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新闻频道

雨后的神山村,薄雾轻笼,水声潺潺,绿竹苍翠欲滴,全国人大代表、江西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村民左香云正聚精会神地打磨手中的竹筒。不久前,他给村民们做了一次全国两会精神宣讲。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这次参加全国两会,我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要继续做大做强竹加工产业。”左香云说。近几年,神山村先后开发出黄桃园、茶园和雷竹园,陆续向村民发放分红20多万元。今年,神山村将打造神山竹礼铺,推动竹产品品牌化经营。

赣鄱大地生机勃勃,孕育着丰产增收的希望。

找准特色、延伸链条,产业富农见实效

在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记者跟随琴山村党支部书记邓冬生来到村后山岗。满山遍野的油茶树上,正“冒出”一颗颗绿豆大小的茶果。“咱们村油茶产业红火,全靠一支乡村振兴服务队!”邓冬生口中的服务队,就是新余市水北商会参与的“万企兴万村”活动项目之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时,对新余市水北商会引导民营企业家参与脱贫攻坚的做法给予肯定。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对“万企兴万村”行动表示肯定。

“总书记强调,资本下乡,要把投资投到点上,南辕北辙不行,要真正做到造福农村、富裕农民。”新余市水北商会党委书记、会长邹细保说,“我们有320名会员投身乡村振兴,找准特色产业,帮农民找到致富‘金钥匙’!”

琴山村种植油茶树已有20多年历史,但5000亩油茶林分散经营,油茶果时有滞销。为此,水北商会出资50万元,渝水区投入170万元,共同打造高产油茶深加工产业基地。

村民邓志兵一边检修榨油机,一边给记者算账:“我种了53亩油茶树,一年采摘油茶果3万多斤,辛辛苦苦运到外面,每斤只卖1元多钱。现在采下果子直接榨油,去年榨了2200斤茶油,挣了13万元。”得益于油茶产业,琴山村村民人均年增收2000元,曾经的省级贫困村蝶变成乡村振兴明星村。

在丰城市潭埠村润泉种植专业合作社厂房,经过除杂、碾白、精筛等工序,一粒粒晶莹饱满的稻米打包下线。“咱们的‘泉润香’富硒大米,进超市都是抢手货。”合作社理事长谢江波语带自豪。

“合作社每年加工水稻超1万吨,不仅带动50多人就业,还有力助推了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村党支部书记刘飞彪介绍,通过“企业+合作社”模式,合作社3年里每年为村集体创收2万多元。

“合作社下订单,我们只管种好田,每吨收购价比市价高300元,收谷车直接开到田里,种粮更省心!”西岸村种粮大户鄢龙腾说。

目前,丰城市以大米为原料的深加工企业已有34家,年加工大米15.9万余吨,总产值23.2亿元。

瞄准特色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江西现有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59家,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213.8亿元,首次突破4000亿元。2022年,江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36元,同比增长6.7%。

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同,科技兴农动力足

走进抚州市东乡区广昌村的蛤蟆头稻渔种养专业合作社,一个个一亩见方的池塘内,不少蛙苗正蹬腿畅游。

“这些是黑斑侧褶蛙。”合作社负责人陈俊介绍,每年4月至9月是蛙的生长季,也是销售黄金期。“如今,它们能提早一个多月开始生长,全靠省科技特派团洪一江教授的新技术。”

2019年,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南昌大学教授洪一江带领团队,在东乡区推广黑斑侧褶蛙早繁技术。陈俊回忆,当时他与洪一江进行了深度交流,希望实现一年四季供种。此后,洪一江带着学生开展蛙的良种选育、早繁培育和生态养殖技术攻关。

在“公司+农户”模式带动下,近300户农户发展稻蛙产业,通过“稻蛙共养”,为合作社带来收入800万元。2022年,东乡区稻蛙养殖产业产值达到8000万元。

东乡区农户们收获致富喜悦的同时,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项目团队起草的《稻蛙综合种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正接受专家评审。“这份地方标准,就是我们写在大地上的论文。”团队成员吴娣博士说。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打开上饶市广丰区西坛马家柚标准果园科技小院的数字农场云平台,各类数据一目了然,平台里的马家柚长势喜人。“老陈,柚树黄叶很多,要注意炭疽病。”见部分区域果树有异常,马家柚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吴方方立即联系种植户陈高步,叮嘱他及时施药。

吴方方介绍,广丰区以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全力推进马家柚产业提质增效,目前全区马家柚种植规模已达19万亩,年综合产值近20亿元。

同样被科技赋能的,还有赣南脐橙。近年来,赣州市借助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促进赣南脐橙产业创新发展。目前,赣州市脐橙种植面积达178万亩,带动100多万人增收。

“江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2013年启动以来,每年省财政支持经费达到4500万元,今年还会增加。”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副处长刘凯介绍,24个首席专家揭榜挂帅、120个岗位专家、84个综合试验推广站、1000余人的专家团队,构建了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同、省市县贯通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筑巢引凤、抱团发展,“头雁”带动乡村兴

“我们的年轻人、知识分子,也要双向流动。一方面在城镇化过程中成为新市民,另一方面农村对人才需求很大。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肯定了返乡创业大学毕业生魏巧的职业选择。与魏巧一样,江西90后大学生利蒙和程鹏,毕业后也投身农业创业之路。

9年前,利蒙在安义县成立利邦绿色农业有限公司,主营生态土鸡蛋。8年前,程鹏在余干县成立江西林发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工厂化育秧。“刚创业就欠下了300多万元债务,多亏县农业农村局有针对性地帮扶,让我们及时贷到了10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程鹏说。

如今,两人的公司都已走上正轨,程鹏的育秧厂,单季可以育秧1万亩。通过建立村企联盟,教技术、做管理,参与的小散农户每季每亩纯收入可增加200元以上。利蒙的“土蛋蛋”走进高端超市,年销售额达6000万元,辐射带动当地1000多户农户养殖生态土鸡,户均增收超过2000元。

2022年开始,江西省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全省现已培育“头雁”920名。程鹏和利蒙,已成为“头雁”里的佼佼者。

另一个农村人才项目——“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在江西已开展10余年。通过筑巢引凤、本土培养,7.2万名农民大学生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70后丁建新,便是其中的一员。

在南昌市红谷滩区流湖镇上房村的新赣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区内,液体发酵罐正自动搅拌菌种,标准控温菌房里,刚冒头的袖珍菇散发出浓郁的菌香。

“这是我们和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共同研发的立体循环智能菌菇房,节能30%以上,可实现立体栽培、智能控制。”手指一台“大家伙”,丁建新告诉记者,公司去年带动周边村100多户农户走上致富路。

丁建新介绍,政府不仅择优录取种养大户到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免费深造,还打造了“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让大家抱团发展。

领头雁儿飞,其他雁儿如何跟上?聚焦产业需求,江西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团省委和省妇联,共同培育高素质农民,并与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为他们提供无抵押专项信贷服务。目前,已累计培养高素质农民24.8万人。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江西省委主要负责人说,江西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组织引导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越来越宽。

THE END
1.数字化拓宽乡村特色产业空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未来,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一个有效办法。 乡村要振兴,特色产业是关键,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更是重中之重。一方面,乡村特色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http://www1.xinhuanet.com/tech/20250108/ab241b10939342e094ad27f279ec186e/c.html
2.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把握“大国小农”特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把握“大国小农”特征,打开乡村现代化之门,将小农生产有效引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推动()和组织振兴。A、产业B、人才C、文化D、生态https://www.yqda.net/question/20230615457310449688383488.html
3.新伟业海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海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2-12-05 青海卫视 分享到:中国西藏杂志社主办 版权所有: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0-2017 by www.tib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西藏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http://media.tibet.cn/wap/video/news/20221205/1670226573740.shtml
4.安徽阜南: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眼下,芦蒿正进入成熟采摘期,在芦蒿种植面积最大的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新村镇万亩芦蒿种植基地,当地群众正忙着采摘打包、加工销售。在新村镇,芦蒿等农产品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初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产品附加值有了很大提升,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全http://ysxw.cctv.cn/article.html?item_id=14617358662888565876
5.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 A、产业盈利能力B、自身生活能力C、内生发展动力D、脱贫致富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判断题 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建造的一个隧道空间,将燃气、电力、电信、给水、雨水、污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https://m.ppkao.com/wangke/daan/f55cf7f82a704fd5bb9897d04ef7a86b
6.在通道调研时强调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怀化新闻网(https://www.0745news.cn)由中共怀化市委宣传部主管、怀化日报社主办,是怀化市的党网、官方权威大型新闻门户网站。https://www.0745news.cn/folder3287/folder120/folder121/2024-07-26/1050384.html
7.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济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蔡珂珂 王超 刘长雨 通讯员 杨腾辉 孔峰 何庆哲 张虎)济宁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眼下在金乡,正是大蒜的返青期,种植大户周言杰又在大蒜田种上了另一种经济作物辣椒。 金乡县化雨镇村民周言杰:“辣椒在蒜地的间作,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https://m.jnnews.tv/p/95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