殖大黄鱼。

养殖工程师孟广玮:我们船上有加工车间,可以选择在船上直接进行抽真空的保鲜加工,也可以进入速冻隧道进行冷冻鱼的加工,或者是用冰浆把它封存之后转运到加工厂进行深加工。

孟广玮告诉记者,大黄鱼的整个生长周期都是在这艘船上度过的,想要养出品相这么好的大黄鱼,水质是关键。

养殖工程师孟广玮:我们用海水泵不断地向养殖舱内进行注水,将多出来的海水排到舷外,可实现养殖舱24小时不间断地换水,保证水质是新鲜的外海水。

记者看到,除了这种全新的养殖模式,这艘船还配备了很多自动化设备,船上一共只有35位船员,一年的产鱼量却能达到3700吨,平均每个人一年要养100多吨鱼。

养殖工程师孟广玮:传统养殖业主要是靠渔民一代一代相传的经验来进行,而我们主要进行一些科学数据的积累,对我们的养殖流程进行一些优化,实现标准化养殖。

和传统的近海网箱养殖大黄鱼相比,深远海养殖大黄鱼口感更接近野生。记者了解到,养殖工船一艘船的年产值在3亿元左右,去掉所有成本,一年可以盈利6000万左右。按照首艘养殖工船20年的设计寿命,能产生的经济价值非常可观。

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谷克超:不管是动力系统、控制系统还是相应的研发机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我们也准备了一条生产线,专门用来建造养殖工船,我们对这个船的前景是有信心的。

6艘!更多海上粮仓同步建造

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又可观,这就不难理解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会点名这艘大船了。目前,像这样的养殖工船有6艘在建,那这样的大船是怎样造出来的呢?

中国船舶青岛北海造船养殖工船技术总师王伟堂:为了最大化地增加养殖水体,我们压缩了很多非养殖区域的空间,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难点。

王伟堂是养殖工船项目的技术总师,有着近20年的造船经验。他告诉记者,全球首艘养殖工船在设计时没有可借鉴的案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其中的一项技术难点就是如何在船内建造养殖舱,不仅要留出鱼的生存空间,还需要设计新结构,使鱼的排泄物等水中杂质便于收集排出。

中国船舶青岛北海造船养殖工船技术总师王伟堂:鱼排是第一次用在船舶上,整个鱼排空间比较小,首先考虑就是怎么来装。在很小的空间内,我们要完成涂装、焊接、工人的打磨,还有系统调试。我们前期跟设计院做了深入的探讨,寻求了一个最佳的方案,就形成了目前这个状态。

王伟堂告诉记者,这艘大船不仅制造精度非常高,还要处处为鱼着想。黄花鱼胆小,对环境刺激特别敏感,因此最难的就是如何减少大船运行产生的震动噪声。

中国船舶青岛北海造船养殖工船技术总师王伟堂:大黄鱼这种鱼类它对噪声比较敏感,技术指标的要求是控制在150分贝。船本身是存在动力的,有动力它就有噪声,我们采取了很多减震降噪的措施,动力用的是电力推进,过程比较曲折,但是最终结果是达标。

有了第一艘船的经验积累,现在后续养殖工船的研制也已经开始了。目前全国有6艘养殖工船在建,除了养大黄鱼之外,未来还会养殖三文鱼、石斑鱼等深海鱼类,深海将会出现更多更大的海上粮仓。

THE END
1.水里交通工具可以分为哪几类水中的交通工具可以根据其用途、动力来源、大小等因素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以下几类: 1. 船舶类:包括各类货船、客船、游艇、渔船等,是人们在水上出行和运输货物的主要交通工具。 2. 潜水器类:主要用于水下探险、科学研究等潜水活动,包括潜艇等。 https://news.yiche.com/baike/5159381.html
2.山东省价格鉴证操作规范相关政策本规范所称价格,包括商品价格、服务价格及其构成要素价格,有单价和总价之分。商品价格指各类有形产品和无形资产的价格,服务价格是指各类有偿服务收费,构成要素价格指构成价格的各项成本费用及利润、税金。 2.7 价格类型 价格类型包括市场价格和非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指某项财产在公开市场条件下的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价http://www.sdtcpg.com/news/gsxw/30.html
3.一种具有养殖舱的养殖工船一种具有养殖舱的养殖工船,主船体自船艏向船艉连续设置有多个养殖舱,养殖舱四周及底部包裹有压载舱,养殖舱与压载舱共用同一个舱壁,相邻养殖舱之间设置有隔离空舱。主船体为双壳单底形式,双壳外板上开有长条形通海口,养殖舱两侧舱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贯穿压载舱及双壳https://pbs.lotut.com/zhuanli/detail.html?id=66ab50d55dbd8277787b8df5
4.头条新闻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副总经理 谷克超:不管是动力系统、控制系统还是相应的研发机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我们也准备了一条生产线,专门用来建造养殖工船,我们对这个船的前景是有信心的。 有了第一艘船的经验积累,现在后续养殖工船的研制也已经开始了。目前全国有6艘养殖工船在建,除了养大黄鱼http://www.cssc.net.cn/n5/n1255/c26999/content.html
5.上天入海!一批大国重器即将上岗10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号” 等一批大国重器 迎来了“上天入海”的关键节点 来一睹为快吧! 01 首架预交付c919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 5月14日6时52分 编号为b-001j的c919大飞机 从上海浦东机场第4跑道起飞 于9时54分安全降落 标志着中国商飞公司即将交付首家用户的 https://finance.sina.cn/2022-05-24/detail-imizmscu3039015.d.html
6.深圳向海洋要“耕地”!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工船项目进入论证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发展建设的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工船具备满足适养鱼种生长需求的全封闭式舱养系统,配置的养殖环境监控、集中自动投饲、舱壁自动清洗、船岸一体化管控等高效养殖作业装备,是开展深远海工业化养殖生产的有效途径。基于养殖工船游弋式生产特性,不仅可以躲避台风等恶劣天气,提高养殖安全性,还有利于实施全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9282520494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