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诊断是一种基于图像信息的诊断方式,被誉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由于自动化程度较低,病理医生缺乏等原因,病理诊断行业在我国发展受限。通过图像识别技术,AI助力病理转向数字化诊断,能有效提升病理诊断效率。AI对病理行业的赋能有望突破行业瓶颈填,补近7万人的病理医生缺口,解决病理行业供给严重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极大的促进分级诊疗的落地。
1、病理诊断不可或缺,供需失衡发展掣肘
病理诊断,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确诊癌症的必需手段。病理诊断是一种通过显微镜对组织、细胞进行观察作出诊断的方法。病理诊断是由病理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疑似病灶部位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颜色反应等情况作出诊断,是疾病确诊的金标准。检验科通过分析体液中的细胞代谢产物、细胞数量、抗体-抗原反映情况等指标对疾病作出推理诊断;影像科通过对身体器官的扫描成像观察器官的形态改变、是否有异常影像信号等作出推理诊断。检验和影像往往作为临床的辅助诊断手段或疾病的前期筛查,最终的诊断需要病理科作出。
病理科是明确诊断,影像科、检验科为推理诊断
与潜在需求相比,我国病理资源极度短缺。根据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国家病理科医疗质量报告》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病理执业医师及助理执业医师约1万人,远低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水平。由于待遇、工作量及培养周期等因素造成我国病理医生极度短缺,经测算我国病理医生缺口多达7万人。病理医生的供需失衡极大限制了病理行业的发展以及基层诊疗水平的提高。
绝大部分病理医生集中于二级以上医院,基层病理资源尤为匮乏,无法开展后续诊疗。根据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国家病理科医疗质量报告》,约62%的病理医生就职于三级医院,约37%的病理医生就职于二级医院,就职于一级医院的病理医生仅为1%左右,基层病理医生匮乏导致基层医疗机构没有病理诊断的能力,只能将患者转诊到大医院进行后续诊疗或者采取保守治疗。病理AI远程诊断或独立实验室可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病理诊断,解放病理医生的大脑和双手,使基层医疗机构具备了开展后续诊疗的条件。
2、病理诊断市场预计500亿元,癌症筛查增长放量
病理诊断中心设置及病理诊断收费逆势提升促进病理诊断发展。2016年底,国家卫计委陆续印发4类包括病理诊断中心在内的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有利于推动病理资源的合理配置,缓解供需紧张的矛盾。病理诊断收费各地区并不相同,以广东省为例,根据广东省政府披露的《广州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病理诊断是逆势提升收费标准的医疗检验项目。在检验控费的大趋势下,生化发光、免疫学、基因组学等检验项目的平均收费标准均有7%-8%的降幅,病理诊断项目的平均收费标准逆势提升29.61%,体现政策对病理诊断发展的支持,长期利好病理诊断行业发展。
病理诊断逆势提升收费标准
病理诊断中组织病理与细胞病理应用最广,前者为有创检查,多用于癌症等疾病的确诊与术中诊断;后者为无创或微创检查,适用于癌症普查,目前以妇科宫颈癌筛查(TCT)为主。病理收费标准依各省市政府规定有所不同,以广州市为例,组织病理中组织活检、冰冻切片收费标准分别为138元、450元;细胞病理中适用妇科宫颈癌筛查的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术(TCT)收费标准为216元。
广州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2017)
根据每年癌症新增病例推算,组织病理潜在市场规模约为25亿元。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癌症新增病例为429.16万例。以广东省组织病理收费标准进行计算,假设每个病例各进行1次术前组织病理确诊及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组织病理术前确诊潜在市场约为6亿元,术中冰冻潜在市场约为19亿元。
组织病理潜在市场规模约25亿元
细胞病理潜在市场规模约442亿元
3、AI助力病理诊断发展,病理AI行业处于发展初期
病理AI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数字化的病理切片进行诊断。病理AI属于AI+医疗领域的医学影像诊断细分领域,应用于疾病的诊疗环节。病理AI主要适用的技术包括数字化成像、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算法等,是人工智能结合医疗行业的重要分支。在政策扶持与资本助力下,病理AI行业有望填补近7万人的病理医生缺口,解决病理行业供给严重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目前国内AI病理行业主要由上游的硬件设备、试剂生产商,中游的病理专家和智能算法软件开发企业,以及下游的医院、疾控中心和独立实验室等应用终端构成。
病理AI行业产业链
此外,兰丁高科通过全方位打造从硬件设备、全自动智能化诊断筛查系统到第三方病理诊断中心,实现了一站式病理诊断服务的全覆盖。麦迪医疗是麦克奥迪(300341.SZ)全资子公司,专注病理切片数字化扫描与应用系统、数字病理远程专家诊断、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等技术支持与医疗诊断服务。
病理AI行业产业链代表企业及主营业务
4、病理AI受一级市场青睐,融资活跃
根据公开数据资料显示,近年来病理AI行业投融资活跃,资本大量进入。2018年至今,国内医疗AI公司共获得31次融资,总金额(剔除金额不明的融资)达15.10亿元。在已知金额的12起融资事件中,金额最大的一笔是泛生子生物于2018年1月获鹏瑞集团等4亿元C轮融资,其次是推想科技于2018年3月获襄禾资本等3亿元C轮融资,视见医疗获得2次融资,共获融资1亿元。
2018年至今病理AI领域发生12起已披露金额融资,合计15.10亿元
分子诊断:由于政策限制,国内企业无需面对国外巨头的直接竞争,而国内的分子诊断领域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领先是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王牌。看好拥有已经被市场认可、产品技术成熟的细分领域龙头百傲科技及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领军者艾德生物;
POCT:由于POCT产品以及面对客户的分散性,拥有丰富产品及广泛销售渠道的POCT公司才能持久发展。看好产品与销售并进的POCT企业科方生物。
化学发光:基本突破管式发光的技术壁垒后,国产品牌进入放量期。在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均处于研发阶段的行业背景下,先进的技术和项目齐全、品质优良的产品对企业占领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看好拥有强大研发平台及丰富产品线的安图生物。
病理AI:由于技术壁垒的存在,临床病理大数据平台以及AI算法开发优势是病理AI企业抢占市场并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核心能力。因此,我们看好在全产业链布局的兰丁高科。
AI行业辅助病理诊断,市场前景发展巨大
5G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物联网新应用从而带动半导体增量
智慧城市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
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行业空间广阔未来有五大投资方向
华为开发云技术发展分析,技术优势
功率半导体历史悠久,产品类型丰富多样
全球光纤激光器行业分析,应用范围不断扩张,全球光纤激光器