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中药,别名:九香虫。九香虫为蝽科九香虫属昆虫九香虫的干燥体。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的功效。主治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产地分布
除东北、西北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生长环境
九香虫成虫有翅能飞,其寄主植物主要是葫芦科植物,如各种瓜类的南瓜、冬瓜、西瓜、丝瓜、水瓜等。刚孵出的若虫(幼虫)多在寄主植物蔓裂处和叶芽和叶柄上,栖息于卷褶的黄色枯叶内。九香虫以寄主植物的汁液为食物,以成虫蛰伏在土石块下、石缝中、瓜棚或墙缝中穴内越冬。
性味归经
咸,温。归肝、脾、肾经。
功效
理气止痛,温肾助阳。
所属分类
理气药
始载于
《本草纲目》
主治
1.胃寒胀痛,肝胃气痛
2.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0.6-1.2g。
药方选录
1、利膈间滞气,助肝肾亏损:九香虫(半生半熟)30克,车前子(微炒)12克,陈皮12克,白术15克,杜仲(酥炙)24克。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5克,盐白汤或盐酒送下,空心服,临卧仍服一次。(《摄生众妙方》乌龙丸)
2、治慢性肝炎之胁痛:九香虫150克,参三七200克,炙全蝎100克,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苏子大。每服1.5克。早、晚各1次,开水送下。(《虫类药的应用》宁痛丸)
3、治喘息型慢性气管炎:将九香虫用火焙焦,研成粉与鸡蛋搅匀,再用芝麻油或棉油煎鸡蛋(不用猪油),每日1次,每次用鸡蛋、九香虫各1个。服药期间,忌食猪油和吸烟。[《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79,(4):66]
4、治血管瘤:九香虫若干只,以镊子两把,一把夹住九香虫前半部,另一把夹破虫体尾部,挤出其腹腔内容物,涂在血管瘤上。视血管瘤面积的大小,涂布均匀为度,每日3~4次,连用数日[《中医杂志》1987,(11):40]
5、《摄生方》乌龙丸:九香虫、车前子、橘皮、白术、杜仲,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
6、《吉林中草药》治胸脘胁痛:九香虫三两,炙全蝎二两。研末,蜜丸,每丸一钱重。每次半丸,日服二次。
7、治胸脘胁痛:九香虫三两,炙全蝎二两。研末,蜜丸,每丸一钱重。每次半丸,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8、椒盐九香虫:九香虫30g,油炒熟,放入花椒粉、食盐少许嚼食,用酒或温开水送下。本品味香可口而有补肾兴阳作用。用于肾虚阳痿,多食有效。
注意事项
凡阴虚阳亢者慎用。
不良反应
未见文献报道九香虫有毒性作用。但如果需要长期服用九香虫,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服用九香虫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停用,并就医治疗。
喉间灼热,声音嘶哑,面赤身热,面部、周身出现片状红斑,并伴有剧烈瘙痒感。
性状鉴别
性状
本品略呈六角状扁椭圆形,长1.6~2cm,宽约lcm。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泽。头部小,与胸部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卵圆状,单眼1对,触角1对各5节,多已脱落。背部有翅2对,外面的1对基部较硬,内部1对为膜质,透明。胸部有足3对,多已脱落。腹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每节近边缘处有突起的小点。质脆,折断后腹内有浅棕色的内含物。气特异,味微咸。
鉴别
取本品粉末0.2g,加石油醚(60~90℃)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药渣用石油醚洗涤3次,每次5ml,合并洗液及滤液,浓缩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九香虫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油酸对照品,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醚-冰醋酸(36:9:0.9)为展开剂,置用展开剂预饱和20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碘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方法
现代
1.九香虫: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炒九香虫:取净九香虫,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香气,颜色加深,取出晾凉。
炮制作用
1.九香虫:味咸,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的功能。九香虫虽有九香之名,但实际上具有特异的臭气,故有“打屁虫”之俗称。
2.九香虫:多炒后应用,以去其腥臭气味,还可增强行气温阳作用。常与白术、厚朴、香附等配伍,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滞。与淫羊藿、蛇床子、鹿茸等配伍,用于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古法
《中药大辞典》拣净杂质,筛去泥土,或用文火微炒用。
药理研究
化学成分
主要含脂肪、蛋白质、甲壳质、维生素、尿嘧啶、黄嘌呤、次黄嘌呤,以及Fe、Cu、Zn等微量元素,其散发的臭气主要源于醛或酮类物质。
药理作用
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
2.《本草新编》:“兴阳益精。”
3.《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神经性胃痛,腰膝酸痛,胸脘郁闷,因精神不快而发胸窝滞痛等症,配合其他强壮药同服有效。”
《本草便读》壮脾肾之元阳,咸温,无毒,理胸膈之凝滞,气血双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