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特点
酒泉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得天独厚,特色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新疆段重要节点,是甘肃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兰新高铁、兰新铁路、连霍高速、京新高速和西气东输、西油东送、西电东送廊道横贯全境。敦煌国际机场、嘉峪关机场和鼎新机场等4个机场与全国29个大中城市通航。拥有甘肃唯一的边境口岸,陆路口岸、国际航空口岸、海关、边检、商检等外贸服务机构齐全,边贸条件优越。
二是农业特色鲜明。气候条件独特,是传统的灌溉农业区,现有耕地近400万亩,形成了蔬菜种植65万亩、优质林果40万亩、现代制种45万亩、中药材50万亩、肉羊肉牛600万头(只)以上的产业规模,蔬菜制种产量和出口量占到全国的50%左右,是全国重要的良种繁育基地和外贸制种基地,有肃州和敦煌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优质特色农产品远销海内外。
三是资源禀赋良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91种、矿产地275处,铬、钒、石棉、钨、菱镁、黄金储量居全国或甘肃省前列。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达8000万千瓦以上,光热资源蕴藏量达20亿千瓦,可开发利用面积5万平方公里,属国家光热资源分布一类地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开发利用示范区,已建成风电装机915万千瓦、光电装机200万千瓦,并配套建成了体系完备、产业链齐全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四是文化底蕴深厚。酒泉自公元前121年设郡,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敦煌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交相辉映,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享誉世界,雅丹地貌、雪山冰川、沙漠胡杨令人叹为观止,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西部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敦煌市被确定为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永久会址,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文博盛会。
二、自然条件独特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地处东经92°23'-100°21',北纬38°5'-42°43',北与蒙古国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与青海省为邻,东临张掖,西接新疆,东西长673公里,南北宽517公里,全市国土面积2.9亿亩,占甘肃省面积的42.15%。
全市农用地共191.06万公顷,其中耕地保有量26.05万公顷;建设用地10.13万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4.94万公顷。土壤类型多样,共划分为20个土类,42个亚类,65个土壤,72个土种。
全市土壤类型大部分为山地、戈壁荒漠自然土壤,棕漠土、灰棕漠土为主要的地带性土壤,是全市分布最广的土壤类型。耕作土壤主要有灌漠土、潮土、耕种风沙土、耕种草甸土等,其中灌漠土分布面积占耕地面积65.36%,是全市绿洲农业土壤的精华。
三、牛羊产业链发展基础良好
全市现有可利用草原8810万亩,人工种草126万亩、农作物种植252万亩,年产人工饲草120万吨、农作物秸秆241万吨,为大力发展以牛羊养殖为主导的草食畜牧业奠定了良好的饲草基础,牛羊饲养量迅速增长,其中肉羊饲养量位居全省首位,肃州、金塔、玉门、瓜州肉羊饲养量均达到100万只以上,是全省肉羊生产大县。肉羊产业:全市肉羊饲养量达到600万只,沿祁连山天然高山草原放养的羊只有肃北盐池湾滩羊、阿克塞哈尔腾羊、祁连藏羊、甘肃高山细毛羊等独特品种,喝冰川融水,食百味中药,产无膻有机肉;养殖品种主要有萨福克、杜泊、德克赛尔等优良肉羊品种和小尾寒羊、湖羊等多胎多羔品种。肉牛产业: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26万头,百头以上规模养牛场79家,千头以上规模养牛企业1家;养殖品种主要有西门塔尔、安格斯等肉牛优良品种和本地黄牛等。
近年来,随着绿色有机优质牛羊肉在消费市场的走俏,该市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场和优良的空气、土壤、水源等为饲草种植、牛羊生产提供了有力条件,促进了全市绿色畜牧业发展。积极推行绿色有机牛羊标准化生产技术,全力构建“两区、十场、百村、万户”绿色有机牛羊生产体系,大力实施畜产品品牌战略,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外销数量,不断提高畜产品附加值,促进绿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创建绿色有机牛羊标准化生产示范点13个,创建绿色有机牛羊企业品牌15个。申报认证了“祁连雪山百草羊”“清泉羊羔肉”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肃北县、阿克塞县、玉门市8810万亩天然草场依托祁连牧场、鱼儿红牧场、甘肃丝路汇享商贸有限公司完成了有机牧场认证,“祁连牧场”“祁连鱼儿红”“雪域昌马羊”“康养臻品”等被认证为有机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绿色有机认证和品牌创建有效提升了我市牛羊产业核心竞争力,绿色有机牛羊产业正在酒泉快速兴起。
近年来,该市畜牧技术服务工作紧扣牛羊产业发展需求,以“五良”组装配套技术推广和“五化”示范场创建为主要内容,组织市、县、乡三级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分片挂县包乡进村入户,积极开展牛羊产业化技术推广,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技术服务体系。体制机制方面:全市现有畜牧技术服务机构73个,其中市级机构1个、县级机构7个、乡级机构65个,市县乡三级技术服务体系有畜牧技术人员338人,覆盖全市各个乡镇。全市设立动物疫病防疫机构81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13个、乡级67个,市、县兽医实验室8个,省级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3个。市、县、乡、村四级共有动物防疫技术人员1114人,承担着全市1682万头(只)畜禽,9种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20种常规病预防,18种人畜共患病免疫、监测、净化等工作任务。全市共建成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1个,年产纯种黑安格斯2000多头,纯种西门塔尔500头;省级种羊场3个,年产纯种公羊2000只;牛冻配改良站58个,年可授配改良牛6.99万头,产活犊牛6.56万头;肉羊改良点237个,年改良羊160.9万只,产活羔羊370.7万只。
四、用供应链思路提升产业链价值
扬帆启航、未来可期。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建强产业链、创新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思路,以宁圣农业供应链、福菜福科技、丝路汇享商贸、丝路宁圣供应链、鲜之缘商贸公司等核心企业为引领,整合上中下游全产业链资源,积极推进牛羊养殖业、屠宰加工业、销售端转型升级,畅通冷链、物流渠道,面向全国连接大B端企业,打造牛羊产业互联网,以绿色有机牛羊为发展方向,走“绿色有机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之路,推动绿色有机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打造百亿级产业链,实现上下游参与者多赢。
1.建设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依据酒泉市天然草原分布,科学规划牛羊产业区域布局。将肃北、阿克塞两个牧业县,瓜州县锁阳城镇、布隆吉乡、玉门市昌马、清泉等面积较大的天然草原建设认证为有机牧场,打造绿色有机牛羊生产基地;将金塔、肃州、玉门、瓜州、敦煌五个农区县市区肉牛肉羊养殖条件较好的乡镇,打造成种植优质饲草和养殖绿色牛羊的专业乡,建设绿色牛羊肉生产基地;全力推进肃北、阿克塞两个县创建绿色有机牛羊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市创建绿色有机牛羊生产示范乡10个,培育绿色有机饲草生产基地、绿色有机牛羊生产示范点20个,支撑全市绿色有机牛羊产业发展。
2.培育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建龙头、带产业、促养殖”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知名绿色有机牛羊企业,带动绿色畜牧业发展。积极培育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完善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使产业链条向良种繁育、饲草加工、育肥销售以及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延伸,拓展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提升畜牧业发展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实施“龙头企业+”战略,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基地”、“龙头企业+农(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龙头企业+供应链”、“龙头企业+产业互联网”等多种形式的绿色有机牛羊产业模式,形成“分工协作、抱团发展”的运营机制,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活力,以产业龙头带动引领全市牛羊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3.创建特色品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紧盯戈壁生态环境下的牛羊肉独特风味和优质牛羊肉生产,着力打造以绿色有机食品为主的牛羊肉品牌。充分利用“清泉羊羔肉”、“祁连雪山百草羊”和“雪山羊肉”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祁连牧场”、“乐涫有机”、“康养臻品”等有机羊肉品牌,丰富产品种类,提高牛羊产品品牌化水平和比重,提升产品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以绿色有机牛羊屠宰加工企业为核心,着力培育绿色有机牛羊屠宰加工企业,建立与全国质量网络体系相连接,贯穿饲料、养殖、屠宰、加工、物流、消费等全程记录的质量追溯体系,打造紧密联系绿色有机牛羊生产基地和绿色有机牛羊肉产品销售企业及电商平台的屠宰加工企业集群,促进畜产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推动全市牛羊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4.创新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农业供应链体系。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农业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必须在加大政策补贴的基础上,尽快建设符合当代社会需求和市场规则要求的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发展“农户+合作社+公司+供应链平台”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模式,涵盖农资供应、农业生产(种植、林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冷链物流等诸多环节,将物质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贯穿始终,且以资金流为核心。在农业产业链中以供应链平台为发展关键,对于链条上的物质、资金、信息进行相互融合、共享,促进各个节点的企业共生、共赢、互利,以做大产业链,创新供应链,实现价值链。
进口种牛、肉牛的国内45天隔离+运输到牧场保险最优条件有需要请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