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被批准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东北虎之乡。
镇内有俄式建筑200余处。
2006年,中东铁路机车库与横道河子东正教圣母进堂教堂、铁路大白楼等5处单体建筑作为我国9个近现代早期工业遗存之一被国家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11月荣获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之荣誉奖。
横道河子,因早年有一条南北道路横穿河流,故名“横道河子”。
横道河子镇是一座百年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俄罗斯文化脉络。
1903年中东铁路开通后,自沙俄经营中东铁路之日起至日伪时期,一直是重要军政机关所在地,一些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在此修建别墅和公寓,开设工厂和商行,当时商贾云集,高楼林立,有“花园城镇”之称,现留有许多历史古迹,有着珍贵的历史鉴证价值,镇内至今仍有256栋1901至1905年建成的俄式风格建筑机车库,其中国家级保护建筑5处。
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处木制东正教堂原址、中东铁路机车库等建筑,都完整地保留至今。
新建的中东铁路运输博物馆、油画村、剧照馆、王洛宾纪念馆、中共海林党史纪念馆等展馆也极大地丰富了横道河子鎮的旅游资源,如今横道河子俄罗斯小镇风景区已经获批国家AAAA级景区。
(王娟)。
【权责关键词】行政复议合法违法拒绝履行(不履行)不予答复当事人的陈述证据不足行政复议驳回起诉维持原判改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经审理查明,上诉人董文清系铁岭县横道河子镇横道河子村村民。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适应新世纪牡丹江市的发展需要,更好地指导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对上一版《牡丹江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进行修编。
第3条本次规划在地域上分为三个层次:(一)市域:为牡丹江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绥芬河、宁安、海林、穆棱四市和东宁、林口两县,总面积4.06万平方公里。
(二)市区:是由东安、西安、爱民、阳明四区组成,总面积1351平方公里。
(三)主城区:是由牡丹江市老城区、新城区组成。
第4条城市规划区:牡丹江市市区范围,总面积1351平方公里。
第5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为:2001年~2020年。
近期:2001年~2005年;中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
第6条规划指导思想:坚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优化结构、突出特色的原则;力求适应新世纪城市发展需要,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
第7条《文本》中黑体字条款为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不得随意变更。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第8条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在本规划期内,把牡丹江市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城市;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力和聚集力、经济繁荣、交通发达、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具有北方寒地冰雪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风景旅游胜地。
《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主要内容简介一、总则1、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
其中,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2、规划范围市域城乡统筹规划范围:为梅州市市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包括两区一市五县,即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重点统筹城乡发展与优化城镇体系。
城市规划区范围:具体划定南至长沙镇长沙村、小密村(部分)、程江镇大和村、大塘村;西至南口镇车陂村、南龙村、仙湖村、龙塘村、侨乡村;东至西阳镇新联村、江子上村、太平村、鲤溪村;北至城北镇扎下村、上村村、杨文村,城东镇谢田村、书坑村,作为初始规划区范围,总面积376平方公里。
图1城市规划区范围图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1、总目标:实现全面振兴发展,经济绿色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和谐幸福梅州。
2、经济发展目标: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30年,力争GDP比2014年翻两番,突破3500亿元大关,人均GDP65000元。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带动力强、集约化水平高、关联度大的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构建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结构优化的绿色产业体系。
3、社会发展目标: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福祉得到明显改善。
建立覆盖全社会、惠及全体公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2030年力争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4年翻两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生态环境目标: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2030年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单位GDP建设用地量降幅达到国家和省下达的目标要求。
5、基础设施目标:加快以交通项目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骨架,公路、铁路、机场、港口、航道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网络;能源、水利、环保、信息化等基础设施支撑保障力明显提升。
alkI行走嚙眉湎寻一一中乐路上的百氐连锖文图I白英俄式建筑铺排的风情老街淡然宁静,充满年代感的绿皮火车穿梭而过,藤蔓在老旧的砖墙上茲延伸展,岁月的风尘在历史的进程中慢慢变成远去的N忆在苍茫林海中,群峰环绕着一座异域风情浓郁的百年小镇,这就是中东铁路滨绥段上远近闻名的横道河子。
横逬河子被铁路一分为二,火车站是理所当然的中心。
横逍河子的车站香起来像西洋画取的俄罗斯城堡,淡黄的墙面,绿色的遮雨棚,最显眼的则是屋顶的两座红色尖塔,像足童话书祖的插阁成r饩,虽已铅华尽退,何仍掩饰不住当年的优雅与华美。
据当地人介绍,小镇名字的来历,是因为早年有一条南北道路横穿河流,所以得名横道河子。
它始建丁M897年绥满铁路(中东铁路主千线)修建之时,比哈尔滨建市还早一年,1903年中东铁路开通后,横逍河子被定为二等站,级别比长春、沈阳、牡丹江车站还要高,这都是因为小镇紧靠张广才岭。
“张广才”看起来像个人名,其实是满语“遮根猜”的音译,吉祥如意的意思。
这座“吉祥如意”的山岭,约足中东铁路修筑时最大的难关,但却也是横道坷子最大的幸运。
张广才岭是从哈尔滨到牡丹江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平原进入山K的地理要道,山脊坡度大,在当时的条件下,机车必须在这里加挂一个车头,依靠双车头的牵引力才能越过山岭。
于是大批的俄国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便云集T此,修建机车库、检修中心、火车站等铁路设施,并建起俄式住宅、教堂,横逍河子就成了铁路施工的指挥和技术中心。
随后又带动了商业发展,有了酒厂和商铺,由此掀开了横道河子的百年历史。
茫茫林海中的山村,渐渐变成了一座人烟辐辏、商贾云集的繁华小镇。
除了火车站,镇上还遗存有200余处俄式建筑,错落有致的栗色木刻楞和一座座有着鲜绿门廊的黄色房子散落在街道的两旁。
屋檐和雨搭上精心雕饰的花纹似乎还保留着初始建造者的乡情,而悬挂的玉米、辣椒和大葱,以及几乎消失了的拌子垛、晾衣绳,却满满都是现在居住者的生活气息。
百年古镇横道河子,中东铁路历史的缩影2011-05-29本文行家:赵天华图片1横道河子老建筑掠影中国北方近代建筑的发展可以说与一条铁路密不可分,这便是那条著名的“中东铁路”。
也可以说,中东铁路的修建,促进了北方走向繁荣的步伐。
——这是我上周与朋友去牡丹江海林市横道河子镇探访,回来又看了中东铁路建筑寻踪《建筑艺术长廊》这本画册后的理解,与感悟。
从小学地理的时候,就知道东北铁路的丁字形主干线:满洲里——哈尔滨,哈尔滨——绥芬河,哈尔滨——旅顺口。
虽然我的家乡牙克石的博克图镇至兴安岭间有条中东铁路中很重要的兴安岭隧道,而且我每年来往多次的滨洲线就是中东铁路的典型代表,但实际上我对中俄铁路的历史一直比较模糊。
前些日子,接到黑龙江工程大学的朋友约我去海林的横道河子踏访的邀请时,此前我对横道河子的历史了解甚少,但从传过来的资料上来看,“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横道河子镇中至今保留下来的200余处保护建筑吸引了我,让我毅然放弃了伊春旅游考察,而选择去了这个名不经传的旅游文化小镇。
本来计划是在小镇住下来的,但当地的朋友热情接待和陪同,所以我们对小镇的保护建筑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便离开了那里。
尽管为建设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小镇里也进行了一些道路的修建和房屋的修缮,但这个小镇的绝大部分保护建设还依然保留着古香古色的味道,应该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横道河子是中东铁路的一个缩影。
横道河子的重点保护建筑主要有东正教圣母进堂教堂、中东铁路横道河子机车库、中东铁路横道河子大白楼、伪满横道河子警备队驻地、中东铁路横道河子木屋群。
教堂的外观估计是进行过修缮,保持得很好,遗憾的是没能进去,据说里面还有壁画,教堂的规模仅次于当年哈尔滨的尼古拉大教堂;大白楼虽然已经建了一百多年,但现在还居住着居民,整个状态感觉还不错;最让我震惊的是现在依然立于铁路线边上的横道河子机车库,这座当年中东铁路较校大的扇形机车库,面积有2000多米,可以容纳15辆机车,单从它的建筑的构造美上来说,就可以堪称建筑精品的,尽管只在里面流连了片刻,但它却给了我太多别样的感受。
威虎山影视城简称威虎山城,是国家AAA级景区,座落在横道河子镇东,301国道200公里处,紧挨着东北虎林园,它是按照小说《林海雪原》和海林市旧城的模式兴建的,是为了满足拍摄《林海雪原》及旧东北山区小城题材影视剧而兴建的外景基地,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主要由城门楼、林海镇街、夹皮沟村、神河庙、威虎厅等五大部分组成。
许多中年人大都看过小说《林海雪原》和京剧《智取威虎山》,不管你看没看过,只要你游过了威虎山影视城,你就读完了一部书,看完了一出戏,了解了书里书外和戏里戏外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旧东北山城的民间风情,同时,也更多地了解了当时我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剿匪斗争故事。
东北虎林园这是横道河子风景区旅游等级最高的景区——AAAA级。
它座落于黑龙江省东部林海雪原威虎山下301国道211公里处,总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现有纯种东北虎100余只,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东北虎饲养繁育基地。
按着科研保护、野化训练、旅游观赏的要求,以及以虎养虎的原则,投入巨资围山设栏,放虎饲养,建成了成虎观赏园,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游人可观赏到牛虎捕斗的激烈场面;幼虎园,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可以让您观赏到人工训虎的新奇场景;狮园,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鹿园,1.4万平方米;驼鸟园,占地面积为7000平方米;熊园等特色森林野生动物园。
为了使游客了解东北虎的发展史,习性及珍贵性,又创办了东北虎展览馆,虎旅游纪念品可以让您体验到虎韵长存的气息,使游客即可在看台上、游览车中观虎,又可在展馆中充分地了解东北虎,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百兽之王”的虎虎生气,从而达到感知、认知、保护的目的。
由于该景点与哈尔滨的东北虎林园大同小异,所以我们就放弃了进园与东北虎亲近的机会。
俄罗斯风情园以横道河镇百年历史和浓厚的异城风情而得名的"俄罗斯风情园",位于301国道209公里处。
该园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
园内山高林密。
溪水潺潺,设有3个度假区(高级度假区、家庭度假区、团体度假区)5个功能区(商服区、垂钓区、水上游乐区、现代体育运动区、冰雪运动区)。
青海省海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一、编制目的2013年海东撤地设市以前,各县自行组织编制县级单元城市总体规划,地区政府没有编制过全市范围的城市总体规划。
在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和对海东发展“五句话”的定位要求,海东市在科学评估城市规划实施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了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为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市政府作出了科学编制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决策。
二、规划范围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和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1.市域:范围为市辖两区四县,即乐都区、平安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总面积约1.32万平方公里。
2.规划区:范围为乐都区东至马厂乡岔沟村西边界,西至高店镇西边界,南至瞿昙镇朵巴营村,北至仓家峡;平安区东至平安东边界,西至哈拉直沟及小峡与西宁交界,北至哈拉直沟乡北边界,南至白沈沟古城镇山城村,面积约992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范围为乐都区北至引胜河上李家村,南至瞿昙河沈家庄,西至乐都平安交界地区,东至老鸦峡;平安区南起南山,北到机场北和红崖子沟,东至平安与乐都交界处,西到海东工业园区西侧三十里堡一带,面积约212平方公里。
三、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16-2030年。
近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2031-2050年。
四、城市性质青海省副中心城市,兰西经济区重要支点和新型产业基地,具有河湟文化特色的高原生态旅游宜居城市。
五、城市职能1、青海省对外联系的窗口和门户枢纽2、青藏高原商贸物流中心3、兰西经济区新型产业基地4、国家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基地5、河湟文化旅游展示服务基地6、功能优化、安居乐业的新型城镇化地区六、城市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37万人,建设用地面积为5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35平方米;规划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70万人,建设用地面积为8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14.23平方米。
104建筑实践业界资讯IndustryInformation业界资讯IndustryInformation横道河子镇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012019首届铁路遗产保护与历史城镇治理学术论坛暨第十九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颁奖典礼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2019年1月11S.2019首届铁路遗产保护与历史城镇治理学术论坛暨第十九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颁奖典礼在哈工大启幕,该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主办。
上午8:30,颁奖典礼在具有百年历史的哈尔滨工大业大学博物馆隆重举行。
仪式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澄主持,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邢爱国、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武廷海教授分别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域文化专员RichardEngelhardtf理查德恩格哈特)致辞并颁奖,他评价道:“横道河子镇是一项规模巨大的修复类项目,在地方政府、教育机构、私营实体、专家和地方居民的通力合作下,极大地提高了历史小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并通过尊重地方工业景观遗产的重要性,实现了历史保护与现代需求之间的平衡。
”颁奖典礼结束后,2019首届铁路遗产保护与历史城镇治理学术论坛在哈尔滨工大业大学建筑学院礼堂开启。
学术论坛分为4个单元依次进行,14位特邀报告人带来了精彩学术盛宴,与会嘉宾就“铁路遗产保护与历史城镇治理”议题进行了跨学科、理论和实践界限的热烈讨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当前对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在开发时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对森林生态进行更好的保护和开发。
我国现在致力于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在环境的保护前提下对生态资源进行利用。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能够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开发新模式,同时也为世界低碳做出相当大的贡献,得到了政界和学界的广泛支持和推崇。
我国拥有广大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行业而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森林生态旅游的定义森林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森林是古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如今人类已经走出了原始森林,但是人们依旧热衷于回归森林回归自然,人们对城市的喧嚣产生了厌烦,想回归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静谧。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森林总占地面积位居世界第五。
森林拥有的资源丰富,而且森林资源具有一些列防风抗沙、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温度平衡、减缓全球变暖的效果,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对我国的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大意义。
森林生态旅游是对森林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在自然森林的基础上建立游玩设施达到人们游玩的目的,这是一种有利于保护在自然环境的新型旅游业,这也是我国旅游业进行环保型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举措。
距省会哈尔滨市258km,距牡丹江市42km,距绥芬河口岸210km,距海林市30km,距牡丹江机场54km。
二、自然概况1.地质地貌横道河子镇地处完达山脉,张广才岭岭脊东麓,平均海拔900m。
山峰有大青顶子、万米沟顶、老黑山,道林西山、横道河子西山、分水岭、苗岭、人头砬子。
横道河子镇地处山区,呈带状分布,两侧崇山峻岭,林木葱郁,植被保护极好。
镇区地面高程基本在410m~450m之间。
横道河子镇的工程地质目前尚未进行全面勘测,通过对铁路、镇政府旧址等建筑物地质勘测报告分析,横道河子镇多为地层厚度由东向西,由厚变薄变化较大,最薄14m,最厚28.5m,0.5m~6m为粘土,亚粘土,6m~9m为砂卵石层,14m以下基岩层,土质良好,地耐力每平方厘米为14kg~20kg,地质岩性较稳定,地表水在2m左右,地下水位17.3m~18.7m。
2.气象气候横道河子镇属冷凉湿润高山气候,冬季漫长,夏季炎热短促,秋季降温迅速,春季升温快。
无霜期一般90~115天,年平均气温3℃左右。
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均零下20℃左右;七月份最高,月均22℃。
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0℃,多年平均降水量662.7mm,年均降水(雪)122天,多集中在6月~8月份,约占全年的降水量的60%。
最大降水量970mm,降水146天,最小降水量434.1mm。
横道河子镇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冬季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夏季盛行风向为西南风,最高风速达8级(17.2m/s~20.7m/s),冬季最大冻土深度2.1m,无常年冻土现象。
地面稳定解冻日期为4月20日,地面稳定冻结日期为10月21日。
3.土壤植被土壤类型以暗棕壤、草甸土为主。
属长白山植物区系,森林植被中天然林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树种繁多。
草甸沼泽植被多在林下和洼地草甸地带。
三、资源条件1.土地资源镇域有耕地面积1283hm2;林地73333hm2,其中镇属1379hm2;草原1547hm2。
2.生物资源生物资源种类丰富,树林种类约有28科100多种,森林里生栖着豹、熊、野猪、狐狸、山羊、香獐、紫貂、水獭、狍、麝鼠等珍贵野生动物及飞龙、雉、榛鸡等珍禽。
蕴藏着山参、党参、平贝、五味子、满山红、刺五加等100多科近200种中药材。
果实类有山葡萄、弥猴桃等酿酒原料;有薇菜、元蘑、猴头、松籽、山核桃等百余种的野菜和山产品。
3.矿产资源镇域内储藏花岗岩、泥炭、铁等金属非金属矿21种。
主要矿产有金矿、铁矿、石矿。
其中以石矿类最为突出,储量5.5亿m3之多,质地优良。
4.人文资源横道河子镇自沙俄修筑中东铁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大量俄式民宅、铁路机车库以及东正教圣母进堂教堂一直完好地保留至今。
其中,东正教堂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俄式木结构民宅、机车库、大白楼均被列为高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宅附近留存着二十世纪初建设的大量石砌建筑群,在镇区已形成一个完整街区,是横道河子镇区最具特色的人文资源。
5.旅游资源横道河子镇地域植被完整、林木葱郁、山青水秀,素有“林海山城”之美誉,天然的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优秀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全镇旅游开发的强大后盾,佛手山、人头峰、石林远眺等自然景观和已在旅游界暂露头角的俄罗斯风情园、东北虎林园及威虎山影视城构成了观光旅游的基本框架。
四、人口与行政区划1.人口概况2009年,横道河子镇镇域总人口2.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9万人,流动人口0.2万人。
非农业人口为1.3万人。
占总人口的61.9%,汉族占总人口的97%,朝鲜族占0.4%,满族和其它民族占2.6%。
2.行政区划横道河子镇域总面积794km2,其中镇区建成区面积231.7hm2,横道河子镇下设6个行政村,14个自然屯,镇内有两个社区,包含顺桥村和正南村。
除此之外,驻镇的还有铁路机关、林业贮木场、猫科动物繁育中心和部分市直单位。
五、社会经济情况横道河子镇地区生产总值较稳定,2009年三产总量为3.8亿元。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总值分别为0.5亿元、2.8亿元、0.5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13%、74%、13%,人均GDP为6283元。
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83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61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21元。
六、交通条件滨绥铁路横贯全镇,与全国六大铁路干线相连,G301高速公路穿越全境,是黑龙江省东西部地区交流的必经之地,东北亚大通道要地。
横道河,因早年有一条南北道路横穿河流,故名“横道河子”。
横道河子镇位于张广才岭岭脊东侧,是牡丹江通往哈尔滨的必经孔道,历史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清代,隶属宁古塔副都统管辖。
中东铁路开通后,划为铁路“附属地”,设有铁路交涉分局等重要军政机构。
中华民国成立后,1923年划归东三省特别区管辖后,将铁路交涉分局改为横道河子市政分局。
东北沦陷时期,初设横道河子堡,后改设横道河子村,隶属宁安县管辖。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8月划归新海县管辖,始为山市区政府驻地。
1948年9月,新海、五林两县合并为海林县,仍属山市区。
1949年10月,改为第八区,并为区政府驻地。
1956年3月,撤销海林县,划归宁安县管辖,同年5月撤区划乡,设置横道河子镇。
1958年9月,与山市乡合并,改称横道河子人民公社。
1962年10月,划归新恢复的海林县管辖。
1964年5月,将横道河子公社划分为山市公社和横道河子镇公社。
1986年改称“横道河子镇”,简称“横道镇”。
第二章规划概述一、规划回顾(一)上位规划回顾1.海林市总体规划《海林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中,将横道河子镇定位为市域重点镇、二级城镇,人口规模控制在2万人以内,以绿色食品、山产品、建材、旅游业为主的城镇。
2.海林市城镇体系规划《海林市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年)》中,将横道河子镇定位为海林市的重点城镇、西部的核心城镇,区域城镇体系的二级中心、“一核三心”空间结构中的三心之一。
人口规模控制在3万人~5万人。
城镇职能以绿色食品、山产品、建材、旅游业为主。
(二)上轮规划《横道河子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中定位横道河子镇为以绿色食品、山产品、建材、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重点城镇。
人口规模为2.1万人。
(三)规划实施评价纵观横道河子镇上位规划和上轮规划的编制发展,可以发现历次的规划编制成果中对城镇性质的描述始终围绕着以“绿色食品、山产品、建材、旅游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但现状的研究发现,横道河子镇的绿色食品、山产品、建材产业发展缓慢,工业经济虽然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没有突出的带动作用,主导性不够强。
二、规划背景(一)宏观背景1.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五年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