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一条鱼:濒危物种滇池金线鲃“沉浮”启示录昆明实践

理想的,或者说未来的滇池水体,是什么样子?

1月20日,在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察看滇池保护治理情况。现场一个玻璃“生态缸”引人注目:雪白淡雅的海菜花盛开水面,滇池金线鲃游弋穿行,背角无齿蚌栖息缸底。负责生态缸布置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博物馆副馆长李维薇介绍:“海菜花、金线鲃和无齿蚌分别代表的是滇池土著植物、鱼类和螺蚌,这个微缩版生态系统,是今后滇池水域有望达到的理想状态。”

她接着说:“滇池保护治理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窗口期,也迎来了科技创新的机遇期。从工程治理为主逐渐转向,越来越多本土物种将回归、重现,滇池生物多样性更丰富,形成立体平衡的生态系统。”

从濒危国家II级保护动物,到如今千万尾级的人工繁育能力;从野外罕见的极小种群,到山区养殖品种;从退出湖体向人类发出警告,到重新入湖对滇池水体进行生物治理——位居“云南四大名鱼”之首的滇池金线鲃,经历了怎样的“兴衰沉浮”?

消失之谜:滇池向人们发出的“早期警告”

潺潺流水清澈见底,云南光唇鱼、昆明裂腹鱼、云南盘鮈和滇池金线鲃成群结队摇头摆尾游荡。簇簇海菜花顺水漂浮,花朵点缀水面。暮春时节记者来到昆明嵩明黑龙潭,似误入桃花源,见到了久违的海菜花和野生鱼,心情顿感舒畅。

同来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潘晓赋老师感慨道:“以前五百里滇池,条条入滇池河流,都这样子!”

当这种滇池奔来眼底,该是怎样“喜茫茫空阔无边”?但俱往矣!滇池污染在世纪之交达到顶峰,人们看到的是蓝藻暴发后“绿油漆”般的滇池水,阵阵恶臭让人避之不及。就像诗人的哀叹:你是否真有过那些——湖蓝、碧蓝、湛蓝、深蓝、孔雀蓝?曾经的许多滇池风物,也留在了文献或记忆里。别的不说,滇池金线鲃就是例证。

滇池金线鲃俗称金线鱼、小洞鱼,曾是滇池的“旗舰物种”。成鱼喜食小鱼小虾,为“云南四大名鱼”之首——其他三种是洱海的大理弓鱼、抚仙湖的鱇浪白鱼和星云湖的大头鲤,可谓高原名湖育名鱼。

可金线鲃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滇池湖体中消失了,什么原因?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杨君兴研究员长期和鱼打交道,至今已37年。他解释:“原因是综合性的,主因是生存、产卵环境巨变,还有竞争不过外来物种,滥捕和水体污染也是原因。”

滇池金线鲃是条“娇贵”的鱼。每年约12月到3月,它都会游到滇池周边泉眼和地下暗河里产卵,水温在18~20度,须是干净的流水。它把卵小心翼翼产到水下砾石表面,进入7~8天孵化期,而青、草、鲢、鳙等“四大家鱼”孵化期只有两三天。这意味着,如果没了龙潭、地下河这样的产卵环境,或者产卵洄游通道被阻断,滇池金线鲃将遭受致命打击。而上世纪滇池大规模围湖造田,修建了防浪堤等工程,许多龙潭被砌石成池用来灌溉、取水,加之入滇河道萎缩污染,金线鲃不得不从滇池“逃亡”,“残存”在周边一些龙潭里。

史料记载,滇池围湖造田从1969年底开工,每天至少有10万人往滇池里倾倒石头和泥土,经过筑堤、排水、填土造田三大“战役”,历时8个月,昆明八景之一的“坝桥烟柳”变成乌黑的腐殖土。最终,围湖造田面积3万亩。然而多年以后,新造的土地利用率仅达四成,“下雨一包糟,干天火可烧”。从1971年至1982年累计产粮407万公斤,不及当年造田大军用粮的四分之一。当时战天斗地的造田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考量,但付出的生态代价无可挽回。

长期以来,滇池也是个生产型湖泊,提高水产品产量“解决肚子问题”任务繁巨。1957年前滇池鱼类以本土鱼类为主。60年代后期,滇池放养的鲢鳙鱼、草鱼成为主流,1969年水产品捕捞量3080吨。1973年起,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成为滇池主要捕获物,1975年水产品产量增至8363吨。上世纪80年代,外来物种银鱼开始成为主产品,单此一项产量曾达3500吨。

滇池渔政监督管理处副处长王勇1988年参加工作,和渔业打交道至今。他说直到2010年,才从水体治理角度往滇池投放本土鱼种,也就是人工繁育的滇池金线鲃。之前引入“四大家鱼”丰富菜篮子,尤其是附带来的麦穗鱼、鰕鯱鱼等,让金线鲃不堪其扰——鰕鯱鱼会吃掉它产在砾石上的受精卵。

杨君兴说:“金线鲃等土著鱼类在繁殖方面的‘脆弱娇贵’,恰恰说明它们对滇池健康水体环境依赖程度高,总书记说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系统,这个系统环环相扣,缺了哪个链条都不行。”他认为,滇池金线鲃退出湖体,其实是在向人类发出早期警告,说明滇池已经“生病”了,但这个警告当时没被重视,或者说没被听懂。

滇池消失的不止金线鲃。上世纪60年代,滇池里有土著鱼26种,现在湖体中只存有4种了。目前滇池土著鱼类有15种濒危或易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有8种。

金线鲃属一共有70多个种类,在鲤科里算物种丰富的家族了。如有滇池金线鲃,也有抚仙湖的抚仙金线鲃和阳宗海的阳宗金线鲃——站在昆明梁王山顶,就可以一览三湖胜景。那么一种金线鲃即使灭绝了,又有多大影响?

洞穴生物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生物类群之一,是研究生物极端环境下生存适应的绝佳素材。杨君兴介绍:“每个生物都是一部‘天书’,蕴藏着隐秘的地质知识和进化信息,一个物种消失了,书里的一页纸就撕掉了。”

同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的王晓爱博士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来理解生物多样性,她说:“有物种多样才会有遗传的多样性,由此带来的丰富基因是人类应对各种不确定变化的资源库,比如应对各种流行传染病等也需要借助基因研究,不能因为现在‘没用’就不管,‘物种用时方恨少’。”

繁育之功:“抓住上苍留给我们的最后机会”

2004年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在昆明大板桥建立珍稀鱼类繁育基地,约有23亩。潘晓赋回忆,从单位坐一个多小时74路公交车,然后转11路公交车,到大板桥,再换“摩的”花五块钱才到基地,基地四周是连片农田。

有了经费和基地,杨君兴团队开始野外寻鱼。他们走遍了滇池周边散布的龙潭和溪流,最终在嵩明黑龙潭和牧羊河找到了很小的野生金线鲃种群。如今在办公室回忆,杨君兴说:“这可能是上苍留给我们拯救滇池金线鲃的最后机会,而没有中科院、云南省发改委、环保厅和科技厅的支持,我们也走不到今天。”

滇池金线鲃在野外生存良好,但来到实验室不繁殖了,池塘里的金线鱼精子和卵子始终不成熟,没法人工授精,有些鱼甚至不排精。

研究人员开始一项项分析滇池金线鲃繁殖所需的条件:要吃什么才能帮其性成熟,让饵料配方高度吻合其“野外食谱”;在野外自然繁殖所需的温度、水流、光照条件,然后人为营造产卵环境……

潘晓赋自基地成立就驻扎下来,滇池金线鲃在夜间活动,繁殖期他们就睡在鱼塘的埂上。“搞科研将就鱼不能将就人”,潘晓赋回忆:“晚上观察鱼累了,翻个身能看见满天星斗,也是乐趣。”在那些个不眠夜里,潘晓赋给出生的儿子取名浩铭:希望在浩渺的滇池里,铭记下这一笔。

出苗了!2007年,实验室终于繁殖出300多尾鱼苗。杨君兴团队摸索出金线鲃性成熟规律后,其受精率从一小时以上受精三成,提高至到半小时内受精七成。此后,滇池金线鲃胚胎发育、仔稚鱼的食性转化与生长、鱼的繁殖力以及卵径大小与胚胎存活的关系等立项课题,也一个个搞清楚了。

3月中旬,记者来到大板桥的鱼类基地。斗转星移,一条机场高速让去程缩短了许多,基地周边建起水库搬迁户的新房,沪昆高铁飞架眼前。在孵化车间,直径两三米的钢盆里,能看到滇池金线鲃的幼鱼密密麻麻。年轻的张源伟博士指着受精卵说:“鱼卵就粘在附着物上面,从最初繁殖三百尾到如今上千万尾,金线鲃的种保住了!”

一个物种的保存有四个层次:种群保存、个体保存、细胞保存和分子保存。王晓爱自称“养细胞”的人——把滇池金线鲃的细胞“冻”在零下196度的液氮里,需要时再恢复活性。除了滇池金线鲃,她还给30多种云南土著鱼“建档立卡”,实现细胞水平的保存。王晓爱也是杨君兴老师的博士,张源伟是她同学和老公。从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年轻的他们读懂了情怀和责任。张源伟掌握了滇池金线鲃和鲤鱼的杂交技术,十分有利于产业化推广,这意味着专利和钱。如今代替潘晓赋在基地扎根的他却说,光图钱就不在这里干了。

须知,在号称“生物王国”的彩云之南,有淡水鱼类629个种类,其中土著种594种,约占全国淡水鱼类的四成,居全国之首,而目前云南处于灭绝、极危、濒危和易危的土著鱼有138种。从这些数字中,不难领会杨君兴团队工作的特殊意义。杨老师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价值,我头发白了,但还有很多濒危鱼类等着我们。”

出来实验室,滇池金线鲃将面临两个方向:放流进入滇池水体,重新回到祖先们的世界,净化滇池水体;人工养殖可持续开发利用,“游”回市民餐桌,增进民生福祉。从2010年开始,滇池水体首次放流金线鲃,就是杨君兴团队人工繁育的鱼苗。十年以后,它们活的怎么样?

生态之治:生物多样性恢复需要“绣花功夫”

从“九五”规划就被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滇池治理是事关云南全局的大事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云南省、昆明市全面实施“六大工程”,一届接着一届干。2016年全湖水质由劣Ⅴ类上升为Ⅴ类,首摘“劣Ⅴ类”帽子;2018年上升为Ⅳ类,为30年来最好;2019年滇池全湖水质继续保持在Ⅳ类。锲而不舍20多年,滇池治理成效明显,也从单一治污向“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并重”转变。

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的潘珉,高度评价当年环湖截污和“四退三还”的滇池治理之功,其中“四退三还”指通过退塘、退田、退人、退房,实现还湖、还林、还湿地。“人退湖进,休养生息,是滇池生物多样性的‘产床’”,她说:“通过工程性措施先解决外源污染问题,再转向湖体水生态治理,也是国际湖泊治理的共性经验。”

在生物均衡、生态健康的湖体里,不该“一鱼独大”。2010年来,人们累计向滇池放流了180多万尾金线鲃。同时还有滇池高背鲫、云南光唇鱼、滇池银白鱼等土著鱼——它们都经历了在滇池里消失又重现的“命运沉浮”。

潘晓赋介绍,金线鲃处于滇池食物链高层,捕食银鱼等小鱼小虾,小鱼虾们吃浮游生物,而浮游生物是藻类们的最大消耗者,又正是藻类导致水体如绿油漆且臭。作为滇池最重要的旗舰物种,金线鲃的繁盛,能改善鱼类群落的结构配比,还能帮助其他土著鱼类恢复种群。

然而放流十年,金线鲃在滇池里的种群恢复仍不理想。人们虽在盘龙江上游发现了放流金线鲃的种群,“但没有发现小鱼苗,说明人工放流的鱼可能没繁殖”,王晓爱有些失望。为何呢?杨君兴分析,一是放流数量少,在滇池里找到宛如大海捞针;二是说明滇池的整体生态环境还不健康理想——对金线鲃来说,龙潭、暗河的洄游环境依旧被阻断着,“天然产卵场”恢复不够。

研究人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滇池边许多寺庙里的龙潭溪流,还能保留一些土著鱼的野生种,周边生态也破坏较少。潘晓赋说:“学术上注意到‘神山圣境’对物种的保护作用,说到底是敬畏心理使然,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去功利化’。”

沧海桑田,要恢复滇池金线鲃的“生境”谈何容易!但如果以生物多样性作为衡量指标,滇池金线鲃就像试金石和航标灯,激励人们向更高水平的滇池治理迈进!单单以龙潭为例,它们有的干涸湮没,有的被截断成取水口,有的归谁管理都说不清楚,而吐纳连通的龙潭,都曾是滇池的一部分。潘珉认为:“如果说工程治理见效快且显见,那么滇池生态治理和生物多样性恢复,则要长期下绣花功夫,工作琐碎更须尊重科学。”

但选择生物多样性等指标来衡量湖泊治理,既是一个阶段性问题,又是个操作问题。潘珉承认,道法自然、一湖一策的思路听上去挺美,但复杂的指标体系该如何设计才科学?这样的指标体系能否落地?能否量化评估用于考核?潘珉说:“滇池这方面的指标研究刚刚开始,但也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杨君兴对此理解:滇池金线鲃未来的命运,正有赖于“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成效。

利用之路:“游回餐桌”才是最可靠的保护

1638年,大旅行家徐霞客从胜境关入云南,驻足昆明。这一年,他写下《游太华山记》,其中说金线鱼“鱼大不逾四寸,中腴脂,首尾金一缕如线,为滇池珍味”。这就是滇池金线鲃。

潘晓赋兴冲冲领着记者去看一个昆明西山脚下的龙潭,他推断当年徐霞客从那里路过,登上太华寺,写下《游太华山记》。当地社区干部也有意引种金线鲃,续写一段历史的前缘。但现场景象让人失望:当年可能繁育金线鲃的龙潭已干涸,旅游开发也搞得溪涧面目全非,与徐霞客当年描写的原生态美景大相径庭。

不过,西山区碧鸡镇百草村的村民,也积极为滇池金线鲃忙活。百草村坐落滇池边,村里大小两个龙潭,一直都有滇池金线鲃生存。村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正想借力金线鲃再打造乡村旅游。记者赶到时,村里的龙潭刚疏浚完。小组长王学说:“金线鲃游回暗河躲起来了,施工完游客就能看到野生金线鲃,这可是我们百草村的旅游亮点。”

十多年前,杨君兴曾力推“海菜花-金线鲃-蚌类”的立体养殖模式,就是放大的“生态缸”,希望应用在滇池周边“四退三还”的农地上,还为此争取项目建起试验田。但随着项目完成,这个模式停了下来。在他老同学、西南林业大学退休教授周伟眼里,“生态缸”养殖虽好,但有点“生不逢时”——那时候怎样迅速让滇池水清是最紧迫的任务,花鱼蚌的效果慢了。而如今周伟教授觉得“生态缸”养殖的时运来了。他说:“这套模式的好处是村民受益,卖海菜花、金线鲃可以赚钱,又能净化滇池水质增进生物多样,值得在滇池‘轮牧’推广。”

随着滇池治理“由一湖治理向流域治理转变”,开发滇池金线鲃的经济价值,让更多的“立体湿地生态缸”在流域内开花替代其他产业,无疑意义深远。但是,这路子可行吗?会有哪些挑战?

历时13年,经连续4代,杨君兴团队以野生滇池金线鲃为基础,终于培育出滇池金线鲃的养殖品种:“鲃优1号”。“鲃优1号”的生长速度比野生种快了四成,肌间刺优化八成,煮熟可以直接咀嚼咽下,可规模化养殖。

2018年5月,“鲃优1号”通过农业农村部认证,成为云南省首个获国家认证的水产养殖新品种。此前十年,农业农村部审定182个水产新品种,云南付诸阙如,丰富的鱼类资源没能转化为产业优势。

杨君兴说:“一条濒危的鱼能产生效益,游回老百姓的餐桌,是最可靠的保护,也是推进湖泊流域生态治理的契机。”那么品种有了,市场推广的开吗?

出昆明二百多公里,到曲靖市会泽县。在乌蒙山的肚子里穿行,沿野牛厩河溯源而上,水声喧哗作伴,一路山花烂漫,再开一小时,就来到滇泽水产公司的养殖基地,见到了李建友。

李建友长期和杨君兴团队合作,致力于滇池金线鲃的产业化推广。基地养殖以鲟鱼为主,但附带养了40多种云南土著鱼,这些土著鱼常被放流到附近的牛栏江,这里也是滇池补水工程起点。

尽管滇池金线鲃市价高达六七百元一公斤,但销量有限推广不开。李建友总结:一是鱼小,一公斤三十多个,不像大鱼做“硬菜”好卖;二是作为养殖品种生长期还是慢,长到30多克要两年;三是知名度不高,毕竟成为养殖新品种才一两年。

但平时爱研究的李建友,琢磨实践出了“微流水稻田养殖金线鲃”:在一方稻田设出水口和入水口,稻田一侧挖沟。通过稻田水量控制,可以调节水温从而影响鱼的进食习惯和繁殖期;割稻子时鱼进入沟里,克服了稻田养鱼的季节性。李建友说:“这套技术简单成熟易复制,金线鲃养殖规模不再是问题,但推广开来还需要政府民间共同努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建友“稻田养土著鱼”的发明,和杨君兴“立体湿地”的思路不谋而合。杨君兴介绍,云南山区多、大水面少,冷水干净的小坑塘溪流挺多,适合当地土著鱼生长。云南全国最多的特有鱼种如何惠及边疆民族地区?滇池金线鲃的产业化不只对滇池流域生态治理有用,还是全省环境保护和利用的“探路者”。

从老人陶醉的神情里,记者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喜茫茫空阔无边”的滇池:那里“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香稻晴沙;那里苍烟落照,可观半江渔火、两行秋雁。近处看,成群的金线鲃在龙潭溪涧和滇池间穿行,阳光下熠熠生辉,“首尾金一缕如线”……

那一刻,记者心头一动,想到了潘晓赋的那句话——“保护滇池金线鲃,也是保护我们的乡愁”。(人民日报徐元锋)

主办单位:昆明市人民政府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0871-65390101昆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THE END
1.暴利养殖之王揭秘全球最赚钱的动物种类暴利养殖之王:揭秘全球最赚钱的动物种类 在全球范围内,养殖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农业生产的一大支柱。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些特定的养殖品种因其高效益、快速增长和较高价格而成为商家追求的焦点。以下我们将探讨哪些品种被认为是最暴利的,并且分析它们为什么能如此受欢迎。 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513610.html
2.赚钱养殖农村佳选解析赚钱养殖:农村佳选解析 在农村,养殖业不仅能够提供食物,还能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以下是几种适合农村养殖的选择,同时也能带来不错的收益。 养鱼 在水库、河流或人工池塘中养鱼是一种理想的选择。鱼类生物量高,成熟期短,且市场需求旺盛,如鲫鱼、草魚等多年轻有为者都可从中获利。此外,与其他动物相比,饲料成本较低https://www.b9yemu9l.com/jun-lei-yang-sheng/515907.html
3.理想的养殖之选赚钱又高效的动静物养殖方式理想的养殖之选赚钱又高效的动静物养殖方式 在当今社会,养殖业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新鲜食材的需求,还能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对于那些想要通过养殖挣钱的人来说,选择合适的品种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理想的养殖之选,它们既好养,又能够带来可观的收益。 高蛋白水生鱼类https://www.fhykpfauy.com/shui-chan-yang-zhi-zi-xun/592067.html
4.养殖高效经济动物如鸡鸭鱼虾等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选择合适的农畜产品进行养殖,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能为自己带来稳定的收益。那么,我们应该养殖什么呢?下面我们将一一探讨。 什麼是最適合養殖?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和饲料成本等因素。在众多选项中,鸡、鸭、鱼和虾等动物被认为是比https://www.fikyjuyw.cn/mei-ti-bao-dao/496642.html
5.致富宝典揭秘什么养殖最赚钱致富宝典:揭秘什么养殖最赚钱? 蓬勃发展的水产养殖 水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高档鱼类和海鲜。现代水产养殖技术不断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保障了产品质量。例如,红鱼、花莲虾等不仅口味美,而且营养价值高,对于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费者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 https://www.gelafhotz.cn/mi-feng-zi-xun/564645.html
6.多种鱼类养殖指南:盈利潜力巨大,赶快行动吧!又称火烧鳊、黄排、红鱼等,是一种洄游性鱼类,常栖息于大型中下层水域。其食物来源广泛,包括底栖无脊椎动物、底泥中的有机物质、藻类以及植物碎片。这种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和福建闽江等水域。胭脂鱼的生长特性表现为个体体型庞大且生长速度迅猛。在自然环境中,最大的胭脂鱼体重可超过50公斤。而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仅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487259679919474&wfr=spider&for=pc
7.养殖哪种鱼最赚钱理想股票技术论坛想要在养殖业赚钱?了解哪种鱼类养殖能够获得高回报是关键。本文将介绍一些稳定盈利且收益较高的鱼类养殖方法,帮助您选择适合自己的养鱼方式,实现持续稳定的收入。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4028659.html
8.《潜水员戴夫》池塘养鱼收益排行,哪种鱼最赚钱?6条回答:如果你是《潜水员戴夫》的玩家,想在池塘里养殖鱼类以获取最大收益,那么这里有一份由零sama精心整理的养鱼指南。首先,在0-50米深度区域,泰坦扳机鱼和蓝鳍金枪鱼(记得参加【金枪鱼派对】)以及条纹四鳍旗鱼(酱烤或寿司都是好选择),能带来可观回报。接https://wap.zol.com.cn/ask/x_26192394.html
9.养鱼和养猪哪个赚钱?二、养哪种淡水鱼最挣钱? 1、黑鱼 黑鱼,以其无多余细刺、肉质鲜嫩且营养价值高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从养殖角度来看,黑鱼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回报周期短,技术门槛相对较低,非常适合发展规模养殖。黑鱼的市场需求稳定,价格相对较高,其抗病能力较强,养殖过程中相对容易管理,进一步降低了养殖风险。 https://news.cnhnb.com/mrdzx/detail/463071/
10.农村养殖业,养兔养鸡养鱼养鹅哪个最赚钱养殖业核心提示:1、养兔。在农村养兔能赚钱,是否最赚钱哪种这不一定,但主要养殖技好,赚点小钱还是不难的。整体而言,养兔能赚钱有两个要点:一是养兔投资小。在农村投资几千元来养几十只种兔,一般人还是可以投资的起,不象其它特种养殖,动不动要大投资且进入养殖的门槛不低.2、养鸡。养殖业行情好时也能最赚钱,比如https://www.qunapu.com/news/show-3033.html
11.2017年很有养殖前景的鱼有哪些?2017养哪些鱼赚钱?养殖项目近几年,鱼市行情一直处于下跌趋势,有的养殖户甚至因此亏本,那2017年还要养鱼吗?养哪些鱼赚钱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养殖淡水虾类仍是热点 我国淡水虾市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苏、福建、上海和浙江等地区。养殖品种主要有罗氏沼虾、青虾、刀额新对虾、澳洲淡水龙虾等。去年,南美白对虾在广东、福建、江苏等地https://www.tuliu.com/read-47644.html
12.流水鱼智能化工厂化养殖系统,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物联网化的综合流水鱼智能化工厂化养殖系统是按照《“十四五”数字农业建设规划》部署要求,做好国家数字渔业创新应用基地,根据数字渔业基地的定位及当前信息技术在渔业的产业需求、研发创新、实际应用等情况,针对不同数字渔业生产场景的特点,进一步细化完善数字智能化渔业基地的建设任务,完善功能要求,做好各地区渔业基地项目设计,在现有养殖https://www.fmiri.ac.cn/info/1016/22909.htm
13.深度剖析2016养殖常规鱼类“钱”途在哪儿行业动态养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综合分析全年的养殖现状、鱼价行情,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安排生产。获取养殖的信息、资源的通道很多,关键是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打开心扉多同外界接触和交流。 2、总结经验、调整模式 养殖一个周期,不论赚钱或亏本,都要总结经验。亏了,分析原因,看究竟是什么问题所造成的结果;赚了,总结http://m.xumurc.com/weixin/newsshow/44152
14.水产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这8种高利润养殖品种你试过吗?三、水产养殖最赚钱淡水石斑鱼 1、淡水石斑鱼养殖一斤成为近几年的水产养殖新品种,而且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养殖技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箱养殖,就是在湖边建一个养殖场,拿网围住,以免防止逃跑。第二种就是池塘养殖,这个就比较简单,买一些苗回来放在鱼塘饲养就像,定期给一些饲料。在浙江有一位水产养殖农户养殖石https://www.jiamengfei.com/news/807697
15.淡水养殖养什么好(淡水养殖养什么好呢)会东网5. 淡水养殖什么最好 常见的有草鱼、青鱼、鲤鱼、鲫鱼、生鱼等,这些鱼都是大众化鱼类。但还有几种名特优淡水养殖品种,经济效益要更为优秀 6. 淡水养殖有什么种类 淡水池塘我们可以养殖一些淡水鱼和淡水的螺类 7. 淡水养殖什么最赚钱 发展规模养殖,发挥规模优势 https://www.huidongwang.cn/3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