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20年我国牛羊肉供需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影响,全年产量较上年小幅增加,消费需求在1季度遇冷后逐步回暖,全年消费需求有所增长,供应偏紧导致牛羊肉价格上涨,全年牛羊肉集市均价分别为84.09元/kg和80.57元/kg,同比分别上涨14.8%和11.6%;牛肉进口继续增加、羊肉进口小幅减少,牛羊肉累计进口分别为211.83万t和36.50万t,同比分别增加27.7%、减少7.0%。预计2021年国内牛羊肉需求继续旺盛,供给仍保持偏紧趋势,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12020年牛羊肉市场形势回顾
1.1疫情阶段性影响牛羊供需
1.2产量小幅增加
尽管疫情冲击牛羊肉生产,造成1季度产量小幅下降,但伴随疫情防控常态化,牛羊肉产能恢复势头总体良好。从宏观背景来看,我国正处于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牛羊生产布局逐步优化、规模经营水平持续提升、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牛羊生产,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牛羊产业在推进乡村产业脱贫、产业振兴,以及促进居民膳食消费结构升级等方面都发挥着显著作用,牛羊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并未因疫情而转变。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先后出台《关于维护畜牧业正常产销秩序保障肉蛋奶市场供应的紧急通知》《关于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等政策文件,果断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畜禽产品正常生产流通,积极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加快复产复工,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牛羊生产供应,这为全年的牛羊生产恢复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年后3季度,我国牛羊肉产量逐季度加快恢复,全年产量小幅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肉牛出栏4565万头,同比增加32万头,增幅0.7%,牛肉产量672万t,同比增加5万t,增幅0.8%,年末全国牛存栏9562万头,同比增4.6%;全国羊出栏31941万只,同比增加242万只,增幅0.8%,羊肉产量492万t,同比增加5万t,增幅1.0%,年末全国羊存栏30655万只,同比增1.9%。总体来看,2020年2季度开始牛羊肉产能已超2019年同期,4季度牛羊陆续进入出栏高峰期,牛羊产能恢复增长的势头仍然强劲(表1)。
1.3消费保持增长
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全年牛羊肉消费总量明显增长。疫情初期,牛羊肉户外消费受冲击遇冷,但线上消费活跃、家庭消费有所增长。伴随疫情影响减弱、防控形势转向常态化,牛羊肉消费长期利好的态势没有改变。从产量与进口来看,后3季度牛羊肉产量恢复增长,全年牛羊肉进口总量继续增加,体现出国内牛羊肉消费需求依然旺盛;从全国餐饮消费来看,3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减少46.8%,此后降幅逐月收窄,10月份在国庆、中秋双节带动下餐饮收入实现年内首次转正,11月份出现0.6%的小幅下降,餐饮市场规模基本接近上年同期水平,全国餐饮市场复苏回暖的态势十分明显。有多方因素刺激牛羊消费、促进牛羊市场回暖。具体原因在于:
一是非洲猪瘟疫情与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下的猪价仍处高位,牛羊肉替代消费作用仍然显著。尽管2020年3季度以来猪肉产能逐步恢复、猪肉价格有所下降,但较常年猪价依旧明显偏高。特别是3、4季度玉米等重要饲料原料涨价明显,抬高养殖业生产成本,猪价长期高位运行,带动牛羊肉替代消费增加。
三是牛羊肉消费形式多元,线上消费快速增加。在牛羊肉消费需求旺盛、消费总量明显提升的同时,消费渠道、消费方式逐步拓展,热鲜肉、冷冻肉、冷鲜肉等各种形式的牛羊肉均已占据重要的消费比例,各类熟肉制品和休闲便捷食品等牛羊肉精深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都在快速增长。此外,在农贸市场、超市等传统场所消费增长的基础上,牛羊肉线上消费也呈现日趋活跃的态势。
总体而言,在户外消费经历挫折的背景下,通过全年牛羊肉产量和进出口数据可以看出,全年牛羊肉消费逐步趋暖,消费需求仍显旺盛,消费总量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1.4牛肉进口量增加,羊肉进口量小幅减少
1.5价格继续上涨
一是全年价格高位运行。2020年,牛肉最高价为86.56元/kg,较上年最高价82.28元/kg上涨5.2%,最低价为81.89元/kg,较上年最低价68.36元/kg上涨19.8%;羊肉最高价为83.29元/kg,较上年最高价79.94元/kg上涨4.2%,全年最低价为78.19元/kg,较上年最低价68.23元/kg上涨14.6%。
二是价格波动比较平稳。2020年,牛肉最高价与最低价价差仅为4.67元/kg,而上年这一价差为13.92元/kg;羊肉最高价与最低价价差仅为5.10元/kg,而上年价差为11.71元/kg。因此可见,2020年牛羊肉价格稳居高位,上下波动幅度不大。
三是涨价幅度逐月收窄。牛肉价格在3月份达到22.8%的同比涨幅后连续8个月涨幅收窄,到11月同比涨幅跌至4.0%;羊肉价格同样在3月份达到17.3%的同比涨幅后连续8个月涨幅收窄,到11月同比涨幅跌至2.6%。12月消费旺季来临等因素影响下,牛羊肉价格涨幅均有一定扩大。总体来看,2020年牛羊肉价格年内涨幅较上年明显收窄,自7月份开始的新一轮涨价态势比较平稳。
2突出问题
2.1牛羊供给依然偏紧,价格长期高位运行
近年来,牛羊产业一直维持紧平衡的供需格局,牛羊肉产品供给不足造成价格连年上涨。尽管牛羊涨价受到非洲猪瘟等多方因素综合影响,但供给不足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这种长期供给不足的态势直接导致牛羊价格步步高升,2019年牛羊肉价格分别同比上升12.4%、15.7%,2020年同比则继续上升14.8%、11.6%。快速涨价的背后是产能增长乏力,2017—2019年牛羊肉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6%、2.0%,而同期牛羊肉消费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4%、3.0%,产能增速明显低于消费增速,这也就造成牛羊价格快速上涨。
2.2规模经营水平偏低,综合生产能力不强
相较家禽、生猪等其他畜种,牛羊规模化养殖水平偏低,综合生产能力不强,规模经营效益未充分显现。2018年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场占比为26%,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规模场占比为38%,综合生产能力有待提升。牛羊散养占据重要比例,舍饲养殖规模化水平仍处低位,养殖方式和技术手段比较传统,现代化的饲养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我国牛羊产业,特别是肉羊产业,多是由牧区放牧模式发展而来,较其他畜禽产业部门发展起步较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综合来看,牛羊产业规模化水平低的因素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牛羊养殖周期较家禽、生猪明显偏长,养殖资金投入较高且回收期高于其他畜种,这就抑制了企业投资牛羊产业的积极性;二是牛羊生产所依赖的牧草体系没有充分建立,牧草产量不足、布局不优是限制养殖规模扩大的一个主要因素;三是近年来活牛、活羊价格涨幅较大,饲草料价格也在同步上涨,饲养成本升高迫使扩群难度加大。
2.3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区优势发挥不足
另一方面,我国农区发展牛羊产业拥有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等多项优势条件,而这些优势仍未充分发挥。在农区发展牛羊产业的优势条件表现为:一是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可以为反刍动物提供基本的秸秆资源保障;二是靠近饲料粮主产区,能量饲料易于充分保证,可以有效降低饲料粮的运输成本;三是农区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相对便利,牛羊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比较优越;四是接近种植业产区,利于促进种养结合。当前我国农区牛羊产业发展力度不足,农区资源优势仍未充分发挥,这不利于我国牛羊产业突破当前的资源环境约束。
2.4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续,国际市场风险升高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牛羊生产的影响逐步减弱,但疫情的国际大流行趋势对全球牛羊产业冲击依然明显存在。截至2020年12月30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80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77万例,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与此同时,疫情对全球粮食、畜禽的生产及贸易均带来冲击,正常生产秩序受到破坏,牛羊产能有所下降。尽管2020年我国维持了牛羊肉总体进口增加的趋势,但牛肉进口增速明显放缓、羊肉进口小幅下降,国际市场和进口贸易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一方面,疫情冲击下多国牛羊屠宰加工企业出现停工停产,活畜运输、交易等多环节受阻或出现不便,我国也因疫情暂停对多家企业的牛羊肉进口,国外牛羊生产端不确定性明显增多,因疫情随时关闭的企业直接阻碍我国正常的牛羊肉贸易;另一方面,辽宁营口、安徽合肥、湖北武汉、福建厦门等多地均在进口冷冻牛肉等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牛羊肉进口的安全风险明显升高,消费者对进口冷冻食品的消费信心受到冲击;此外,疫情影响下,牛羊肉生产、贸易等各环节的防疫成本明显升高,产品进口需要面临更高的安全检疫成本。
从目前的全球形势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将长期持续存在,疫情对牛羊产业造成的冲击依然十分显著,疫情持续扩散将进一步抬高牛羊肉的国际市场风险。
32021年市场走势预测
预计到2021年2月牛羊肉价格上涨至新峰值,然后在5月份前后触底反弹,至年末将持续上涨,全年价格仍将延续2020年的高位运行态势,且较2020年小幅上涨5%~10%。
3.1短期走势
1—2月份在元旦、春节双节拉动下,牛羊肉价格将继续上涨,并在2月份达到新峰值。从供给来看,3季度末牛羊存栏环比分别增4.0%、2.1%,且新冠肺炎疫情对牛羊生产的影响基本消退,伴随出栏旺季来临,牛羊供给将明显扩大;从需求来看,多因素刺激牛羊肉消费需求增长:一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消费提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庆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重点监测企业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4.9%,且10月份餐饮收入开始实现正增长;二是冬季牛羊肉季节性消费和节日性消费明显增加,特别是元旦、春节等节日来临,将刺激牛羊肉消费需求扩大;三是猪肉价格仍处高位,牛羊肉替代消费作用仍然显著。综合来看,在季节性消费旺季形势下,后期牛羊肉价格将继续保持稳中有涨态势,预计2021年2月份牛羊肉价格或将超过2020年最高价达到新峰值。
3.2全年预测
从2021年全年走势看,牛羊肉价格有望继续保持高位,并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特征。3月份开始肉类消费将有所下降,且进入出栏淡季,牛羊肉价格将小幅下跌。7、8月开始在消费增长拉动下,牛羊肉价格上涨态势将进一步显现,至第二年春天一直延续小幅上涨态势。总体来看,2021年价格将主要受国内供需、进口贸易、替代品价格等因素影响。从国内供需来看,2021年牛羊存栏有望增加,但涨幅不大,牛羊肉产能将会小幅平稳扩大,而消费增长仍有加速趋势,国内供需紧平衡格局不会改变;从进口贸易来看,2020年的进口增速已显放缓趋势,全球疫情依然严峻背景下2021年国外牛羊肉产能恐难增长,预计牛羊肉进口将会进一步放缓;从替代品价格来看,预计2021年猪肉价格将有明显下降,牛羊肉替代消费作用或有减弱。综合各因素,预计2021年价格仍将高位运行,且较2020年价格约小幅上涨5%~10%。
4政策建议
4.1多措并举扩大产能,积极调控稳定价格
要推动牛羊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提升牛羊产能增长速度,确保牛羊肉市场充分有效供给,积极促进牛羊价格平稳运行。一是要加快推进牛羊良种选育与推广,通过现代牛羊良种扩繁体系助力养殖户牛羊良种升级,及时淘汰性能落后的品种;二是要做好本土牛羊良种资源开发,切实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本土的良种优势,促进不同品种优势性能的充分结合;三是要革新牛羊养殖技术与观念,积极引进和发展现代牛羊养殖技术,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动养殖节本增效,积极提升牛羊生产效率;四是增强优质牧草供给能力,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提升天然草原生产力,加强对农区滩涂和南方草山的资源开发,建设农牧交错带高标准牧草生产基地;五是加强对牛羊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多种形式的金融扶持体系,有针对性的化解牛羊养殖成本问题;六是实施基础母畜良种扩繁计划,优化基础母畜生产布局,培育一批性能优良的基础母畜。此外,要特别加强市场预测预警工作,积极调控牛羊肉价格,促进价格平稳运行。
4.2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养殖体系
在不同的农区、牧区依据地理条件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积极引导牛羊养殖主体通过改造提升养殖设施等方式扩大养殖规模和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首先,鼓励发展牛羊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对于中小养殖户要支持创办家庭牧场和牧业合作社,对于大型企业要支持发展牧业龙头企业和“公司+合作社+牧户”的发展模式,鼓励新型主体以产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积极开展合作和联合经营;其次,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中小养殖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支持牛羊养殖龙头企业对中小养殖户专业化生产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进中小养殖户与新主体通过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营销、技术共享、品牌共创等方式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此外,要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必要的社会基础保障,积极发展牛羊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完善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健全基层社会化服务,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的畜牧科技服务企业,鼓励在良种繁育、饲料营养、疫病防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展比较全面、实用的科技服务。
4.3促进农牧循环发展,提升绿色养殖水平
在农牧交错带和农区积极发展农牧结合的牛羊养殖模式,有效推进农牧业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能量转换,以绿色发展推进牛羊业的高质量发展。发展牛羊产业的农牧结合需要综合考虑选址布局、资源优势、协作动能等多方面因素,并以追求种植业、牛羊养殖业互利共赢基础上的最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目标。在种植业与牛羊养殖业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各种关系和联系,这需要建立农牧结合协作机制来实现二者更好的配合与发展。一是鼓励生产主体内部发展农牧结合,把生产主体内部的农作物种植与牛羊养殖天然结合,实现粪污内部消化、资源内部利用,满足生产主体利益诉求和外部环境生态诉求;二是优化农作物种植与牛羊养殖的空间匹配,避免长距离的牧草运输或粪污运输,合理分配农牧2个产业间的空间布局,积极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三是搭建农牧结合合作平台,为专业化农作物生产主体和牛羊养殖主体提供合作机会并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此外,政府应当加强在农牧循环和绿色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尝试构建牛羊养殖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创新牛羊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化实现模式。
4.4强化产品安全检疫,拓展牛羊进口渠道
为保障我国牛羊肉品质安全和充分供给,一方面要在国内严把动物防疫和质量安全关,另一方面要在国外拓展多元化的牛羊肉进口体系。
国内方面,重大动物疫情已成为威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牛羊产业要格外注重疫情防控。一是要建立动物防疫主体责任制,层层确立各级各地防疫主体,明确责任范围;二是建立完善的牛羊防疫制度,促使防疫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坚持疫情分区防控,规划建立牛羊运输通道,保障活畜安全跨区调运;四是着力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建立现代、完备的检疫体系,加快实施重大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同时,冷冻食品安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应当特别注重进口冷冻食品和国内冷链运输产品的质量安全。当前,为应对各种畜禽疫病传播难题,国家积极鼓励发展冷链物流,推进运活畜向运肉转变,冷鲜肉和冷冻肉的运输将会大幅增长。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冷链物流的防疫工作极为严峻,应当特别加强在冷链环节的安全检疫工作,保障牛羊肉安全供给。
国际方面,要积极应对全球形势变化,着力分散牛羊肉进口贸易风险。一是坚持扩大在畜牧业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争取更多的合作主动权与参与话语权;二是坚持牛羊肉进口多元化,积极拓展进口渠道,分散过度集中化的进口风险;三是创新牛羊肉进口模式,通过拓展海外农业合作、收购海外企业、组建牧业合资公司等方式拓展多元化的新型牛羊肉进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