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镇中峰村,蜜蜂养殖基地。通讯员罗靖宇摄
篆塘镇古歧村养鸡场,村民蒋廷凤务工养鸡。记者张梦寒摄
打通镇肉鸭养殖场引入机械化养殖。特约通讯员黄玉文供图
横山镇巴鲁家庭农场,镇农服中心兽医作技术指导。记者廖静摄
山羊参保有助于我区安稳山羊产业持续发展。记者赵竹萱摄
石壕镇石泉村,产业带头人杨康整合村上闲置资源建立了肉牛养殖基地。记者杨莹摄
标准化生猪代养场。记者赵竹萱摄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重点发展生猪、山羊、肉兔、蜂蜜等产业,稳步优化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抓大项目塑造全产业链
綦江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把项目建设作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总抓手,全力推进生猪产业保供与“安稳山羊”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
正大集团在綦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顺利推进,3000头母猪祖代繁育场和200头种公猪站已建设完成并投产,6000头母猪父母代繁育场已完成边界围网建设,社会业主代养场已建成标准猪舍46栋,在建3栋。
今年6月,重庆广大农业有限公司与正大集团合作,以“EPC+O”合作模式持续推进生猪养殖项目,项目一期拟建1400型代养场64栋先建37栋;百万头生猪屠宰场、10万吨食品加工厂项目已落户綦江食品园区。
针对脱贫户、监测户等农村低收入人群,从事生猪养殖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养殖公司及个人,我区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在羊产业方面,綦江“安稳山羊”扬名在外。去年4月,第二届“安稳山羊”全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行。大咖纷纷聚綦,出谋划策,支招綦江打造出特色山羊产业创新链。比如,从品系培育上,綦江加强校地合作,邀请上级技术部门及养羊专家支持,引进大足黑山羊和“云上黑山羊”种羊,优化养殖品种,提高养殖效益;从产能提升上,积极建设“安稳山羊”种羊场,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养殖,鼓励自繁自育、能繁母畜适度存栏;从加工发展上,鼓励建立加工企业联盟、抱团发展,扩大羊肉熟食生产规模,完善羊肉深加工体系,开发多元化熟食产品;从宣传营销上,坚持举办安稳伏羊美食节、“安稳山羊”发展论坛等专题活动,积极参加国家中西部畜牧博览会、农产品交易会等展览,宣传“安稳山羊”品牌。
据统计,2023年綦江生猪存栏34.08万头、生猪出栏55.98万头、能繁母猪存栏3.56万头;山羊存栏10.21万只、出栏13万只,“安稳山羊”品牌效应初步形成,“安稳山羊”发展规划已经专家评审并修改完善。
向“绿”而行生态环保为先
通知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强化街镇环保员日常检查,重点检查环保设施是否齐全、环保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偷排漏排以及还田规范与否等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业主及时整改,并建立日常检查和问题整改台账。在督查工作中,开展区级部门季度抽查,联合街镇对畜禽养殖场(户)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情况每季度抽查1次以上。建立区、镇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合查处等工作机制,确保及时有效处置畜禽粪污环保事件。
2023年,全区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为90%,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100%。
“我们将抢抓发展机遇,联合科研院校,增强教学科研、智能制造、数据应用、检验检测、交易市场、金融服务等功能,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区畜牧站站长叶昭辉介绍,我区将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强链、补链、延链,不断增强产业实力,加快建设一批规模生猪养殖场,吸引农村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社和企业入驻,同时打造“綦江生猪”“安稳羊肉”区域公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