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创业成功的故事3篇

那时候他的目标是,在2000年京东总营业额最少达到1200万,并让大家能进写字楼办公,公司招一个库管、一个销售员。今非昔比,令人恍惚。

我从2004年做电商到今年已经快12年了,回过头来看,过去这么多年,有一点我们可以预见,就是未来不管互联网怎么发展,出现什么样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概念,有一点能够确定,就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和国家可以打破经济的基本规律。

不管是在哪行哪业,发现一家创业公司能够取得成功,有四点最重要,而且这四点基本上能够判断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是否有价值。

团队,人确实永远是最重要的

我们每个人做企业的想法都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有的是为了好玩儿,有的是为了养家糊口,最早创业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家人生活得更好一点。

大学毕业到工作两年之后,我的创业原因也非常简单,我的外婆那时候生病在床,需要很多钱治病,钱都要靠自己家人筹集。其实每家都没钱,我们那儿除了米和面没有别的,为了给外婆治病,基本就是舅舅家、姨家卖粮食。农村一旦一个家庭有老人生病,特别是卧床不起,三年五年需要打针吃药,老实说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我就是想着赶紧创业,赶紧赚钱,不用让家里卖粮食,让外婆有钱治病。所以直到2004年做了电商之后,自己开始了解什么叫商业模式,一直到2007年,我才知道什么叫风险投资,才拿到第一笔融资。

2004年之前,我们做了六年的传统零售,那时候内部制定了一个“倒三角”的体系。今天在座的创业者可能看到过这个图表,京东商城用了十几年的体系,最底下的是“团队”,是最基础的。

今年,我们投资了几十家企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了。昨天,我们投资的一家企业关闭了,当然,并不是这个创业者自己的能力问题,确实是行业选择,对融资的把握,现金流的控制等等因素影响,作为一个初创企业,缺乏一些经验。我们相信,如果再有投资,我们会坚定地再给他钱,因为我们看好这个团队,看好这个人,他们都是一帮很聪明的80后,很能吃苦,很有激情。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团队都是最重要的。比如IT行业,我们都知道IBM,在1980年代、1990年代初的时候,IBM卖一台电脑/PC机净利润可以赚到一万块钱,他主要卖大型机、小型机,卖一个都可以赚几十万美金。但是1990年代PC机还是暴利的时代,所有包括咱们中国联想、宏基、戴尔等等都在纷纷做PC机的时候,IBM居然说要转型,要做服务,做软件。

而且大家可以看到,转型了之后,整个IT行业就只有IBM,虽然最近半年IBM也遇到了新的困境,我想他们还需要一次转型。任何一家企业,一般7年-10年都会遇到一次大的转型。

至少IBM在1990年代,整个PC行业非常有利润的时候,它就预见到了未来,转型做了软件和服务,这奠定了IBM过去20年的地位。在1980年代做IT的那一拨厂商里面,只有IBM市值维持了20年的高利润,为股东提供了丰厚的回报。为什么核心就是IBM的团队在适当的时候能够提前做出转型,找到行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创始人对这家公司是要承担绝对的责任的,所以我也常说,如果有一天京东的业绩和增长不好,涨不上去了,业绩大幅度下降,往往都是我们核心管理团队,特别是以我为首的核心管理团队出了问题,跟不上发展的节奏。任何一个人的资源、能力是有一个极限的,每一家公司可能都有发展瓶颈的时候,团队很重要。

最核心的比拼是用户体验

不管做产品还是做服务,做硬件还是做软件,是在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最核心比拼的是你的用户体验。经济发展了几百年,全世界任何一家公司成功的原因,都是因为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IBM就是如此,转型成功是IBM发现大企业有一个软件和服务的巨大需求,它的用户体验会做得更好,所以成功了。微软也是如此,苹果公司更是如此。

成本控制的基础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如果不能够把这个行业的成本降低,最后都是有问题的。大家可以看看,最近二三十年以来,全球不仅仅是互联网,还有传统的行业,比如航空公司,十几年来,航空公司几乎在任何国家都变成了包袱,投资航空公司的很少,航空公司资源很多,但是市值很低,大部分是亏损的。

结果美国出来一个新的航空公司,最近十几年,除了中国之外,全球航空公司70%-80%的利润都被一家公司拿走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在别人玩儿了四五十年的航空业之后,通过它的管理,把航空的运营成本大幅度下降,给予票价很高的竞争力。

全世界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的第一个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京东集团做的商业模式——零售。贝壳的交换,物品和物品的交换,就是社会交换的过程,也就是零售的过程。大家知道,最近一二十年,美国有一家Costco,今天,我看到中国有家媒体报道这家公司为什么成功,标题写的是Costco把毛利率压到了10%。

这点跟我们过去资本市场很多投资人的理念是相悖的。从第一轮融资到我们上市,我有几个原则:第一,我的成本比毛利率更重要。当然很多人不明白,他们认为,所有公司毛利率最重要,谁的毛利率高就投谁,谁毛利率低就不投谁,看到我们商业模式毛利率这么低就全跑了。

其实核心不应该是看一家公司的毛利率,而应该看这家公司的成本。为什么把毛利率做到10%还赚钱,沃尔玛今天是24%-26%的毛利率,而Costco把毛利率压到了极致。如果把其它所有的新兴业务,与零售无关的业务全剥离,这家公司的费用率不到10%,因为它有巨额的会员费收益,它在全球的净利润主要来自会员费。Costco的成功是因为把零售行业的成本,一下子降到只需要10%就可以了,而且能够获取利润,而过去整个行业需要15%-22%的成本。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四五年前,在微博上有很多人耻笑我,我那时候说过一句话,京东成本比毛利更重要,我希望能够把京东的运营成本大幅度降低,因为自己的成本降低之后,才有持续的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低价,如果成本没有下降,只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低价,最后注定是死路一条。

效率太低是硬伤

四五年前,我说公司现金流比利润重要,核心说的就是效率。现在大家看一下我们的成本,如果把京东金融、京东智能、京东到家,把云的投入,所有跟京东商城无关的新兴业务剥离的话,京东的成本也是不到10%。大家看所有的零售行业,比如,国美、苏宁、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等,他们的费用率至少是15%。如果京东把食品、书籍这些低值的东西去掉,只看电子产品的综合成本,加起来不到8%,跟国美、苏宁相比,我们的成本降低了50%-60%。

看一家零售公司最核心的效率就是库存周转天数。

国美、苏宁大概是一万多到两三万个品种,他们的库存周转大概是60-70天,京东在库管理的200多万个品种,数量是国美苏宁的100倍,但是去年,我们的库存周转天数却是30多天。

所以大家按照这个原则,你可以说,今天市场上成功的公司都是做到了四点,在优秀的成功的团队基础之上,你只要把用户体验,成本或者效率三者,至少做到一点,同时另外两点又没有减损的情况下,基本上就可以算成功。什么叫没有减损,千万不要说只要用户体验好了,你一定能成功。

再比如说京东,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用户体验很好,今天这么多人在京东消费,非常感激和谢谢大家。如果我们把用户体验做得更好一点,可以更简单一点,不用做几个快递公司,全部用顺丰发货,我所有的货都备无数,在全国弄500个库房,每个库房离你家只有500米,你买什么都有现货,15分钟送到家,出了问题全额退,这个体验肯定是最好的。

但是这样,你的成本大幅提高,你运营的库存周转天数大幅度拉长。光有用户体验的成功,最后并不代表我们新的商业模式能够成功,这一点也是我们今天移动互联网很多创业者存在的问题,忘记了成本和效率,老是强调好的用户体验,以为有用户就能赚钱。

北京1000万一套的房子卖100万,再送你80万家电,还不过瘾,再送20万的京东礼品卡。可不是一天卖一万套房十万套也卖出去了。是不是你用户体验好了,但是这个能行吗这样的商业模式能够成功吗

你不管做什么创业,不管干什么,你一定要回归商业模式本身。

所以“一拖三”,团队、用户体验、成本和效率,希望各位创业者在设计自己的公司的时候都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你的团队有没有比别人强一点,你的用户体验有没有比别人好,有没有降低行业成本,有没有提升行业的效率。四点都做到了,我告诉你,终究会成功!但是如果有两点你不仅没做到,而且是比别人成本更高了,效率更慢了,即使你现在发展很快,我也建议你趁能卖掉早点卖掉。

名人创业成功的故事篇2

10年前,一家取名为“壹加壹”的制衣店在广州悄然诞生,老板是20岁的陈展鸿。

10年后,“壹加壹”由一家庭制衣作坊发展成为时装设计公司,进而组建“壹加壹”实业有限公司,没有本钱的创业,10年间,陈展鸿由一个个体户变成了拥有20多家企业的大老板,资产达几千万元,每年仅出口服装就创汇1500万美元左右。

发展如此迅速显赫,除天时、地利、人和之外,高超的操纵市场的技巧亦不可低估。

“壹加壹”的产业包括服装、电器、鞋类、餐饮等,但服装是大头,服装收入占总收入的80%。而服装款式,面料的更新是以季计、月计,如何在迅捷的交替中把准市场的脉搏是至关重要的。陈展鸿说,他采用的是“排炮战术”,即每设计出一种新颖服装,必是放一排“排头炮”投放到市场检测一下市场的需求情况,再根据第一排炮的轰动效果,决定第二批、第三批的投放量。

“壹加壹”的过人之处还在于有节制地“轰击”市场,每种新产品投放到市场总留有余地,决不“轰”得过火,适可而止。陈展鸿的想法是顾客买东西就跟吃饭一样,某种东西一下子吃得太饱,就会对这种东西腻味,再也提不起它的兴趣。

一种产品是一次性的,但商标则是长期的。没有本钱的创业,如果对“壹加壹”商标”腻味”了,以后的市场则难以打开,所以“壹加壹”在每一种新产品最畅销时,下一个新品种又成熟了,这样,就可以不停地以“快”和“新”轮番轰炸市场。

于是,“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办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凡是在“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办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凡是在“壹加壹”购置西服,还可以“终身保修”身材发胖的、不合身的西服还可以拿来修改到合身。这招“壹加壹”专营西服的服装店由一间扩展到了七间,还满足不了需要。

THE END
1.六位企业家的励志故事!他们都曾经历挫折,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六位企业家的励志故事!他们都曾经历挫折,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2024-10-12 17:40:26 电商报APP 广东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电商报APP 4.2万粉丝 电商行业信息服务平台 03:20 快消品行业商家们,如何用高新鲜度的广告素材加速引流https://www.163.com/v/video/VTDCSACU5.html
2.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10篇(全文)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精选10篇)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 第1篇 目前,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毕业生求职遭遇寒流,工作难觅,待遇不太理想。一些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路虽坎坷,但曙光初显。 “借”老促销 ,罗汉明从工学院毕业后,就放弃了薪水不高的沿海某私企的岗位,和8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开办了一家环保产品公司。他们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cj8rixe.html
3.90后创业成功案例在当下,有不少的90后学生都想要进行创业,那么都有哪些90后创业成功的例子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90后创业成功案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90后创业成功案例一 90后大学生农村庄稼地里的创业梦 在汇川区泗渡镇观坝村,有个农场让当地农民都很羡慕,原来,这个农场是由一名大学生经营的。 https://www.unjs.com/jiuye/chuangye/20191118003000_2234265.html
4.创业成功人士案例(精选6篇)篇1:创业成功人士案例 广州19大学生创业开理发店 半年众筹到100万 来自广州4所高校的19名在校大学生,边读书边开理发店,豪言要颠覆高校及周边的传统理发体验,打造中国高校第一个互联网理发体验平台。这个通过众筹打造的“发学院”创业项目,在短短半年时间筹集到了超过100万元的资金。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u45i10x.html
5.李开复:在中国创业的成功范式中国的互联网正迎来黄金的创业时机,互联网在对各行各业去中介化、扁平化、平等化的冲击中,创业项目遍地开花。大家的机会都来了,可是是否是你的机 会?哪些国家和行业变化机遇在为你的创业保驾护航?在机遇下创业成功的范式是什么?互联网的本质是垄断?如何拿着少量的钱从小垄断做到大垄断?本文整理自 李开复博士在201https://www.51cto.com/article/487372.html
6.最成功的企业家:真实案例当思考最成功的企业家的例子时,大多数人脑海中很可能会浮现出拉里·佩奇、沃伦·巴菲特、伊隆·马斯克等名字。显然,这些都是伟大的企业家,他们的成功受到人们的钦佩。很多——但是他们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这些商业领袖之间共享的秘诀是什么?这些秘诀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并使他们如此成功? https://www.ecwid.com/zh/blog/successful-entrepreneurs-exampl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