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出好药”|产值16亿!文山市平坝镇:开启农民增收致富新“药方”黄精三七种植中药材

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平坝镇围绕“中药材种植示范镇”的发展定位,充分利用“海拔相对高、纬度相对低、降雨相对多”的气候特点,采取“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探索“521”联农带农机制,集中连片、示范带动发展以三七、重楼、黄精等为主的特色中药材产业,开启农民增收致富新“药方”。

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

走进位于平坝镇杜孟村委会的中药材标准种植基地,集中连片的种植大棚蔚为壮观。杜孟村委会平均海拔1700米,年均气温16℃,年均降雨量1430毫米,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等条件,为各种各样的中药材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

“青苔长得多对黄精的长势就不好,它会吸收黄精的营养,所以每年都要撒一层松叶或者秸秆在上面,草就自然除掉,也就不会长青苔了……”

在种植户钱开来的黄精种植园内,密密麻麻的黄精近2米深,文山云发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云发正结合当前管理注意事项对其进行指导。钱开来告诉记者,2000年,他尝试种植黄精,可是管理成为了他最大的难题,幸好合作社技术人员经常上门指导,这才让他种植的10亩黄精有了如今的长势。

“今年就可以采挖销售了,预计亩产量在5吨—6吨,按现在每公斤10元—14元的收购价,亩产值6—7万元,明年我还打算再继续扩种20亩左右。”钱开来说。

和钱开来一样,平坝镇杜孟村委上寨村民彭忠信在2016年就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文山云发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投入了20余万元种植了12亩重楼。经过这几年的学习,管理逐渐得心应手,第一批种植的重楼已经采挖销售,现在种植的重楼同样长势喜人,这让他更坚定了发展的信心。

“我管理了6年才采挖,卖了100多万元,除去这几年的工钱等成本40-50万,还赚了50多万。有合作社的指导,现在越管越好,已经扩种到30多亩。”彭忠信说。

科学模式带领群众致富

“合作社统一育苗、管理、发放,带动农户发展一些高端品质的中药材并跟踪指导他们,我们按照市场价格来收购,加工后卖到各大市场和药厂。在加工方面,我们设有冷链库,在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同时,和合作商抱团取暖,把中药材产业做得越来越大。”王云发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合作社还采取“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与中国中药材种养协会、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协会、云南省农科院药植所、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等单位进行合作,并多次邀请专家教授到合作社各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同时每年免费组织社员外出学习,帮助他们提升种植管理技术。

截至目前,平坝镇杜孟村上寨建有三七及濒稀中药材种源繁衍基地近1000亩,其中:滇苦参180余亩、滇黄精200余亩、白芨70余亩、滇重楼150余亩、林下仿野生三七及首乌等名贵中药材400余亩,并建有中药材有机种植培训实验基地70余亩,中药材种植展示大棚1个,每年用工达到上万人。

政策+机制壮大产业发展

为壮大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平坝镇积极用活“土地流转”政策,用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引导村民将闲置、分散的土地流转给文山高顺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文山逸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龙头企业及1个合作社,由公司(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在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文山高顺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基地负责人赵昌俊介绍,公司主要以基地+农户的模式来带动农户种植,带动了10多家,多的有30多亩,少的有10多亩,主要是想通过这个模式,带动周边的农户发展重楼产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增收。

同时,平坝镇采取“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探索“521”联农带农机制,“5”是指以20亩为一个单元,聘请夫妻工进行管理,每年的基本工资就是5万元;“2”是指绩效,在完成了约定的亩产量的情况下,就可以得到2万元的绩效;“1”是指地租以每亩不低于1000元的租金进行土地流转。各村委会通过村企合作、村社合作,为企业、合作社在土地协调、组织务工等方面提供居间服务,在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搭建桥梁。

产值达16亿元

通过“土地流转”政策+“521”联农带农机制,使得平坝镇中药材种植由过去的“散、小、弱”发展成为规范化连片种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药材大镇,2021年6月更是被评为云南省中药材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项目基地。截至目前,平坝镇共发展中药材种植19000余亩,其中三七2765亩、重楼11047亩、黄精3951亩、白芨169亩、红豆杉448亩,产值达到16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对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提质升级,建设标准化的科研基地,打造三七文化项目,讲好三七故事,打响“三七古镇美食天堂”的品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平坝镇党委书记王艺霖表示。

THE END
1.选择文山金钩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享受自然馈赠的农产品在文山农业网,消费者可以找到诸如金钩藤、三七等广受欢迎的中药材,这些产品都是用心耕耘的结果。 二、新鲜果蔬:从田间到餐桌的健康选择文山金钩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重果蔬产品的种植环境与管理过程。我们选择生态种植基地,严格控制种植周期与用药标准,确保每一颗果蔬都能自然生长,呈现原生态的口感与营养。在文山农业网https://www.iwanshang.cn/news-20240921150.html
2.文山金钩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介:文山金钩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家成?于2022年11月07日的有限责任公司,属于以从事农、林、牧、渔业为主的企业。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法定代表人为龚玉龙,目前处于存续状态。注册资本:50万元人民币。通过企查查大数据分析,文山金钩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备案网站2个(滇ICP备2023013178号),行政许可1个https://www.qcc.com/firm/d7a357611c56a7f57bb4ab23feba654e.html
3.文山州首批规模化林下三七进入收获期12月15日,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锦屏镇祥启村的50亩林下三七种植及生态评估试验示范基地进行采挖测产。这标志着文山州首批规模化种植林下三七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 发展林下种植,建立不占用农地的生产模式,正成为三七等中药材种植发展的一大方向。2022年,文山州携手云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在文山市、马关县、丘北http://www.farmchina.org.cn/ShowArticles.php?url=BjoNaApqU2ZUZVY1ATMFYgJl
4.世外桃源好在文山世外桃源 好在文山 希望的田野,稻谷飘香。 云南人形容一个地方好、舒适宜居,方言叫作“好在”。 来过文山的人们,总是会竖起大拇指,说一句:“好在,文山!” 这里,有诗意的山高水阔,也有热辣的烟火人间。 如果你想体验归隐田园的怡然,想感受纵情生活的热烈,想探寻重返自然的纯粹……来文山吧,畅享一趟让心灵栖息的https://www.ynws.gov.cn/info/1379/323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