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夏天羊长得更快,实则并非如此!当气温超过35度时,羊反而会掉膘。而若是在冬天,羊如果能吃饱,且羊舍的温度保持在5度以上,羊的体重增膘速度远比夏天快,青年羊或成年羊在冬天的体重普遍会比夏天高出10斤以上!
2.羔羊成活率误解
令人惊讶的是,冬天出生的羔羊成活率远高于夏天!羊的耐寒能力要强于耐热能力,在低温环境中,适度的管理可以让羔羊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3.麦苗与羊拉稀的错误观念
很多养羊人以为,羊吃麦苗容易拉稀,但事实却是羊吃麦苗与其腹泻并没有直接关系。羊的消化系统与人类完全不同,不必为此担忧。
4.粗饲料和粮食的关系
羊被认为是食草动物,然而,它们需要粮食作为营养补充。粮食是植物的一部分,适当饲喂一部分粮食可以让羊的成长更加迅速。草原上秋天的草,因结了草籽,增膘效果最为显著。
5.母羊的生育与体型
很多人认为母羊越高大越好,事实上,这样的母羊的产羔率往往较低,甚至可能面临不育的风险。适度的体型与健康状况更为重要。
6.繁殖中的膘情
在繁殖羊中,虽然膘情较好看似尚可,但公羊膘情过好会影响其产精量,母羊膘情过好则影响产羔率。曾有研究表明,膘情过于肥胖的羊,往往不易产羔。想要保证养殖成功,膘情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
7.羊发烧时的症状
若羊只生病发烧,耳朵的温度常常是判断的重要依据。相对身体的温度,羊的耳朵在发烧时会感觉发凉,而并非身体发热。
8.饮水的季节选择
有些养羊人误以为冬天不能给羊喝刚出深井的水,但其实冬季的井水温度相对较高,羊是可以饮用的。而夏天,喝刚出井的水则可能导致羊饮水不适,因为水温可能太低,会影响其健康。
9.用药的误区
羊只生病时,很多人认为好药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实际上,往往选择一些普通药物效果更佳,这能够避免病菌对药物产生抗药性。
10.幼羔吃奶与喂草
许多养羊人认为,刚出生的羔羊不应喂草,但不足10天大的羔羊其实也可以开始补充开口料,提前补充开口料的羔羊往往生长发育明显强于不补充的羔羊。
11.母羊的落羔能力
研究表明,母羊并非越善于串圈就越容易落羔,实际上,善于串圈的母羊在保羔能力上往往更强,因此生下的羔羊更健康。
12.种公羊的标准
在选择公羊时,仅仅考虑个体是否高壮是不够的,血统和遗传特性亦是关键。选择血统纯正的公羊,有助于提高繁殖成功率。
13.杜寒羊的代数问题
关于杜寒羊,对于育肥来说,1-2代的公羔生长速度优于三代公羔,代数并非越高越好。
14.繁殖率和代数
杜寒羊的繁殖率在三代时就明显下降,因此养殖者在选择种羊时一定要重视此方面的知识。
15.公母羊混养
很多养羊人以为公母羊混养可以省事,但实际上,分圈养殖更能保证羊的采食效果,避免繁殖中的干扰现象。
16.羔羊断奶时机
许多养羊者在大羊产羔后就断奶出售,但这是不明智的。一般2-3个月的羔羊断奶效果更好,这时候也是羊长的最快的阶段。
17.夏天的饲养思维
尽管夏天青草茂盛,但水分大使得其营养成分不达羊的需求,因此仍需额外补充精饲料,以保证羊的生长所需的营养。
18.羔羊恋羔情况
头胎的母羊并不一定“不恋羔”,实际研究中发现相对于二胎和三胎母羊,头胎的母羊更易黏恋自己的羔羊。
19.幼羔营养问题
除了膘好的羔羊可以采食青草,体况较差的羔羊在饲喂青草时往往拉稀,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对于年轻羔羊的饮食管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