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守护神”是如何炼成的?

风高浪急,救助船员无畏生死逆风疾行

危在旦夕,救生员争分夺秒从天而降

关键时刻,潜水员蛟龙入海力挽狂澜

……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日复一日劈波斩浪的不懈奋斗中,交通救捞人又走过了成就非凡的十年之路。

这是一条不忘初心的大爱之路。作为国家专业海上应急救捞队伍,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践行党和国家构筑在海上的德政工程,充分发扬“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在狂风恶浪中救起了成千上万条遇险生命,挽救了万千家庭,牢牢守住海上安全最后一道防线。

这是一条不辱使命的奋斗之路。在交通运输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救捞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履行救捞职责,勇担社会责任,高效服务海洋经济,有力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保驾护航。

这是一条自强不息的蜕变之路。在部党组的关怀支持下,救捞系统蹄疾步稳推进改革,奋力推动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建设,救捞布局日益完善,“三基”建设稳步推进,一批现代化救捞装备相继列装,大深度饱和潜水、大吨位沉船打捞等救捞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并在救捞实践中得以应用,救捞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面提升救捞能力

“我们的救捞能力和装备不断加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众多一线救捞人员谈及非凡十年的切身感受时,对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部党组高度重视救捞建设发展。2014年出台《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专业救助打捞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专业化救捞体系;2017年指导实施深化救捞管理体制改革;2019年印发《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建设的意见》,对救捞建设发展全局性、高层次重大问题进行总体布局;2022年出台《救捞系统“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构建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注入新动能。

在部党组的领导下,救捞系统始终坚持水上专业应急救援国家队伍的定位,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提升应急抢险救捞快速反应能力,救捞事业实现长足进步和快速发展。

最大的变化是救捞布局日益完善,救助值班力量进驻南沙。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部党组统一安排,2018年7月27日,南海救助局派遣专业救助船进驻南沙值守,将救助前沿站点向南推进了500多海里;2019年1月29日,交通运输部驻礁工作组进驻永暑礁,同时挂牌成立“南海救助局三沙海上救助中心”;2022年6月26日,南海救助局派遣专业救助直升机进驻南沙渚碧,并挂牌成立“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二救助飞行队”,进一步增强南沙海域应急保障能力,形成了南沙海域海空立体的救助格局。同时,海事救捞巡航救助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实现全国沿海空中巡航救助联动机制全覆盖;与港澳台及东盟国家海上救捞合作不断深化,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海上沿线及重要运输通道应急保障能力。

另一个显著变化是,救捞重大装备不断升级换代,救捞核心能力全面提升。救助船舶方面,按照“大中小型相配套,快速和高速相结合”的配置原则,共拥有救助船艇73艘,其中过去十年新增25艘,均为目前救捞系统的主力救助船,能够在9级海况下出动,在6级海况下实施有效救助。救助航空器方面,共有20架救助直升机,其中过去十年新增8架,均具备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能力。打捞装备方面,共有打捞工作船舶145艘,其中过去十年新增47艘,船型涵盖大吨位起重船、大吨位半潜式抢险打捞船、大型溢油回收船等,初步具备整体打捞大吨位沉船、快速开展海上溢油清除的能力。同时,全系统共拥有3套3000米级ROV(水下机器人),1套6000米级ROV,1套6000米级扫测设备,初步具备深远海救捞能力。2019年1月19日,上海打捞局6000米级工作型ROV成功下潜至水下5760米,标志着救捞系统已形成6000米级深水救捞搜寻、水下抢救、深水海洋工程作业等深水作业能力,具备了参与国际重大深水搜救打捞的能力。

科研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自主研发的饱和潜水成套技术一次次刷新中国深度,实现了由200米、300米至500米的跃升。2021年6月25日,我国首次500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圆满完成,实验深度达到502米,标志着我国深潜水作业能力冲破难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实现了交通运输海上应急处置和服务保障能力新的重大跨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则是第一资源。过去十年,救捞系统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提升专精强特实力,锻造了一支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救捞铁军。“最大收获是救捞队伍生生不息,在新时代救捞精神的指引下,涌现出一批默默奉献、无怨无悔、拼搏奋斗、勇立潮头、堪当大任的救捞英模集体和个人,这是救捞高质量发展的最宝贵资源。”部救捞局局长王雷说。

风雨无阻向前行坚定服务国家战略

2015年8月12日至2017年4月11日,总耗时613天,上海打捞局前所未有地采用钢梁托底方案,创造性地自主研发应用液压技术和升沉补偿系统技术的组合,攻克了沉船打捞的托底钢梁穿引和沉船整体起浮打捞等关键难题,让沉没海底1073天的“世越号”客轮重见天日,圆满完成举世瞩目、难度空前的打捞工程,创造了世界打捞史上的奇迹。

2018年1月6日,“桑吉”轮碰撞燃爆事故发生后,救捞系统快速反应集结东部海区精锐力量组织救援,上海打捞局“四勇士”毅然登轮展开搜寻。

在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烟台打捞局创造了沉箱对接横向偏差0.8毫米、纵向偏差2.3毫米的“水下之吻”世界极限纪录;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深中通道项目中,广州打捞局实现了连续8个管节毫米级精准对接的世界纪录,创下超宽变宽管节浮运安装的“深中速度”和“深中精度”。

时光无言,江海留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救捞人全面提高救捞履职效能和应急保障能力,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的顽强作风,奏响了一曲曲国家专业救捞队伍“冲得上去、救得下来,潜得下去、捞得起来,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奋斗壮歌,在有效服务和有力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书写了动人的救捞篇章。

推进“碧海行动”计划,加强海洋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开始,救捞系统开始对无主沉船或船东无力打捞的沉船组织实施公益性打捞,至2019年年底,共打捞沉船79艘,清除沉船中重油、轻油、滑油等存量污染源近2000余吨,打捞沉船残骸重量超过12万吨。

有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救捞人勇于担当、克服困难,出色完成南海岛礁沉船拖浅处置,完成中建南维权专项保障任务。

完成多项重大专项保障任务。忠诚担当的救捞人,科学统筹调动资源,发挥专业和整体优势,完成国家指定的重大政治军事和维权任务,圆满完成神舟九号至神舟十五号载人航天工程海上应急救援保障任务,持续做好国家重大装备海上拖带运输及保障等工作,在航天强国、海洋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中提供了坚强的救捞保障。

完成特殊应急处置任务。无论是海上还是内陆,人民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救捞人的身影。2012年以来,救捞系统先后完成四川广元白龙湖翻沉游船失踪人员搜救、重庆万州坠江公交车应急抢捞行动、“光汇616”轮危化品泄露和“隆庆1”轮碰撞失火应急处置等重大任务,还先后派遣专业潜水打捞力量赴马来西亚、泰国海域开展翻沉船舶失踪人员搜救工作,以实际行动履行了国家专业救捞队伍的庄严承诺。

义无反顾为人民大爱托起“生命之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忠实履行海上人命救助这一神圣职责,全力筑牢海上交通运输安全最后一道防线,这是救捞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救捞系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焦主责主业,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甘做舍生忘死的“逆行者”,在人民群众最危难的时刻,冲得出去、救得起来、潜得下去、捞得起来,用忠诚和担当践行了党和政府的海上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在一次又一次的大战大考中展现了“人民救捞为人民”的责任担当,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2019年,广西北海旅游客船“北游25”轮在恶劣气象海况下,搁浅于涠洲岛附近水域。救捞人迎难而上、战风斗浪、担当作为,连续奋战15小时,圆满完成救援脱浅任务,794名被困人员脱险,创造了我国救捞史上单次单船救助人数的新纪录。

类似的经典救援案例不胜枚举。救捞人用坚毅书写忠诚,用奉献书写责任,用实干书写担当,谱写了一曲曲大爱无疆的生命赞歌。10年来,救捞系统共执行应急救助抢险打捞任务13263起,出动专业救捞力量19328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22306名(其中外籍人员3255名),成功救助遇险船舶1243艘(其中外籍船舶131艘),打捞沉船131艘(其中外籍沉船2艘),直接获救财产总价值约666亿元。

“过去十年的成绩,是救捞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党的二十大发出了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进军令。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自信、增强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主动、赓续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使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忠诚履行救捞职责,奋力为党和人民守好海上安全最后一道防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救捞贡献。”王雷表示。

见证者说

北海救助局搜救机长张洪彬

2012年以来,救助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谈及个人体会,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主动作为,勇于担当”这8个字的“队魂”,特别体现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方面,我们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在做好救助工作的同时,主动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救援体系越来越完善,救助流程越来越顺畅。

东海救助局救助船队救助船长盛王森

从2012年起,我开始担任大副、实习船长,经过4年锤炼,我成长为一名救助船船长。这10年的发展是我个人的成长期,也是收获期。

2008年入职以后,我曾有过一段心情浮动、迷茫不安的状态,改变源于一次救助。有一次我们成功救助了一艘沉没小货船落水的5名船员,当最后一名落水船员被救后,对我们说“非常感谢救了我,也挽救了我一家,感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时,我的心终于踏实下来了,从此笃定了我的人生航向。我感到,海上人命救助事业是党构筑在海上的德政工程,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伟大事业,值得我用毕生去奋斗。

海上救助充满了艰险和挑战,但是一旦接到指令,我们都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有很多让我感动的人和事,我清晰地记得,2018年救助碰撞燃爆的巴拿马籍油船“桑吉”轮,当上海打捞局的徐震涛、徐军林、卢平、冯亚军4名勇士冒着生命危险登轮时,轮机长何天浪对我说:“4个兄弟上了难船,我们的船必须做好保障,给他们护航,绝不撤离。”

这些年,我也见证过很多生死离别,最大的心愿就是海上不再发生事故。

广州打捞局“华天龙”工程总监钟松民

我在缅甸仰光南部约300公里的莫塔马湾,“华天龙”号目前承担缅甸Zawtika1D海油运输安装总包承建项目,这是广州打捞局第一单海外国际性综合性总包项目。我们承担该项目4个采油导管架的运输及下水安装和4个采油组块的运输吊装及其他配套工作。2022年10月31日第一个导管架滑下水,12月8日第二个采油组块成功安装到位……目前我们已安全高效优质顺利完成了该项目的全部工作。

令人振奋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这是一个好消息,我们期盼国家能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性抢险救助打捞装备和设施的投资力度,推进国际一流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建设,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坚强的救捞保障。

烟台打捞局救捞工程船队副队长兼打捞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王道能

我是2008年加入烟台打捞局的,当时的打捞作业还很传统,能力有限,最大浮吊能力只有1700吨,加上800吨的浮筒,一旦超过这个能力,活就没法干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10年,我深刻感受到打捞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我局重大装备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建救捞船舶装备趋于大型化、深海化、效能化。起重能力增加了10500吨,是2012年的4倍多。另一方面,人的思想观念转变较大,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比如,我们创新运用的液压拉力千斤顶的打捞作业比传统方法更加科学和精细。

其实,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我局人才队伍的质变。10年来,我局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目前,我局救捞主业从业人员和具有高级职称人员持续增加,打捞技术团队的平均年龄为32岁,超过七成是研究生。可以说,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挑战,我们都敢想敢做,善作善成。

上海打捞局救捞工程船队潜水队队长胡建

过去10年,我国的饱和潜水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我作为参与者备感振奋和自豪。饱和潜水技术是潜水行业顶级核心技术,长期受到国外技术封锁,我局率先起步,经过一代代打捞人的刻苦攻关,创新解决了一系列难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局成立深潜水技术研发中心,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创造新的深度。

依托“深潜号”工作母船,2013年5月,我的同事张伟平等成功潜至198米水深,8个月后的2014年1月,我和5名同事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深深地插入了313.5米的深海,完成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探摸作业。又经过7年多刻苦攻关,2021年5月,我和8名同事在横沙基地再次挑战500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当潜水钟加压至502米时,我们的身体都非常疲劳,但是心情却非常激动。在51个大气压的高压环境下,我们每一个简单的动作,哪怕只是脱衣服或迈过一道坎,都要小心翼翼,不能过快过猛。虽然心情激动不已,但是仍要最大程度保存所剩不多的体力,做好各项测试任务。当6月25日我们9个人安全减压返回常压、走出舱门时,我知道此次500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圆满完成了,这意味着我们初步实现了中国饱和潜水技术在国际领域从“跟跑”到“并跑”的重大跨越。

南海救助局救助船队轮机长裴继文

我从事海上救助工作已经30年了,对于最近10年救助事业的巨大变化,感受很深。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我们的救助能力和装备不断加强,救助响应速度不断加快。

以前,我们的船小,8级风就只能望洋兴叹,救助时会有“小马拉不动大车”的无奈,作为一名轮机长看到这一幕非常难受。如今,我们南部海区已经全部换装了大功率远洋救助船,具备参与全球海上搜救和国际救援行动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救捞一线的作业环境和条件也大大改善。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船员在海上坚守的条件变得越来越好。比如,我们现在的救助船配备的先进设备具有监控报警功能,已实现无人值班,不再需要定期定点式的人工巡检,明显降低了劳动强度。船员们的居住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基本都住上了单间,船上的学习、娱乐、通信等资源保障也越来越好,船员的幸福感指数越来越高。

THE END
1.这特么是个工程船,搞海上施工作业的新年第一天 中国海警在我黄岩岛海域举行升国旗仪式伴随着2025年第一缕海上日出,川山舰的全体海警执法员们迎着朝阳,面向红旗,举行新年的第一次升国旗仪式。伴随《义勇军进行曲》激昂雄壮的旋律,海警执法员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面向国旗肃立,庄严敬礼。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沐浴着新年的阳光,满载着新年https://www.toutiao.com/w/1820421488627907/
2.工程船行业发展前景市场数据及竞争格局调研报告2024年中国工程船市场规模达到 亿元(人民币),2024年全球工程船市场规模达到 亿元(人民币)。报告依据历史发展趋势和现有数据并结合全方位的调查分析,预测至2030年,全球工程船市场规模将达到 亿元,在预测年间,全球工程船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估为 %。 按种类划分,工程船行业可细分为潜水工作船, 打桩船, 起重船, 挖泥船https://www.gelonghui.com/p/1567226
3.国内首艘自主研制旋转式打桩船交付船舶起重机船上起重机最大吊重 800 吨,有效沉桩 95 米 + 水深,最大植桩外径 3 米,通航高度小于 47 米。 IT之家获悉,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制旋转式打桩船,该船填补了我国旋转式打桩船领域的空白。该船舶投用后,将为我国深远海水工工程建设以及海上风电产业链建设再添核心装备。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VE75I70511B8LM.html
4.海上船舶作业安全施工管理方案6篇(全文)这是安监机构在实际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亟待对海上施工船立法的尽快解决。 二、施工船舶状况总体介绍 施工作业船舶根据功能不同大致分为工程船和非工程船。工程船类型船舶包括起吊船、打桩船、铺排船、疏浚船、挖泥船、吸砂船、打捞船、地质勘查船等,非工程船主要是为施工作业服务的拖轮、运料船、交通船等施工辅助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hq066qb.html
5.船舶维修平台维修海上作业海洋工程平台维修平台维护天津新蓝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对船舶维修、海上平台维修、海洋工程作业具有丰富经验,设备先进,技术成熟,能够更优秀,快速完成相关任务。http://www.newblueocean.com.cn/
6.系列报道船长日记——内贸船与外贸船的选择VLCC海上作业 外贸船,就是走外贸货的船,其中也包括外籍船。商船通常分为干货船(散货船、杂货船、集装箱船)和液货船(油轮、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外贸船很少有自引自靠,船员的发展之路可以归纳为单一发展与多元化的发展。所谓单一发展就是长期在一种船型上工作,多元发展就是具备在多种不同船型的船舶上工作的能力https://dl.wspc.edu.cn/info/1077/4380.htm
7.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水下活动(五)设置、拆除海上平台、系船浮筒、浮趸、缆桩、单(多)点系泊装置、养殖网架、人工岛、鱼礁、导管架、水上水下测试装置、海上风电工程等孤立类水工建筑物; (六)设置、构筑、拆除水下丁坝、潜坝、护滩带、抛石护岸、防波堤等整治建筑物; (七)建设取(排)水口、滑道、下河坡道、填海填河造地等设施和构筑物http://www.hunanganghang.com/yunshuguanli/guifanxingwenjian/2018/0103/213.html
8.中国建造国际首创1600吨深潜坐底工程船一艘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效率极高的海上风电工程施工的深潜坐底作业的大型吊船在中国诞生了。 “顺一1600号” 深潜坐底风电安装船 功能特点 l国际首创设计独特适应性强安全可靠 该船:长116米,宽58米,型深6.6米;配置8点锚泊定位系统,便于定位和风场内近距离移位;一端设有凹槽满足中心起吊,稳定性好;最大作业水深80https://www.aau3d.com/news-info-id-70.html
9.港口起重机械海洋工程机械海上过驳作业平台无锡市江南矿山机器制造有限公司(https://tszljs.gys.cn)主营产品包括港口起重机械、海洋工程机械、海上过驳作业平台、抓斗吊具漏斗等,无锡市江南矿山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先生,无锡市江南矿山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希望能与您成为合作伙伴https://tszljs.cn.china.cn/
10.海上作业船尾吊渔船装卸货物甲板船吊码头港口液压吊机船吊可用于港口、码头或货场,经相应改造(如防爆),就可吊装*。作业于油品、*等化工码头时作为软管起重机使用,也可作为油轮或*轮船上的船用服务起重机。常用于装卸作业不太频繁的场所。本机可按用户要求配置吊钩或抓斗。 济宁中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是一个专门从事工程机械研究、开发、销售已有 http://jining.11467.com/info/7114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